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通用6篇)

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篇一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塑造。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而文化则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的体现。本文将从语言对文化的影响和文化对语言的塑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语言对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语言我们能够传递文化的价值观念、习俗和历史传统。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点和思维方式。例如,中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它们的形状和结构与事物的形态和特征相对应,反映了中国人对事物的观察和认知方式。而英语则是一种以字母为基础的语言,它强调逻辑和条理性,反映了英美文化的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因此,语言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承载着文化的载体和表达。

其次,文化对语言的塑造也是不可忽视的。文化对语言的词汇、语法和语用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会对语言的表达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中国文化强调尊重和谦虚,因此汉语中有很多敬语和谦辞的表达方式。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因此英语中的表达方式更直接、简洁。另外,文化还会对语言的词汇进行塑造,例如,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和自然环境都会给语言带来新的词汇。因此,文化对语言的塑造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化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同时也通过语言塑造和影响。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表达和传递工具,文化则通过语言的塑造和影响。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应该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篇二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语言对文化的影响上,也体现在文化对语言的塑造上。本文将从语言对文化的影响和文化对语言的塑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语言对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通过语言我们能够传递文化的价值观念、习俗和历史传统。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点和思维方式。例如,汉语中的“家和万事兴”表达了中国人重视家庭和人际关系的价值观念,而英语中的“Time is money”则反映了西方文化中对时间的重视和效率的追求。因此,语言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承载着文化的载体和表达。

其次,文化对语言的塑造也是不可忽视的。文化对语言的词汇、语法和语用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会对语言的表达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中国文化强调尊重和谦虚,因此汉语中有很多敬语和谦辞的表达方式。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因此英语中的表达方式更直接、简洁。另外,文化还会对语言的词汇进行塑造,例如,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和自然环境都会给语言带来新的词汇。因此,文化对语言的塑造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化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同时也通过语言塑造和影响。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表达和传递工具,文化则通过语言的塑造和影响。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应该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篇三

  一、概念界定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制度。迄今为止,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上百条,目前文化最古典,最受公认的还是英国的杰出文化人类学家、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开创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xx-19xx)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语言”不但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狭义来说,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书面语的物质载体――文字,最狭义的语言不包括文字。广义的语言不仅包括狭义语言,而且还包括准语言,根据诉诸感觉的不同,准语言又可分为听觉的(伴随声音、音乐语言、其他声响符号),视觉的(表情、体态、动作、聋哑人手语等;图表、公式等;绘图语言;舞蹈语言;蒙太奇语言;各种符号,标志;其他视觉符号等),触觉的(盲文等)。本文所探讨的语言只要是指狭义的语言,即口头语、书面语和文字。

  二、从文化角度看语言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Sapir, Edward;1884-1939)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从文化角度,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文化包括语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他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2、文化影响语音。文化对语音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在中国的东北三省,很多老人都会说日常的简单日语,这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东三省的殖民和侵略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殖民统治而进行语言传播的不在少数,中国的香港,印度都是以英语为官方语言,但因为各民族国家发音的特点,语言在传播的时候就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阿拉伯语在发音中有喉部的颤音,而汉语和英语中没有,宝莱坞影片《我的名字叫可汗》中男主角一直强调他的名字“喉部发音,han”但是因为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们没有喉部发颤音的习惯,在翻译中,将此音译为“khan”及“可汗”。

  3、文化影响语义。在单一语言当中,很难清晰地看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但是通过几种语言的对比,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便会渐渐明了起来。在汉语里,与“狗”相关的词语多为贬义。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但是在英语中,与dog相关的词语或俗语却有怜悯、褒奖的色彩。如:clever dog(聪明的人)、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又比如,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视为吉祥、权威的象征,广大华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但在英语中dragon则是指一种类似于龙的会喷火的妖怪。“He is a dragon”表示的不是“他是一条真龙”,而是说“他是一个残暴的人”。近年来,龙与dragon之争已经成为一桩公案。不少中国学者要为龙“正名”,主张在英语中增加“loong”一词来对译汉语中的“龙”。这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力图从语言上来化解文化间的冲突与隔阂。

