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的论文【通用3篇】

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一

摘要:水下沉管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河道工程施工技术,通过将预制的沉管沉入水底,使其处于稳定的位置,从而实现河道的通航和治理。本文将介绍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通过对已完成的水下沉管工程案例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

关键词:水下沉管技术、河道工程、通航、治理、施工挑战

1. 引言

河道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对于交通运输、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河道治理方法包括挖掘、加固、疏浚等,但这些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土建工程和人力资源,且施工周期较长。而水下沉管技术的出现为河道工程的施工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2. 水下沉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水下沉管技术是一种将预制的沉管通过特殊的设备沉入水底,使其处于稳定位置的技术。它的施工步骤包括:制作沉管、潜水安装、固定和连接等。在河道工程中,水下沉管技术可以应用于河床加固、水下通道建设和河道拓宽等方面。这一技术的主要优势包括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对环境影响小等。

3. 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的案例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已完成的水下沉管工程案例的研究,可以看出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例如,某河道工程采用水下沉管技术进行河床加固,通过沉管的固定和连接,使得河道的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改善。另外,水下沉管技术还可以用于建设水下通道,提高水域交通的通行能力。这些案例表明,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 水下沉管技术的挑战和展望

尽管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沉管的制作和安装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这对施工单位的要求较高。其次,沉管的固定和连接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否则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此外,水下沉管技术在不同地区、不同河道条件下的适用性也有所差异。

总结: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一些挑战。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水下沉管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技术改进,以提高其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二

摘要:水下沉管技术是一种在河道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方法,通过将预制的沉管沉入水底,实现河道的加固和改造。本文将介绍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并分析其优势和适用性。通过对已完成的水下沉管工程的调研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施工效率。

关键词:水下沉管技术、河道工程、加固、改造、经济效益、施工效率

1. 引言

河道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对于保障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河道加固和改造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土建工程和人力资源,且施工周期较长。水下沉管技术的出现为河道工程的施工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2. 水下沉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水下沉管技术是一种将预制的沉管通过特殊的设备沉入水底,实现河道的加固和改造的技术。它的施工步骤包括:制作沉管、潜水安装、固定和连接等。在河道工程中,水下沉管技术可以应用于河道加固、河道改造和河道拓宽等方面。这一技术的主要优势包括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对环境影响小等。

3. 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对国内外已完成的水下沉管工程案例的研究,可以看出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例如,某河道工程采用水下沉管技术进行河道加固,通过沉管的固定和连接,使得河道的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改善。另外,水下沉管技术还可以用于河道改造,提高水域交通的通行能力。这些案例表明,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施工效率。

4. 水下沉管技术的适用性和展望

水下沉管技术在不同地区、不同河道条件下的适用性也有所差异。在选择水下沉管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河道的地质条件、水流情况和施工条件等因素。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水下沉管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技术改进,以提高其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总结: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施工效率。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水下沉管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技术改进,以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河道工程的需求。

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三

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的论文

  水下沉管技术起初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围堰困难以及水深较深的水域,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在河道工程中得了的广泛青睐与应用。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不断流河道工程,水面标高常年为 6m,水深 2. 5m,进行水下沉管施工水面处宽度为 35m,结合政府部门资料以及询问附近居民可知,管道开挖周围河道护底均为浆砌片石,因没有实际的地质勘察资料,因此无法确定厚度。工程管道输送介质为城市污水,因其使用时间较长,污水量巨大,而且施工环境限制,必须采取水下沉管技术,在确保管道的使用年限的前提下,合理的进行挖槽、沉放以及回填等操作。

  2 施工准备

  ( 1) 人员准备以及适应条件。相关作业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有组织的分批进场,并且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积极开展安全质量教育,潜水员、电焊工、钢筋工等特殊工序人员必须经过考核后方可进场。进行沉管前,要对当地水流情况、天气情况等予以调查,一旦风力高于六级或者水流速度超过 0. 5m/s 时,禁止进行沉管施工。

  ( 2) 物资准备。结合实际施工需求合理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并对采购物资进行校核检验,确保物资质量合格符合施工需求,发现问题禁止进入施工现场,用作过河管道 DN1800 钢管 120m 以及浮排 DN1800 钢管 96m 钢管必须符合所需型号并且经过监理部门反复校核方可进入施工场地。

  ( 3) 场地准备。钢管焊接、模板加工以及钢筋加工场地必须符合实际需求,木工及钢筋的加工棚约在 100m2左右,并铺垫碎石,混凝土浇筑 10cm 厚 C15.

  ( 4) 机械准备。结合沉管施工的要求,做好筹备、租凭大型机械工作。

  3 沉放沉管

  ( 1) 沉放方法。采取整体浮运就位的施工方式,通过在拼装槽内利用下水管道的两侧管口进行堵板封堵操作,并且设置排水管、阀门以及进水管于堵板上,在高潮水位时期,必须结合当地的水文信息,观察高潮水位,一旦位于 1. 5m 处,通过拼装槽轴向出口进行开挖,将不断流河道水引入槽内,此时,沉管会因为水的浮力作用而漂起,随机用岸边的两辆吊运车将拼装槽拉出,直到管槽就位灌水下沉,浮运管时要确保其外层的防腐层不受到破坏,一旦发生破坏要及时对其进行修整。

  ( 2) 沉放准备: ①合理设置管道的下沉定位标志,并且据此明确中心线位置; ②确保槽底以及沟槽断面的高程符合实际设计要求; ③利用缆绳将管道绑扎牢固,确保平稳有效。

  ( 3) 注意事项: ①确保精准的测量定位,在进行管道下沉过程中,要进行动态校核; ②在进行管道充水过程中,同时进行排气工作; ③控制管道下沉速度,不得过快也不得过慢,要均匀有效; ④使用起重设备吊装过程中,要确保管道水平,沉放时也是如此,就位槽底。

  ( 4) 沉放检查: ①检查沟底与管底的接触紧密性以及均匀程度; ②检查管道的接口现状; ③检查管道的位置以及高程,确保其偏差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 ④管道一旦验收完毕后,要即刻进行沟槽回填,在回填过程中,应使用投抛砂砾石固定管道,最后将沟槽均匀回填; ⑤稳定管道之后,要反复校核管顶高程,仔细检查管道的接口状况,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对其进行整改处理。

  4 水下钢筋混泥土浇筑

  下沉管道后需要进行模板、钢筋等工作,从而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

  ( 1) 安装水下钢筋: ①安装水下钢筋前必须要结合实际设计图纸,对钢筋的中间、侧边、顶部以及底部四个部分,分别进行绑扎,形成钢筋网片,与此同时,将各个网片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多块,每一块的长度大约在 5 -6cm 范围内; ②开挖管道沟槽后,要将钢筋网片铺设在碎石垫层上,确保固定有效后方可进行管道下沉工作; ③管道下沉后相关潜水人员要先将管道的中间及两侧安装钢筋,最后才可以安装顶部的钢筋; ④使用调查将预制完成的钢筋网片吊运至指定位置,随机通过水面作业平台以及潜水人员将其下沉到安装位置; ⑤模板支架与两侧钢筋要焊接牢固,同时确保安装位置合理有效,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加设加固筋以及架立筋。

