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论文(优选3篇)
中国哲学论文 篇一
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与现代价值观的对话
摘要:中国哲学作为世界文化的瑰宝之一,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体系。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哲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本论文旨在探讨中国哲学与现代价值观的对话,以探索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中国哲学,现代价值观,对话,当代社会
引言: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体系以其独特的观点和价值观闻名于世。然而,在当代社会背景下,中国哲学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现代价值观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并对传统的中国哲学产生了影响。因此,探讨中国哲学与现代价值观的对话,对于理解中国哲学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主体部分:中国哲学与现代价值观的对话可以在多个层面进行。首先,可以从道德价值观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哲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责任,强调忠诚、孝顺和和谐。然而,现代价值观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这与传统的中国价值观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平衡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其次,可以从政治制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哲学与现代价值观的对话。中国哲学强调集体主义和权威,而现代价值观注重个人自由和民主。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在政治制度方面产生了冲突和争论。因此,如何在现代政治制度中融合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最后,可以从个人道德修养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哲学与现代价值观的对话。中国哲学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内在的品德,而现代社会更加注重外在的成功和物质追求。这种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迷失和困惑。因此,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培养个人的内在修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结论:中国哲学与现代价值观的对话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在当代社会背景下,探讨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中国哲学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对话与交流,才能实现中国哲学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哲学论文 篇二
传统与现代:中国哲学的转型与发展
摘要:中国哲学作为世界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思想基础。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中国哲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论文旨在探讨中国哲学的转型与发展,以期促进中国哲学在当代社会中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哲学,转型,发展,当代社会
引言: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中国哲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哲学需要进行转型与发展,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因此,探讨中国哲学的转型与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哲学在当代社会中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体部分:中国哲学的转型与发展可以在多个方面进行。首先,可以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哲学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注重道德修养和人生哲学。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中国哲学需要关注更广泛的问题,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个人幸福等。因此,中国哲学需要在保持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与现代社会的需求进行对接。
其次,可以从教育与传承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哲学的转型与发展。中国哲学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需要通过教育和传承来实现其传统与现代的转换。在当代社会,如何将中国哲学融入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具有中国哲学素养的人才,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也需要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媒体平台,将中国哲学传播给更广泛的人群。
最后,可以从国际交流与对话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哲学的转型与发展。中国哲学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其他文化进行对话与交流,以实现互相借鉴与共同发展。通过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等其他文化的对话,中国哲学可以更好地理解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同时也可以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实现发展与进步。
结论:中国哲学的转型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通过探讨中国哲学的转型与发展,可以促进中国哲学在当代社会中的繁荣与发展。只有通过转型与发展,中国哲学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哲学论文 篇三