  4、文化影响语用。在语用方面,文化和语言的关系也是紧密的、牢固的。比如,从亲属称谓来看,在汉语中,关于姻亲,血亲和辈分都有明显,如:爸爸的弟弟和哥哥,妈妈的兄弟姐妹都有自己的称谓,而英语中,叔叔、伯伯、舅舅、姨夫统称为“uncle”。再如,中国文化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因此在语言上也特别强调尊卑关系。在汉语中,询问老者的年龄必须使用“贵庚”、“高寿”一类的词;询问比自己年纪小的或是同辈之人可以使用“你多大年纪?”、“你几岁了?”等语句。然而在西方国家,它们的语言当中是没有这种尊卑观念的。在英语中,询问年龄不论老少只有一种方,即“How old are you”。

  三、从语言角度看文化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人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如,罗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讲的,我们可以从语源和变迁看过去文化的遗迹,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等。

  四、语言与文化的双向互动

  语言首先是作为交际工具,但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文化是一个整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在学习一门语言时,必须先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好这门语言。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是传递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深受文化的影响,理解一种语言必先了解其所反映的文化。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总之,语言和文化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双向互动关系,语言对文化有影响有制约,文化对语言也有影响有制约作用。

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篇四

  摘要: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几千年历史创造的文化遗产,然而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主流文化的冲击,不断失去其自身的独特性,甚至部分民族传统文化日益濒危。本文从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关系出发,强调要加强民族语言教育,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各民族语言及其独特的文化。

  关键词:

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语言教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独特而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的特色。文化多样化与语言多样化,与生物物种多样化一样,是人类的财富,正是因为有了差异,才会有比较、有鉴别、有借鉴、有发展。然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出现语言趋同的趋势和少数民族语言被同化的现象,强势文化遍布各个角落,而弱势文化则越来越无立足之地,我们看到,我们身边的一些少数民族,已经大面积地失去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这就使得对民族语言和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显得刻不容缓。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以分割的,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首先依赖于语言的多样性,因此维护文化的多样性,离不开维护语言的多样性。

  一、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民族语言包括书面语言(文字)和口头语言,它们是民族独特文化的表现形式,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意识、生产方式等,都要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来提炼、记录和整理。如果没有民族语言,民族文化也就失去了记载,储存和流传的物质条件。如: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诗歌、唱词、谜语、戏剧等各类民族文学艺术作品都要依靠民族语言来表现,其中积存和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因此可以说,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最为重要的载体与根基,是民族历史、文化、习俗的活化石和见证。

  二、做好民族语言教育工作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特定的文化现象,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只有懂得民族语言才能正确认识这个民族以及由语言反映出来的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同时很多民族文化的内容,只能通过本民族语言才能表达和传达,也只有本民族语言才能准确记录。如果不懂得民族语言,而用汉字注音的方式进行记录,结果根本无法还原,也不可能准确,毫无价值。因此,做好民族语言教育工作是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受教育者是本民族语言的传承者,他们对本民族语言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前途。只有做好民族语言的教育工作,让民族文化以书面的形式进入课堂,才能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发展、生产生活方式、民间文化艺术等人文知识,使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形成完整的思维链条。可以说,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过程也是习得民族文化的过程,学一门语言是学一种文化,教一门语言也是教一种文化。民族语言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的教育保护与传承本民族独特的文化。

  三、加强民族语言教育,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则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观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民族语言教育的具体实施,关键在于政府,如果没有政府的领导和统筹,没有相关政策的保障,是无法实现的。政府部门应该认识到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充分尊重他们的文化,帮助他们保护、发展自己文化与帮助他们发展经济、改善物质生活水平是同等重要的。因此,政府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民族语言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充分认识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关系,从思想上重视民族语言的保护与传承。其次,对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一些能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承和发展的、可操作性的具体的政策与法规,加大民族语言、文化的教育投资力度,从各项政策、措施、财力上倾斜照顾。

  (二)不断提高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汉语文是较先进的语文,是我国的通用文字,毫无疑问,各民族都应该学习好汉语文。但在民族地区,考虑当地的语言环境,充分尊重多数群众的意愿,一定要重视少数民族本民族语言的学习、使用和教育,即使在汉语基础比较好的地方,也绝不能以汉语文代替民族语文。

  学校可以通过对民族语言的教授、各种选修课程的设置、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让民族语言和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得以展现,激发他们对自己民族语言的情感,树立对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这是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根本动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由于历史、社会、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这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双语兼通、热爱本民族语言教育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民族语言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继续教育,加大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为教师创造培训的机会,使教师能够更多地接触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息,从而使教师队伍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总之,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文化宝库的伟大财富,无论失去哪一种文化对于人类来说都是不可弥补的损失。我们要重视和加强民族语言教育,培养出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合格人才,才能使灿烂多姿的民族传统文化永放光芒。

  参考文献:

  [1]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

  [2]白乙拉.内蒙古民族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抉择[J].内蒙古师大学报,1999(8).

