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研究论文(实用4篇)

纪录片研究论文 篇一:纪录片的发展与现状

纪录片作为一种非虚构性的电影形式,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强大的叙事能力,已经成为当代电影领域中备受瞩目的一支力量。本文将从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研究方法和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纪录片的诞生可以追溯到电影的早期历史。早在19世纪末,人们就开始使用摄影机记录现实的各种场景,这种记录的形式逐渐演变为纪录片。20世纪初,纪录片开始在电影院中播放,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电影类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纪录片的制作与观众的接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纪录片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不仅在电影院中放映,还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传播。

其次,我们来探讨纪录片的研究方法。研究纪录片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影片分析等。文献研究是指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学术论文和历史资料等,了解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理论。实地调查是指前往纪录片拍摄地点进行采访和观察,以了解纪录片制作的背景和现场情况。影片分析是指对纪录片进行系统的、深入的分析,解读其中的叙事结构、主题和意义等。这些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帮助研究者全面地理解和解读纪录片。

最后,我们来谈谈纪录片的现状。随着社交媒体和视频分享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制作和观看纪录片。纪录片不仅可以记录并展示真实的故事,还可以传递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它不仅仅是一种电影形式,更是一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呈现。纪录片的创作和观看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中的一种文化现象。然而,纪录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真实性的问题、传播渠道的选择等。因此,研究纪录片的现状和趋势,对于推动纪录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通过对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研究方法和现状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纪录片,也可以为纪录片的创作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希望纪录片能够继续发展壮大,为我们呈现更多真实而精彩的世界。

纪录片研究论文 篇二:纪录片的艺术表现与社会意义

纪录片作为一种非虚构性电影形式,既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又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本文将从纪录片的艺术特点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纪录片的艺术特点。纪录片以真实为基础,通过多种手法和技巧,将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和情感呈现给观众。纪录片在叙事结构、画面构图、音乐运用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纪录片可以通过选取特定的镜头和音乐来营造氛围,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纪录片还可以通过叙事的方式来展现故事的张力和冲突,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反思。这些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使得纪录片不仅仅是对现实的记录,更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性的作品。

其次,我们来探讨纪录片的社会意义。纪录片作为一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呈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纪录片可以揭示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引起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例如,一些关于环境污染、贫困问题和人权侵犯等的纪录片,通过真实的故事和镜头,向观众展示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引发了大量的社会讨论和行动。纪录片还可以记录和保护文化遗产,传递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通过观看纪录片,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增加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综上所述,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形式,既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又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通过对纪录片的艺术特点和社会意义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纪录片,也可以为纪录片的创作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希望纪录片能够继续发展壮大,为我们呈现更多真实而精彩的世界。

纪录片研究论文 篇三

  【摘 要】

  纪录片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诞生的,它的发展对当今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简单阐释了纪录片的起源和基本概念,以及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纪录片;起源;定义;真实性;纪录片的发展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它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变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基本特性。纪录片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文字、绘画和照相技术等传统手段难以比拟的。记录片用“声情并茂”的方式为人类记录事件的本质。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于世。

  1.纪录片的起源

  纪录片诞生以后,弗拉哈迪、维尔托夫、格里尔逊、伊文思等电影大师对纪录片的起源和发展都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1.1弗拉哈迪与纪录片的雏形

  罗伯特弗拉哈迪(1884-1951),在1922年制作出了他的一部电影《北方的纳努克》,他被称为美国的“记录电影之父”。同时也被作为纪录电影的创始人和鼻祖。这部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弗拉哈迪将纪实的手法用于拍摄中,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观照,也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电影类型。

  以《北方的纳努克》为例,纪录片具有独特的审美和价值观念。同时影片是非虚构的搬演。而非虚构行为的产生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真实的时间 ②真实的空间 ③真实的需求。只有在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行为的本身才不是虚构的。这是纪录片形成的首要条件。其次,弗拉哈迪在拍摄影片过程中做到了深入了解对象。这种力求表现鲜活对象的方法至今仍为许多人所效仿。他的拍摄强调画面效果,而不是依靠蒙太奇。蒙太奇手段在纪录片中的使用经常被指责为“宣传”。弗拉哈迪凭着直觉,开创了一种相对“纯粹”的叙事方法。

