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的教师教学论文【优秀6篇】

中小学的教师教学论文 篇一

探讨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途径

摘要:教师教学能力是中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问题,探讨了几种有效的途径,包括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与学生的良好互动等方面。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发展、教学方法、互动

1. 引言

教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角色,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当前,中小学教师面临着新的教学挑战和需求,必须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探讨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基础。教师应积极参加教育培训,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教师还应关注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参与学科竞赛、教研活动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3. 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更直观生动;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引入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等。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4. 与学生的良好互动

与学生的良好互动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班会、个别辅导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情感支持。

5. 结论

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与学生的良好互动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小学教师应积极拓展自己的教学视野,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从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中小学的教师教学论文 篇二

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摘要:教师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本文围绕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的意义和方法展开讨论,并探讨了教学评价对教学改革的启示,以期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1. 引言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全面评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是一种对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和教学成果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促进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

2. 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的意义

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教学改革具有多重意义。首先,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其次,教学评价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再次,教学评价可以提高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3. 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的方法

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观察评价、问卷调查、教学反思、学生评价等。观察评价是指通过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出评价结论。问卷调查是指通过发放问卷并收集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学生评价是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程度。

4. 教学评价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教学评价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首先,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其次,教学评价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再次,教学评价可以提高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保障。

5. 结论

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促进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评价活动,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中小学的教师教学论文 篇三

  摘要

:新课改标准要求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使师生地位发生明显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成为主导。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教学技能,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

  关键词

:教师技能;教师素养;核心素养培育

  新时代的教育目标是以素质教育为依托,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标的,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成为这一任务完成的具体实施者。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而言,他们在接受新知识、健全思想人格等方面都处于比较敏感的时期,教育的方法、手段都需要根据时代发展加以改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技能和教学素养等方面加以提升。

  教学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教学行为方式。[1]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其实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任务,因为数学所研究的理论概念不同于语文、政治等文科类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学生理解和运用比较困难,必须有教师加以解析和指导。但是,教师解析和指导的过程是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技巧的,而这个技巧就是教师所应该探寻的教学技能。

  一、教学语言的优化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这是表达和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语言表述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实践的成果。一方面是对普通话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使用普通话。其实,很多地区都有方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知转换,而是用方言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符号等的识记都是以方言的形式进行,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与其他人对相应的知识进行交流表述。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普通话,做到发音准确,语法正确,流畅通达。另一方面是对教师语言情感状态的要求。情感状态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幽默、富有感染力。一个表达幽默、感情饱满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然会受到学生的喜欢。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语言修养,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能够被学生接受并喜欢。教学语言的优化是教师教学技能的基础功力。

  二、课堂板书的优化

  板书是教师写字技能水平的最直接体现。板书的优化不仅要求教师书写流畅,还要美观、简洁、规范。数学教学的板书具有特殊性,它不仅包含对公式、演算过程的书写,还包含图形的绘制。教师要认真、严谨地对待板书,对演算过程和图形绘制等都要一丝不苟。我们常说,字如其人,写字是一个人良好形象的重要体现。美观大方的板书能够让学生看到美,感受到美,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也会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因此,教师要对写字勤加练习,写得一手好字;教师还要不断学习图形绘制的方法和技巧,做到在最快的时间内绘制规范的数学图形。

