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性善论德育论文(精彩3篇)
浅谈性善论德育论文 篇一
在当代社会中,德育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而性善论则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人性本善,而不是本恶。本文将从性善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性善论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首先,性善论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一个积极的人性观。如果我们相信人性本善,那么我们就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潜能和品德。这种信念将激励教育者去发掘学生的优点和潜力,而不是一味地强调错误和缺点。通过积极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德育教育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其次,性善论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对德育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相信人性本善,那么我们就相信每个人都有善良和关爱他人的潜力。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通过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行为,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
最后,性善论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一个积极的教育方法。如果我们相信人性本善,那么我们就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和成长的欲望。德育教育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提供有趣的学习内容,德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性善论对德育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相信人性本善,德育教育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实施德育教育时,我们应该秉持性善论的观点,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可能性,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帮助他们成长为品德高尚的人。
浅谈性善论德育论文 篇二
在德育教育中,性善论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而不是本恶。然而,有人认为性善论过于理想化,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影响。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性善论对德育教育的限制。
首先,性善论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人性是多元的,既有善良和正直的一面,也有自私和邪恶的一面。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是完美无缺的。性善论过于理想化地认为人性本善,容易忽视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从而无法真正帮助学生改正和成长。德育教育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方法和策略。
其次,性善论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人性不仅受到内在的因素影响,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恶化和不良价值观的传播可能会对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产生负面影响。德育教育需要关注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弥补其负面影响。例如,通过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提供积极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抵御外界不良影响,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最后,性善论忽视了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背景,德育教育应该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性善论过于一概而论地认为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容易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德育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措施,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和培养良好品德。
综上所述,性善论在德育教育中存在一定的限制。虽然性善论提供了积极的人性观,但它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以及个体差异。在实施德育教育时,我们应该客观看待学生的性格和行为,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浅谈性善论德育论文 篇三
浅谈性善论德育论文
一、性善论中的德育思想
孟子认为人性向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实现完美人格的可能性。那么,如何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从“开端”走向“成德”,这其中对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关键。为此孟子提出一系列德育思想。
首先,从挖掘善心的角度,孟子提出“求其放心”的思想。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人人都有善心,人们却意识不到向内求,找回自己的善心,这是件悲哀的事情。人们把鸡狗丢了,都懂得找回来,而善心丢失了,却不懂寻找。这就是说人们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把最珍贵的东西丢失。在孟子看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不是别的,就是要把丢失的善心找回来,精此仁义就是最大的学问。
其次,从养护善心的角度,孟子提出“存心”和“熟之”的思想。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不同于禽兽的差别其实就那么一点(人有善心),普通人把自己的善心丢掉了,而能够保持善心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孟子又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君子与庶人本是同类,君子之所以高于庶人,只是因为君子善于保持自己的善心。人人都有仁义礼智之心,道德高尚的人保持了自己纯然的善心,所以称为大人,保存不好就是庶人、小人。
在存养的同时,人的善心还需要成熟。孟子说:“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五谷是种子当中质地最好的,但五谷如果只种不熟,不如次米和稗子。仁心如果只有端倪,没有达到成熟,同样不能成全大事。这即是说,善心一定要发育到完满的状态,才可以充分实现其价值。
第三,从扩充善心的角度,孟子提出“扩而充之”的思想。孟子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这是说要把四端“推广,而充满其本然之量”。人如果能把本有的善心发扬光大,拥有四海之大的疆域,也能保其平安;人如果不能把本有的善心扩充,就是自己的父母,也不能侍奉好。归结起来就是说,人们要保持自己内在的本然善心,并让它发扬光大,真正展示和发挥“推己及人”的价值。这是孟子性善论思想中推演出来的德育思想的最终结果。
二、性善论对现代教育的借鉴
孟子的性善论中及其德育思想系统地阐释了完美人格培养的重点所在。他的这一思想被后世儒者不断继承、诠释、完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虽然时隔两千多年,但它依然熠熠生辉,对现代教育提供多重借鉴。首先,孟子性善论将完美人格的培养作为教育的目标,这告诫我们教育要以德育为先。孟子认为人性向善,认为每个人都有实现完美人格的可能性,为此提供了一系列的德育思想。一个社会只有每个个体的人格是健康的,社会才会是有序的、和谐的。如果一个社会只注重强化技能教育,而忽略道德教化,那么,这个社会的长远发展必然产生诸多问题,可持续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没有挺立的个体人格作支撑,就不会有挺立的民族精神。所以,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健康人格的人为目的的',离开这样一个前提,教育其实就偏离了其应有的方向。这是我们当今教育必须要反思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次,孟子性善论提示我们要贯彻教育公平的原则。教育公平虽然是后世的说法,但在孟子“性善论”中早已包涵此意。他的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的说法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被公平地对待和培养。
大致说来教育公平应该包括,
第一是教育政策的公平;
第二是教育机会的公平;
第三是教育资源的公平。
在我国,这三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问题。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在大城市里,农民工的子女很难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权利去享受平等的教育。国家和社会有责任为所有的孩子们提供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资源和良好的环境。贯彻教育公平的理念,解决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最后,孟子性善论为受教育者确立了对“圣贤”理想的精神追求。孟子性善论被后世儒者不断完善与诠释,以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为依据,儒家确立了“圣贤”的精神追求。从北宋理学兴起到南宋理学成为官方哲学,之后在元明清长达七百多年的时间里,张载的“民胞物与”,程颢的“仁者,万物一体”,朱熹的“天理”,王阳明的“致良知”,无一不包含着对人性“善”的最大诠释,而对“圣贤”理想的追求也成为受教育者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和精神归宿。由此拓展,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由于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引人为善,信仰“良知”的导向,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心灵的归宿。在倡导文化复兴的今天,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以及民众信仰的问题也是必须深入思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