  1.2维尔托夫与先锋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电影

  吉加维尔托夫(1896-1954)是一个曾被大家长期忽略的早期记录电影探索者。他的纪录片创作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是电影史上最早探索纪录片样式并产生影响的人物之一。维尔托夫的与众不同在于他的探索是在先锋派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具有浓厚的理论和实验色彩。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是与一般虚构故事电影完全不同的东西。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摄影机主体理论 ②非表演体系 ③蒙太奇的构成体系。维尔托夫将摄影机作为人性化的主体,他的创作大致保持了两种风格,一种是诗意纪录片,一种是实验电影。如果将维尔托夫所有的影片样式考虑在内,他至少首创了今天常见的多种纪录片样式。文献纪录片、专题纪录片、政论纪录片和诗意纪录片等。

  1.3格里尔逊与纪录片的诞生

  约翰格里尔逊(1898-1972)出生于苏格兰,1929年以《漂网渔船》一片技惊四座,就此开创了“记录电影”这一新样式。被称为英国的“记录电影之父”。此后,他又开创了“英国记录电影学派”。

  格里尔逊提出“纪实”的美学这种思想。这种思想观念的确立就在于“我们相信”,除此之外别无他物。他认为记录电影并不是一种娱乐大众的手段,电影应该负担起教育民众和宣传的责任。而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纪录片已经不再是一种仅仅用于教育的手段,它同时也是人们认知社会参与社会事务的媒介,民众有权利知道事实的真相――而不是某种“倾向性”。

  1.4伊文思的道路

  荷兰的尤里斯伊文思(1898―?)也是早期纪录片的前辈之一。伊文思是以《桥》(1928)和《雨》(1929)这两部带有现代主义先锋实验色彩的影片名扬世界的。伊文思的纪录片风格是坚持自己,坚持制作实用主义纪录片。

  伊文思的政治性实用主义纪录片是一种制作主体介入的,带有实用目的的纪录片。这类纪录片对后世也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两方面影响。伊文思为我们全面理解纪录片的历史树立了一个标志,一块里程碑,同时也为我们研究纪录片划定了一个过去较少有人涉足的领域。

  2.纪录片的定义

  《北方的纳努克》被国际影视界公认为世界第一部完整意义的纪录片。1926年1月,约翰格里尔逊在一篇发表于纽约《太阳报》上的评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拿》的文章里使用了“documentary”一词。后来,他对这个词作了更明确的界定:记录电影是指“对现实进行创造性处理”的影片。

  从对纪录片叙事性质的讨论,可以总结出,纪录片的定义应该是:纪录片以纪实为基本美学特征,是一种非虚构的,叙事的影片样式。它兼有认知和娱乐的功能,并以之区别于以认知为主的文献档案影片和以娱乐为主的艺术剧情影片。

  3.纪录片的真实性

  纪录片的真实性是一个多维度的集合概念,它是创作者恪守的基本准则,是以真人真事为对象,通过创作者的选择,使之符合事物逻辑发展的灵魂,是纪录片的根本属性。

  纪录片同其他摄像作品一样,是通过摄像师的拍摄和剪辑师的心里制作出的“真实”。而不同的拍摄角度会反应出不同的层面,需要表现什么,不需要表现什么,人是可以取舍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立场与经历,因此记录的影像与客观世界的真实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也许它揭示了真相,也许对其有所隐瞒。所以说纪录片的“真实性”是存在不同层面的一种真实。

  对于创作来说,真实性只存在于创作者的良心之中。作为表现手法的技巧方式,无论是纪实的或是表现的,长镜头的或是蒙太奇的,现场声的或是解说词的,都只是创作者对现实的物质存在进行艺术描述的,所采用的组织类型和方法。视像逼真是内容真实的前提,但两者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4.纪录片的发展

