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展望怎么写【精简3篇】
论文展望怎么写 篇一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展望部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展望部分不仅能够对研究的意义进行总结和概括,还可以为读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因此,写好展望部分对于一篇优秀的论文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写好论文的展望部分。
首先,在写展望部分时,应该对研究的意义进行明确的总结。这一部分应该简明扼要地回顾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强调其对学术和实践的贡献。通过对研究意义的总结,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在展望部分中,应该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这一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可以提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改进的方向。其次,可以结合当前研究的结果,提出一些可能的研究扩展方向。最后,可以探讨一些与当前研究相关的问题,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并鼓励他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此外,在写展望部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首先,展望部分的内容应该与前文的研究成果相呼应,不能脱离前文内容单独存在。其次,展望部分应该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即提出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应该有明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让读者能够根据展望部分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展望部分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立性,即提出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应该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立性,不仅能够拓展当前研究的边界,还能够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写好论文的展望部分对于一篇优秀的论文来说至关重要。在写展望部分时,应该对研究的意义进行明确的总结,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并注意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创新性和独立性等要点。通过合理的展望部分,可以使论文更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为读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论文展望怎么写 篇二
在论文写作中,展望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写好展望部分既能够提升论文的学术价值,也能够为读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指导和思路。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写好论文的展望部分。
首先,在写展望部分时,应该对研究的意义进行明确的总结。这一部分应该简明扼要地回顾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强调其对学术和实践的贡献。通过对研究意义的总结,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在展望部分中,应该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这一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可以提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改进的方向。其次,可以结合当前研究的结果,提出一些可能的研究扩展方向。最后,可以探讨一些与当前研究相关的问题,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并鼓励他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此外,在写展望部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首先,展望部分的内容应该与前文的研究成果相呼应,不能脱离前文内容单独存在。其次,展望部分应该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即提出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应该有明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让读者能够根据展望部分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展望部分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立性,即提出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应该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立性,不仅能够拓展当前研究的边界,还能够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写好论文的展望部分对于一篇优秀的论文来说至关重要。在写展望部分时,应该对研究的意义进行明确的总结,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并注意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创新性和独立性等要点。通过合理的展望部分,可以使论文更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为读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论文展望怎么写 篇三
姓名: xx
学号: xx
分校: xx
专业: 会展策划与管理
指导老师: 张为民
时间: xx
内容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二、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偏差问题探究
2.1国内高校会展专业设置分析
2.1.1国内高校会展专业设置现状
2.1.2 国内高校会展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2 会展专业实践教育分析
三、 对会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3.1 应尽快组建国家级会展教育专业委员会
3.2 构建会展核心课程体系框架
3.3 完善实践与实验课程体系
四、 结 论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科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会展相关企业(会展公司、 会展场馆、旅游公司、旅游 饭店等)、会展行业协会、政府会展管理部门培养德才兼备、适应我国会展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基本胜任会展企业经营管理和在会展行业管理从事管理、咨询、教育、科研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然而,在对该专业本科学生就业调查中发现真正进入会展行业的比例并不是特别高,而实际能从事会展经济管理工作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些现象反映出我们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的存在与我们的教育定位以及培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从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就业现状出发,对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偏差之间存在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的改革探索,以期能改变学生就业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的偏差,同时也为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1)会展专业教育;