  ( 2) 安装水下模板: ①管道下沉后立即对其进行模板的安装工作,通常采用竹胶板模板加型钢包边; ②制作 16mm 后 2. 44 × 1. 22 规格的竹胶板,外框采用 L75 角钢,肋条采用中间加设两个方向的 2、4 道 L75角钢,其中加型钢目的在于抗浮力作用,并且提高模板刚度; ③下沉模板后,水面工作人员以及吊车同时配合潜水人员将模板插入指定的支架上,利用螺栓加以固定; ④安装模板后,要确保模板底部不发生漏浆现象,通常在沟槽下部填筑尼龙袋装粘土,并进行压实。

  ( 3) 浇筑水下混凝土: ①受环境因素影响,应采用水下不离析混凝土进行浇筑,同时通过实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具备良好的和易性,优先选用卵石作为粗骨料,中细砂作为细骨料,硅酸盐水泥作为水泥,水灰比控制在 0. 5 -0. 6 范围内,初凝时间必须多于 2. 5h,水泥强度等级高于 PO42. 5; ②浇筑要从两侧向中间进行,并且设置两根泵管; ③做好浇筑的各种记录,确保浇筑一次成功,避免二次浇筑; ④为确保混凝土覆盖管道效果,应多浇筑 500mm 厚的混凝土,等待终凝前通过潜水员水下作业,将其清理为 200mm 混凝土厚度。

  5 沟槽回填

  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应用分层抛填作业,具体的回填工序为首先碎石回填层抛填,其次块石掺碎石料层,最后预制钢筋混凝土块层。

  ( 1) 碎石回填层抛填施工。一般而言,常见的碎石回填层厚度均为120cm,利用驳船人工的从两侧同时抛填,沿着管轴方向,从而确定碎石抛填边线防止,并设置标识,随后,使用驳船将合格的碎石运到设计规定的区域进行抛投,并且结合每艘驳船所运的石料量大小,进而确定进行抛投的实际面积,合理采取人工抛投,确保均匀有效,完成抛填第一层之后,要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合格后方可开始第二层抛填,与此同时,控制碎石回填顶面高程误差,确保在设计规定的范围内,从管线的一端向着另一端抛填每层的碎石,与此同时采取碎石垫层进行施工。

  ( 2) 块石掺碎石料抛填施工。和上述的分层抛填无异,结合的抛填总厚度划分分层,确保层后低于 40cm,进行抛填之前,要预先测量轴线放线的抛填边线,利用浮标拉线以及定位船进行标识,在备料场均匀掺和合格的碎石以及块石,并且控制好相应比例,随机使用驳船将其进行运输,直至抛投区域,并且结合每艘驳船所运的石料量大小,进而确定进行抛投的实际面积,合理采取人工抛投,确保均匀有效,完成抛填第一层之后,要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合格后方可开始第二层抛填,在抛投过程中,要时刻对水下地形进行动态测量,确保抛投厚度,发现欠厚区域要进行再次补抛,在抛投和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块碎石混合料颗粒出现分离。

  ( 3) 预制钢筋混凝土块抛填施工。通过利用 10cm × 50cm × 240c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块进行抛填施工。行抛填之前,要预先测量轴线放线的抛填边线,利用浮标拉线以及定位船进行标识,随 后整平填筑范围中的块碎石层,利用驳船把预制混凝土块运至设计抛投区域,采取小型其中设备以及人工辅助的办法进行抛投,进行抛投施工时要严格遵守测量放线的边线位置,不得逾越,完成抛投预制钢筋混泥土快后,相关潜水员要再次潜入水中对其进行修正,待合格后方可进行碎石层抛投,并确保设计顶面高程的抛填合理有效。

  6 总结

  综上所属,不断流河道工程中的水下沉管施工技术,在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其优点较为显着,一般表现为施工工期短,不影响河道景观以及河道通航,但是缺点也较为明显,即对防腐以及焊接的工艺要求较高,并且抛填质量必须一次成功,后续维修较为困难,应当酌情采用。

  参考文献

  [1]张杰。 水下沉管施工技术在不断流河道工程中的运用[J]. 建筑建材装饰,2014( 5) : 38 -43.

  [2]董绍昌。 水下砼施工及技术要求[J]. 江西建材,2011.

  重庆市中小河流河道设计技术方案探析

  重庆市幅员面积 8. 24 万 km2,境内河流以中小河流为主,中小河流流域面积占全市幅员面积65% 以上。按照全国中小河流治理的统一部署,重庆市于 2009 年 12 月启动实施了第一批中小河流治理示范项目,并迅速在全市范围推进中小河流治理。近几年中小河流治理已成为全市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总结重庆市近年中小河流治理经验,研究分析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市里开展了中小河流治理模式调查研究,其中河道设计技术方案研究是重庆市中小河流治理模式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1 中小河流分类特点

  重庆市中小河流按其流经地区不同分为丘陵区河流和山区河流。

  丘陵区河流主要分布在渝西和渝中部地区,河床大部分海拔高程 200 ~500m.河道平面形态蜿蜒曲折,弯道多。河道纵向比降较缓,一般在 4‰以下,河床及两岸冲刷较小,但淤积严重。河道横断面多呈抛物线形、矩形,河床相对较窄,两岸植被较好。

  山区河流主要分布在渝东南、渝东北地区,河床大部分海拔高程在 500m 以上。河道地势变化大,平面形态蜿蜒曲折,弯多而急,沿程宽窄相间。河道纵向坡降较陡,一般在 5‰以上,水流急,推移质多、两岸冲刷严重,河势不稳定。河道横断面多呈“V”或“U”型,岸坡较陡,两岸植被较差。该区域大部分地区喀斯特发育,河流中溶洞、暗河等过水通道较多,部分地表河段为间歇性河流,甚至有少数河流并无连续河道,地下暗河、溶洞等是其唯一过水通道。

  2 河道设计技术方案

  河道设计技术方案研究主要从平面布置、横断面设计、纵向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由于丘陵区河道和一般明流山区河道设计技术方案分析时需考虑因素相同点较多,因此,将其归类为一般山丘区河道,技术方案分析时按一般山丘区河道和地下暗河两种情况分类。

  2. 1 河道平面布置

  2. 1. 1 一般山丘区河道

  河道平面布置方案设计主要为堤线、岸坡两方面。重庆近年实施治理项目设计堤线基本沿原岸线布置,仅对局部地段进行调整,尽量顺应天然河势; 岸坡设计对天然稳定岸坡维持现状,不稳定岸坡采取因地制宜护岸措施。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渠化河道、岸坡平面布置与城镇规划布局出现矛盾、对征地拆迁实施难度估计不足、对运行检修要求考虑不周等。