  在人类影像发展史上,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试图寻求对现实世界的关照与摹写,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或表现于世,它对于生活的逼真的批判性与尖锐性更给人类在高速发展的历程中以反思空间。

  4.1纪录片的多样化

  随着中外电视文化交流日益扩大,近年来,纪录片创作的越来越活跃,尤其是我国纪录片事业,接二连三地在国际上获奖。今天的纪录片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其主要原因是纪录片的多样化。当我们在非虚构叙事以及认知娱乐的范围内讨论纪录片的时候,大致上将纪录片分成了四个大类:纪实性纪录片、宣传性纪录片、娱乐性纪录片、实用性纪录片。从这四个大类的命名可以看出,分类的原则主要是根据纪录片的功能。或者也可以说是根据纪录片所能够在观众那里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的区分,同时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根据纪录片制作手段的分类。因为功能是对于手段和效果的综合描述。

  4.2纪录片获奖对创作的启示

  很多纪录片人一如既往地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坚守着自己的历史使命,与文化品格。探索时代的纪录片表现形式,拍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内容涉及社会、历史、自然、人文等诸多领域。这些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纪录片,以深刻的历史反思,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了大众荧屏,呈现给广大观众以真正的视觉盛宴,为浮躁的社会和浮躁的大众文化带来了理性思索的清风。

  5.结束语

  随着当代世界的飞速发展,纪录片产业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和重视。它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带给群众一个真实的世界。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纪录片创作的行业中来。一个充满艺术芬芳的纪录片大市场,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呈现在世界面前。

纪录片研究论文 篇四

  摘要:

  真实是纪录片的本性,是纪录片的生命。随着纪录片理论和形式的不断更新,我国纪录片也随着世界电影的潮流不断发展,不再局限于某个事件的简单记录,而更多的是通过一些事件来反映生活的真实,承载着一定的社会意义。生活真实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基础,更是纪录片创作的源泉。本文试图在纪录片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代纪录片,从纪录片真实的特性出发,探讨对纪录片真实的理解以及分析中国当代纪录片在“真实”基础之上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

  纪录片人物形象真实叙事结构

  1、捕捉事件过程的纪实性

  随着纪录片理论和形式的不断更新,我国纪录片也随着世界电影的潮流不断发展,不再局限于对某件事情的简单记录,而是更多的通过一些事件来反映生活的真实,表达创作者的理念以及承载着一定的社会意义。“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纪录片往往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表现和再现真人真事,纪录片的创作始终离不开“真实”。其实,拍摄纪录片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为了可以更好的更自然客观的表现纪录事件中的主人公,创作者需要长时间的深入他们的生活,如《平衡》的创作者彭辉等人在可可西里待了近两年的时间拍摄这部纪录片,由于对被摄者生活的熟悉,对他们生活环境的了解,片中创作者虽没有过多的解说,但通过镜头的记录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片中所传递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情绪。纪录片通过对真实生活的再现,让我们真切的感受那些我们不曾经历过的事情,那些生活在我们周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人真事。

  纪录片对事件的记录必须服从总的纪实基调,运用真实的现实题材,非职业演员的表演,同时多数纪录片也是既保持了戏剧性的感人场面又将其与真实的人和事结合起来。例如,在纪录片《归途列车》中,张昌华和妻子在火车站售票点买票,当听到最近两天的车票已经卖完时,妻子的埋怨与焦急以及特写镜头张昌华脸上的无奈,他们两人对话时背景中那些拥挤排队的人群,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火车票“一票难求”的现实状况。

  2、人物形象的客观展现

  在具体的人物塑造上,纪录片与其它类型的影片有很大的不同。正如上文提到在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拍摄过程的纪实以及对细节的捕捉,这些手法也可以很好的运用于关于人物形象的展现中。纪录片中的人物都是真实的,他们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故事也是真实发生的。纪录片的创作者深入到被摄对象的生活中,通过和被摄者关系的加深,他们可以更好的、更自然地记录被摄人物的真实生活,捕捉他们生活中的那些细节,通过细节来反映人物的性格记录他们的生活。《归途列车》中,过年在老家,父亲张昌华和女儿张琴动手打架的激烈场面。片中有一组镜头,张琴在和父亲的对打中,她对着镜头大喊:“拍吧!拍吧!你们不是要真实吗?现在你们看到了,这才是真正的我!”。虽然当看到这组镜头时,我们有很大的震撼,但这组镜头却可以更好的诠释纪录片的特点“真实”。

