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论文(优选3篇)
深化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论文 篇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革,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了适应这一需求,教育界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深化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还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首先,深化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而深化教学改革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通过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其次,深化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而深化教学改革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和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如科研训练、实验探究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最后,深化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社会的快速变化要求人才具备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而深化教学改革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和项目实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实用性和竞争力,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综上所述,深化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性。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教育界应该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手段。
深化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论文 篇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界面临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而深化教学改革则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深化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深化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参与课堂和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而深化教学改革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和学习活动。通过开展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学习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能力。
其次,深化教学改革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当今社会,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缺乏实践和创新的机会。而深化教学改革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如科研训练、实验探究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最后,深化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而深化教学改革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通过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深化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性。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教育界应该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手段。
深化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论文 篇三
深化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论文
摘 要:高等学校在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本文以西南大学先进的教学经验为切入点,探讨了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
西南大学以建设高水平综合大学为目标,以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素质全面”的创新人才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实现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实效,其经验值得探讨。
一、认真修订培养方案,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它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培养措施和培养途径。从2006级开始,各专业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突出研究性课堂教学、创新性自主学习两个重点,加强专业与强调通识有机结合、加强理论与突出实践有机结合、加强学习与强化研究有机结合、加强课内与注重课外有机结合,强调分级设计、分类指导、分流培养,全面修定了培养方案。
1、调整学分、学时,建构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
为适应不同专业的要求,培养方案的毕业学分设定为150—180,不同专业可以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具体设定。其中,为了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要求所有学生至少选修12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含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强化学科基础知识、拓宽专业面,要求各专业学生至少选修20学分以上的专业选修课程;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低于25%,并将过去每学分20学时的对应关系调整为每学分18学时,减少了课堂教学时数,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
2、整合五类课程模块,构筑新的课程体系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将全校课程整合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自主创新学习五大课程模块,构成新的课程体系。要求全校性通识教育课程在科学的设置基础上,同属一级学科的各专业学科基础课程相同,同一学科群专业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可修读相同的学科基础课程,以夯实和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逐步实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通识培养。此外,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基础、体育等课程除必修课程外,还开设定量的选修课程,保证四年教学不断线。
3、设立创新实践学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07年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明确将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列为六大建设内容之一,足见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则明确强调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我们除了在培养方案总学分内对实践教学环节作了学分比例要求外,还在总学分外另设10学分的创新实践学分,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创新性学习。创新实践学分由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和实践学分三部分构成,可替代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其中,科研学分和技能学分可以替代部分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创新实践学分的获得由学校根据《西南大学本科学生创新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统一认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坚持个性化与综合化培养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坚持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通过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光炯计划”、师范生“顶岗实习”和“实习支农”计划,形成以创新实验班教学、实习支教、实习支农等教育教学模式为一体的基础型、应用型、复合型多层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开设创新实验班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后如何培养精英人才的问题,学校从2006级开始在化学化工、历史文化、数学与统计和物理科学与技术4个学院试点开设了创新实验班(创新实验班是以我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侯光炯教授命名的人才培养“光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班在使用同一培养方案的前提下,通过集中优质教学资源,以实施课程教学改革计划和实验教学改革计划为重点,强化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精练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能;创新实验班试行学业导师制,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创业计划、申报“本科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参与教师研究课题和相关的实践活动。学校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向创新实验班学生开放,以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实行滚动竞争机制,通过动态的考核与评价,部分学生会被淘汰进入普通班学习,普通班优秀学生也有机会通过导师推荐和考核进入创新实验班学习。
2、实施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
针对我国农村尤其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普遍存在师资队伍不稳、质量不高的问题,我校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以顶岗实习为基本模式,积极探索培育教师人才模式的改革创新。学校在师资问题比较突出的农村中小学建立实习基地,派高年级师范专业学生定点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顶岗实习,全面进行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并让农村中小学被顶岗出来的教师参加我校组织的系统培训,以此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从引领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这项改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贫乏问题,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了我校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这项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社会反响强烈,多次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3、探索实习支农计划
在党和国家更加密切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大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业教育的传统优势,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积极探索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率先在重庆石柱县取得了明显实效,也被称作“石柱模式”。一方面,学校将石柱县作为科研和教学实习基地,把部分科研项目和科研课题带到石柱地方开展,并将研究成果就地转化,极大地支持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石柱县也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场地,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支撑平台。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模式,也是科技支农的一个成功典范。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到课题调研和研究之中,既巩固了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实践能力。“石柱模式”极大地密切了人才培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强化人才培养过程
人才培养既要有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和目标规格,更要有扎扎实实的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来加以推动。
1、实施课程精品化战略,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就必须按照时代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近年来,配合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抓住建设各级精品课程的机会,以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实施课程的多样化、精品化与专题化改革,实现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融合,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持续不断地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构建以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和达标课程为骨架的、覆盖本科教学基本环节的三级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加适应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2、大力推进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分级分类教学,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公共课和基础课程多是大学生进校后首先学习的课程,对刚刚进校、世界观正在形成的低年级大学生做好中学阶段所学知识和大学专业发展的衔接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为切实解决大众化教育阶段部分学生“吃不饱、吃不好”和部分学生“吃不消”的两难问题,我们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为先导,在大学计算机、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植物学等公共课、基础课程群中大力倡导并积极推进基础课程分级分类教学改革。通过制定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教学的课程级别,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量体裁衣,进行针对性更强的课程教学,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厚实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基本技能的要求。同时,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深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增强学生学习效能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能。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学习讨论会等形式引导师生对研究性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鼓励教师在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实践,开展启发式、研讨式、问题式、案例式教学改革,切实转变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互动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互动研讨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真正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四、通过体制创新和教学过程监控,创设宽严适度的成才环境
良好的环境对人才培养具有熏陶和感染的作用。近年来,学校在严格教学过程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推进教学体制改革和创新,为学生成长发展创设了更宽阔的空间和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1、严格教学过程监控,规范教与学双边行为
为了维护教学正常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切实维护学生学习的权益,我们通过调动各方面力量,构建了以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专家评课、教学事故处理等诸多环节构成的,包含一系列科学指标体系的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强化教学过程监控,我们在国内高校率先设立了教学质量监控电话(教学110),并派专人职守,确保信息反馈的准确、及时,保证了教学过程监控信息渠道的畅通,有利于规范教师学与学的双边行为。
2、积极实施“2+1”学期制改革,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必然面对资源不足尤其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为了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加宽阔的平台,我校创设并实施了“2+1”学期改革,在原来的春秋两个学期之间增设一个短学期,构成“19周+19周+6周”的“2+1”学期模式。“2+1”学期制的实施,为资源的调配和利用增加空间,为资源的释放和丰富提供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拓宽平台。经过一年的试行,我们已经验证了这一体制改革的可行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正在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启迪.开展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新局面.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13、14期.
<3>陈羽白,罗锡文等.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高教探索2004年4期.
<5>梁宏,武高辉.实施创新教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