  堤线、岸坡布置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河流洪水特性、河道断面现状、城镇规划、征地拆迁等因素。

  ( 1) 堤线

  堤线应进行上下游,左右岸,洪、中、枯期统筹布置,与河势流向相适应,充分发挥天然河道的作用。针对山区河流还要考虑与大洪水的主流线平行,有利于河势控制。尽可能保持河道平面的蜿蜒性,随弯就弯,宽窄相宜。对过度弯曲河道裁弯取直,应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

  对河道弯曲形成的浅滩可适当缩窄河道断面,所造成雍水以不增大上游防洪压力为限。

  尽可能利用有利地形,避开软弱地基、深水地带和强透水地基。

  丘陵区河道可结合治理段功能要求布置分段拦蓄设施,形成水景观和方便利用。

  典型丘陵区河道堤线布置设计方案如图 1.从图中可看出,河道治理段设计堤线基本沿原岸线布置,随弯就弯,仅局部急弯段进行了截弯取直,两岸堤距 22 ~35m.

  ( 2) 岸坡

  应与城镇规划相衔接,统筹考虑土地利用、市政设施、沿河绿化等。尽量少占耕地、拆迁房屋,减少征地拆迁费用。尽量结合工程检修要求布置沿河亲水设施、检修便道和护岸顶部人行便道。

  2. 1. 2 地下暗河

  地下暗河的平面布置方案设计主要体现在隧洞进口前的引水渠和暗河洞线。重庆近年实施治理项目设计时,现状岩溶暗河洞线较顺直的,基本保持现状洞线走向不变。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暗河进出口的水流衔接不畅,对现状岩溶洞内出现的弯道水流重视不够等。

  暗河洞线布置应综合考虑溶洞沿线地形地质、水力学、施工、运行、枢纽总布置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暗河洞线应尽量短直,扩洞洞线布置应尽量利用现状溶洞一侧。隧洞进口力求水流顺畅,出口水流应与下游河道平顺衔接。当现状暗河部分洞线转角偏大时,可保留原暗河泄洪通道不变,对该段洞线进行局部调整,调整洞线转弯半径不宜小于 5 倍洞径( 或洞宽) ,转角不宜大于 60°。

  2. 2 河道横断面设计

  2. 2. 1 一般山丘区河道

  河道具有行洪、排涝、供水、灌溉、景观等多种功能,主要功能均是行洪。重庆近年实施治理项目河道横断面一般按照首先满足防洪功能,其次尽量保持河道形态的多样性和与环境的协调性要求进行设计,具体设计中尽量保持河道断面天然性,两岸土地资源较少的城镇老城区一般采用矩形断面,两岸土地资源较多的城镇老城区、新建城区一般采用梯形断面。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对河道及岸坡特性认识不到位,对天然稳定岸坡保护不力、在城镇老城区及山区河道片面强调生态而放缓边坡造成征地范围加大等。

  河道横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河道功能、城镇规划、征地拆迁、护岸结构等因素。河道横断面按其是否需采取护岸措施可归纳为天然河道断面、人工河道断面( 矩形断面、梯形断面等) .

  ( 1) 天然河道断面适宜于现状岸坡自然稳定,植被覆盖较好的山丘区河道的城镇规划区和乡村河段。这类河道两岸不需采取任何治理措施,维持天然河道岸坡的自然形态即可,尽量避免河道断面的规则化。

  ( 2) 人工河道断面主要有矩形断面、梯形断面等。

  矩形断面: 适用于现状河道较窄、洪水流量较小的丘陵区、山区明流河道。治理河道的防洪保护对象主要为两岸土地资源较少的城镇老城区和乡村河段。矩形断面占地少,可减少征用土地和旧城拆迁工作,但该断面的护岸结构用料较多,经济性较差。

  梯形断面: 适用于河道较宽,洪水流量较大的丘陵区河道、山区明流河道。治理河道的保护对象主要为两岸土地资源较多的城镇老城区、乡村河段和新建城区。梯形断面边坡坡比一般为 1∶2 ~1∶3. 5,该断面虽占用土地资源较多,但其护岸结构用料较少,经济性较好。采用梯形断面设计应结合城镇建设、市政景观要求,兼顾市民休闲、近水亲水,绿化美化河道两岸,与城镇沿岸景观相融合。

  典型河道梯形断面设计如图 2.该河道梯形断面设计采用 2 级边坡,变坡处设在常年水位以上0. 5m 左右,两级边坡之间布置检修平台,边坡上缓下陡,坡度分别为 1∶0. 5、1∶2. 5.

  2. 2. 2 地下暗河

  地下暗河的主要功能是行洪、排涝等,以减少洪水淹没面积和淹没历时,防洪保护对象主要为山区溶蚀洼地内现有老场镇和乡村河段。重庆近年实施治理项目地下暗河设计一般是在现有岩溶隧洞基础上扩洞,断面型式主要采用圆拱直墙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断面宽高比取值不合适,造成过水面积相同时洞顶跨度偏大,加大隧洞衬砌量; 扩洞断面布置在原溶洞的两侧,不利于施工。

  地下暗河隧洞横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功能、地质、水力学、施工、运行等因素。地下暗河横断面型式有圆拱直墙型、圆形等。有压隧洞一般采用圆形断面,无压隧洞一般采用圆拱直墙型断面。

  隧洞横断面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溶洞过水通道扩洞增流,横断面尺寸应满足设计工况运行时的过流能力要求,无压隧洞洞内设计洪水水面线以上的空间不宜小于隧洞断面面积的 15%.

  2. 3 河道纵向设计

  2. 3. 1 一般山丘区河道河道纵向设计主要是河道纵坡拟定、水力计算控制断面选择、设计洪水水面线推求等。重庆近年实施治理项目河道纵向设计采取了分段拟定纵坡、分段推求设计洪水水面线等方法,设计中存在问题主要是水力计算控制断面选择不当、设计洪水水面线推求有误等。

  河道纵向设计应综合考虑现状河床沿程高程、沿程跨河建筑物影响、设计洪水对上下游段的影响、景观要求等因素。

  ( 1) 设计原则保证汛期泄洪畅通,枯期尽可能形成水景观;尽量使上下游洪水水面线衔接平顺,不受下游洪水顶托;尽可能保留或恢复深潭、浅滩等原有河流地貌形态,避免河道纵向形态规则化;山区河流要注意控制河道河势稳定,避免河道游荡。

  ( 2) 河道纵坡拟定河道纵坡应根据河道现状纵坡分段拟定,保留河湾和河滩。

  ( 3) 水力计算控制断面选择首先应调查治理段河道或其下游一定范围内是否有拦河堰、跌坎、跨河桥、水库库尾等控制工程。然后分析这些控制工程在发生设计洪水时是否对治理段产生影响,若影响较大,则可选择其作为控制断面。