  中国当代纪录片在遵循纪实基调的基础上,创作者在不违背真实的前提下,运用巧妙的结构和叙事技巧,这样有助于情节的跌宕起伏,有助于把主人公的形象渲染的淋漓尽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真实的展现了人物性格、个性和精神品质,这些纪录片往往不仅以时间顺序记录人物的生活,更多的时候以空间的方式来进行结构叙事。《最后的山神》通过对孟金福老人平常的生活起居、生产劳动的场景和情节的描绘,表现了孟金福老人鲜活的形象。影片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层层展开描述,在时间上以“冬一春一冬”的顺序展开,空间上则以“山林一定居地一山林”这样的一个循环开始和结束。真实地记录了最后一位山神守护者的生活状况以及对原生态的记录。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叙事,情节真实感人,影片表现了孟金福纯朴,善良,虔诚的一面。山神就在他的心中,在他生活的周围,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感恩山神所赐予他的一切,这些生活的细节都是人物性格的外化,客观的表现了人物的形象,通过细节让我们了解了这位虔诚的老人。影片不仅有着真实性的艺术价值,同时通过影片的真实性来给我们现代人以反思。

  3、真实前提下的故事化处理

  真实的`内容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来源于对本质真实的理解。生活真实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基础,因为纪录片讲述的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因而在纪录片的创作中,生活的真实不仅仅是对当下发生事情的即时记录,同样也可以是通过搬演来重现和复原真实的事件。纪录片吸引观众的特点在于它的真实,而在真实的前提下,恰如其分的进行一些故事化的表现手法,是当代纪录片创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同样是描写“春运”过年回家,表现社会普通人生活、农民工的影片,在纪录电影和故事片中我们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在纪录片《归途列车》中,对于“春运” 通过对所记录真实内容的逐步了解,我们仿佛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会对纪录片中所表现的真实人物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感也仿佛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就是春运火车站人潮拥挤中的一员,这种认同会让我们更好的体会纪录片中那些真实人物生活的快乐或艰辛,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纪录片中主人公真实的生活状态。

  然而在故事片中,或许我们会在一种搞笑的喜剧的情境中,了解社会普通人生活的艰难。这也恰恰体现了纪录片与故事片的不同,一个是真实,一个是虚构。同样是对于“春运”回家的表现,故事片对于老板李成功和农民工牛耿在春节回家过年途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情的讲述,发生的那些故事情节虽然略显离奇,但各个场景以一种喜剧化、戏剧化的方式恰如其分的表现了中国的春运。影片让人们在欢笑之余,还可以去细细的体会中国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如农民工工资的拖欠、春运等等。同样是反映社会普通人的生活,故事片和纪录片在表达方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故事片主要是以虚构的、艺术化的表现为基础,导演和创作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所要表达的意图把发生的事情进行艺术手段的再加工,再创造,从而达到吸引观众和表达特定主题的目的。而纪录片是以纪实的手法,创作者通过与所拍摄人物长时间的交流,深入他们的生活,通过对被摄者生活细节的捕捉,真实人物形象的展现来记录他们真实的生活。

  从中国当代纪录片作品中可以看出,随着纪录片表现形式的不断更新,纪录片在真实的大前提下,更多的表现为情绪化的、鲜活的、形象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它像很多故事片作品一样,在叙事上不再刻意追求情节的完整,同时在形式上也不会强调一个完整的结构中心和特定的时间线索。《归途列车》是一部聚焦社会“小人物、小事件”的纪录片,以小见大,从张昌华的这个小家所遇到的问题来直接呈现和反映了整个农民工群体所遇到的问题,这正是纪录片作为一种观念表达和阐述,承载着一定社会意义作用的具体体现。

