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学科专业毕业论文【优质6篇】
日语学科专业毕业论文 篇一
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大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本论文旨在探讨日本动漫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其中的原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实地调研,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日本动漫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中国观众对日本动漫的喜好、日本动漫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网络平台对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作用。
首先,日本动漫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不言而喻。从电视剧、电影到动画片,无论是在大银幕上还是在小屏幕上,日本动漫都有着广泛的观众群体。这不仅体现在观众人数上,还体现在市场规模上。据统计,中国的动漫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人民币,并且还在不断增长。这充分说明了中国观众对日本动漫的热爱程度。
其次,中国观众对日本动漫的喜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日本动漫通常以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形象吸引观众。这些故事情节往往富有想象力,充满悬念和热血,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同时,日本动漫中的角色形象也吸引了中国观众的注意。无论是可爱的女主角还是英勇的男主角,他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使观众为之倾倒。
第三,日本动漫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日本动漫中常常融入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武术、哲学等。这些元素能够激发中国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并且增强了他们对日本动漫的兴趣。同时,日本动漫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其更加年轻化和时尚化。
最后,网络平台对于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平台成为观众获取和分享日本动漫的主要渠道。通过网络平台,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日本动漫,与其他观众交流讨论,甚至参与到二次创作中。网络平台的兴起不仅方便了观众,也为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日本动漫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攀升,其原因主要包括日本动漫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中国观众对日本动漫的喜好、日本动漫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网络平台对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作用。希望本论文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动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日语学科专业毕业论文 篇二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日语学科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日语学科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日语学科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教材选择、学生对于日语学科专业的认知和学习动机以及日语学科专业的就业前景。