  当治理段末端下游附近无控制工程时,控制断面可选择在河段末端向下游延伸一段距离处。假定选择断面水位发生变化,对治理段末端水位进行敏感性分析,若治理河段末端水位 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控制断面位置相对合适,否则向下游重新选取。

  ( 4) 设计洪水水面线推求设计洪水水面线应根据河道沿程比降、流量、跨河建筑物等情况,从下游向上游分段推求。

  水面线推算断面分段原则:尽可能使断面间的水力坡度无明显变化;当河流有支流汇入或流量分出等流量突变时,需在突变位置加设断面;当有拦河堰、桥梁等拦( 跨) 河建( 构) 筑物时,需在堰( 桥) 上、下增设断面;一般河道推算断面间距可按 3 ~5 倍河宽选取,当河道形状有明显扩宽或缩窄等变化时,变化位置应增设断面。

  当河道断面几何特征参数已定时,影响水面线推算的关键参数是河道的糙率系数。糙率系数选择考虑主要因素有河道岸坡及河床粗糙程度、滩地植被、河槽纵横形态的变化等。若有实测洪水资料,可结合河道现状纵横断面资料,分析反推糙率系数。若无实测洪水资料,可参照类似河道治理经验或水力计算手册拟定糙率系数。

  2. 3. 2 地下暗河纵向设计主要是隧洞进出口水流衔接、隧洞洞身纵坡拟定等。重庆近年实施治理项目地下暗河纵向设计采取了在隧洞进口前布置引水渠衔接水流,洞身纵坡根据进出口高程和水力学计算分析确定。

  设计中存在问题主要是对河道断面渐变到隧洞断面的引水渠及隧洞洞口段水力学条件分析不到位,导致隧洞进口引水渠与上游河道以及隧洞洞身纵坡相互间衔接处理不当,洪水无法正常进入隧洞泄洪。

  ( 1) 隧洞进出口水流衔接隧洞进口水流衔接主要靠连接河道与隧洞进口之间的引水渠。引水渠的作用就是将河道水流顺畅引入隧洞,因此,其纵坡设计应根据初拟河道末端底高程和隧洞进口底高程情况,采用水力计算分析确定。引水渠纵坡一般在 0. 015 ~0. 04 之间。

  隧洞出口水流衔接设计主要是要与下游河道衔接顺畅,保证水流下泄安全,出流平稳。出口为陡坡的,应考虑下游冲刷问题。

  ( 2) 隧洞洞身纵坡拟定隧洞洞身纵坡拟定应根据泄洪方式( 有压、无压) 、上下游衔接、施工等因数综合分析确定。有压隧洞的纵坡主要取决于进出口高程,不宜采用平坡或反坡,以方便检修。无压隧洞纵坡应根据水力计算分析确定,洞中流速宜按小于 10m/s 控制,以免锚喷衬砌冲刷破坏。

  3 结语

  中小河流治理河道设计技术方案包括河道平面布置、横断面选择、纵向设计三个方面,在具体项目设计中,应统筹协调治理河道空间布局,兼顾各方面的布局要求,达到河流治理的预期效果。

  砌石护坡工程施工特点与施工技术

  前言

  在砌石结构建筑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结构本身的变形甚至塌陷,其主要原因是砌石结构具有不稳定性和不连续性。所以在进行砌石工程的施工中,必须要对砌石结构进行有效的操作,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

  1 砌石护坡工程施工问题及原因

  在砌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由以下三种原因造成:第一,使用砌石进行底层铺垫时,需要对土质进行分析,进而对砌石结构进行设计,在此间要考虑到基面的完整性、透水性以及正面荷载。但是在一些砌石护坡工程中,工程整体出现塌陷,这主要是由于底部没有进行有效排水而造成的现象。第二,砌石护坡工程的石块之间连接不紧密,造成了石块的松动,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局部石块的掉落甚至大面积坍塌。第三,流水冲击砌石护坡内部的沙粒和泥土,使其内部的结构较为松散,导致在表面遇到较强压力时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

  2 砌石护坡工程施工特点

  2.1干砌石护坡的施工特点

  在施工工程中,砌石工程属于预制结构工程施工,其特点十分鲜明。与传统的预制标准件结构不同,最后形成砌石护坡的形式。这种结构的优势特点显而易见,可以节约用料成本,且美观大方;但是其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由于砌石本身的不连续性的存在,必然会使构成的防护坡体不稳定,在质量上没有混凝土防护坡的坚固性好,由于干砌石护坡在自然因素影响,或者是人为因素,如翻动石块等,就会出现容易损坏的情况。又如鼠类在护坡上打洞,一些植物如爬山虎在护坡上攀爬等,都会对砌石护坡施工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2.2灌注混凝土的施工特点

  使用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式,一般是由于所在区域水位较高,或是在雨季经常被雨水浸泡,会导致砌石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通常会选择灌注混凝土。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主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增强护坡的坚固性。灌注混凝土在硬化之后,其强度较高,且不易被水腐蚀,可以有效增强护坡的防水性。第二,增强护坡的柔韧性。混凝土与石块比较,其形变的允许范围相对大,使其在受到外部压力时,不容易产生裂缝等现象,而石块之间的相互贴合有可能在受到重压的情况下出现裂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砌石护坡的强度增加。第三,混凝土与砌石的结构相结合,在混凝土完全凝结后,会使两者形成一个完全相融的整体,对于稳定性、防渗性等性能都是较大的提升。

  2.3抛石护坡的施工特点

  坡脚为沟岸、河岸,暴雨中可能遭受洪水淘刷的部分,对枯水位以下的坡脚应采取抛石护坡。有散抛块石、石笼抛石和草袋抛石三种方式,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用。抛石护脚是护岸工程中采用最为普遍及有效的方法,但在土质松软的一些崩岸严重河段,由于抛石不设反滤垫层,经过一段时间水流的淘刷后,抛石将逐渐下沉流失。因此造成护岸工程的稳定性较差。如果抛石前铺设了土工布反滤垫层,则抛石护脚工程的效果能大大提高,抛石不会流失,抛石厚度可降低,减少了抛石量。

  3 砌石护坡工程施工技术

  3.1砌石护坡工程施工要求

  在施工开始的阶段,要对石块质量及工艺进行严格审核,如果石块的防渗性能及强度不达标,可能会影响砌石护坡的质量,所以,在施工前,要结合工程特点和当地环境,进行选购石材、修整石材和砌筑石材。在选择石材方面,一定要做到表面大体一致、没有明显的断裂面,最重要的是做到大小适中,密度适中。在选购石材结束后,要对石材进行修整,这个过程需要施工人员认真对待每一块石材,石材外立面的平整度不应超过1cm的水平。最后的砌筑阶段,在石材中选择咬合较为紧密的石材进行施工,这需要工作人员的耐心,缩小石材之间的缝隙,尽量少使用胶泥或混凝土进行粘合,增加砌筑护坡的稳定性。

