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类型与特征的研究论文【推荐3篇】
广西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类型与特征的研究论文 篇一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广西地区的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广西的中小学教育中,民办学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广西民办中小学的办学模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篇论文将通过对广西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研究,探讨其类型与特征。
一、广西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类型
广西民办中小学的办学模式可以分为三类:完全民办模式、合作办学模式和特殊办学模式。
1. 完全民办模式
完全民办模式是指民间资本独立创办并完全自主经营的学校。这些学校的办学主体通常是个人、企业或社会团体。学校的运行资金主要依靠收取学费和其他捐赠。这类学校的特点是办学自主性强,教育质量较高。
2. 合作办学模式
合作办学模式是指民办学校与政府或其他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办学的模式。这些学校通常由政府与民间资本共同出资兴办,由政府提供土地和一定的财政补助。这类学校的特点是政府与民间资本共同参与,学校的办学管理相对规范。
3. 特殊办学模式
特殊办学模式是指民办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有一些特殊的模式。比如,一些学校与企业合作,将教育与就业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还有一些学校与国外学校合作,引进国际化教育资源,提供国际化的课程。
二、广西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特征
广西民办中小学的办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多样性
广西的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多样化,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办学模式。这种多样性使得广西民办中小学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
2. 灵活性
广西的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较为灵活,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教育发展趋势进行调整和改革。这种灵活性使得民办学校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3. 教育质量较高
广西的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这种注重教育质量的特点使得民办学校在教育竞争中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结论:
通过对广西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广西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类型多样,特征鲜明。这些办学模式的存在和发展,为广西的中小学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然而,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广西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研究,以促进广西中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广西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类型与特征的研究论文 篇二
引言:
广西地区的民办中小学在教育事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对于广西民办中小学的办学模式的研究还较为有限。本篇论文将通过对广西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研究,探讨其类型与特征。
一、广西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类型
广西民办中小学的办学模式可以分为三类:完全民办模式、合作办学模式和特殊办学模式。
1. 完全民办模式
完全民办模式是指学校由个人、企业或社会团体独立创办并完全自主经营。这类学校的办学自主性强,教育质量较高。
2. 合作办学模式
合作办学模式是指学校与政府或其他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办学。这类学校由政府与民间资本共同出资兴办,办学管理相对规范。
3. 特殊办学模式
特殊办学模式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有一些特殊的模式。比如,学校与企业合作,将教育与就业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还有学校与国外学校合作,引进国际化教育资源,提供国际化的课程。
二、广西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特征
广西民办中小学的办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多样性
广西的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多样化,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
2. 灵活性
广西的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较为灵活,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教育发展趋势进行调整和改革。
3. 教育质量较高
广西的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结论:
