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软土地基的处理论文(优秀3篇)
浅议软土地基的处理论文 篇一
软土地基是指土壤结构松散,含水量较高,承载力较低的土壤类型。由于软土地基的特殊性质,其处理成为土木工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本文将从软土地基的特点、处理方法以及处理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软土地基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处理必须采取特殊的措施。软土地基具有较大的压缩性和液化性,容易发生沉降和破坏。因此,处理软土地基需要考虑土壤的稳定性和强度问题。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加固土壤、改善土壤排水性能以及增加土壤的抗液化能力等。
其次,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加固土壤是常见的处理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加固土壤的稳定性来提高其承载力。加固方法包括土钉墙、挤土桩、灌浆等。改善土壤排水性能也是处理软土地基的重要方法,可以通过排水沟、井点排水等方式来改善土壤的排水情况。此外,增加土壤的抗液化能力也是处理软土地基的一种常见方法,可以通过注浆加固、铺设防渗帷幕等方式来提高土壤的抗液化能力。
最后,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需要经过实际工程验证。处理软土地基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处理方法的选择和实施,还与具体工程的要求和条件有关。因此,在处理软土地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地试验和监测,以验证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处理软土地基是土木工程中的一项关键任务。通过加固土壤、改善排水性能以及增加抗液化能力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然而,处理效果的验证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以满足不同工程的要求。
浅议软土地基的处理论文 篇二
软土地基的处理是土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从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技术创新以及工程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不断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处理方法被应用于软土地基的处理中。例如,近年来,地基加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使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可以更有效地加固软土地基。此外,地基改良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推进,如利用化学药剂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这些新的处理方法为软土地基的处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其次,软土地基的处理需要结合实际工程进行。由于不同的工程具有不同的土壤条件和工程要求,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也有所差异。因此,在处理软土地基时,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的特性、工程的要求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此外,实地试验和工程监测也是验证处理效果的重要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处理过程中的问题。
最后,软土地基的处理需要与其他工程领域进行交叉研究。软土地基的处理不仅涉及土木工程领域,还涉及地质、材料、力学等多个学科。因此,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研究可以为软土地基的处理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例如,与材料科学领域的合作可以开发新材料,提高地基加固的效果;与地质学领域的合作可以深入了解土壤的性质和变形机理,为处理软土地基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的处理是土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通过不断创新处理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和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研究,可以为软土地基的处理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方法。然而,处理软土地基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来完善处理技术。
浅议软土地基的处理论文 篇三
浅议软土地基的处理论文
【摘 要】就软土地基给公路工程带来的危害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喷粉桩法在软土路基施工中的运用,详细阐述了喷粉桩法的施工工艺、施工特点。
【关键词】软土 软土地基施工 喷粉桩法
1 引言
在我国沿江、沿湖、沿海等处广泛分布着软土,而这些地区一般又是经济发达地区,对公路交通需要迫切,尤其要发展高速公路。因而在高路堤、大型桥梁,大量的涵洞、通道处软土都给它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如路基的滑移,开裂,路面起伏不平,桥涵通道等人工构造物处的跳车颠簸……而使这些地区的公路建设者感到非常棘手,要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进行勘察、测试、设计、科研和施工。若处理不好将会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
