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精选
就业对大学生就业来说,大学生应该有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从一进大学起,就对未来做好规划,并进行积极的能力与素质准备,在毕业时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也就“水到渠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就业论文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学生就业论文
题目:新时代下大学生“慢就业”的辩证分析。
【摘要】作为对应届大学生毕业后一段时间内暂时延缓就业状态的客观描述,“慢就业”可以分为积极“慢就业”与消极“慢就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影响“慢就业”,大学生与家长就业观念的积极嬗变推动积极“慢就业”。高校教育方法与专业设置的滞后,毕业大学生供需结构性错位、大学生职业认知与就业观念的偏差等因素综合造成消极“慢就业”。“慢就业”不仅是大学生的事情,也需要政府、高校、新闻媒体、家庭等各类主体的协力,以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鼓励大学生积极“慢就业”,脱离消极“慢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积极“慢就业”;消极“慢就业”。
新时代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阶段性特征,进入了强调提质增效、优化升级的新常态,就业作为国家全面发展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出现了一定的新特征、新现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慢就业”就是对当前就业新形势的一种反映。就业事关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大局,国家“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要位置”,客观分析大学生的“慢就业”现象,合理对待大学生“慢就业”,对大学生的就业及就业指导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何为大学生“慢就业”?
代际更迭中的90甚至95后大学生与以往不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慢就业”。所谓“慢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等,过一段时间再就业的现象。麦克思研究院调查显示,2016届未就业本科毕业生(6.9%)中,有23%不求职不求学,高职高专院校未就业毕业生(8.1%)中有38%不求职不求学。国外与“慢就业”相像的有间隔年“gap year”,指高中生毕业之后,脱离一般的学业或就业轨道,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参加旅游、志愿服务或者留学等活动的现象。
我国的“慢就业”指涉的对象是大学生以及大学生就业,作为伴随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就业观念,“慢就业”并不为社会上大多数人知晓,对大学生“慢就业”的探讨有着不同的声音,有的认为“慢就业”是遮蔽问题麻痹大众的浪漫造词,不易盲目效仿,有的认为大学生“慢就业”没什么不好,应为大学生就业观念松绑,温与看待“慢就业”。
“慢就业”是对大学生毕业后暂缓就业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的状态,需要理性辩证看待。“慢就业”
既然是对大学生毕业后职业决策的一种客观描述,就可以分为积极的“慢就业”与消极的“慢就业”。如果大学生在毕业后不立即选择就业,而是在为时不长的时间里选择游学、支教或者创业考察等方式体验生活,思考职业道路,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与价值观规划人生方向,这种主动的“慢就业”可以称为积极的“慢就业”。积极“慢就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如果大学生毕业后借着游学、陪伴父母等幌子逃避竞争,迟迟不肯进入职业市场,可以称为消极“慢就业”。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不能立即就业,也可以称为消极“慢就业”,这是一种被动的延缓就业状态。
二、大学生“慢就业”的原因分析
当前关于大学生“慢就业”原因的研究主要是分析消极“慢就业”的原因,而不同类型的“慢就业”有着不同的原因,应具体对待,区别分析。
(一)积极“慢就业”的原因分析。
积极“慢就业”更像间隔年,这种最初发源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现象,一般在经济高速增长、社会步入现代化进程后出现,有研究指出间隔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与社会参与能力,增强学生的未来就业能力。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家庭可以为大学生在校以及离校后生活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保证孩子毕业离校后有基本或者丰裕的物质基础,为孩子选择“慢就业”提供经济保障。经济发展不仅体现在家庭收入的增长上,也体现在产业结构与就业形势的变迁上,我国的产业布局日渐完善,除了传统的产业之外,信息、生物、互联网等新业态发展迅速,新型职业不断涌现,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职业选择,面对多样化的职业,应届毕业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也需要一定的选择时间。根据职业搜索理论,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掌握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劳动者为了找到满意的工作需要花费时间搜集有关报酬与工作岗位的信息,需要一定的职业搜索时间,当职业搜索时间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劳动者应继续搜罗,直至收益与成本相等时停止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毕业后面对众多的`职业选项,不立即就业,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职业搜索也是一种理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随的是人们观念的变化,大学生在就业时更加个性化,更加注重个人兴趣与价值,在毕业之后不是立即就业,而是希望在一段时间的社会体验过程中提高领悟社会的能力,寻找自我价值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支教、创业考察或者游学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实践与发掘自我的过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有余力的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为孩子提供择业或者创业考察的便利,本身也是一种观念的嬗变。
(二)消极“慢就业”的原因分析。
人们观念的变迁往往与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节奏并不同步,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可以是一把双刃剑,部分学生毕业后啃老,逃避就业,逃避竞争。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部分落后的产业与产能需要淘汰,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大学的教育带来了挑战,部分大学的专业设置不能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及时调整,这会影响大学生就业,导致一些大学生不得不被动“慢就业”。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业态对大学生素质技能的新要求,外加部分大学的就业指导教育脱离实际,引导不足,都会造成大学生毕业后面对严峻的就业市场无所适从。据有关调查,本科毕业生认为母校的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实习与实践环节不够”(68%),“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46%),“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41%)。