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篇五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作为一种媒体,一种范本,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要像歌唱家训练和美化自己的声音一样去美化自己的教学语言,用艺术性的语言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氛围。教师要使用语言去“传道、授业、解惑”,去传递信息、情感,去塑造学生圣洁高尚的灵魂,去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一、渲染情境的煽情语。

  作为母语课程的语言素质训练,需要从语言文字入手,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使之产生自主的情感体验,在情感融入中感受语言的真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一方面,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积极的思想情感熏陶对育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欢乐的情绪,浓烈的感情,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消极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失去情感,思维、想象、理解、记忆等机能便会受到压抑。

  二、出其不意的新颖语。

  导入语所用的材料与教学内容类比点越少、越精,越能吸引人。一位教师在指导作文“招聘会”时,创作了这样一段新颖的导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归来,师傅开了一家书店;沙僧开了一家矿泉水公司;猪八戒开了个火锅城,专卖素食火锅;孙悟空呢,要在小区里开个超市。”这段话像磁石一样,学生被牢牢吸引住了。教师这才引入正题,“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招聘会,董事长委托我为招聘会负责人。”此时,学生的情绪被点燃,他们带着积极的情绪参与整个学习活动。

  三、动态生成的评价语。

  在教学设计中有很多语言无法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模式一成不变地使用,而是要根据课堂实际进程临时增加或删减。特别是评价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呈现出复杂性、差异性、多样性,教师即时性的评价语需随机生成,张口就来,或冷静客观,或热情洋溢,或指点精微,或拨正思路。

  1、客观性判断。

  现代教学论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无疑是准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片面地理解和运用也会为此带来弊端,评价应该有一定的价值标准,不能光给出“好”、“很好”、“不太好”之类的评价。

  教学过程是一个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最初的印痕是不易抹去的,有可能是根深蒂固的。因此,首先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这是无需争辩的事实。那么判断是与非,对与错是必不可少的。如肯定学生“动了脑筋”,但也清楚地表明“答案有误”;赞同学生“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同时指出“另一半还要想一想”。这些着眼于发展和全面的评价,学生所感受到的不仅是客观、公正,更是关注与期望,并由此产生进步的内驱力。

  2、多方面涉及。

  学生的学习活动及结果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非智力因素,如情绪、态度、兴趣、动机等影响。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也从知识转向了学习能力。那么,体现学生情况的数据就很难用数字精确地表示出来,而多用语言加以描述,因此课堂上这样的评价多起来,“你真会读”,“你很会思考”,“这种理解很独特”等。

  四、和谐双向的共鸣语。

  新课标提倡学生阅读时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处理好收和放的关系。

  在一次赛课活动中,一位教师在教学“艾滋病小斗士”时是这样处理的:一段视频后,教师用缓慢的语气口述:“同学们,恩科西与你们同龄,却不能和你们一样拥有健康的身体、享受美好生活,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仍然与谈之色变的艾滋病作斗争,在联合国大会上仍然呼吁人们关爱艾滋病患者。多么令人敬佩的孩子呀!如果你就坐在听众席上你会怎么想?”同学们纷纷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恩科西的敬意。教师用传情的语言使学生沉浸在一种体验之中。给学生留下“缺口”与“空白”,引起他们的沉思、感悟,联想思维的潜流在奔涌,情感的潜流在激荡,这种共鸣给学生留下一个继续思维的弹性空间,给他们的思维提供了一个新的延伸点,新的发挥点,新的开拓点。

  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直接展示了教师渊博的知识、高超的学识水平和做人的智慧。课堂语言表达决不是一件小事,学生能从教师的艺术性语言表达中受到教育启发,得到更多的知识信息,思想受到感染,有利于满足求知的欲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要将丰富的智慧、浩瀚的思想、瑰丽的想象化作艺术性的语言在课堂中凝结、驰骋、升腾,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收获信心,收获快乐,收获成功。