  三、教学设计的优化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纲目,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设计开展具体的教学。教学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教学活动能否成功。教学设计包含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课后评价等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同时,能够挖掘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对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方法进行思考。教师还要高度关注板书设计,板书是内容的依托,不宜过于复杂和繁冗。数学板书设计应当以关键词为主,以系统化的结构和内在联系为思路,设计简洁明了,美观大方。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师教学个性和习惯的最直接体现,这个过程可以是标准化的,也可以是教师自己总结经验而得出的,但无论怎样,都应该以学生能够有效地识记和理解为目标,一定要摒弃那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和课后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组织相应的求证、探索、应用等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探讨中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应当高度关注课后评价环节,“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作出描述和确定,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四、教学工具的优化教学工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类辅助工具。以往的教学工具概念比较模糊,课本、尺子、黑板等都算是教学工具。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逐步成熟,并得以广泛地应用,特别是投影设备、平板电脑、手机等的普及,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工具,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教师要关注新媒体的变化,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复杂的图形、演算过程等提前编辑完成,一方面节省上课时间,另一方面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现在有很多优质的教学平台上有大量的优质课程和名师资源,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些资源择优共享给学生,那么教学成效一定是显著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学会新媒体教学设备操作,掌握优化选择网络资源的技能。教师在提高上述技能的同时,还要掌握学科思想、知识体系和课程目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营造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建立独特的课堂教学文化。课堂生态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和谐对等、持续优化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技能进一步提升的重要体现。课堂教学文化的建立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技能和方法,并运用于教学之中,持之以恒,形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独特文化。

  参考文献:

  [1]严先元.教师的教学技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中小学的教师教学论文 篇四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面,学员集中面授的培训方式已逐渐显露出弊端,基于网络的培训方式也逐渐展开。通过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通辽市中小学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了解教师对网络教学的认可情况,以及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培训之后对教育技术能力的掌握情况,从中发现网络教学在通辽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看法和建议,找出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

:网络教学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问题 对策

  網络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简单地完成传统模式下的教学任务,而且学生和教师之间还要通过交流、评价和教学管理等来完成任务。与行为主义下的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遵循了建构主义的理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学习,而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这种新形势下的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

  1、网络教学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贯彻落实这一标准,又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这一项目包括培训、考试、认证等三个部分。培训内容是指达到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分初级、中级、高级,并侧重教学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培训内容基本一致;认证是指按照审核认定的考试成绩授予教师相应等级的证书。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途径有很多,其中通过网络教学是培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一种新型途径,有效弥补了传统面授培训的不足。

  2、关于通辽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网络教学的调查研究

  调查对象为参加过通辽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48份,有效问卷有415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是83%。

  对通辽市中小学校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网络教学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1)关于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参加教育技术网络培训基本情况的定量分析。通过统计,参加问卷调查的中小学教师涵盖了各个学科,且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曾参加过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

  (2)关于教师参加网络培训的原因的定量分析。从数据可以看出,通辽市中小学大部分教师是因为服从上级安排和教师资格认证需要参加的教育技术网络培训,仅有少部分教师是因为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自愿参加的,因此可以看出,通辽市中小学教师对于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积极性并不高。

  (3)关于网络培训教学质量的定量分析。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对于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的认可程度一般,少部分人认可程度较高。

  大多数教师对网络培训后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感到一般或者不满意,只有四分之一的教师觉得满意,这说明通辽市教师通过网络教育培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对于“培训的内容能紧密结合实践经验和教学中的难题”这个问题,大多数教师觉得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没有做到紧密结合实际问题,仅有少数教师持肯定观点。

  (4)关于网络教学的缺点的定量分析。数据表现出,通辽市中小学教师觉得教育技术网络培训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内容设置和时间安排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主要是在内容设置和时间安排方面,网络教学应有所改善。

  (5)关于网络教学的优点的定量分析。通过统计,通辽市中小学教师通过教育技术网络培训之后,大部分教师能够掌握教学思路和制作课件的方法。而能够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且提高教学效果的只占少数。

  (6)教师对通辽市教育技术能力网络教学培训的意见或建议的定量分析。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通辽市中小学约有一半的教师认为教育技术网络培训的作业和任务量比较多,只有少数教师觉得适中。大多数教师希望网络培训的时间不多于半个月,只有仅少数教师希望网络教育培训能够长期进行下去。

  从数据可以看出,通辽市中小学教师认为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有没有时间、培训形式化,不实用、培训内容多,效果不明显和教师自控力不强这四个方面。

  通过调查反馈,有很多教师建议,网络教学应该与具体的学科整合在一起,教育技术网络培训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技术应用上,而忽视了具体学科的不同特点。