通过对广西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广西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类型多样,特征鲜明。这些办学模式的存在和发展,为广西的中小学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然而,对广西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促进广西中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广西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类型与特征的研究论文 篇三
广西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类型与特征的研究论文
[摘 要] 广西民办中小学教育近10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主要的办学模式有私人或企业投资兴办的“私立学校”模式,公办学校转制的“国有民办”模式,“民办公助”、“公有民办”模式,社会团体与个人合资创办的“民有民办”模式,连锁经营的“教育集团”模式,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合作制模式,以及正在萌芽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等。综观广西现有的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其特征突出表现为五个方面的“多样性”,即办学主体的多样性、投资来源的多样性、产权归属的多样性、运作模式的多样性和管理方式的多样性。
[关键词] 广西 民办中小学 办学模式 类型 特征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之后,我国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不断丰富和发展,这在广西民办中小学教育中也日益显现。目前广西有近700所民办中小学,在校生30多万人,并且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在逐年增加,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私人或私企兴办的“私立学校”模式
这里所谓的“私立学校”模式主要是指由个人独资、多人合资或由非公有制企业所办的学校。这种模式的民办中小学在广西民办中小学中占到90%以上。它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寄宿式和简易式。
寄宿式民办学校以招收中、高收入家庭的学生为主,它们规模较大,设施齐全,校园具有现代化特色,实行封闭式管理,办学水平和效益较高。办得较好的有南宁市英华学校、贵港一德实验学校、贵港市平南大将中学、梧州市苍梧正源中学、防城三官学校、玉林英才学校等。这些学校在校生最少的有1350人,最多的达到6100人,有不少是实行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服务的学校。
简易式的民办中小学一般设立在外来暂住人口较集中的城郊结合部,主要解决外来务工的低收入家庭子女以及郊区农民子女入学就读问题。如钦州市的星光小学、英华小学。这种学校教学设施比较简陋,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相对较差,不过由于收费不高,因此容易被低收入家庭接纳。
2.公办学校转制的“国有民办”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下,将一些基础相对薄弱、办学效益不佳或基础较好、重点扶持的公办中小学转制为民办性质,学校的国有资产属性不改变,其特点是产权国有、经费自筹、民办机制。可分为两种类型:重点转制型和弱校转制型。
重点转制型如钦州市外国语学校,它是2000年经钦州市政府、教育局批准将原有的钦州市二中初中部改制成立的,该校利用了市重点中学钦州二中校园原有的优质师资、教学设施以及学校品牌等优势直接转制办学,由于“先天”办学基础较好,加上实行按民办教育运行机制的改革,很快在周边地区声誉鹊起,家长、学生蜂拥而至。学校在按民办教育机制运行的7年中,共向社会集资办学经费6330万元,学校的国有资产从1998年的几百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7千多万元,并将钦州二中从原来的29.5亩扩大到近250亩。
弱校转制型以南宁市十二中为代表,该校长期以来生源不足、资源闲置、办学效益差,南宁市政府和教育部门将其改制为国有民办性质的“南宁外国语学校”后,在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注入民间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按民办方式运作,激发了办学活力。
“国有民办”学校融资的方式以收取学杂费为主,收费比一般公办学校高出4倍以上,但由于它们打出“名牌学校、骨干教师”的牌子,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因此吸引了不少家长把孩子送来。但应该指出,这种模式在思想认识、制度政策、具体操作上仍存在不规范的问题,社会争议多,有待进一步探索。
3.“民办公助”、“公有民办”模式
这是公私合办的办学模式。民办公助的特点是产权民有、经费自筹,由政府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主办,实行董事会或理事会的管理体制。政府以“提供学校优惠用地”或“提供一部分公办教师编制”等形式给予扶持和帮助。“民办公助”学校的典型代表有南宁市育才实验中学,该校是在南宁市城区扩建后市政府为解决新地段生源就读问题,引导民间投资并与民间合作而兴办的。它由民办学校——南宁市育才双语实验学校投资,市政府提供学校优惠用地,并提供30个公办教师编制,学校承担该地段生源的一部分招生任务。学校现有中小学生2000多人,教职工240人。办学10年来,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南宁市享有较好声誉。
“公有民办”模式的特点是产权公有、经费自筹、民间承办。具体操作办法是学校公有的性质不变,通过签订承办协议交给公司联合体或个人承办,使公有学校的资源潜力得到挖掘。如柳州市国营三门江林场子弟学校是一所国有企业办的学校,由于生源不足,造成教师过剩、资源闲置。为了解决学校校舍设备闲置、企业办学压力过重的问题,学校与热爱教育的有识之士签订协议将学校交其承办,学校更名为“柳州博奥学校”,公有性质不变,引入民办机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创建“寄宿制封闭式管理”、“特长生培养”等办学特色,使学校走出了办学困境。