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篇六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暴秦之后第一个稳定的封建制国家。罗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罗马共和制时期、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分裂时期。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通过拉丁语的发展和同历史时期汉语的发展来解释这两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演变以及语言是如何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一、汉语和拉丁语的几个显着不同

  汉语是以汉字为核心的孤立语系。完善的汉字符号系统(书面语言)要比口头语言形成得晚,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是通过虚词和词序来表达语法作用。汉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开始,虽然汉字被一再简化,但其仍然是象形文字。汉字的构成采用的是笔画,构成方式采用的是以形表意,构成空间是上、下、左、右的方行结构,便于横排也便于竖排。汉字在发音上采用的是单音节,不计音调,基本音节是415个,标准音节(计入声调)1319个,平均每个音节拥有常用汉字20.9个。

  拉丁语是曲折语系的代表。曲折语系中的单词大多拥有众多的属格,以表达其语法关系。在音节的组合上,拉丁语多采用双音节,甚至更多,这导致了拉丁语单词的发音种类非常繁多。其出现同音词的概率也远远小于汉语。以和拉丁语近似的英语为例:英语共48个音素,20个元音,28个辅音。如果以3个音节任意组合的话,即20*28*20*28*20*28,答案是惊人的1.75亿种以上组合。这些组合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人类交流的需求。正因为在发音上有如此多的组合可供选择,拉丁语才可以对每个单词进行丰富的词形变化,并且赋予他们特殊的发音。在构词上,拉丁语属于拼音文字,通常按照音节来创造字母组合,以形表声,是一套表音文字系统。

  汉字和拉丁语在音、形上的两大不同:表意和表音。字母横向构词和笔画方形构词直接影响了汉字和拉丁语的语法构造及表达顺序。

  1.在人类的语法构造中,主、谓、宾是最常见的顺序

  在语言刚刚产生时,人们首先是将语言运用在对事物的命名上。这些能够直接感受的事物,往往最易表达出来,并被人所感知,而且这些物体都是相对静态的,属性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正如一个孩子牙牙学语时说出来的是爸爸、妈妈等简单相加名词。所以,一开始,名词应该是构成句子的唯一主题。

  当名词逐渐增多之后,人们开始慢慢认识到这些名词之间的动态关系。一个名词对另外一个名词的动态影响和改变,就是动词。动词的出现应当晚于名词,起着描述名词间相互关系的作用。当我们想动态地描述麦子时,就会加上“收割”这个词,就成了“麦子收割”,也就构成了宾谓语序。这种顺序是和名词、动词出现的时间顺序一致的。也就是说,大多数语言在诞生之初,语序是比较混乱的,既有符合语言时间发展的宾谓顺序,也有主谓颠倒的顺序。我们可以从一些古文中看到,如“受年商(商受年),今出羌(羌出今)”,主谓颠倒。可以说,符合逻辑关系的主谓顺序只是人们当时混乱表达顺寻中的一种,是语言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也可以说是语言发展的最终目标,但并不是所有语言都要朝这个方向演变。主、谓、宾语序有以下特点:

  (1)大都是从非主、谓、宾语序中发展而来或者统一而来。

  (2)主、谓、宾语序符合表达对象的时间性,与逻辑顺序吻合。

  (3)主、谓、宾语序中动词能够起到天然隔字符作用,避免了主、宾、谓,宾、主、谓可能造成的混淆以及宾、谓、主带来的逻辑混乱。

  (4)世界上最多人口使用的语言顺序就是主、谓、宾顺序,并且通常这些民族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使用文字。

  2.语言的两大不同对语法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是主、谓、宾顺序的演变

  (1)表音和表意。拉丁语作为一套表音文字,有着更为复杂的语音系统,其数量庞大的音节组合几乎可以做到一词一音。拉丁语可以容纳更多的新词,并允许词语内部发生各种形变及产生各种属格,这使得拉丁语新词出现速度快、词语内部变化复杂、开放性强。就一个单词而言,其形素的变化都可以找到音素与其相对应,不影响人们口头交流,又能使该词语法信息发生改变。汉语内有大量同音字,人们主要是凭借着丰富的语言使用经验对同音字进行瞬间处理。音节组合数量少,意味着汉字本身无法进行属格的变化。随着社会发展,新汉字不断出现,但也不断有旧汉字被淘汰。根据统计,人们生活中常用汉字数在3500个左右。汉字的语音系统无法容忍一个过于庞大的字符系统出现,否则必然影响人们的口头交流。