关于中国哲学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中国哲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哲学 篇1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传统修身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为人修身的文化,是一种适应社会、适应历史发展的道理。中华传统修身文化具有浓厚的哲学基础,修身文化源于哲学,同时,哲学的发展又对修身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中华传统修身文化;哲学渊源;探究
人类文化的产生伴随着人类演化过程的信息传递,天地万物的讯息产生并融汇渗透就形成了文化,而文化是独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和渗透。从词源来看,“文化”一词本意为耕种、养育、培育、发展和尊重。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①《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化为变化、变易、造化”。文化从本义来看是指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和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传承演化进程中形成的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简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通过不同的中华民族文化表现形态来呈现的各种民族风俗、文明和精神的总称。
一、修身文化内涵探究
中国传统文化的开端就以儒家学术为奠基,形成了一整套的关于对人、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即“仁义礼智信”等,也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步以此为基础发展为一整套趋于完善的传统文化体系。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一种对每个人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现象,就是修身文化。修身文化是将为人修身的文化,是一种适应社会、适应历史发展的道理,它以“人性之善也”(《孟子告子上》)、“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的思想为出发点,以“圣人之德”(《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古圣先贤”(《红楼梦》)为个人修身目标,展现了内涵丰富的修身文化体系。中国修身文化起源于人的原始体验,是以人生实践为起点的,进而发展和演化为一种专门之学。
二、修身文化的哲学渊源
中
国哲学以儒、释、道三家影响最为深远,尤其是儒家思想更是深深地铭刻于国人的精神“心底”。修身文化源于中国哲学儒学思想,更是受到儒学思想的深远影响。中国哲学从个人生命体的构成分析人和宇宙,认为一个生命体的诸多构成,与大宇宙息息相通于实存性的小宇宙之中——身体。②“敬身为大”(《礼记哀公问》)的“根身”文化经过历史淘洗和积淀,最终得出了“即身而道在”(《尚书引义》)的哲学抽象。“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章句上》的精神和文化内涵,正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也是儒学的身体观。天人合一即为人道合一,天地为吾父母,民众为吾同胞,万物为吾朋友,寰宇之一切无不与我相关,一切道德活动都是个体应当承受和实现的义务。“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河南程氏遗书》),人与天是体承一道,合二为一的整体。对于修身来讲,只有超越了个体小我,行仁义,尽人道,才能合乎天道,入圣域。所以,“至善”一旦落实到了“敬身”,对身体的至高膜拜就生命化了、宇宙化了、哲学化了,“不亏其体,不辱其身”(《礼记祭义》)、“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诗大雅烝民》)的格言,尊身、贵身、正身、守身、洁身、致身的信条,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的修身提高到人生哲学的高度。中国哲学以修身为体道过程,以修身为通天理为途径,强调了修自身即为悟宇宙之道、即为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可见,中国哲学对修身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深远影响。与中国哲学不同,西方哲学在讨论天与人的关系时是将二者相分离的。在西方哲学看来,个体人是在与宇宙自然的搏斗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这就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意识。由于天人相分,西方哲学从此就衍生出一系列的二元并立——心物并立、人神并立、主客体并立、神人权并立、自然观与人生观并立,理性与非理性并立、事实与价值并立、自由与必然并立等等。正是基于这种观点,西方哲学就要分别研究自然本体和人的认识。西方哲学更多的关注是理想世界里的现实人。什么是人?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政治的动物,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人是文化的动物等。而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的本质概括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修身”即为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自我改造”,即通过个人实践来改变自我,使个人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更能适应客观世界。通过中西哲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修身具有浓厚的哲学基础,修身文化源于哲学,甚至我们可以说:修身文化是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之,哲学的发展又对修身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尤其是中国哲学的发展对修身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哲学的浑厚历史积淀为修身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牢固根基的作用。而且,中国哲学中修身文化自始至终突出和强调实践之行,即“礼,履也”(《说文解字》),这又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本质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内涵相溶互通。所以说,修身文化源于哲学,而且修身文化又纵横于中外哲学和古今哲学。注释:
①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
②康怀远.中国修身文化的和谐意蕴与当代教育价值[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5):86.