首先,日语学科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中日交流的不断增加,对于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目前,中国的高校已经开设了众多的日语专业,并且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外,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学习日语,为日语学科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日语学科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的利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在教材选择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当的教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第三,学生对于日语学科专业的认知和学习动机对于他们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方向起到了重要的影响。通过调查和访谈,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日语学科专业的认知和期望,以及他们选择学习日语的动机和目标。这可以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最后,日语学科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是学生关注的焦点。随着中日经济合作的不断加深,对于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日语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教育、翻译、旅游、外贸等领域找到就业机会。同时,他们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为日语学科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日语学科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关注日语学科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教学方法与教材选择、学生对于日语学科专业的认知和学习动机以及日语学科专业的就业前景。希望本论文能够为日语学科专业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日语学科专业毕业论文 篇三
一种文字的产生绝非一两句话能够简单的表述出来,不管是何种文字都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最终千锤百炼形成的。作为人类智慧与经验的集合体,文学作品是文字记载的手段得以流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文字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日语文字的研究,文章主要从日本古典文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一、汉字的传入及万叶假名
公元四世纪,汉字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之前,日本以口头语言为主,没有文字。汉字的传入开始日文章字的出现。也使得日本大量的古代神话、歌谣、传说得以记录保存。随着佛教、儒教等文化思想随着文字的传入,进一步的促进了日文章化的繁荣。而汉字传入日本之后,如何被接受与利用,是研究的一个重点。
《古事记》是日本第一部文字记载书籍。公元712年前后,日本命令太安万侣对稗田阿礼习诵的历史资料用文字进行记录。该书中,记录了自创世以来至时代的历史及神话传说。之后,相继出现记录创世神话以及统治历史的《日本书记》和对风土民情记录的《风土记》。以上三部著作都是采用汉字进行记录的,只是在汉字的功能使用上存在差异,很多地方采用变体的汉文字,主要原因是日本人在学习韩文字时,以日本式或者是生硬的表达造成的,该文体不是纯正的古汉语,因此也成为变体汉文;书籍中的歌谣所采用的文字后来被称之为“万叶假名”,该文字不是纯正日语中的假名,是在完全背离汉字意思的基础上,将汉字作为表音符号进行使用对如本固有词汇的读音进行表示。《万叶集》中大量的使用“万叶假名”,如“安米”表示“めめ”(读作ame,“雨”的意思)。由此可见,古代日文章学中,主要是采用汉字记录、汉文撰写的,主要是由于汉字传入日本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日本本土文字。对“万叶假名”和变体汉文的应用,表现出古代日本人使用文字的一种倾向,在记录历史资料时,采用汉文记录,而对于抒情类诗歌的记录多以假名进行。“万叶假名”的应用也为以后的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平假名的形成
平假名是在公元九世纪前后产生的,而将其称为假名也是后世出现的,最初称为“女手”,主要意思是女子使用的文字。有假名既有真名,真名也就是汉字。根据这一点可以推断,在假名出现之前,日本书写所采用的文字只有汉字一种,在官方记录和历史文献记录中管饭的得到应用。受日本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朝廷中以男子为官为主,仅有小部分贵族男性才有机会学习汉字,对于当时的如本人而言,汉字是一种艰涩难懂的文字,所以百姓及女子很难接触到汉字的学习与使用。由于家庭式的私塾教学,为贵族女性的学习提供了机会,略有学识的女子在偷学汉字的时候,为方便记录,往往书写的比较潦草,简化了汉字符号,形成“女手”,也就是后来的“平假名”。平假名的应用一度受男性的排斥,但其由于简便书写受到文人的亲睐。
三、片假名的形成及发展