  (2)拼音构词和笔画构词。拉丁语使用的是字母构词,结构简单且遵循读音标准。原始的拉丁字母只含有21个。正常人记字都是从记音开始,再加上拉丁字母又是单一的横向结构,即使拉丁语中单词繁多,单个记忆起来也不困难。汉字采用的是笔画构词,常用笔画7种,变形笔画7种,古人常说练字先练“永”字,因为常用笔画都被囊括其中。然而14种简单的笔画却因为构词中采用的是方块构字,其记忆难度大大增加。如果汉字也像英语一样拥有近万常用词以及各种变格,不仅字的整体结构受到破坏,而且也将变成很难学习的语言。所以,汉字的构词法决定了它无法存在庞大的字符系统。

  (3)结构带来效率。通过前述我们已经看到,汉字字符数量远远少于拉丁语,也没有拉丁语中各种属格变化。拉丁语作为一种屈折语系,可以通过音素的变化带来形素的变化,从而带来意素的变化。例如:

  这样,拉丁语即使不讲究主谓顺序,通过属格的变化也能使人听得懂、看得明。为了方便人们听和看,汉语就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将语序固定下来,而主、谓、宾又是最合理的语序,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汉语从甲骨文后语序就迅速定型并沿用至今。

  例如:一只狼吃了牧民的羊,如果采用拉丁语表达,狼(单数,主格)一只(单数)羊(复数,宾语)牧民(单数,属格)咬(单数,过去式,谓语)。大脑在处理上述信息时是不存在任何疑问的。因为我们不仅可以从属格来判断他们的位置关系,而且从主谓一致,冠词一致的角度也可以作为逻辑的一种补充。汉语则不行,汉语要借用结构来完成了词语属格的语法功能。

  3.音形不同影响汉语和拉丁语意素的表达

  我们再来看个例子。汉语:这个女孩爱这些农夫的土地。拉丁语:terra agricolarum amat pulella,pulellaterra=land(单数,宾格),agricolarum=farmer(复数,属格),amat=love(第3人称女性),pulella=girl(单数,主格)。

  我们可以看到,汉语的意素比拉丁语多。汉语将拉丁语中大量意素分散于每个字中,单词数量增加,语意成分减少,表达内容更为单一化。拉丁语将大量意素集合于一起,创造出新单词,单词本身包含的信息更丰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际上仍然是受了发音和字形的影响。如果拉丁语采用汉语,将多达12个符素,而每个符素又不像汉语,仅仅是单音节和方块字,其发音和拼写将变得非常冗长,完全不利于人们的交流,所以包含了复合意思的新单词的出现便不可避免。

  汉语受制于音形因素,自身不可能产生过多的字符。为了满足交流,汉字一方面要通过语法结构明确每个词的地位,消除了对属格的依赖。另一方面,我们要依托本民族对世界的观察,确立一些基本意素的汉字形式,再通过对事物共性和特性的把握,不断组合来描述其他事物,减少创造新词的需要。而汉字的音形又恰恰是实现这一结果的必需条件。汉字的特点是简洁、高效、组合性强、逻辑结构明确,但由于同音多、组合性强的特点,也容易产生歧义。

  拉丁语得益于其音、形自由度大的优点,个体变化性强,语法意义、指示意义丰富,逻辑句法结构不明显且组合性词少,复合意素词多,信息传达丰富准确,但词汇量大,冗余信息多,相互调用不方便。

  二、不同语言类型对政治文化的影响

  两大不同类型的语言从诞生开始,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文化以至于国家制度的建设。乔姆斯基说:“语言是一种社会制度,其特征在相当程度上是由构成人类行为、信仰和性情的个人特征决定的,也可以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副现象。”洪堡特说:“语言是精神的不由自主流射。”语言对人们思维的影响是深远的。东、西方人性格的不同,从语言上体现得淋淋尽致,并也深受语言的再造。当人们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或者在内心用语言来编织他们的想法时,他们的思维结构就已经由语法结构决定了。