作者:吴春岩 单位: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中国哲学 篇2
摘要:中国哲学以独特的学术发展理路而在人类文明文化史中独具一格,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这种独特理路不能仅仅作为“独特”而存在,否则,就像珍禽一样,只具有参观价值,岂不可悲?因此,必须经过反思和批判让世界认识到它的价值之所在。该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反思。
关键词:创新;中西比较;出路
1、创新
中国哲学到底如何创新?这是每一个中国学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中国哲学是一个以注释圣贤经典为独特发展理路的哲学。”这句话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
下面逐条分析:我们不引入西方哲学家站在西方哲学的立场上的评价,我们承认中国哲学是哲学,承认了这一点,2、3点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那么,圣贤经典为何?先秦诸子,特别是以儒、道两家影响最大。我认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思想直接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生活模式以及伦理观念。而对他们的著作的解读成了后来思想者的主要工作,这种传统在儒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既然以注释作为其独特的学术发展理路,那么,所谓“创新”也只能在经典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否能为人所接受要依赖于解读者对经典的把握程度,否则,就会被指责为误解、误读。这种观念极大的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创新能力,他们一直想恢复圣贤之“原意”,然而,到底是否有“原意”?圣贤真的说(say)出了他们的意图(mean),他们真的意图(mean)了他们所说(say)的么?没有人反思这个问题。其实,文本一旦产生,就成了既不同于物,也不同于心的另外一种东西(如果有所谓二元对立的话),独立于作者,提供了巨大的意义解读空间。如果在这么广阔的意义空间中只寻求所谓“原意”,岂不是一种最大的误读么?再者,“原意”是不存在的,说什么是作者之原意呢?他意图(mean)的还是他写(say)下的?这中间有很大差别,书写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无法真正写出我们意图的东西,通常是What we say is not what we mean;what we meanis not what we say。因此寻求恢复“原意”的努力其实恰恰误解了“原意”,作者肯定说出了他自己意识不到的东西,而对这些东西的揭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寻求“原意”的努力使得中国哲学自身缺乏有力的批判和反思能力,后来人对前人的批判只是指出前人在多大程度上“背离”了圣贤之“原意”,没有说出自己的回应的努力,总是“托古言志”。
然而,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即那种由易学精神充分体现的“大宇宙”视野以及历代思想家一直追求的“成圣”“成贤”的生命境界的提升直到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是对生命人生的了悟,从来都与认识论无关;从一开始就参透了人生宇宙的一体合流之道,这是西方人绕了很大的一个圈子才体会到的。不过,他们经历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造就的昌明的科学成果,当然也经历了科学成果带来的严重问题,但是,经过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他们已经能够在自己文化内部找寻解救之道,显然与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以提高生命境界至上追求具有很大的不同。当然,这里不能说哪种文化优劣的问题。但是,由两种文化产生的文明是可以有标准来评价出其高下的。这一点将在后面详尽阐述。
2、中西哲学的比较
“比较”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两种在同一范畴级别的东西或人难免碰到比较的处境,中西哲学以前面临过,现在面临着这个问题,将来很有可能继续面临这个问题。但是,由于两种哲学的异质性使得我们必须先问这个问题:比较如何可能?然后,若可能,采取何种视角何种方式进行比较?比较的意义、意图何在?
我们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中西哲学是异质文化的产物,不同的精神气质、不同的发展理路,甚至有不同的问题。这使得很难把握比较二者的分寸,不留神就会陷入用其中一种哲学来否定另一种哲学的境地。因此,要选择一个很好的立场。如何选择呢?设想我们比较猫和狗两种动物,比较的前提是它们同属于哺乳动物,我们在“哺乳动物”这个高一级的范畴内比较猫和狗两个次一级范畴,能够看出猫之为猫的特色之处和突出特点。再设想我们比较猫和桌子,有意义么?猫和桌子甚至没有共同点,所谓比较就只是分别列举猫和桌子各自的属性而已,不能通过二者的比较使得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猫的特点,这不是真正的比较。因此,中西哲学比较的前提也必须是中西哲学的共同、共通之处,在这种共同、共通的基础上再谈比较才来得更有意义和价值。否则,就像比较猫和桌子一样荒谬不堪。二者是否有共同、共通之处呢?有,同是人类文化的产物,都关注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但是,差别从诞生之日起就产生了,两种哲学沿着不同的.路向发展: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伦,以及人与万物在宇宙大背景下的和谐相处,最高境界当然是天人贯通之道。这一点在《易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大衍筮法”通过蓍草这种祖先认为有灵性的植物进行占筮,向全幅视野下的宇宙开放,感通天、地、人三才的格局,纳入阴阳二气以及由阴阳二气生发的宇宙万有,宇宙万有都存在于宇宙大化的特定时段——四时、年月等,通过感通就进入了与宇宙大化一体无隔的生命状态以及对未来了如指掌的精神豁然状态。