与平假名不同,片假名来源于汉字的楷书,取出负荷声音的汉字的一部分进行简化而来,是为了训读汉文而出现的,尤其是在佛经传入日本后,由于佛经全部是由汉字书写而成,日本的僧侣及文人在阅读佛经的时候,受发音不同的影响,为了记住汉字的日语发音,阅读者在该字旁,加注一个汉字进行表音。由于字间距的空间有限,因此采用汉字的偏旁部首来代替该汉字。就形成了最初的片假名,主要是以表音符号存在。到公元十世纪,片假名发展为独立的文字。由于该文字主要用于佛经阅读中,很受僧侣的亲睐。到公元十一世纪,片假名被广泛的用于记录一般性文章及诗词歌赋中。古典文学中,第一部采用“汉文训读”文体的文学书籍是公元12世纪出现的《今昔物语集》,也就是在汉字旁边用小字号的片假名进行标注,由于书中数千故事都是以“今ぃ昔”开头,以“卜ナ厶语リタヘルヤ”作为结尾,因此被称为《今昔物语集》。至此,片假名已经不单是作为表音符号,已经成为文章一种文体,有其固定的语义存在。平假名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候,现有的片假名文字主要是在明治时期确定下来的。二战之后,日本对文字的使用进行了规范,规定平假名和汉字混合书写主要用于普通文章,而片假名用于拟声词、外来语等的表述。至此,日语文字的使用规范得以成型。
四、结束语
通常情况下,认为日本是一个对外来文化善于接受和吸纳的民族。而对于古代日本而言,一致在效仿文化繁荣、历史悠久的邻邦中国。从文艺思潮到政治制度,从城郭建筑到水稻种植,古代日本从中国大陆文化中接受了无以计数的养分,充分的进行吸收,促进了日文章化的兴盛和繁荣。文字作为日文章化发展的基础,从变体汉字到万叶假名、平假名、片假名,日语文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通过日本古典文学充分的反映出了日本在接受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
日语学科专业毕业论文 篇四
一、商务日语与跨文化交际
商务日语的概念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对商务日语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小野寺(2004) 提出: 商务日语可以划分“言語”和“非言語”两个组成部分。贾丽(2013) 也认为: 高水平商务日语的内涵应由日语交流能力、商务专业知识、日本社会文化和日本企业文化四个方面组成。以上研究反映出学术界对商务日语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即商务日语不是普通日语的下位分类,而是结合语言技能、经贸实务与文化理解的一种综合技能。
国际间的商贸交往,既是产品和技术的交往,也是人员和文化的交往。商务日语服务于中日间的商贸交往,不仅是专业的语言技能,更是围绕国际贸易的一系列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日两国同处东亚,有着相对接近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思想观念。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和日本毕竟是两个国家,民族不同,历史不同,语言差异也非常大。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协调人际关系、选择和运用语言、树立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不了解这些差异,盲目按照中国的方式去处理相关问题,势必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给商务活动增加不利因素,影响商务日语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下,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别论述商务日语不同于普通日语的表达特点,以及在商务日语工作中带来负面影响的主要文化壁垒。
二、商务日语的表达特色
作为语言手段,商务日语的主要交际目的是完成以日语为语言载体的商务实务和交流工作。因此,商务日语的运用范围主要是商务之间及商家与顾客之间。中国人常说: “和气生财”。日本人在商业上比中国人更加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商务日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进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日语相比,商务日语具有如下突出特征:
(一) 谦恭有礼
日本民族自古重视礼貌礼节,日语中有大量敬语表达方式,包括尊他语、自谦语和郑重语。日本人根据需要,把这些表达方式搭配组合,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日语敬语。在古代,敬语的使用主要取决于人与人之间身份地位的差异。大臣对皇帝,庶民对贵族,武士对主君,族人对族长等,都要使用敬语。甚至自己对自己也使用敬语,称为“自敬表现”。
近代,随着商业经济的诞生和快速发展,原本地位低下的商人逐步上升为日本社会的重要支配力量。与此相对,原先高高在上的贵族、武士却逐渐失去特权,成为商业经济的追随者。人与人之间身份地位差异的缩小,导致了敬语使用对象、场合和目的的变化。在江户时代,商人们对敬语在生意兴隆上的作用极为重视,甚至诞生了「敬語上手は商売上手」(“敬语好就是生意好”) 的说法。在现代,日语敬语成为商业活动的重要润滑剂,日本商家对贸易伙伴和顾客的谦恭有礼、敬奉有加已为众所周知。
不论口头的商务交际还是商业信函写作都大量涉及内外、上下等多种人际关系。通过巧妙使用敬语保持彬彬有礼的态度,随时维护良好的伙伴关系和客户关系,成为日本企业在社会上立足和长期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凸显言辞的庄重有礼、毕恭毕敬,商务日语的用词必须脱离日常、更加高雅,句式也必须尊卑分明,语气要求客气、委婉。因此,商务日语与日常交际中所使用的日语有着很大的差别。
(二) 外来语优先
