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最新3篇)
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篇一
喀斯特地区是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它具有独特的地质构造和水文特征,对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篇论文将从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首先,土地利用是影响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地貌特点和自然条件限制,土地利用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导致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喀斯特地区进行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时,需要注重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
其次,水资源管理是影响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喀斯特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水源地之一,但由于地下水循环缓慢和水质容易受到污染等特点,水资源管理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包括加强水资源保护、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措施,是实现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此外,环境保护也是影响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喀斯特地区的自然环境脆弱,生态系统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喀斯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喀斯特地区也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健康。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是影响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施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策略时,需要注重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以实现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篇二
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独特的地貌类型,具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对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篇论文将从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政策等方面,分析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首先,生态经济是影响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喀斯特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可以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的发展需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通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次,社会发展也是影响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喀斯特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素质直接影响着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和效果。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是实现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此外,政府政策也是影响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在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直接影响着喀斯特地区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喀斯特地区的支持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财政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喀斯特地区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政策是影响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施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策略时,需要注重发展生态经济,加强社会发展和人口素质提升,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以实现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篇三
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摘 要:贵州省是较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喀斯特地区以其脆弱性和难恢复性使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以贵州省为例,对影响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喀斯特 生态脆弱 自然环境 人为因素
贵州省是在开发中的省份,具有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地形,以及较宜人的气候,植被的覆盖率较高,生物物种较齐全。近几年贵州经济的发展得到快速发展,而经济发展就必然会破坏环境。而“两欠地区”的贵州,是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喀斯特地区的生态脆弱性导致的生态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再度修复。工业污染、水污染、滥砍滥伐、随意樵采、过度放牧等一系列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已经造成了喀斯特地区生态的破坏,在经济发展之后,必然要面临大自然对人类的责罚。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等一系列的问题,人类将得不偿失。由此,西南的喀斯特生态现状就显得异常的严峻,生态重建势在必行!造成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的两个因素,共同造成了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的退化,如图所示:
图7.1.2-1 影响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示意图
一、自然因素
第一,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喀斯特生态环境的自然地理地貌表现为以土壤承载力弱为特征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成了西部贫困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西南地区常年受太平洋季风和印度洋季风共同作用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年均降水量较大,降水频繁,自古就有“天无三日晴”之说,这些因素带来的后果是植被覆盖率不高,从而导致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所引起的危害影响深远,其最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表土流失,带走土层中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壤肥力,土地生产率低,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这也是造成喀斯特地区人民生活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环境因素既不利于人类居住,又不利于贫困人口赖以解决温饱问题的农业生产,既是贫困地区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又是部分贫困人口在初步脱贫以后,又大面积返贫的根源。
第二,自然灾害频繁。湿润的西南季风气候使年降水充沛,地处副热带,气候宜人,是滋养病虫害的温床。喀斯特地区地处生态敏感地带,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较为恶劣,大多为贫困地区。其最典型的特征是对环境因子变动的`敏感性强,因此环境或景观的变化会导致土地生产力的明显下降乃至丧失地质条件复杂,在经历了2008年的南方特大凝冻灾害和2009年西南干旱灾害以及多年来的滑坡泥石流的频繁发生之后,喀斯特地区的生态问题特别是贵州境内的生态退化日渐突出,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森林质量下降等呈上升趋势,其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恢复难度都使它们在环境问题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第三,石漠化。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是岩溶石山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长期自然演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叠加而导致的一种生态退化结果,又代表了岩溶地区长期自然演化的进程和不人类合理的活动的一个生态系统退化过程。喀斯特地貌是以具有碳酸盐岩特殊成分形成的岩浆岩、熔岩为显著特征的地形地貌,表现为岩石的裸露率较高,可耕可用的土壤较少。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的储藏能力较差,因此造就了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自然现象较为严重。石漠化的表现在与环境容量较小,土地的承载力低,抗干扰能力低,受干扰后的自然恢复较慢,且恢复的难度大。
总之,由于自然因素的诸如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土地荒漠化等其他自然因素导致了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系统脆弱,土地退化严重。生态问题不仅导致地区生存与发展的自然条件退化,且出现大范围的生态失衡,加剧了地区贫困、灾害风险和生态危机,使经济难以持续增长并引发社会不稳定。尽管西部大开发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优先领域,但仍然存在着因措施不当或者缺乏正确引导而引起进一步生态退化的压力和风险。这些自然条件也很显然不利于贫困人口赖以解决温饱问题的农业生产,但由于人口的急剧扩张和经济活动的扩展,在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和严重。环境恶化导致喀斯特地区因为资源生产力的降低和保健方面的支出增加而承担了较高成本,加之本来科学技术就不发达,在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很多贫困的市县,各种条件制约进一步减缓了经济发展的步伐,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制约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二、人为因素
首先,滥砍滥伐。居住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人口众多,并且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经济、文化和政治尚未完全开化,贫困人口数量大,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喀斯特地区的植物品种繁多,社会价值很高,人们为了能够尽快摆脱贫困,大量砍伐上百年上千年的珍贵植物,以牟取暴利,而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植被覆盖率锐减,进而引发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退化等一系列环境恶化现象,使喀斯特地区面临着巨大的环境迅速退化和经济落后双重难题,生态重建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显得更加的复杂和尖锐。
其次,随意开垦。喀斯特地区的科学技术没有东部和中部那样发达,依旧保留着较为传统的经济活动。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成片的开垦荒山野岭,使山地丘陵原有的植被层遭到破坏,降水带走大量土地的肥力,生产力也随之下降,农作物的产量一年不如一年,农民们又不得不开垦新的荒地,这就陷入一种恶性的生态循环当中。与此同时随意开垦也使水土流失现象加重,没有了植被保护的山体土质就更加疏松,滑坡和泥石流的自然灾害更加频繁。政府和相关部门没有及时进行有效制止和正确引导,随意开垦现象相当严重甚至可以用恶劣来形容。
第三,人类的不正当的经济活动。人类在进行城市化的进程中经常是不顾生态环境的问题,尤其像喀斯特地区这种“欠开发、欠发达”的经济环境下的人们,往往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先搞经济,在回头搞生态问题。中东部地区的发达城市把污染较重的重工业转移到较为落后的西部进行生产,工业、农业用水较大,污染较重,且排污系统措施不到位,导致了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城市化的进程中生态问题正在不断的恶化。地方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加上人们的受教育水平较低,消息闭塞,市场灵活性较低,环境意识薄弱,产生了大量的短期行为,如坡地种植、破坏森林、过度放牧、过度捕猎野生动物、不合理的矿产资源,人类在不合理的活动在本就脆弱的自然背景下造成了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灾害频发,生态建设问题和走可持续发展更显得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1] 屠玉麟:《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贵州环保科技,2000年第一期
[2] 张殿发 王世杰 李瑞玲:《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2月底18卷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