  施工结束后,待混凝土完全硬化后,要对工程进行检测,包括外部检测及强度检测。外部检测主要内容是考察石块的贴合程度、石块表面是否出现明显的起伏、是否在连接处出现开裂现象等;对于强度的检测内容是对局部进行取样,材料是否符合标准,并将样品送入试验机构进行测试。检测合格后,工程方可投入使用。这主要是从安全方面考虑,一些工程年年进行维护,但是事故却屡次出现,主要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就没有进行良好的监督,使工程成为一个“堵不上的窟窿”,每年都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如果要改善这种状态,就必须进行事前准备、事中监督、事后检测的标准流程,如此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3.2砌石护坡工程施工方案

  在进行砌石护坡工程前,要对工程进行整体把控,除了对工程进行分期外,还要合理地对其进行资源及材料的划分,以节约时间和财力的成本。第一,施工工程要做好准备工作,将破损砌石护坡部分的碎石进行处理,并重新进行垫层铺设,将新石砌筑在垫层上,保证砌石之间无缝隙,护坡面平整;第二,用混凝土填补石缝间的缝隙。鉴于人工方式成本较低,所以选用人工方式将拌合的混凝土浇筑在石缝中。在抹平表面前,要确定混凝土已完全进入石缝中,并用机械设备进行振捣,使混凝土填充部分没有空洞。如果石块与混凝土间有缝隙,就会产生下滑现象,所以在施工中要用混凝土做齿墙,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下滑现象的发生。

  3.3砌石护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在不同的护坡块石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约施工资金,要先将已损坏的坡面进行平整,将由于因坍塌出现的石块取出,在清除碎石后的基础上,首先对其垫层重新铺垫,然后才可以添加新的护坡块石进行砌筑。在使用干砌石筑放时,要保证干砌石的石块之间的缝隙小,缝隙应控制在3cm内。只有重新砌筑工作全部完成后,才能再利用高压水进行冲洗,同时还要对坡面重新观测,尤其要加强对缝隙大的石块进行关注。当将混凝土填入缝隙后,再利用振捣机逐步进行操作,将混凝土捣实,只有在经检查确定无空洞后,才可以将其表面抹平。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保证质量,防止出现下滑的现象,使干砌石通过与内设的混凝土齿墙一起浇筑成形。

  4 结束语

  砌石护坡是为了防止边坡被水流冲刷导致空洞、溃堤等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了砌石护坡工程施工常见问题的基础上,对干砌石护坡、灌注混凝土和抛石护坡的施工特点进行了阐述。最后对砌石护坡施工技术中技术要求、方案制定和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参考文献

  [1]于洋,张继真.干砌石护坡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原因与对策[J].东北水利水电,2012,12.

  [2]艾军.水库浆砌石大坝的技术管理措施[J].吉林农业,2014,21.

  [3]叶洁旺.小型水利建设中浆砌石工程施工方法与要求[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3.

  [4]衣晓光.浅谈干砌石护坡工程的质量控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7.

  河道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措施

  引言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为了协调社会发展,国家加强了对河道的建设力度,所以河道是城镇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河道具有防洪、灌溉、运输等功能,如果河道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就会对人们生活的需求和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了构建生态河道,人们必须加强对河道的管理,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来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确保河道向生态化发展。

  1 我国河道生态治理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快增长,国家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人们会利用河道中的砂石去建设,所以河道遭到了破坏[1].例如,在河道旁乱建房屋、河道污染等,都会导致河道生态环境受到影响。总之,由于相关人员对河道的管理不到位,造成河道中的生物多样性降低。为了加强对河道的有效管理,必须利用生态治理的措施去治理河道生态环境,确保环境可持续发展。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有利于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为农业实施合理灌溉,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农业生产。

  此外,通过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可以改善水体,确保生物的多样性,进而有效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

  2 河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乱挖河道行为严重

  由于河道中有河沙、砂石等资源,这些资源能够作为建筑施工材料。因此,很多人会对河道进行乱挖,导致河道资源减少,进而影响到河道的生物多样性结构。虽然我国设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此对乱挖河道的`行为加以规范,但实际上,很多河道开采者并未向河道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而是暗地里对河道进行滥采。尤其是有专门的河道资源开采者将砂石卖给矿产业主,使得河道受到严重损坏。

  2.2 对河道管理意识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人类为了利用资源,对河道乱挖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人类对河道的管理意识不足。那么,对河道管理意识不足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百姓对河道管理意识不足,认为河道中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对其进行管理意义不大。第二,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意识不足,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因而造成河道生态失衡[2].

  2.3 河道管理工作不当

  虽然我国制定了与河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有关管理部门却未能落实责任,使得河道资源大量减少,而且污染严重。同时,在处理河道违法行为过程中,由于立案程序比较复杂,调查案件和结案时间较长,使得河道执法工作被动。此外,执法机关对河道违法行为处理不严,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3 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的措施

  3.1 健全河道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的河道资源开采者对河道进行乱挖,并且开采河道资源的情况日益严峻,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与河道管理工作不当有着密切联系。上海某地区为了有效治理河道,保证河道的生态平衡,不断健全河道管理模式,确保在该模式下展开有效工作。该地区将生态型管理作为主要管理模式,从而对系统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将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等进行协调,建设部门一定要做好城乡防洪规划,确保河道不受到影响。同时,如果百姓想获得河道资源开展的资格,必须要通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对于违法乱挖河道的行为,执法机关一定要严肃处理。

  3.2 创新管理方法

  为了加强对河道的生态治理,上海某地区不断创新河道管理方法,利用现代化技术管理河道,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该地区建立了河道 GIS 数据库和管理决策等系统,管理部门通过系统就可以对河道情况进行监测[3].同时,还能够借助于决策系统对其进行决策,从而对河道予以数字化管理,在信息化的作用下,管理部门对河道的生态治理效果有明显改善;其次,该地区还加大了对生态治理技术的研究力度,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等技术应用于河道生态系统的建设当中,让沼泽、湿地等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然后利用这些技术去治理河道,使得河道的生态治理达到最好的效果,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后,有关部门需要将高新技术引入到河道治理中,不断借鉴其它地区和国家的河道生态治理经验。同时,将科学技术与管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此确保河道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3.3 做好河道养护工作

  上海某地区为例落实河道生态治理工作,将每一个环节都作为重点来完善,尤其是做好河道养护工作,从而保证河道整体环境都更加生态化。有关部门在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过程中,加强了对挡墙、道路等的养护,并在河道周围设置绿化带,提升其生态观。同时,对一些损坏的设置及时修理,从而确保河道养护工作到位[4].总之,河道要想实现生态化,在对其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河道的养护,有关人员按照计划执行养护任务,从而确保河道的生态治理工作良好开展。

  4 结束语

  河道不仅能够为人力提供充足的水资源,而且对防洪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人类对河道资源的利用,导致河道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因此,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并加强对河道的建设,必须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对河道予以科学管理,从而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焕玲 .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 [J]. 价值工程 ,2014(24):99-100.