日语中的词汇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和语、汉语、外来语和混种语四大种类。其中,外来语使用片假名书写,主要是近代后从西方传入日本并在日语中固定下来的词汇。外来语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时尚、新潮和进步的语感。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的当代,商业宣传用语的选择越来越倾向于外来语化。尽管在现代日语的普通文章和日常对话中,依然是和语和汉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广告文案、店铺招牌、商标、商品名称等商务性场合,外来语明显更受青睐。如: 咖啡馆等餐饮机构提供的「牛乳」(牛奶) 称为「ミルク」(milk) ,百货商场等处的「買い物」(购物) 称为「ショッピング」(shopping) 。在金融机构,借钱给个人的商业服务称为不叫「借金」(借款) ,而叫「ローン」(loan) 。「水泳教室」(游泳培训班) 、「映画館」(电影院) 之类的说法已经落伍,取而代之的是「スイミングスクール」(swimming school) 、「シネコン」(大型影院,影城) 等更富有时代感的命名。
不仅如此,很多商务活动还涉及专业的术语和科学技术名称,而绝大部分这类词汇本身就是外来语。因此,商务日语中使用大量外来语,一方面是迅速吸收外来新概念的固有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营造国际化、高科技、时尚、流行的品牌形象,以更好地把商品推向世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日本人也使用创造出来的貌似外来语的词汇作为商标,以吸引顾客。日本著名的电器和音响国际品牌「ソニー」(SONY) 就是这样诞生的。
(三) 偏爱受益表达
商务日语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量运用受益表达,通过强调自己受益来表示对贸易伙伴和客户的感激与敬意。例如在日本商店的店内广播中,经常能够听到以下的句子: “本日はお忙しいところ当店にお越しいただき、誠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感谢您今天拨冗光临本店! ) ,店方首先强调客人的光临乃是自己的受益,而后继以真诚的感谢,这是标准的商务日语表达。再如贸易伙伴之间向对方提出变更订货内容的要求后,再次确认使用如下说法: “ご注文の内容変更について、検討いただけましたでしょうか?”(请问贵方是否已就订购内容变更进行了研究?) 。
本来是为对方提供益处的行为,或者本来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单方面决定的行为,在商务日语的交际中却都要用“させていただく”这种受益的说法。例如: “お帰りの際に皆様に商品のプレンゼントをさせていただきたいと存じます”(您回去时,我们将有商品礼物赠送给您) 、“本日はお休み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本店今天休息) 等。
即使是在实力和业绩的宣传中,日本企业也不喜欢使用强烈、直白的表达,而是偏爱“させていただく”这种受益表达形式。仿佛是受到贸易伙伴的帮助、顾客的许可才获得了某些成功和发展。例如: “わが会社はこれまでに多くの新製品を開発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した”(迄今我公司已开发了多款新产品) 。
(四) 多用道歉式寒暄
日本民族倡导以和为贵,日本企业更是重视与贸易伙伴和顾客的良好关系。在维持商务交往方面,寒暄语、尤其是道歉语的运用是润滑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 在日本企业中,新人走马上任后最通常的例行公事之一就是对贸易伙伴的寒暄拜访,称为“挨拶回り”。
在寒暄语的具体内容方面,也不同于中国人用亲热感拉近距离的习惯,日本人通常用郑重的态度和致歉来营造和睦关系。如: 初次见面时,中国人会说“你好你好! 幸会幸会! ”,日本人则说“始めまして”(初次见面) ; 再次见到日本客户时,中国人会说“老朋友老朋友! ”,日本人则说“ご無沙汰しております”(久疏问候) 。客人进入试衣间试衣,店员帮忙拉上布帘时说“失礼します”(恕我失礼) 。日本商店拟定临时歇业通知,往往用“毎度有難うございます。誠に勝手ながら、下記の日程で臨時休業させて頂きます”(感谢您的光临。我店定于以下日期临时闭店,请您原谅) 之类的说法。此处的“誠に勝手ながら”,意思是“恕本店擅自决定”,它显示出店方真诚的歉意,因而是绝对不能缺少的一句。
三、商务日语与文化壁垒
围绕商务的跨文化交际还面临另一个风险,就是不同国家之间企业文化的差异。商务日语作为包含“言語”和“非言語”两个组成部分的综合能力,其实践者除了必须具备地道的日语交流能力、掌握相关商务专业知识外,还必须能够应对中日企业文化差异的挑战。日本企业文化源自日本社会文化与企业传统的融合。较之中国看重个人能力、强调个体发展的企业文化,日本的企业文化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
(一) 重视团队合作与沟通
中国企业重视结果胜于过程。一旦某项工作交给某人,通常被认为是给予其展示个人能力的大好机会。因此,中国人往往不会就工作的计划和细节频繁请示、汇报领导,而是等工作有了好的结果才向上级汇报,否则他可能被认为是缺乏工作能力和自信心。同时,中国人更重视个人职业发展胜于团队合作,因此,企业员工的跳槽率比较高,对企业的忠诚度也较低。
与此相比,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团队合作和下情上达。一项工作展开之后,下级必须经常向上级汇报进展情况,在很多工作计划和细节上听取上级的意见。这在日本企业称为“報告·連絡·相談”,简称“報·連·相”。
