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论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经典3篇)
论文:浅论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篇一
在现代教育中,将学生的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变得越来越受到关注。学生经验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经验。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
首先,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经验是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宝贵财富,将其纳入课程资源中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通过与学生经验的对接,课程可以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学生经验中的实践经验和案例也可以为课程提供生动的教学材料,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和构建知识的过程。通过将学生经验纳入课程资源中,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深入思考和理解所学知识。这种互动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出新的观点、解决方案和创新产品的能力。将学生经验纳入课程资源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创意,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探索和发展新的学习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综上所述,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经验的价值,积极探索和应用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论文:浅论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篇二
在现代教育中,将学生的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正逐渐受到重视。学生经验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各种经验,包括学习上的经验、社交上的经验、实践上的经验等。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首先,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经验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践积累,具有很强的个人参与性和情感价值。将学生经验纳入课程资源中,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这种学生参与的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次,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可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吸引力。学生经验是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宝贵财富,将其纳入课程资源中可以使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通过与学生经验的对接,课程可以更加生动和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学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案例,为课程提供实践材料和例证,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和实用。这种实用性和吸引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经验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为课程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案例。通过与学生经验的对接,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互动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吸引力。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经验的价值,积极探索和应用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论文:浅论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篇三
论文:浅论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论文关键词:学生经验;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论文摘要: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具有四个特点:信息量大、差异性强、潜在性、价值内生性。笔者提出差异引发共享、经验生发点探寻及补充、拓展教材三种开发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经验是人类与外部世界交流的一种手段,每个人都在不断的接受来自外部的世界的刺激。“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纳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1]经验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经验的结果,二是经验的过程。作为结果,人们在生活、学习及工作中习得的知识、技能、方法与在同一过程中生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属于经验。作为过程,人们已经或正在经历的生活、学习、工作的过程也是经验。
课程资源广义来说,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2]学生经验,如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能够作用于课程并成为课程的来源,是课程资源中生命载体形式的素材性资源的一种。而学生经验成为课程资源也是有其必要性的:首先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水平是应该开发的课程资源,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条件和必要准备。其次,是教学顺利进行的需要。学生的经验是新的学习的起点,是学习之所以发生的中间环节,也是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条件和中介。教学总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而进行的,脱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这一媒介,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学,可以说学生的经验是极其重要不容忽视的课程资源。
在现实课堂当中,许多教师和学校已经认识到要关注学生经验,但是如何来关注学生经验、如何将学生经验转化为课程资源并加以利用仍是个难题,仍是一种新的挑战,需要具体的策略指导。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总结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开发的基本策略。
二、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特点
(一)信息量大
A. 从时间纬度看,每个学生自出生之日就开始不断的经验,不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在不断的积累;B. 从空间维度看,学生直接生活经验丰富。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学生经历的实际生活经验范围广,层次多,信息大;C. 从学生接收信息、形成经验的途径看,除了在课堂接受教师的言传身教、从书本上获取知识经验外,同伴间的交往、生活中的体验、新闻媒体、互联网等等都是便捷的途径。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大门,几乎任何人类已有文明的精华都可以利用网络找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利用网络获得的知识经验是前人不可想象的。
(二)差异性强
在同一个班级当中,因地缘、民族、性别、家庭背景、智力水平、生活经历等方面的不同,每个学生都表现出强烈的个性,他们的经验也体现出很强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是在学生特殊又具体的教育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在学习和掌握人类社会历史文化成果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以及主体的能动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种差异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体现在学生与教师之间。
(三)潜在性
资源都是相对于开发而言,如果离开了人的意识,即主体不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去认识和开发,这种资源就是潜在的,无法利用的。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也具有这样的潜在性。而且因为经验是非物质的,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直观性不强,就更容易被忽略,潜在性就更强。"
(四)价值内生性