  [2] 孙翔宇 , 李雪娇 , 李阳等 . 关于河道管理工作的探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14)。

  [3] 潘广良 .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 [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3):106-106.

  [4] 马进亮 . 关于河道管理及生态治理的探讨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33):697-697.

  浑河河道综合治理中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许多地区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基本还是重复着“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近些年来,辽宁沈阳境内浑河沿岸大大小小的排污口有数十个。在 2014 年的环境监测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该河道流域的氨氮、COD 的指标都非常的高,经过调查发现,其主要污染来源是浑河流域沿岸的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的,其中包括一些制药厂、化工厂、造纸厂等。辽宁省抚顺xx书记王桂芬日前主持召开的专题会议研究环保工作中,不断强调,要切实加强浑河河道综合整合与环境治理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定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来强化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1 河流生态环境功能的演变

  河流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进行交流的场所,无论是从城镇景观方面,还是从感官视觉方面,它都是一条不可或缺的边框。表 1 内容显示的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镇河流河道生态环境(水环境)建设过程中,其功能的演变与拓展。【1】

  正如表 1 所示,城镇区域内河流的生态环境功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根据上述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城市河流水环境所具备的基本功能也是在不断地去适应现时代的发展需要,具体可分为以下方面:(1)城镇居民最佳的绿色休闲场所。不仅是在浑河沿岸的周边城市,在我国许多地区,城市河流一直都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人们在工作之余、周末闲暇时间,河流都是城镇居民步行、晨练、接近大自然的最佳通道。(2)城市生态廊道。河流所具备的大自然生态功能才是它本身最强大的一方面,它主要是水与各种营养物质的流动通道,同时也是当地各种乡土物种的栖息地。从现代化的城市景观建设方面来讲,城市河流廊道具有着维护大地景观系统完整性、连续性的重要意义。(3)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除了以上两点社会功能外,浑河还起到为流域内居民提供大量生活用水的作用,据记载,早在 7200 年前,中华大地的人类就在此进行农耕渔猎并繁衍生息,所以说,发展到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生活功能。

  2 浑河河道综合整治中存在的不足

  浑河在辽宁省境内有着 32 公里长的城市段两岸,其中包括以五里河为中心的文化城,随着浑河两岸大开发建设工程的全面启动,从而进一步拉近了浑河与城市生活之间的距离。当前,浑河流域及周边沿岸城市,将会建设成集生态自然、休闲娱乐、防洪减涝于一体的城市观光旅游带。我们都知道,浑河所流经的区域为辽宁东部城市群,此区域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主要还是以传统的重工业为主,表现为:人口稠密、污染严重。

  浑河是周边城市重要的生活场所、文化载体,其具有独立的特性,由于其河道比较浅,河道两旁的植物被落也比较少,所以也就决定了生态环境系统的脆弱。在工业发展的前期没有重视到河流河道的综合治理工作,从而造成了现代的河道的严重污染现象,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方案措施加强浑河河道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见表 2)【2】

  3 浑河河道综合整治中生态环境建设

  浑河河道在综合整治过程中,关于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工作,尽量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性。生态性是河流固有的独特自然属性,关于浑河河道生态性的规划与建设,要坚持以满足浑河水域生物的生存需要为依据,尽可能最大化地保证浑河河道的生态性、健康性、稳定性。(2)自然性。自然性也是河流独特的属性之一,在人们的印象当中,每一条河流河道基本都是蜿蜒曲折的,这也是河流的天然属性。因此,在进行浑河河道的生态环境建设当中,尽可能地保持浑河原有的自然地貌特征。(3)安全性。在我国古代,河流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不仅仅是保护城市部落,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人们提供生活用水。在现代化社会中,河流最主要的功能还是防洪排涝,所以,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确保浑河河道的安全,包括安全供水、安全用水、防洪减涝等。

  关于浑河河道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1) 建立社会化的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机制。因为河流河道的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它属于典型的公共建设项目,所以,当地的相关政府部门要做好相互之间的协调规划工作,各水利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2)引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直是我国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理念,在现代化的当今社会,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也要进行转变,要做到以保护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基本目标。(3)绿化河道。多在浑河河道的沿岸地带种植一些天然的、绿色的植被景观,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浑河河道两岸的水土发生流失现象,同时还可以起到美化城市景观、环境的作用。但应该注意到的是,种植的绿色植被尽量选取乔灌木,保证景观植被具有蓄水的基本功能,同时,种植的植被种类不能太过于单一,尽量构建有层次的景观植被。

  水坝堤防决口成因与封堵施工技术

  前言

  决口是水坝堤防工程中破坏性很大的事故,而造成决口的原因就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对大量工程实践,造成决口的原因主要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我们必须做好全面考虑。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工程,但是水坝堤防一旦出现决口势必会造成严重后果,而且堵口施工也是十分复杂,难度很大。所以,为了周边人们的生命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堵口施工技术。

  1 水坝堤防决口出现的原因及分类

  1.1 水坝堤防决口出现的原因

  水坝堤防决口出现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四种情况所导致的:(1)因河道水流或湖泊潮浪的冲刷浸溢,而导致堤防或坝体出现坍塌,当抢修维护不及时所导致的决口;(2)因出现超标准的洪水,当水位急剧增加并漫过堤顶后则出现决口;(3)因水坝堤防的建筑质量或建设标准存在隐患,导致坝基、堤身的土质较差,以及鼠、蚁等生成的洞穴,而导致因开裂、渗透破坏而决口;(4)因人为因素的破坏,对堤坝的开掘而导致的决口。

  1.2 水坝堤防决口的分类

  根据口门过流的不同,水坝堤防决口可分为分流一股以及全河夺流。分流一股是指在决口后原河道仍在行水;全河夺流则是指决口后原河道基本出现断流。根据成因的不同,水坝堤防决口主要可以分为自然决口和人为决口这两种情况。其中,自然决口又主要可分为冲决、溃决以及漫决这三种。冲决主要指引水流、潮浪、风流对堤坡、坝根的掏刷,因边坡失稳而导致的决口;溃决则主要指因水流穿过坝基、堤身,而渗透破坏而导致的决口;漫决则主要指引水流漫溢过堤顶部而导致的决口。

  2 水坝堤防进堵、合龙阶段的堵口施工技术

  2.1 堵口的布置

  2.1.1 选择适宜的堵口时间。为了能够保证堵口工程的顺利开展,应该选择最佳的堵口时间,在所有堵口设备以及施工队伍都准备妥当之后,再开始堵口施工。如果条件限制的话,可以先进行合龙,等到水位下降之后再进行堵口施工。