“報·連·相”是日本企业最重视的沟通方式和工作手段,可以保证上级对下属工作情况的严格掌握。这与日本企业中,上级必须为下属所犯错误负责的领导风格有关,同时,也与团队决策、团队工作的企业文化有关。类似“報·連·相”的主动、充分沟通也是日本企业之间为保障商务关系顺畅所依赖的必需手段。相关调查表明,没有“報·連·相”的习惯是日企管理人员面对中国员工感到的最大文化冲击。
(二) 守时观念严格
在守时观念上,中日文化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人倾向于大致时间。如果是中国人之间交往,比约定时间迟到个三五分钟通常不会招致对方的不满和交际的失败。迟到者如果致歉,也往往非常简单,而对方则会立刻表明自己并不在意———这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交际习惯。迟到者如果提及迟到的原因(通常是堵车之类的交通问题) ,中国人也习惯于不去深究,以免破坏和谐和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中国人的这种大大咧咧的时间观念,在企业文化中则表现为上班、开会时从上到下系统性的不守时和迟到。
与此相比,日本人非常注重信守承诺。一旦约好时间,一定不会迟到。在商务场合,是否守时更是判断一个企业、一个合作者是否认真、是否值得信赖、是否看重与己方承诺的重要根据。因此,在日本,赴约迟到是商务场合的大忌。在日本企业内部,上班不迟到,开会不迟到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即使是企业的领导,也不能在开会时随意迟到。
商务日语工作是一项跨文化交际的实务,必须尊重日本企业文化,严格守时,才能避免交际的失败。
(三) 具有独特的体察文化
体察在日语中“察し”,是日本人的一项必备交际技能。
日本企业要求员工: 上级说到三,那么下级应该体察到十,否则作为下属就是不合格和令人失望的。在商务活动中,日本人也习惯于从贸易伙伴提供的少量信息中,努力体察出对方的意图和要求,自行补全其他没有明确的信息,并进行适当的安排,坚决避免因不必要的提问而给对方造成不悦。
体察的文化是单一民族在长期发展的高度共同文化背景之上形成的默契文化。美国、中国这样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大陆国家缺乏高度共同的文化背景,因此没有形成体察的习惯。在中国企业里,工作方式是直截了当的。“上级不说,下级不做”不会受到特别的非难。因为中国人认为“做得多,错得多”,一旦揣度错了上级的意图,更会“费力不讨好”。这种文化习惯带到日本企业中,往往让日企管理人员感觉中国员工不够积极、缺乏体察的能力。因此,要想在商务日语工作中获得企业更多的信任,推动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必须学习和努力培养体察的能力,加强与上级的沟通。
在商务日语工作中,如果对上述中日企业文化的差异一无所知,盲目按照中国的做法来处理问题,势必造成两种文化的冲突与摩擦,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作为切合实务的商务日语教学,必须兼顾日本企业文化的教育,才能培养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符合企业需要的日语人才。
四、结 语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日语专业都开辟了商务日语课程,部分高校还设立了商务日语专业,主要学习商务日语翻译、国际贸易实务、商贸日语写作、商务礼仪等相关课程。总体上仍然以日语学习和商贸实务学习为中心,几乎没有或很少涉及跨文化交际。
但是,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指出商务日语实际上是一种经贸领域的跨文化交际,如果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和商贸实务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企业需求的商务日语人才,必须立足于跨文化交际实践,注重培养符合日本文化习惯的商务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守时、体察、团队工作等核心企业精神。只有将这两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才是兼顾了“言語”和“非言語”的商务日语教育,才能满足中日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形成实际的商务日语工作能力。
如果可能,应该在商务日语相关课程中加入中日文化对比、日本企业文化教育以及赴日企研修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从理论、实践两个角度积累跨文化交际经验,为毕业后能够顺利开展商务日语工作、促进两国经济的共同发展、提高中日跨文化交际的整体水平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渠培娥. 从言语主体来看「させていただく」的运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6) .
[2]贾丽. 商务日语学习中日企文化理解的重要性[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1) .
[3]孙苏平,袁秀杰. 商务日语口译的特点与策略[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2(6) .
[4]周林娟,唐千友. 商务日语的语用特征分析[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3).