  英国纪录片大师约翰格里尔逊曾经在《纪录片的第一原则》中,他给纪录片下了一个定义――纪录片即是对现实的素材有创意的处理。格里尔逊在这里强调了纪录片的戏剧化处理,因而在当下的纪录片创作中,纪录片可以汲取一些故事片创作中的表现方式。如利用音乐、音响的效果来渲染影片的情绪,在《藏北人家》中表现措达放牧段落,原本简单而又单调的牧人纺线,在优美的背景音乐和镜头中大自然美景的伴随下,我们好似走进了这片草原成为这美景中的一员。《再说长江》中,一个重庆11岁男孩在当时重庆长江大桥上的奔跑以及20多年后35岁的他跑在新的跨江长江大桥之上的镜头,曾经的小男孩已经长大成人,而奔跑的背后是曾经的长江流域沿岸已从旧城变成了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一个简单的叠画效果胜过百字的解说词。演员扮演、情景再现这些传统故事片表现手法的引入,音乐、音响、叠画、快速切换等故事片表现手法的运用,不仅丰富了纪录片的画面语言形成了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也增强了纪录片的故事性和可视性。纪录片与故事片之间互相吸取美学营养,纪录片创作开始对故事化有越来越高的追求,完美的故事性无疑可以使纪录片拥有更高收视率。因而纪录片应借鉴故事片的创作特点去呈现,具有一定故事性的叙事框架和风格。纪录片中情节的表现,也犹如写文章那样对全篇进行谋篇布局,讲究情节的悬念起伏,增加纪录片的艺术感染力,更好的吸引观众的关注。

  结语

  纪录片是对现实的记录和再现,是以一种客观的角度来展现生活真实,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展现真实为本质,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纪录片承载着一定的社会意义,在讲述事件的同时还会向观众阐释和传递一种思想和观念。中国当代纪录片的创作表现,深入被摄者的生活、拍摄过程真实记录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对人物性格、动作等细节方面的捕捉,巧妙的叙事结构之中注意人物形象的真实展现。纪录片在创作中,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之上也可借鉴电影电视剧之中故事化的表现形式,从而使纪录片达到更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文章

单片机课程实践教学的论文【精简3篇】

1单片机课程内容与特点 一直以来,单片机的教学方法是多数学校及教师研究的重点,该系的单片机是以51系列单片机为基础,全面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单片机的组成及硬件结构、单片机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的设计...
论文2016-03-04
单片机课程实践教学的论文【精简3篇】

试论国际工程项目组织的结构模式及选择探讨论文【精选3篇】

论文关键词:工程项目 组织结构模式 矩阵化项目组织 混合组织系统 论文摘要:国际工程项目是指国际工程领域中的项目,也称国际领域中的工程项目。文章以工程项目组织结构模式为对象,探讨了各类工程项目组织结构...
论文2017-04-01
试论国际工程项目组织的结构模式及选择探讨论文【精选3篇】

最新论文致谢【最新5篇】

论文致谢范文篇一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就要结束了自己不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取得了诸多的进步,而这一切都师、同学及朋友的帮助。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宣以琼教授,本文的研究与撰写工指导和教诲下...
论文2012-07-01
最新论文致谢【最新5篇】

毕业设计致谢语(优选6篇)

毕业设计的致谢语怎么写呢?大家一定要慎重考虑!下面是由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毕业设计致谢语400字,希望能够帮到您!毕业设计致谢语400字一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籍论文完成之际,...
论文2011-05-09
毕业设计致谢语(优选6篇)

建筑表现技法论文范文【实用6篇】

建筑表现技法论文范文 第一篇1.1绿色建筑概述绿色建筑即是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建筑物,它是指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以及保护环境,并为人们提供一个能够高效使用、健康适用以及自...
论文2016-08-03
建筑表现技法论文范文【实用6篇】

中学德育论文【优秀3篇】

与其他学科相比,德育是看不见摸不着,其效果也是潜在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中学德育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学德育是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外部社会要求的道德标准内化为个人品德...
论文2019-03-06
中学德育论文【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