  2.1.2 口门的复堵次序。一般来说,决口的位置并不是一个,而且由于水势大小的因素可能导致出现大小不一的决口,位置也会各不相同。

  在进行复堵的时候,应该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先堵位置比较重要的,流量比较小的,再堵流量比较大的,先堵下游再堵上游。这样才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2.1.3 选择合理的堵口堤坝轴线。堵口堤坝轴线选择的是否合理、恰当,将直接关系到堵口施工的成败。通常而言,应根据堵口方法、口门条件,选择易于施工且断流选择的堵口堤坝轴线。

  2.2 堵口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2.2.1 平堵法。平堵法相较立堵法的单宽流量偏小,且最大流速也小,水流条件较好,可以减小水流对龙口基床的冲刷力,利于机械化施工。但主要缺点是在堵口施工中,当水深且高速流动的情况下,需要架设浮桥或栈桥,影响到堵口的时间。平堵法主要包括了架桥平堵、抛料船平堵以及无水口门砌堵等方式。

  2.2.2 立堵法。立堵法也有着较多的施工方式,例如填土法、草木围堰法、埽工进占法、打桩进堵法等。其中,在不同施工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口门的水深、流速以及水头差等情况选择适宜的物料进占。由于立堵法施工中无需再架设浮桥或栈桥,因此简化了施工准备工作,不仅赢取了施工时间,而且节省了投资,在水坝堤防堵口施工中应用较为普遍。

  2.2.3 混合堵。所谓混合堵指的就是把立堵法和平堵法相结合,这种方法取上两种方法的优点适合基础软弱、冲深比较大的情况,在进行该工程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以及平堵法和立堵法各自的特征,施工方法上更加的灵活。例如,由于堵口最初阶段流量比较小,可以选择立堵法,在后面阶段由于水流量比较大,可以使用平堵法,这样能够降低施工的难度,同时效果能够达到要求。

  2.3 合龙施工技术。所谓合龙施工方法指的就是在决口两侧进行

  堵口到坝体大约两米到三米的时候。随着洞口的不断缩小,水流量的冲击就更加剧烈,这时候必须做好准备措施,同时还要准备好堵口的施工材料,在采取合龙施工的时候能够顺利完成,下面介绍几种施工技术和方法。

  2.3.1 横梁合龙。这种施工方法需要使用二十厘米左右的木杆,横卧固定在决口的两端,并在前排位置开始打木桩,并在木桩上放置沙袋,主要是通过阻断水流的方式达到施工目的。

  2.3.2 沉排合龙。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沉排的浮力,在上面放置沙袋,起到暂时堵口的作用。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先使用一些能够承受压力的材料做成沉排,在上面放置大量的沙袋,并保证不沉入水中,然后借助人力放置到决口位置,在固定后,继续在上面放置沙袋,直到能够堵住决口的为止,起到的是暂时减少水流的作用。

  2.3.3 门合龙。这种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借助粗木桩上面捆上大量的柴草,做成类似门一样的形状,并利用水流放置到绝口位置上,这样大部分的水流就能够阻挡住,然后再放置大量的沙袋,这样能够提高合龙的速度。

  3 水坝堤防复堤阶段施工技术

  由于水坝堤防出现决口大多数都是不可估计的,所以在采取堵口时也是比较仓促,最初的渡口工程坝体会比较小,而且之间缝隙会比较大,这就达不到水利工程的相关彼岸准,所以为了能够帮助尽快地处理好复堤工程,避免再次决口造成二次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1 堤顶高程恢复

  首先就应该保证复堤阶段能够和正常堤坝的高度一致。不过实际施工的工程中堵口部分的堤坝质量比较薄弱,而且还存在着渗漏以及背水等问题,所以可以提高复堤阶段的高度,一般可以超出原始堤坝的三十厘米到五十厘米之间。

  3.2 复堤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决口,必须保证复堤工程的质量,在复堤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先把一些杂物清除掉,然后进行分层填土,保证土层的均匀。在筑堤工程中土层的厚度应该尽量小于三十厘米,而且临水区使用粘土,背水区使用砂土。为了能够压实土层,应该采取人工和机械同时碾压,碾压的次数最好是二到五次。工程施工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保证复堤和原始堤坝之间的衔接符合要求。

  3.3 护坡防冲工程

  对于新修建的堵口堤段来说,没有经历过洪水的考验,而且大都位于迎水区,所以可以考虑在此区域建立一个护坡和防冲工程,不仅能够起到固定水下堵口段同时还能够缓冲巨大波浪对堵口堤段的冲击。

  4 结束语

  水坝堤防工程是水利工程中的一道屏障,不仅能够起到蓄水的作用,解决缺水干旱的问题,同时还具有泄洪的能力,保护周边人们的安全。但是一旦出现决口,将给周边的人们造成威胁,给地方经济造成损失。而且堵口工程是一项施工技术要求高,时间紧迫的工程,为了能够做好堵口工程避免决口造成的巨大损失,必须对堵口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能够根据决口情况选择最佳的堵口技术和施工方法,最短的时间内准备好人员、材料以及各种施工设备,保证堵口工程顺利完成,保证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刘铁奇,高长权,杨宏宇。堤防决口的几项堵口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36(4):171.

  吴江湖泊分类治理现状与问题

  1 吴江湖泊特点

  吴江地处太湖流域下游,水网发达,湖泊众多,得水独优,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吴江列入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的 55 个湖泊(不含太湖),总面积 108.4km2,此外还拥有 260 余个非省保湖泊,面积达48.2km2.湖泊是吴江重要的自然生态资源,对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吴江地区快速的经济发展正在逐步压缩湖泊的生存空间,而这也正是东部平原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方面,星罗棋布的湖泊将土地割裂地七零八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制约了经济的展;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又带来了大量的污染,严重破环了湖泊的生态环境。如何使得水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同步协调成为当地政府百姓密切关注的问题。

  2 湖泊分类治理的提出

  由于吴江湖泊众多,河网纵横,如果想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的湖泊都一样处理那样显然是囫囵吞枣。因此,需要把湖泊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显然,这样的分类需要考虑到湖泊自身的形态、水体情况以及地理因素,在吴江地区治理湖泊主要是为了解决湖泊保护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因此,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湖泊与城市的关系。如果湖泊距离城市较远,那么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较小,换言之,这类湖泊也不会受到太多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质情况较为良好。因此,针对这类湖泊政府只需要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无需进行过多的开发,我们将这类湖泊定义为第一类湖泊。如果湖泊距离城市建成区相对较近,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此类湖泊近期以完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远期根据城市的发展及相关规划的要求,适当发展养殖、景观、生态、旅游观光休闲等功能,我们将其定义为第二类湖泊。如果湖泊位于城市地区或距离城市建成区较近,区位较为优越,开发利用程度较高。这类湖泊对城镇社会经济发展作用较为突出,但受人类活动干扰较为强烈,应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发展其旅游观光、城镇景观、生态等功能,我们把这类湖泊定义为第三类湖泊,这类湖泊的整治情况是城市与湖泊能否相依共生的关键。由于第一类湖泊治理措施主要以保护为主,因此就不举例细述了。接下来就主要针对第二第三类湖泊来谈谈其治理办法。