这种初始状态体现的精神使得中国哲学表现出向原点回归的圆而神的品质。西方哲学自发端之处就有一种知识理性的倾向,苏格拉底将人的道德理性的建构诉诸“知识理性”。“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当然这里的“知识”、“认识”不同于由笛卡儿开始的二元对立模式下的“知识”和“认识”,也决不同于中国哲学的内省工夫。后来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的真正开端。亚里士多德一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道出了整个西方哲学的精神——不断的超越。西方哲学家们在很长时间内都把对真理的追求作为自己的目标,把确定性作为知识的坚固基础,现在他们已经意识到这种思维模式的巨大缺陷,于是对传统哲学展开了猛烈批判,试图寻求走出这种思维模式的出路。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是一个国家概念,而“西方”则是一个地域概念,这种比较可能会遭到很多非议。我们可以自豪于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但是我们要看到,今天传统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因此,我们必须反思这种文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如果中国哲学以及传统思想只是在线装书中存在的东西,那么她的生命力已经很脆弱了。
3、中国哲学如何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华文明遭遇西方文明是第一次遭受异质文明的冲击,之前的佛教还是同属东方文明的范畴,因此没有对中华文明造成什么影响,反而以独特的存在形式在中国发展壮大。
前面提到了文化与文明的不同,这里具体展开一下:
作为文化中西没有优劣之分,但是文化造就的文明可以做出高下的衡量,标准是人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表现。一种文明如果能够为人提供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生活、思想空间,我们可以断定这种文明的质量要高,因为这种文明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从这个角度看——这个角度是具有很大合理性的——很明显,西方文明的质量要高。中国有很多人,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阶层,抱有一种“优雅”的怀旧情结,思念所谓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声称羡慕中国农民那种“无忧无虑”的“浪漫”的田间地头的生活,自己却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一切便利,如果真的让他们回到那种生活,他们大多是不愿意的,对以西化为特色的现代化的批判不能通过回复所谓“前现代”状态而彻底完成,不能一味追忆逝去的东西,而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和西方都在批判现代化,中国如何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很明显发出声音不是说再建古代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而是要使得世界上能有更多的人发现中国传统思想的可贵,并且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发展出有助于全球问题解决的路径,才不至于出现在世界哲学会议上没有中国人的声音的悲哀局面。西方社会对现代性的批判产生了后现代主义,但是后现代的破坏性以及消极的特征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方案,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很多可贵的思想,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另外一种积极的批判。
然而,如何找到这样一个路径是最大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出路还得从圣贤经典中发掘,但不再是紧紧追索圣贤原意的解读,而是创造性的“误读”,譬如,《庄子》一书的最独特之处不在于他表达了什么思想,而在于庄子的言说方式本身,完全可以对庄子进行这种暂时剥离内容创造性的“误读”,因为哲学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言说方式的选择,语言可以成为思想的桎梏也可以成为思想的完美表达,因此找到自己的言说方式就是创造性的重要一步。西方哲学史上,柏拉图以优美的对话体为特色,后又经历了近代多种形式,有几何公理式的也有其他一般论文文体,德国古典时期哲学职业化之后哲学著作的书写与其思想一样枯燥、严谨。尼采反对传统哲学的武器除了其思想本身之外还有其一反传统的写作方式,他采用格言式的表达,使得哲学思想再次灵动鲜活起来;海德格尔一生都在寻求自己独特的言说方式,他知道“语言是存在的家”,认为只有艺术和诗才能真正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并且也写了很多诗歌,尽管被诗人们认为是蹩脚的,不过我们可以从海氏的努力方向获得启发。语言一旦选定就会携带着思想向前流淌,至于是否顺畅取决于二者的协调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处之所以剥离思想和语言,即内容和形式,是为了强调语言对于创造的重要性,实际上,内容和形式永远无法分离,不是想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思想就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的,思想的特质也能制约语言的选择。不过,我们可以在这种“短暂”的剥离中获得启发,因为出路通常在普通判断认为没有出路的地方。(作者张洪杰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职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6
[2]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颜炳罡。四书通解。学苑出版社。1999
[4]庄子
[5]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