  3、网络教学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

  3.1 问题

  3.1.1 教师参加网络培训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参加网络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根据调查,通辽市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存在奖励机制,参加网络培训的教师大部分是因为服从上级安排和教师任职资格认定的需要,只有极少部分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3.1.2 网络培训的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于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的认可程度较低,而且只有少部分教师在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之后对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持满意态度,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感到一般或不太满意。

  (2)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形式化,不实用,培训的案例没有针对性,没能做到紧密结合实践经验,教师不能将所学知识技能灵活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3)网络培训方式单一。不能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设计培训内容,且未与学科有效整合。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在接受培训后把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几乎替代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工具,而不是针对具體学科特点,合理运用所学技术以辅助教学的高效开展。

  (4)关于网络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的作业和任务量较多,而且时间安排不灵活,没有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教师平时的工作就很繁重,加上紧张的培训,难免会有些“吃不消”。因此,有些教师为了完成任务,甚至会抄袭别人的网络作业。经过调查,有教师建议将培训时间安排在寒暑假,这样,教师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集中精力于网络培训。

  3.2 对策

  3.2.1 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方面

  (1)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教育主管部门应灵活安排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的时间,给教师规定特定的期限,在期限内学员可以自由分配时间。或者将培训时间安排在寒暑假。教师在寒暑假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认真学习每个知识点,分析案例,认真完成任务。而不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应付培训任务,草草了事。

  (2)合理选择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育主管部门应大力加强培训内容的选择与审核,选择内容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要联系实际教学中会出现的问题,做到少而精,提高教学质量。

  (3)课程设置方面。网络培训的内容应结合各科教学的特点,设置符合各学科教学的培训内容,做到因学科施教。

  3.2.2 接受培训的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应该注意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主动发展意识,使每个教师都能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能积极主动地接受培训,顺利高效地完成培训任务。其次,中小学学校应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给予高效完成任务的教师一定的奖励,对没有认真完成培训任务的教师给予批评和适当惩罚。另外,建立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将所学的教育技术能力运用于实际教学。

  3.2.3 教师个人方面

  首先,教师要树立主动发展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认真地完成培训任务。其次,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把接受培训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及时上交作业。另外,培训结束之后,要尝试将所学新知识和新技能合理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利用新的教学思路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2] 侯淑萍,任福战,傅宏.论网络教学的特点[J].现代企业教育,2007(2下).

  [3] 韩晓红.网络教学的特点与模式[J].甘肃高师学报,2004.9(2).

  [4] 唐锰.网络教学的特点[J].教育与职业,2001(6).

中小学的教师教学论文 篇五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成就显著,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者观念滞后、方法过时,不能与时俱进等,这就需要管理者转变观念,不断提升自己,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行,促使小学教学模式、培养目标、形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管理呈现复杂化,因而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

  1、开展小学教育的必要性

  1.1小学教育是国民成长成才的奠基石

  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国家提出了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战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起着启蒙作用的小学教育,也在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小学教育属于民众人生路上的基础教育,是未来发展的奠基石。小学教育,通过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儿童向青少年阶段更好地迈进,为国民素质提高奠基。

  1.2小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古语云: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又曰:一切要从娃娃抓起。教育兴,则国兴。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求学路上的第一步,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人际关系方面的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小学通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懂礼貌,爱运动,勤思考,敢创新,这些素质的提高,为日后学生成长成才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是培养人才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一步。

  2、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概述

  2.1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

  小学教育是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常言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而,小学教育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形成自己的喜好,为学生日后成熟的性格和价值观打下基础。习惯是内驱力,不需依靠外界,而是靠自主完成。因此,小学教育作为一项重大事业,有责任帮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2.2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促使教学模式发生了转变

  素质教育是社会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各地普遍实行素质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小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由以往只重视学生成绩的观念,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转变。学生也由死记硬背模式向动手操作方面转变,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冒险精神增强,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可以说,小学实行素质教育以来,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3、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者教育观念陈旧