4.社会团体与个人合资创办的“民有民办”模式
这种模式的产权具有混合性质,属集体共有,其经费主要来源于集体性组织、私人出资和学生学杂费,政府几乎没有补贴。这种模式有几种类型,民主党派办学是其中之一,如柳州市的中山中学、民进高中分别是由民革柳州委员会、民主促进会举办,学校法人代表是其党派内人士,校长都是聘请退休校长担任,学校的产权归属民主党派。柳州市新世纪高中是另一种类型,由某技工学校与私营业主联合举办,产权属混合性质、集体所有。
5.连锁经营的“教育集团”模式
这种办学模式的特点是产权民有、经费自筹,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统一管理模式,资源共享。如桂林光华中学是著名教育企业家何光华先生创办的光华教育集团的一个分校,建在风景秀丽的旅游名城桂林市。校长是由光华集团委派,管理人员和教师由校长面向全国招聘。学校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现有学生700多人。面向全广西招生,收费标准是每学期小学7700元、初中8800元、高中9900元(含学杂费和生活费)。
6.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合作制模式
这种模式所有制成分较复杂,在学校资产中有私有、集体和国家的或混合其中之二,产权具有混合性质。办学的启动资金采取合股投资方式,由创办者共同出资完成前期投入,后继投入主要靠收取学生的学杂费。如果学校有了盈利,在留足发展基金、公积金、风险基金后,对于剩下的部分,按一定比例和股份投入由各产权主体分配。股份合作制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产权混合、投资主体多元化、实行董事会管理体制。如贵港市高中举办的圣湖中学,由贵港市高中以其教学和管理模式等无形资产作为虚拟股投入,该校教职工以资金入股形式投资建校。据调查,这种模式的民办中小学数量很少。
7.正在萌芽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颁布实施,广西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开始破土而出。例如,2005年4月,由自费中介出国留学公司——北京英华国联科贸有限公司在广西钦州投资举办的英华国际中学已破土动工,该校建成后与英国国际学院合作,走“留学教育”的路子。这种模式为学生家长在国有民办、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模式之外提供了新的选择。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尽管广西民办中小学与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民办教育蓬勃发展的潮流相比,由于起步晚、发展慢,因而在办学模式上仍显得不成熟,有的还处在尝试和萌芽阶段。但其“多样性”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具体地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多样性”。
办学主体的`多样性。办学主体既有公民个人、社会团体、民主党派、国有或集体的企事业单位、民办或私营企业等独立办学的单一主体,又有两个或多个举办者联合办学,如政府与企业联合办学、学
校与私营业主联合办学、民间个人联营办学等,体现了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办学的特征。投资来源的多样性。其中,公民个人或企业投资、捐资、集资是办学启动资金的重要来源,学校启动后,大多数则依靠学生缴纳的学杂费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以学养学。办学条件和质量较好的学校,还能收到家长自愿缴纳的赞助费或建校费。一些有实力的民办中小学可得到银行贷款,但并不普遍。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补助,在民办学校经费构成中一般只占很少部分。
产权归属的多样性。根据我们对广西各地市的民办中小学的抽样调查,其产权状况大致是:属私有产权的占65.6%,混合产权的占15.6%,共有产权的占12.5%,国有产权的占6%。
运作模式的多样性。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
(1)原始积累拓展型。这类学校一般以租赁办学场所为起点,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白手起家,逐年积累,滚动发展,以城乡结合部和农村民办中小学较为常见。
(2)盘活闲置资产型。这类学校是利用一些闲置的校舍、工厂或企业的场地和资源,采取入股等形式,充分盘活社会闲置资产用于民办教育。
(3)“私人+银行”型。由私人或私人合伙投资,以私人自有资金启动,并向银行贷款,用于建设校舍等硬件设施和配置较好的设备、师资,以硬件强占领市场。
(4)连锁集团型。这类学校既可由全国连锁经营的教育集团选择主要城市进行校园规模投资(如桂林光华学校),也可依靠名牌学校的教育品牌,与企业合作创办新学校,通过人才和管理经验的输出,实现名牌复制、优质教育资源扩张(如北大南宁附属实验学校)。
管理方式的多种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的职责是对学校的总体规划、发展方向、培养目标、体制改革进行咨询和审议,指导和审议学校重大决策,校长则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方式在广西民办中小学所占比例较高,据抽样调查,有65.7%的民办中小学采用这一方式。
二是校长负责制。一般是公民个人举办的或从小到大滚动发展起来的民办学校采用这一方式,由投资者担任校长,自主组建班子,校长是学校运行和决策的权力中心。
三是主办单位指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般是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学校采用此种方式。
四是教育集团统筹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的具体办学和日常行政工作主要由校长负责,教育集团的总负责人主要精力放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经营管理上。从管理方式看,与公办中小学相比,民办中小学校长在办学思想、人事、财务、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教学等方面的管理上均有较大的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