(2)就业;
(3)课程体系
一 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为了进一步了解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情况, 笔者以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为调研对象,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两所学校06级本科大三学生进行了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就业倾向等方面的调研,同时也对上海师范大学的首届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08届毕业生进 行了就业现状统计。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6份。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后发现,在课程设置方面,21.20%的学生对目前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表示满意,78.8%的表示一般满意。在专业课程教材方面,86.85%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10.15%表示教材内容理论多、实践案例少,3%的学生认为教材陈旧。在实践教学方面,62.25%的学生认为目前专业授课的理论性强、实践性缺乏;28.96%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较多但多为低层次服务(如咨询、现场维护等),而67.4%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少,应当增加有针对性的实践机会;同时就实践机会的内容,85.36%的学生选择参加实际会展运作,11.39%选择参观会展场馆和观摩会展,
3.25%选择邀请业内人士演讲交流。可见学生对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实践机会非常渴求,被调查者的一致观点是,只有亲身参与和体验展会,才有可能加深对会展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与会展从业人员的接触,让学生看到自己在综合素质方面的不足,从而提高自身素质训练的积极性。在就业倾向方面,47.69%的学生选择会从事会展业,31.14%的学生选择不从事会展行业工作而从事其他行业工作如旅游、外贸、财会和翻译等工作,21.16%的学生 选择不确定,对就业问题表示茫然。在对上海师范大学的首届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08届86名毕业生进行的就业现状统计中,截至2008年7月15日,该校2008届毕业生签约率为96.51%(其中4名考上研究生,2名出国)但从事会展行业工作的专业签约率仅为18.07%,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 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偏差问题探究
高校设立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其培养目标就是为会展相关企业、会展行业协会、政府会展管理部门培养能基本胜任会展经营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而现实就业情况说明大部分的该专业学生没有进入会展行业工作,这种偏差的存在与目前会展教育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1国内高校会展专业设置分析
2.1.1国内高校会展专业设置现状
截至2007年底,教育部批准开设“展经济与管理”和“会展艺术与技术”专业的高校共计26所。从这26所高校会展课程设置情况来看,主要是依托原有的专业群,结合师资和教学资源设置课程,主要分为四个方向。经济管理类方向。以广东商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高校为代表,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侧重于经贸类方向。重点研究会展过程的策划、营销、管理和服务。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市场营销、经济地理、服务管理等相关课程。外贸类方向。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代表,主要课程设置倾向外贸类方向。在外语方面和国际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课程设置量较大,并配套世界经济与政治、跨文化研究以及国外会展等课程。 旅游类方向。以上海师范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沈阳师范学院为代表, 在必修课中设置了会议策划与管理、展览会策划与管理、奖励旅游策划与管理、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等课程,在选修课中设置了旅游文化学、休闲学等课程。艺术类方向。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代表,重点从艺术设计应用角度切人,培养会展空间设计人才。这26所高校设置的专业课程约有200门。其中比较具有共性的课程包括基础理论类、管理类、法规类、服务类、营销类和策划类课程。此外,各院校根据自身的实际,基于未来发展方向,设置了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 ,如上海师范大学的目的地管理公司经营与管理、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城市会展业发展规划、浙江万里学院的会展经济数学研究方法、会展史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的外语类课程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一方面体现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的关联特点,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各高校 自身的专业特色。
2.1.2 国内高校会展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在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课程背后,我们应当冷静地看到当前会展
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①、专业方向过散。正如上面所说的国内分属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其设置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主要基于其原有的专业群,因而使得会展专业课程的设置表现出较强的各高校特性,而缺乏专业发展的共性。现有会展专业的方向比较分散,有经济类、旅游类,还有艺术设计类的。有些甚至与其他专业重合内容较多, 主要反映在侧重经济管理、旅游业专业的高校。
表 1 我国高校会展专业起源一览表
②、缺乏成熟专业群的支撑。从表1中看出,现有的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在专业和学科的依托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依托经济管 理类专业,有的依托外语专业,有的依托旅游专业,还有的依托工艺设计等专业。一般说来,一个成熟的专业需要有成熟的专业群来支撑,并与相关专业形成互动趋势,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还无法明确相关的专业群,因此,使得会展教育在未来发展的后劲方面可能会一在一定的问题。
③、专业目标不够明确。从专业设置的方向看,很多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系统的体系。即使是同一个课程,在内容的安排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差异。表2中,在会展管理类模块课程的内容安排上,有的高校重视基础性概念,有的高校重视国内外比较; 在工商管理类模块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所选择的课程内容五花八门,差异较大,无法形成对整个课程体系的支撑。
表 2 上海两所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院校课程比较
④、专业知识点体现不明显。专业知识点是一个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核心标志,也是一个专业知识深入程度的重要体现。从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看, 专业课程多为陈述性和记录性课程,有些课程甚至是其他专业课程在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翻版, 缺乏具有专业自身特色的深层次专业知识,因此,导致专业富有替代性, 使得就业时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较容易替代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会展工作。