学生经验作为资源是具有内生性的,能创造比本身更多的价值。学生经验是以生命为载体的课程资源,当其获得开发与利用时,不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知识资源共享、重组与整合,还能超出知识的界限,取得师生、生生之间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产生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价值。
三、学生经验的开发策略
(一)差异引发共享策略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世界的意义并非独立于主体而存在,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来建构世界,“一百个人就是一百个主体”。在课堂当中,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建构,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这种差异性正好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每个学生的经验都是其他学生理解世界、建构世界多种意义的资源。我们要利用这种差异性来实现经验的共享,最终达到促使学生经验生长。
相对师生间差异而言,学生与学生间的差异要引发共享具有天然的优势。即同班级的学生有着接近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同伴间的交往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接触的时间更多,更愿意相互交流,因而思维的碰撞和经验的沟通就频繁,经验交流涉及的范围更广泛。在课堂中,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和愿意将自己的经验与同学分享。其次要善于抓住关键时机,引发学生对话、讨论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在这种思想与经验的交锋中,学生共享了对方的经验,并且也能产生辐射效果,使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经验,促成自身经验的成长。第三,多使用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小组可以使小组成员间的经验得以利用,尤其是一定范围的异质合作学习小组,使成员间相互取长补短,使学生经验资源共享,得到充分利用。在课堂外,要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使学生间的经验交流由教师引导走向学生自觉互动。
师生间的经验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教师在生活经历、学历、身心发展水平上比学生有优势,往往就会形成一种观念:教师的经验比学生的正确。教师经验以绝对的权威性压倒了学生的经验,当两者出现分歧时,退步的绝大多数是学生,这种情况在越低的年级越明显。要扭转一面倒的情况,教师自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端正观念,弱化经验的权威性。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经验不一定不如教师,师生间经验的差异是种宝贵的课程资源。其次,创造宽松的交流环境,运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应通过民主、交往式的教学行为,让学生体验到激励、鼓舞和鞭策,并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形成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敢于且愿意与教师交流。出现差异时,不能一口否定学生的想法,应该在与学生的交流当中分析、理清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验生长的过程。
(二)经验生发点探寻策略
所谓的生发点探寻,就是要找到新经验的生长点,也即是最接近学生真实生活和学习的经验。正如杜威所说,经验具有连续性的原则。学生已经掌握的经验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条件和必要准备。学生要发展就要对自己原来的经验进行加工,提取、运用、重构,在此基础之上形成新的经验,达到发展的目的。新的'经验都是生长在原有经验之上的。为了更有效的开发和促进学生经验的成长,就必须找到经验的生发点。“在经验过程中,我们不只是蹈袭既往,或等候意外事件来推动我们变化,我们利用既往经验造就新的、更好的经验。”[3] 而这个生发点,我们认为就是最接近学生真实生活和学习的经验。
只有与学生真实生活和学习接近的经验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如果忽略了这点,学生就只是被动的接受,就不能与自己已有的实际经验相联系,就没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要找到并准确利用生发点,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现有经验水平及认知发展水平。学生的经验及认知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制约,各个阶段的变化以及各个阶段的发展顺序都有客观的必然性,既不能超前也不能颠倒。寻找生发点必然要遵循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经常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及时掌握、分析学生的反馈信息,把经验的生发点调整到最佳。" 其次,要做到灵活机动开发,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学生经验的差异性强,地缘、民族、性别、家庭背景、智力水平、生活经历的差别都是开发学生经验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因时制宜,即是要充分考虑时代特征和当前这个时间段内学生的经验水平和认知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即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真实生活和学习的地缘特点。比如当地的民族、风俗、历史、自然环境、生活习惯等等都可以成为经验生发点。因人制宜,即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特殊经验,不能用一把尺子来量整个班级的学生。
(三)补充、拓展教材策略
教材作为教育内容的主要承载者,决定了它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是其他课程资源无法超越的。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是教学过程中传递的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但这并不是说教材就是尽善尽美,它并不能包含全部的教育信息,也存在许多不足。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能够对教材起到补充和拓展的作用,并在补充和拓展教材的过程中使学生经验得到生长。
教材面对的是学生群体,设计的基础是某一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它追求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共性。但再好的教材也无法适应每个学生的要求。我国教材的编者大多是课程专家、学者、专业人员及部分优秀的教师,缺乏普通的一线教师、农村教师、学生等等相对弱势的群体。教材的编者都呈现片面性,很难保证教材不会有失偏颇,这样就可能出现教材与学生真实生活、学习经验脱节的情况。那么,我们面对教材的不足,要如何利用学生的经验来补充和拓展呢?
首先,要为学生经验预留空间。教师在课堂中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忠实的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为学生展现自己的经验留出空间。比如,在学习《雨中登泰山》时,教师就可以以登山为主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与同学、教师的交流中,会生发出更多的体会。最后,学生不仅仅感受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可爱,懂得了要热爱它,更拓展出环保和旅游开发的主题。
其次,教材去权威性,培养学生敢于对教材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以自己的经验来理解教材、构建世界的意义。教材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而不是学生服从教材。长期以来,教材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绝对的权威,不可动摇。只有教材提供的答案才是正确答案。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声音被忽视,他们不能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来构建新的理解,只是机械的记忆、盲目的服从。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和对生活的感悟,利用学生的经验来补充和拓展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上生发出学生自己的理解,促使学生主动建构。
参考文献:
[1]约翰. 杜威著,姜文闵译.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范蔚.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教育科学研究,2002,(3).
[3]褚宏启.论杜威课程理论中的“经验”概念[J].课程·教材·教法,1999,(1).
[4]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6]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7]叶谰.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8]廖光华.儿童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的维护[J].教学与管理,200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