  素质教育对小学教育管理者提出了重大挑战。管理者要在教育和教学上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从自身做起,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经验式的教学理念,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价值。

  3.2管理者依旧只重课本

  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有探索的倾向。因而,管理者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因材施教,从生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学。但现实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状况,小学老师依旧只重视课本知识,忽视其他方面的拓展,使得教育内容比较单一。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有限,学生能够了解到的知识也极为甚少,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3.3教育方法单一

  现在小学教育方式依旧以老师讲授为主,口手相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种方式非常难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过多的讲授忽视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老师应该多问学生为什么,而不是一味的只是告知是什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开展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

  3.4师资力量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地区间教育发展差距较大的局面。偏远山区由于设备低、住房简陋、教学环境差、工资水平低等局限性,许多人不愿去那里就业,继而造成了偏远地区师资力量不足的局面。师资队伍学历低,教学质量差,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不能够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农村城市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加大了地区发展差距。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4、结语

  小学教育,是人成长中的启蒙教育。小学教育管理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理念,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对学生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参考文献

  [1]刘宏.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科学导报,2016,(1).

  [2]包金玉.浅析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7).

中小学的教师教学论文 篇六

  摘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的信息化,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化社会中教师具备的专业素养,是教师所需具备的能力之一。文章分析了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因素,并结合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提出其改进策略,为有效组织教师培训以及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策略

  一、引言

  随着教育的深刻变革以及我国对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强,中小学教师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标准,从应用与创新、知识与技能、社会责任等方面解释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随后,2013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提高中小学教师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将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有助于有效教学的开展、优化教学过程以及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方法、资源相融合的教学活动下发展的,但是,目前尚没有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这一概念形成统一的认识,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马若明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指“优化教学”,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各种资源来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赵健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界定为教师利用传播技术与信息通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王卫军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理解为一种综合能力,由若干子能力组成,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利用信息资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综合能力;李娟把信息化教学能力定位理论与实践,其中包括信息化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学态度、信息化教学技能、信息化教学研发等。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历史时期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不断变化发展、不断完善提升的,是在一定系统中进行的,它的影响因素既有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外部因素,又有来自教师本身的内部因素。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就是在不同的因素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

  (一)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社会因素

  社会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的信息化,使教育领域包括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育评价等在内的各个环节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教师又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此,信息化社会要求教师的信息化的发展,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社会赋予当代教师的使命与责任。其中,国家经费的下拨与国家政策的扶持,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政府下拨的有关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方面的经费是否充足,将关系到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国家制定的与其相关的政策法规,将引导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方向。

  1.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学校因素。学校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是最直接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因素,包括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学校信息资源的配备、同事间使用信息化教学的氛围、校长的支持等方面。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为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信息资源配备的完整与否影响着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质量的高低;同事间使用信息化教学的氛围浓郁有利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积极性的提高;校长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以及认可程度影响着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程度。

  2.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教师因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是信息化教学的核心要素,特别是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观念影响着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是当代信息化社会中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师专业化的各个方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内驱力来自教师本身,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态度、教师的信息素养以及教师的年龄都影响着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三、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建议

  (一)大力宣传与投入,转变教师信息技术的意识

  大力宣传将信息技术应有于教学中,对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深化教育改革以及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媒体宣传与推广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过程中的涌现的先进教师典型以及先进教师集体,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实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其次,提高中小学校长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认识,采取多种方式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形成重视、关心、支持的氛围。最后,从国家的政策保障方面来说,要更加重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经费投入,加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