  1.开放性与封闭性

  欧洲从希腊开始便属于海上文明,而继承了希腊语并将其发扬光大的罗马人将语言上开放多变的特点带到了生活里。罗马人抓到奴隶后,不是使其世代为奴,而是给予了市民权。罗马拥有奴隶解放制度,就是用钱赎回自由,或在长年辛劳之后给予自由。克利恩制度更是将罗马贵族同被保护的自由民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也许常年征战,领土的扩大使得拉丁语不得不吸收大量新词汇,但是这也需要拉丁语本身强大的包容性,社会出现了一个从语言接受到文化接受到阶层接受的过程。而西汉作为一个农耕文明,在赶跑匈奴人以后,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长城保护了我们的文明,却也使我们停止了对外扩张融合的脚步。汉字那稳健不易改变的方块体似乎也潜移默化对我们的心性造成了影响,造就了一个稳重却又显得保守、坚持传统确又有些固执的国家。

  2.共和制与王制

  拉丁语不重视语序,主、谓要求不严格,人们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所以民众的领袖观念并不强。相反,从那时起欧洲人的民主要求就很激烈。从希腊神话的多神论与东方神话的一神论就可见端倪。罗马进入了共和制后,王的位置由执政官代替,虽然可以连选连任,但每届任期只有短暂的一年。为了防止独裁,每年要选两个执政官共同执政。与此同时又存在着元老院、市民集会,保民官与其相互制约,是一典型的三权分立结构。而国人说话,潜意识里会首先说出主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逻辑结构根深蒂固,建立一个集权制度也就变成了理所当然。

  3.字形易统一,字音难统一

  和中国不同,汉语为表意文字,在秦推行书同文后,发音上的差异不会造成整个语言的分裂,所以即使每个中国人能听懂极少部分的方言,但大家都承认自己说的是汉语,书面语也相同。拉丁语为表音文字,与发音不一致的书面语很难长期留存,即使罗马大力推行拉丁语,但各地语音区别大,拉丁语书写形式难以统一。倘若无法接受拉丁语发音,拉丁语也很难得到真正推广。而人们的口音是很难改变的,这样拉丁语在历史中就逐渐消亡了,只被教会少数人使用,语言的分裂同时会造成政治、文化的分裂。假使罗马人的文字也是表意文字,那么它很可能和汉文明一样延续下来。

  三、结论

  本文分比较了中古代的汉字与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拉丁语的一些特征及其对两个民族思维方式及政治文化的影响。语言体系的形成要早于政治体系的形成,语言对人们思维模式的影响很自然地影响到政治体系的构建。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生活的综合体现,语言是其中一部分,但语言也影响了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从语言入手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关文章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探讨论文【经典3篇】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有效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应对挑战、规避风险、谋求生存发展的立足之本,也是监管部门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
论文2017-05-05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探讨论文【经典3篇】

历史小论文怎么教怎么写?【优质3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小论文怎么教怎么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
论文2014-06-03
历史小论文怎么教怎么写?【优质3篇】

双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通用3篇】

香豆素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本文通过4-羟基香豆素的合成,然后与醛缩合,制备了一类具有双香豆素结构的化合物,对其结构通过1H NMR、IR及元素分析确证并对其波谱学特征予以了讨论....
论文2018-09-07
双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通用3篇】

如何写学术论文 -论文(精选3篇)

学术论文的写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涉及到学术论文的写作领域,那么怎样写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写作是怎样要求的、格式如何,下面就介绍一下学术论文的写作,希望能对您论文写作有所帮助,如何写学术...
论文2019-07-01
如何写学术论文 -论文(精选3篇)

古代锡汞齐及其应用(优选3篇)

锡是中国先民认识最早的几种金属之一,汞在春秋时期也开始使用,但锡汞齐最早大概于战国时期出现.炼丹术兴起以后,锡汞齐得到炼丹家较多研究与应用,被用于制造药银、炼制轻粉与粉霜、磨镜等用途.除此之外,锡汞齐...
论文2018-01-01
古代锡汞齐及其应用(优选3篇)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优选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1...
论文2019-07-02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优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