日语学科专业毕业论文 篇五
近年随着语言教育的不断发展,语言专业学生数量剧增。随着日企进入我国,日语专业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加,但毕业后能否找到与本专业相符的工作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我们日语专业学生关心的问题。本次研究主要是站在未毕业的日语专业学生的角度,思考并研究日语专业就业问题,为本专业学生提出建设性方案。
一、研究概况
1.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日语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找出与之相对的应对措施,帮助日语专业学生在掌握原有的日语专业知识基础之上,找到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其他技能要求。
2.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主要以我院2009~2012级日语专业毕业生和目前在校的日语专业学生,以及常熟市范围内(主要以东南开发区为主)的日资企业的人事部门、日语专业的从业人员为主要调查研究对象。
3.调查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数据分析、问卷调查辅助的市场调查、电话邮件采访以及文献查找法来展开研究。
二、研究内容
1.在校生现状。对目前在校生现状包括课程安排、校方培养计划进行资料整理,列出日语专业学生在校所学内容。通过分析得出目前哪些课程是对工作影响很大,哪些是未涉及到而企业恰巧需要的。
2.毕业生调查。从近年来我校日语专业毕业生情况,包括毕业前志向、毕业后实际从事职业以及在其工作中日语的使用比率等,来分析目前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和选择。具体列出脱离日语工作、单凭日语工作以及日语与会计、IT、管理相结合工作的比率。
3.用人单位需求。从市场需求的条件、用人单位对日语专业毕业生其他方面能力要求方面出发,进行调研,得出市场调查结果。
三、研究调查结果分析
1.课程内容分析。根据日语专业四个年级课程安排及培养计划,得出如下分析:
①基础知识方面:日语会话、听力、语法、口译、作品选读。
②操作实践方面:日语文字处理、日资企业见习、日语演讲、国际会展实训,学年设计。
③翻译方面:基础日汉互译、商务模拟翻译、高级口译。
④商务方面:商务日语会话(新设:商务日语写作、电子商务实践)。
⑤其他知识扩充:职场英语、国际金融、进出口贸易、报刊新闻选读。
企业所需要的学校课程都有涵盖(企业所需由后文4可知):会话(商务日语会话)、写作(商务日语写作)。课程中未曾涉及日语商务电函,不过这一课程有开设英语商务电函,我们应自行弥补学习。我们所欠缺的是:
①对自己感兴趣领域的涉足,应当自行学习培养。
②对启蒙基础知识,未掌握、实际运用那少,应当扎实掌握,利用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
2.毕业生调查结果分析。我们采用自制的“日语专业学生毕业生情况调查”问卷,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网上问卷的方式进行,还有部分采用电话询问的方式,将得到的回答也已以数据形式反映(样品数为115,回收的有效问卷63份),具体问卷内容及数据分析如下所示:目前从事的工作是以下哪个方面?由数据统计可以得到,2009~2012级日语专业毕业生目前从事与日语专业无关的工作占总数的20.63%,其次则是单凭日语工作的为19.05%,剩余均为从事日语+其他。由此归结出,日语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就职中大部分都是将日语结合其他技能进行工作的。结合最多的有:财务、人事、计算机、采购、其他(包括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产品设计)。另外,通过电话访问得知:从事日语结合金融、人事、计算机的毕业生均在毕业前取得相关证书。从事其余类型工作的毕业生反映,企业有入职后的专门培训与学习。关于问卷中涉及的日语毕业生“实际工作环境中用到日语哪方面更多”这一问题调查,有77.78%的毕业生表示会话在实际工作中用得更多,仅次其后的听力为69.84%,写作则为30.16%。此问题主要是为了调查日语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日语的有效利用率。同时,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课程与实际的差异,从而得出我们应该加强哪一方面的训练,并及早地发现自己是否背离日后工作的需要。结果显示,会话与听力占比例最大。当然,从电话采访中可知,日语翻译与文案编辑者,仍会用到写作。因此要看个人选择,但是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的是:会话与听力为每一项日语工作者的最重要的能力。“在工作中最后悔没具备哪方面知识?”统计结果显示:日语专业知识使用(商务、金融)为42.86%;计算机方面知识为12.7%;企业岗位专业知识为7.94%。本题则是为了发现工作中应具备的其他能力大多有哪些,帮助在校生利用剩余时间进一步武装自己,多学以备不时之需,但也并非遍地撒网,而是有目的地扩充知识。由此看出,日语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还需具备或应当扎实的知识技能有:其他外语、日语敬语、邮件函电、具体领域术语涉猎。