  (二)积极探索与研究,完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培训

  信息化教学技能主要包括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化设备的熟练操作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等。教师虽然普遍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但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能力还是不够扎实与熟练,应用能力比较差。因此,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1.职前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过程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静态走向动态,从阶段性教师培训到终身性教师培训。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同样重要,都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缺一不可。但是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的培训与在职教师的侧重点不同。职前教师的培训主要以基础技能知识与学习为主;在职教师主要以技能在情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为主。我国应该加强重视对中小学未来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与培养,例如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相关的一些标准都主要针对职前教师的,而我国主要针对在职教师。而我国在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更是参差不齐,与职前教师的培训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2.从实际出发改进培训内容。培训前要对所培训的教师进行调查,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并针对不同的教师水平来确定培训内容,培训的内容不能低于教师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也不能高于教师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只有改进培训内容,教师才能真正学到与教师信息化教学相关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当中。在制定培训内容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学科教师的特点以及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需求,为其提供丰富的、具有特点的培训课程。

  3.开展多元化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多元化的教师培训层次多种多样,可分为信息化教学融合能力的培训,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的培训,信息化教学迁移能力的培训等;也可以分为信息化教学扫盲的培训,主要针对一些落后的地区以及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深化应用的培训,主要针对一些已经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教师,技术知识技能的创新性培训,主要针对信息技术经验丰富的一些教师。我国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偏低、培训效果不尽人意以及培训效率低等一些问题出现,使得摒弃单一的培训模式实施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尤为必要。院校培训可以将大量的教师集中起来,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地点,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的学习中,学习系统的相关知识;但是教师不可能有太多空余的时间,这就需要学校自己根据本校老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来有侧重的在学校内部开展专题培训、教学经验交流和骨干带头等活动;教师还可以通过自主研修,自主地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研究。

  (三)做好规划设计,加强信息化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信息化教学的加强离不开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软件环境的建设和硬件环境的建设。软件环境建设包括学校可以定期举行有关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交流会或者讲座,使各个学科教师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鼓励教师团队教、学、研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校的优秀教学软件进行学习。硬件环境建设需要政府与学校的支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达到了教师教育教学的需要标准。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2]李玉斌,刘会宇,张贝贝,于倩.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0).

  [3]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5).韩健梁,赵晋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

  [4]刘长卿.无定河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个案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5]教师[2013]13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Z].

相关文章

水德与官德-对《老子》官德思想的物化解读【优秀3篇】

《老子》一书十分重视为官之德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它利用精辟的水德哲学来阐释为官者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并提出为官之德在于善利天下、处下不争、处下寡欲、胸襟博大.通过将官德思想物化之一途径,使这官德...
论文2015-07-07
水德与官德-对《老子》官德思想的物化解读【优秀3篇】

内容,还是形式?──阅读教学的人文思考(优选3篇)

内容,还是形式? ──关于阅读教学的人文思考 万金党 “形式-内容-形式”是阅读教学的通用模式。其中,前一个“形式”是字词句篇的感性存在,后一个“形式”指语言运用的规律和技巧。这样...
论文2015-06-05
内容,还是形式?──阅读教学的人文思考(优选3篇)

浅论莫扎特歌剧的音乐特征论文

[摘要] 莫扎特歌剧音乐具有优美轻快、音乐形象丰富多样,同时富有民族性及艺术性,正是这些音乐特征才使得莫扎特歌剧生命力旺盛、朝气蓬勃。研究莫扎特歌剧的音乐特征,有助于更好的演唱莫扎特的歌剧音乐。 [关...
论文2012-05-06
浅论莫扎特歌剧的音乐特征论文

工程造价毕业论文致谢(推荐6篇)

一段忙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要即将结束,众所周知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优秀的毕业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程造价毕业论文致谢(精选8篇)...
论文2012-08-03
工程造价毕业论文致谢(推荐6篇)

白色念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白色念球菌是霉菌中的一种,是一种能感染上消化道的霉菌病.念珠菌本身不会造成鸡只伤害和死亡的现象.但其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所产生和释放的毒素能引起鸡本身中毒反应.直接影响鸡的生长发育.还可造成免疫抑制和...
论文2013-01-01
白色念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化学教学与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教育论文【优秀3篇】

【摘要】: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明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在化学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既是现实的需要,又是长远之计。中学化学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环境教育内空,而在尚未单...
论文2012-08-04
化学教学与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教育论文【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