  3 湖泊分类治理现状

  3.1 开发初期的长漾

  长漾与太湖一样,是由海湾-泻湖演化而来,即在高海面时,整个太湖平原为一大的海湾,随着海水退却,残留海水仍于许多低洼处积聚,因此在该地区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湖泊。长漾位于三镇交接的地方,虽然其地理位置离城市较远,但由于其狭长型的湖泊形状以及 6.94 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使其影响范围较广。因此,将其定义为第二类型湖泊,目前开发利用主要以养殖等第一产业为主,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此类湖泊近期以完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远期根据城市的发展及相关规划的要求,适当发展养殖、景观、生态、旅游观光休闲等功能。因此,长漾近期功能定位为蓄洪和生态,远期功能定位为蓄洪和景观。目前长漾的治理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周围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周边居民生活经济等等问题,所以采用保护优先、协调发展的原则,长漾规划为开发性保护,进行岸线调整、湖底清淤和生态湿地开发。

  3.2 正在开发的莺 湖

  莺 湖本是天然湖泊,湖泊周围无堤防。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在湖泊周围局部段逐步兴建了圩堤。特别从上世纪 50-80 年代吴江市有关部门为解决水患,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至此上世纪 80 年代后湖泊形状基本固定。莺 湖由于紧邻平望镇,因此将其定义为第三类型湖泊,区位较为优越,开发利用程度较高。这类湖泊对城镇社会经济发展作用较为突出,但受人类活动干扰较为强烈,应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发展其旅游观光、城镇景观、生态等功能。因此,莺 湖功能定位为蓄洪、航运和景观。目前莺 湖旁建起的小九华寺、平波台、新世纪文化广场、新世纪大酒店、莺湖公园如五星连珠般形成了平望的商贸旅游中心。

  3.3 开发完成的大渠荡

  大渠荡虽然面积较小,但由于位于城市中心,四面被高楼所包围,其开发治理的需求最为迫切。因此,也将其定义为第三类湖泊。在吴江300 多个湖泊中,大渠荡是第一个完成整体开发的,从一个野湖荡一跃成为城市公园,这一成功转型昭示了湖泊“转型升级”的前景,也成为了第三类湖泊治理的典范。2002 年,芦墟地区请了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来对芦墟镇进行总体规划,还请来了美国弗莱明景观设计公司上海分公司来对大渠荡进行规划设计。公园规划设计理念是“自然生态的公共休闲绿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满足人们休闲、娱乐、游憩的需要。大渠荡公园为敞开式,湖面东西长 800 米,南北宽约 400 米,湖中有生态岛。湖周围的绿化带设计的很有江南风韵,与一池碧波交相辉映。湖岸的设计也不是一尘不变的,南岸和西岸是混凝土构件护岸,其上铺设木材、石材路面,形成沿湖观景步道;北岸、东岸采用黄石、青石、卵石驳岸,再恰当配置水生植物,形成次天然的湿地景观,为保护水质,还设立了公园管理所,负责平常的管理,周边建筑的污水管全部接入市政污水总管网。大渠荡公园的建成,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也为当地吸引来了不少的投资商,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

  4 治理中遇到的问题

  4.1 污染问题

  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排放比较随意。有些生活垃圾随意摆放在湖边,一旦降雨,就会随水流入附近水域造成污染。另外,水生植物的泛滥也会造成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出现大量死鱼的现象;在仲夏季节,水生植物茂盛的水域由于强烈的光合作用,使得水中 CO2被大量消耗,造成水体 pH 值升高,也会造成死鱼现象。另外,水草的大量生长还会限制水流的流动,造成堵塞,降低了湖泊的自净能力。针对水生植物过度生长有关部门必须积极打捞。针对水体的污染以及富营养化现象,可以采用微生物分解的办法,利用微生物把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把水体的富营养化解决了,水生植物也就不会泛滥成灾了。

  4.2 水体流动问题

  吴江地区城市的飞速发展并没有和湖泊河道的治理形成同步,在城市规划初期,往往是湖泊河道服从于城市的发展。道路的建设、楼盘的开发将一些小河流、小水塘或堵塞或掩埋,使得之前水水相通的江南河网被逐渐割裂、孤立,加之平原地区本身地势平坦的原因,河流流速缓慢,一旦有堵塞,很多的水体都成为了死水。俗话说“流水不腐”,水一旦停止了流动就和人停止了新陈代谢一样,自净能力大大下降。

  现在,当地政府已经展开了“畅流活水”的工程,旨在加快河道和湖泊水体更新速度,解决目前河道堵塞导致水质退化的问题,还有就是利用水利设施,抬高上游河水位,形成一定的水位差,推动河水往城内河道流动。此外,配合拆坝建桥、新建河道、疏浚淤塞等措施,打通城区水系网络,就能让城里的水也活起来,从而改善城区水系的水质。从骨干河网的大循环、圩内外河湖互通的中循环,到圩内河道的小循环,该工程实施后,会让全区河湖互为循环,彻底解决水体不自流问题。

  参考文献

  [1]叶文虎,魏斌,全川。城市生态补偿能力衡量和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

  [2]洪尚群,马王京,郭慧光。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J].环境科学与技术。

相关文章

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的技巧(实用3篇)

中考即...
论文2011-04-02
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的技巧(实用3篇)

教育改革项目管理论文(实用3篇)

导语: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以下是小编整理教育改革项目管理论文,以...
论文2012-08-04
教育改革项目管理论文(实用3篇)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优选6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
论文2017-05-05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优选6篇)

语言知识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的论文(推荐3篇)

论文 关键词: 语言教学 知识 技能 交际能力 论文摘要: 本文阐述了第二语言教学中语言知识、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及其关系·认为语言教学只教语言知识是不完整的.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论文2016-09-07
语言知识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的论文(推荐3篇)

我国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思考论文(精简3篇)

城市化的含意及其指标众说纷纭,角度不同,见地也不同。我们认为城市化的本质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的升级转化过程。从市场经济的供求角度看,可把城市生活视为一种特殊商品,城市...
论文2018-07-05
我国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思考论文(精简3篇)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认知障碍及调适论文(优质3篇)

[摘要] 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对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交往的过程中,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得人际交往出现障碍。文章分析了...
论文2013-07-01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认知障碍及调适论文(优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