3.在校生现状。在校生现状主要包括心理现状,对日语以及课程、未来走向的态度看法调查。通过网上问卷的形式对目前日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此为了进一步发现学生对课程的反应与实际要求相比的差距性。调查结果如下:当初选择日语专业原因?有44.68%的学生表示没有目的地选了日语专业(服从调剂),有38.3%的学生表示自己是对日语及日本文化感兴趣;8.51%的学生为了以后就业;仍有8.51%为了去日本发展。另外,对于“除了日语,你是否还获得了其他类的证书”的问题调查,从问卷结果看出68%的学生目前暂无,剩下的32%中以计算机和会计为多。从在校生的现状及其对日语专业的态度进一步推进研究的进展,得出大多数日语学生的意图与态度是积极的,并且有大部分的日语专业学生已选择将日语结合其他技能作为自己日后从业的砝码。
4.企业市场调查结果分析。以常熟地区主要是东南开发区以及周边的日资企业(三菱电机自动化、东南相互电子、纬创资通、丰田物流)的人事主管为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辅以问题采访的形式调研,部分采访则是通过日语从业人员的传达完成。内容主要是日资企业对日语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的要求以及相关建议。采访内容:
①目前公司是否需要日语专业人员。
②日语从业人员的主要工作岗位或是负责范围。
③对日语专业人员的相关标准,是否硬性规定证书获得。
④应届毕业生是否受欢迎,工作中更需要口译还是笔译。
⑤除了日语,还需具备哪些技能。
⑥用人单位对日语专业学习者有哪些要求和建议。
受访用人单位回答总结如下:用人单位对日语的口语要求更高,但同时也补充了,岗位不同要求也会有一定不同(日语翻译则侧重于翻译水平和写作能力,不过大多数公司都是复合岗位,口语是基础)。受访用人单位表示,希望毕业生会商务电函基本回复,具备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办公软件足以),具体的领域专业知识,毕业生不必太拘泥,企业会有后期培训。对于能善于表达自己、有明确主张看法,并能及时处理事物的人,用人单位表示很乐于采用。受访者认为从业的日语毕业生的欠缺之处是缺乏自信、不善表达自我主张。日语从业人员的从事的不单是日语,大部分为:采购员、会计或出纳、秘书、业务担当、总务、翻译、市场销售、财务秘书。另外,用人单位受访者还表示,应届毕业生受欢迎,有前途,是年轻血液。同时表明,对求职者的要求不是刻板不变的,证书不是硬性要求,主要看重你能否听得懂说得出。有些水平是可以在日后锻炼出来的,但并不代表不要求会,前提是你要会并能说出,水平是另一回事。
四、调查综述
综合上述的调查结果分析,日语专业课程安排与企业要求大致是相符的,也是更趋于实践实训,但日语专业学生欠缺的是将基础学习扎实。根据调查得出,公司口语与商务日语会话这两项是重点。对于复合型人才,根据调查数据可知,企业更倾向于具备金融和计算机或者其他专业的日语毕业生。而大多数人都只是在单一的语言文字上熟悉,其他知识面较欠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趋势是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根据毕业生的调查可知,金融与计算机等复合技能是有必要的。这是目前得出的有利于在校生的有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在剩余时间熟悉某一领域则更能适应用人单位择人要求。要有所长也要有专长。以上就是此次调查研究的总结与汇报。希望能对日语专业在校生起到一定作用,为以后努力的方向提供一些帮助与启发。
五、结语
本次研究调查为期十个月,课题小组第一次站在未毕业日语专业学生的角度去研究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从而找到让自己适应就业需求的有效方法。整个研究过程从前期的`资料收集以及汇总搜集毕业生的联系方式、设计调查问卷、在网上公开问卷并收集,到后来的在招聘会现场进行市场调查,进行电话采访、用人单位采访、与毕业生交流,这每一步的进展都离不开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问卷的设计是小组成员集体智慧的精华,虽说可能并不能代表所有学生的心声,但也应该能反映绝大多数学生的想法。在研究过程中,有些采访问题也是主要依据研究方向而设置的,未能做到具体细微,但精华与有用信息已写入报告。希望本次研究调查能对日语专业在校生起到一定建设性作用,为以后努力的方向提供一些帮助与启发。最后,我们还要感谢李敏英老师的指导以及赵静、王京钰、闫飞老师为我们提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常熟理工学院日语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及培养计划[Z].