2 软土及软土地基
2.1软土
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2.2软土地基
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未作定义。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将其定义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日本规范还对软土地基做了分类,提出了类型概略判断标准。在给出软土地基定义时指出:软土地基不能简单地只按地基条件确定,因填方形状及施工状况而异,有必要在充分研究填方及构造物的种类、形式、规模、地基特性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应按软土地基处理。
3 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造成的危害
(1)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作软基处理的地段未作处理设计,此类工例不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也存在此类现象。
(2)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工例有:汕头磊口大桥引道。由于高填土引起线外土地隆起,民房受损。路基难以稳定,只好增加桥梁长度,建成后一段时间,仍然出现锥坡不均匀下沉,又做了处理,现已改建新桥。
(3)虽然作了软土地基处理,但是措施不力,施工不当造成路堤失稳。珠海南屏桥引道,经开挖分析,原因是地质资料不准确,填土速度过快,后加的反压护道又阻塞了砂垫层的.排水通道。最后采取了挖深边沟排水(挖边沟时,原路堤底有大量的水流出),用袋装砂并(原先的砂并是无袋砂并)和捕土工布进行修复。
(4)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填土过快,碾压不当,造成路堤失稳。新会虎坑、大洞桥的引道,主要原因是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也未作施工观测,填土过快,碾压不当。末作加固处理但按规定施工的路段,虽然后来沉降较大,但没有发生破坏。
(5)扰动“硬壳层”或填筑不当,使“硬壳层”遭受破坏,导致路堤失稳。软土地基上往往有一层强度比软土高的土层,被称为“硬壳层”。“硬壳层”可以起到承重和扩散应力作用,利用好“硬壳层”对于减少工程投资是有意义的。但若对“硬壳层”的勘察、利用工作做得不好,则达不到顶预想的效果。
(6)由于台背填土使地基对结构物产生负摩阻力和纵向推挤作用,引起桥台发生变位以至损坏。主要问题是:台背填土引起桥台向桥跨方向发生水平变位;先做桥台,后做锥坡及台背填土;锥坡没有按设计图纸做足,台背填土时把轻型桥台推坏;由于负摩擦力作用,引起桥台下沉。
4 喷粉桩法在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4.1目前我国软土地基处理的现状
在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软土地基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粉喷桩、砂垫层法、竖向排水法(袋装砂并、塑料排水板)、加铺土工织物(土工布、土工格栅)、碎石桩、砂桩、深层搅拌、强夯等。采用最多的是砂垫层+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土工布的处理办法,可以得到比较经济且效果较佳的结果。
4.2粉体搅拌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4.2.1粉体搅拌法
粉体搅拌法(简称粉喷法),是用特制的设备和机具,将加固剂粉体材料(水泥或石灰)通过压缩空气的传送,与地基土强行拌和,使之产生充分的物理、化学反应后,形成一定强度的桩体(简称粉喷桩)。这是一种改善土质,提高地基强度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可以广泛地适用于淤泥质土,杂填土,软粘土等地基加固。
4.2.2水泥加固土物理力学特性
物理性质。容量:水泥与土搅拌后,基容量变化不大,仅比原土的容量增加5%;含水量:水泥加固土含水量略低于原土的含水量,约减少3%-7%.
水泥土力学性质。水泥加固土的抗压强度,工程施工中一般采用 a=7-15%为宜;水泥加固土的强度随龄期增长而增长,早期强度增长较快,7d龄期强度可达28d龄期强度的60%,一般情况下,龄期超过28d后,强度仍有明显增加,3个月龄期强度可达到0.3-2.0MPa.
水泥加固土的抗拉强度。经试验,当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在300-4000kPa时,抗拉强度为抗压强度的15%.
4.2.3粉喷法加固软土地基的特点
粉喷法加固软土地基,是一项新的工艺,与其它软土加固方法相比,具有较多突出之处;原理科学、费用低廉。加固成本低,每米材料成本费仅10元左右;桩身质量好;地基加固后无附加荷载。干法施工。施工不需要水源,不需要排污,场地干净;桩体强度高。
4.2.4施工工艺
(1)施工程序。放桩位——钻机就位——调平——送风——钻至设计深度——送粉——提升搅拌——提升至地平——停粉——复搅1/3桩长——提升至地平——停风——钻机移动——重复循环。
(2)施工中注意事项
①明确设计要求,了解地基的地质情况。
②开工前先打试验桩,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合理选择钻机的档位,确定喷粉机压力和喷粉量。
③严格控制钻孔深度,喷灰时间及停灰时间,确保粉喷桩桩长,成桩应打入持力层50cm严禁在末钻至设计深度及未喷灰的情况下钻机提升作业。
④定时检查粉喷桩的成桩直径及搅拌均匀程度,对使用的钻头必须随时检查,其钻头磨损量不得大于l厘米。
⑤喷灰机必须配有水泥计量装置,施工中及时记录水泥的瞬时喷入量和累计喷入量。
⑥桩身上部1/3桩长范围内,施工中应严格进行重复搅拌,使水泥和土充分拌和,提高上部桩身强度,使之符合荷载的传递规律。
⑦为防止水泥飞扬造成污染,当钻头提升到地面以下0.5米时,喷灰机应停止喷灰,并使钻机迅速换档下钻,上部0.5米范围内用人工回填粘土并压实。
⑧施工中应认真填写原始记录。为保证机械设备完好及人身安全,严禁违章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