⑤、课程设置缺乏基础框架。对于一个专业而言,在授予学位的过程中,必须要具有相关的核心课程。但由于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尚未形成在核心课程方面的共识,无法确定专业的核心课程,这就会对未来的学位授予工作带来诸多影响。因此,明确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2.2 会展专业实践教育分析
会展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特征非常明显的学科,我们应当注重会展教育的实践性培养。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设定,通常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学习公共课,二年级才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到四年级花费达半年的时间撰写毕业论文和寻找工作,学生真正进行专业学习的时间仅有两年半。而在这两年半的专业学习中,学生又被大量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挤满,以致留给学生专业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少之又少。一般而言学生的专业实习仅有16周,时间多在三年级的下学期。但由于会展业具有季节性强、筹划时间长、接纳学生数量有限的自身行业特点,往往使得一个班的学生一部分去实习,一部分留校上课。即使去实习的学生往往也因没有较长的实习时间和实用的实践机会而蜻蜓点水,了解皮毛而已。此外毕业实习也仅有6周,名为毕业实习,实际上也变相成为了“放羊”,让学生自己去找工作。我们以会展强国德国的巴登霍恩夫国际应用技术大学会展管理专业的实践学制为例。该校学习期限共为三年,分六个学期。除去第一和第六个学期外,自第二学期始,学生就有大型活动认知实习和大型活动项目管理中的项目实习,实习的重点是让学生带着理论知识走出课堂,从理论到实践,对会展业有直观的认识。第三学期同样也有大型活动认知实习和项目实习,然而与第二个学期的实习内容有别。这次实习是为了让学生能带着实践知识走入课堂, 从实践到理论的更深人实习。第四学期的实习时间最长,为期5个月。学校与有关单位联系,提供在会展公司、广告公司、会展配套服务提供商或者大型企业的公共关系部门、市场部门的实习位置。第五学期又有大型活动实习。由此来看,实习竟然占了学生全部学习时间的近1/3。而且长达一年的实习是连续不问断的,从而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熟悉会展工作的各个环节,熟练掌握某个工作岗位的具体环节。因而等到学生 第五学期再次参加大型活动实习时,学生基本上都能独当一面地开展会展工作。这一“定向培养、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大大增加了学生接触实践的机会,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 对会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3.1 应尽快组建国家级会展教育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是协调、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专业发展步人正常轨道的标志。当前,教育部尚未成立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也没有明确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纳入相关的专业委员会,因此,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尚处于无序状态,对未来专业的发展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会展专业的发展需要有关部门给予重点支持和帮助,以便扶持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建议国家教育部尽快成立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或暂时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纳人相关的专业委员会进行指导,待时机成熟后,再成立专门的专业委员会。
3.2 构建会展核心课程体系框架
会展核心课程体系框架应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等三大类。在专业基础课方面,应重点设置经济学、管理学、行政学、法学、公共外语、会计学和统计学等方面的课程;在核心专业课程方面, 需要设置会展概论、会展策划与组织、会展场馆管理、会展服务管理、 会展信息管理、参展知识、会展营销等课程;在专业选修课方面,应重点设置会展经济、展示设计、会展广告、会展文案、会展心理知识、会展物流、会展礼仪等方面的课程。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可以广泛吸收其他专业建设的经验,但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上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创新。在课程内容方面,应防止旅游、广告等专业的课程过多,以避免专业趋同现象。要从根本上思考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改革的实际,突出特色,从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专业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实验教学建设、实践教学建设、素质拓展课程创新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形成新专业、新思路、新模式、新效果的良好课程体系框架。
3.3 完善实践与实验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 应重点考虑实践教学的效果问题。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有着比其他专业更好的实践条件,因此,应充分利用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的时机,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采取会展专业的产学合作教育,深化会展学科的教学改革,与会展行业协会建立联系,与重点展览馆所、展览企业共 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为学生在实践性的环节上作好铺垫。使学生经过几个学期的合作教育后,能够真正将会展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产学合作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也可发生变化, 使教师向双师型转变,将现实会展运作经验融人到课堂教学中去。此外由于会展业起步较晚,因此,本科生也可以培养会展科研的能力, 通过组织市场调研、专题研究、策划大赛等方式,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总之,各高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采取不同学期课程松紧调整、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创新授课方式、创新实习方式等措施,增加学生接触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 结 论
会展专业的学科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我们只要不断积极完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就能构建出适应会展
行业发展需求、学生就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消除学生就业与专业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的偏差,为会展行业培养出具备良好素质、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会展人才。
参考文献:
①、邬国梅。国际会展高等教育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J】。改革发展,2007,(5):13—16。
②、马勇、肖轶楠。我国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J】。旅游科学,2005,19(2):75—78。
③、俞 华。试论会展学学科体系的构成【A】。会展论坛【C】。2006, 27—29。
④张健康。 德国会展教育体系的考察与思考【J】。海外思维。2000,
(4):34—36。
⑤、赵群毅、谢从朴。基于SWOT分析的城市会展经济发展研究——以日照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6,(2) :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