[2]刘琦霞.浅谈国际化和日资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J].对外经贸实务,2009,(5).
[3]秦秋,程冷杰.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9).
[4]黎娟.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J].企业家天地,2009,(10).
日语学科专业毕业论文 篇六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组织以后,我国国家经济与世界贸易的连接变得更加紧密,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外企进入中国市场创设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进入我国贸易市场的日资企业逐渐增多,索尼、东芝、松下的入住,为大批日语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但是,由于近几年市场环境的改变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都使得我国大批量日语专业毕业生在去向选择上出现了问题。调查统计,我国日语专业的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但就业率却日渐降低,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为了扩展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帮助学生找到方向,我们一定要分析我国未来的就业特征,并结合市场需要做好教学工作,为他们实现顺利就业搭建广阔的平台。
一、日语专业毕业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想要做好就业工作,实现日语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帮助他们找到就业去向,首先我们要明确了解目前日语专业毕业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予以改进。
第一,日语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低。现如今,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励,仅仅掌握一门语言已经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日语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日语交流能力,还要有过硬的文化功底,最好能够熟识英语,两种语言共同运用,才能实现平稳就业;第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限。分析了解,现今很多日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却无法将其运用到实际中去,在工作中无法实现自身价值,能力水平有较大的限制;第三,毕业生去向较为单一。现如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能力过硬的复合型人才,日语专业毕业生不一定非要从事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工作。很多毕业生的眼光较为狭窄,工作面不够广泛,就业去向过于单一,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率的提升。
二、如何做好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去向选择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地看到了我国日语专业毕业生面临的主要就业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就谈谈怎样开展帮扶工作,提高就业率,帮助学生做好去向选择。
(一)完善教学内容,加强校企合作
毕业生就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各单位对用人要求的逐步提升,仅仅掌握日语知识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要求。想要帮助毕业生做好去向选择,实现顺利就业,各教学单位一定要完善教学内容,在重视日语教学的基础上紧抓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能力水平,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各大院校还应该多了解市场需求,结合企业的用人要求开展授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做好就业工作。
(二)更新学生的就业观,树立多渠道就业意识
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相对单一,很多学生的择业去向都是日资企业或外交翻译,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择业压力,不利于学生实现全方位就业。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更新学生的就业去向选取观念,帮助他们树立多渠道就业思想,扩大就业范围,并逐步完善他们的心理素质,树立与社会和自身相符的就业观念。
(三)加强帮扶工作
现如今,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毕业生的去向问题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广泛关注。各大院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健全完善毕业生就业库,与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并完善帮扶工作,定期发布就业信息,给予相关的政策鼓励,帮助学生实现多角度、全方位就业。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的大背景下,我国日语专业毕业生一定要做好就业计划。在学习期间不断完善自我,多了解社会用人单位的相关要求,开阔眼界,树立多种就业观,从而更好地实现就业,明确去向选择。
【参考文献】
[1]周荣.后金融危机时代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21):79-80.
[2]钱宇超,李美子.关于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45-48.
[3]卜宪华,尤淑惠,刘健群,张艳梅,张惠民.从IT专业的日语教学谈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J].长春大学学报,2006(09):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