高等教育改革之后,每年毕业的人数逐年增加,“最难就业季”一词从2013年开始年年提,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95万,数众多的大学生对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是一种挑战,而部分大学生毕业之后目光锁定公务员、国企、银行、外企等稳定、声望高的职业。与此同对,部分中小企业、新兴产业与创业公司却门可罗雀,招聘不到人,这种结构性问题造成的大学生消极“慢就业”。说明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与职业认知存在一定的问题,对自我与就业市场认知有偏差。而职业认知能力越差,就越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对找到满意工作失去信心,要么自高自大,确定过高的就业期望,这些都不利于实现就业。另外,当前选择“慢就业”的大学生多是90乃至95后,这些人中许多是独生子女,在家父母关怀备至,进入大学后对大学生活缺乏明确的规划,大学毕业之后盲目被动,走上消极“慢就业”之路。
三、辩证对待大学生“慢就业”
(一)鼓励大学生积极“慢就业”。
“慢就业”不是长期不就业,有条件、有思想、有勇气的大学生选择参加支教、游学、旅行、调研等“慢就业”形式,可以积累生活阅历,磨练意志,提高能力,最终通过探索世界认识自己,并更好地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在“慢就业”阶段,大学生可能会去尝试“自媒体”、“主播”、“网红”、网店等等新鲜时尚的职业,也可能会准备考证或创业等等。
毕业于知名大学广告学专业的莫同学,没有选择像其他的同学一样参加校招拿offer,而是参加了妆容造型技术的学习,他说“现阶段想先学习一段时间,等学习结束后找一份相关的工作积攒一些工作经验,等未来能力增强后,会选择出国深造,也有开工作室的打算,或者希望能参加国际团队到国外的时装周后台做秀场造型”。这些体验与审视,有益于大学生积极思考人生发展的无限可能,从而谋求自身与社会的最佳契合点,更加理性地求得最符合自身特点的长远发展之路,改善自身及社会的整体就业质量。
对这些积极“慢就业”的同学,应该进行鼓励,给他们更加宽容的环境。相关行政部门应抛弃就业思维,改变以初次就业率衡量就业的方式,给高校与高校大学生更多空间。对于选择创业的同学,应该响应国家号召,给予休学或者创业补贴等支持。媒体也应当客观报导“慢就业”,尊重大学生的选择。
(二)帮助大学生脱离消极“慢就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选择消极“慢就业”,会致使国家与家庭花费大量投入的人力资源不能转化为产出优势,这无疑会对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与谐产生消极影响。解决大学生消极“慢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家庭与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腾讯最新发布的一份毕业季大数据报告显示,选择“不就业”的95后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其中北京比例最高,上海其次,随后是杭州、广州与重庆等。
大学生的就业区域差异大,应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继续发力,给大学生提供自愿自由流动的政策与激励,可以有效地解决人才扎堆,地区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促进大学生做更多的选择。同时,人社以及教育等管理部门也可借助互联网发展的大势,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宣传就业政策,提供就业市场讯息,减少应届毕业大学生的择业搜索时间成本。
信息化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给广大受众提供了海量信息,同时也通过大数据等数据筛选给人们的信息选择造成了局限,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应聚焦造富神话,而是将镜头与话题面向各行各业的人才与故事,这无疑有助于营造良心舆论氛围,促进大学生理性择业就业。观念当因势而变,在鼓励自由自主市场经济的今天,进入编制不应该成为大学生观念环境的常态,社会应该鼓励多元发展,家长理应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
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场所,培养的应该是立体化有独立人格的人才,而不是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高校理应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着力内涵式发展,及时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因时施教、因材施教,培养各类有特点的人才。
高校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可吸收校内外的优秀就业典型参与课堂,现身说法,实例教学。要善于从精神上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与理性的就业观念。
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2.7%,临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要想顺利择业,在大学除了学习专业课知识外,要结合兴趣特长多参加社会实践,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以便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择业时要衡量个人的实力,保持合理的待遇预期,积极地参与就业市场,寻找合职于中小用人单位的比例从2012届的48%到2016届的,就职于民营企业的比例从2012届的53%到届的60%,民企、中小微企业、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等成为大学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大学生需要调整就业心态,不能一味追求大城市、大企业、高工资等所谓的好职业,而应当自我合理定位、全面了解市场,及时就业,减轻家庭负担,早日为社会做贡献。
四、结论
作为对应届大学生毕业后一段时间内暂时延缓就业状态的客观描述,“慢就业”可以分为积极“慢就业”与消极“慢就业”,“慢就业”出现是主客观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为积极“慢就业”提供了经济支撑,也为消极“慢就业”提供了逃避就业的温床。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大学生“慢就业”。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高校专业设置与教育教学方法若不能因时因势而调整,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导致部分学生消极“慢就业”。结构性问题导致的“慢就业”反映了部分大学生以及家长的择业观念与职业预期需要理性。部分大学生关注个人兴趣与自身价值,选择游学、志愿服务等积极“慢就业”,是另一种择业理性,反映了就业观念的积极嬗变。对待积极“慢就业”应当给予观念与政策支持,鼓励这种新型的就业形式发展。同时,政府、高校、新闻媒体与家庭等各类主体也要协力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提供有利的条件,帮助大学生脱离消极“慢就业”。大学生要树立理性的择业就业观,理性衡量自我能力与社会需求,积极面对就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