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散文尚新求奇原因探究【优选3篇】
韩愈散文尚新求奇原因探究 篇一
韩愈是唐代文学家、散文家,他的散文风格独特,追求新奇之感,这在当时的文学界是非常罕见的。那么,韩愈散文尚新求奇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韩愈是个具有强烈探索欲望的人。他对于世界的探究充满了好奇心,渴望发现和了解未知的事物。正是这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在文学创作中追求新奇之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对世界的探索和独特的见解。
其次,韩愈追求新奇也与他的思想观念有关。他是一位崇尚变革和创新的文学家,对于陈旧、沉闷的文学形式和内容持有批判的态度。他认为文学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反对僵化和守旧。因此,他在散文创作中追求新奇之感,是他对于时代变革和创新的一种回应。
此外,韩愈对于人类心灵的独特洞察也是他追求新奇的原因之一。他深入人心,洞察人类的欲望、情感和思想。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揭示人类内心的真实和复杂性。因此,他在散文中追求新奇之感,是为了表达人类心灵的奇妙之处。
最后,韩愈对于艺术的追求也是他追求新奇的原因之一。他认为文学应该具有美的感染力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因此,他在散文创作中追求新奇之感,是为了创造出美的艺术形象和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韩愈散文尚新求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他的探索欲望、思想观念、对人类心灵的洞察以及对艺术的追求。这些原因共同驱使他追求新奇之感,并在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愈散文尚新求奇原因探究 篇二
在唐代文学史上,韩愈的散文独树一帜,追求新奇之感。那么,韩愈散文尚新求奇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韩愈对于传统文学的局限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意识到传统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固化和僵化,认为这种状况限制了文学的发展和创新。因此,他希望通过追求新奇之感来打破传统的束缚,寻找新的表达方式,以期给文学注入新的生命力。
其次,韩愈对于时代的变革充满了热情。在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多元化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韩愈对于这种变革持有积极的态度,他认为文学应该与时代相适应,反映时代的变革和人们的需求。因此,他在散文创作中追求新奇之感,是为了与时代保持一致,并为时代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此外,韩愈对于人性的独到见解也是他追求新奇的原因之一。他深入人类的内心世界,洞察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揭示人类内心的真实和多样性。因此,他在散文中追求新奇之感,是为了表达人性的奇妙之处,并让读者对自身的内心世界有更深入的认识。
最后,韩愈对于艺术的追求也是他追求新奇的原因之一。他认为文学应该具有美的感染力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因此,他在散文创作中追求新奇之感,是为了创造出美的艺术形象和表达方式,并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韩愈散文尚新求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传统文学的认识、对时代变革的热情、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对艺术的追求。这些原因共同驱使他追求新奇之感,并在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愈散文尚新求奇原因探究 篇三
韩愈散文尚新求奇原因探究
韩愈散文尚新求奇原因探究
崔爽(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摘要]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作品呈现出奇崛、求新的审美倾向。这种审美倾向除了与韩愈的性格、思想相关外,与中唐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也是密不可分的。因而有必要在研究其作品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韩愈;新奇;古文运动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是唐代继诗歌之后又一文学高峰。他在文学创作上主张“:词必己出”“,为陈言之务去”,即在文学上追求新奇的倾向。他在《上兵部李侍郎书》中说“凡自唐虞以来,编简所存,大之为河海,高之为山岳,明之为日月,幽之为鬼神。纤之为珠玑华实,变之为雷霆风雨,奇辞奥旨,靡不通达”,这段话说明韩愈刻意追求一种奇辞奥旨的文学风尚,表现在文章的思想和语言中,出现这种倾向除了韩愈自身原因外,还与他所生活的中唐这一特殊社会政治背景有很大关系。
一、韩愈尚新求奇的创作心理的形成
韩愈处在一个社会动乱的时代背景中,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下层百姓流离失所,人们生活困苦不堪。国家内忧外患,矛盾重重,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农民,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
盾十分尖锐,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十分严重。因此,统治者在思想上麻痹百姓,利用宗教缓解社会矛盾,佛教盛行,社会陷入沉重的危机中。韩愈和一些有识之士欲挽救国家,恢复唐王朝的国运,在思想上开启中兴之路,提出文学复古的主张,发起了古文运动并提出了“宗经”“、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在《原道》一篇中提倡儒家之道,反对佛道的观点尤为突出,主张用儒学的思想来统治国家,但在传授的时候应避免理论的严肃、呆板。韩愈便在文章求新求奇上来宣传儒道,用一些奇字、险字来表达主题。韩愈生活坎坷,三岁而孤,跟随哥嫂奔波,兄会卒,随嫂归故乡河阳后,又因中原动荡而举家“就食江南”,“零丁孤苦”。
幼时的坎坷经历对韩愈的人生是有很大影响的。成人后考四次进士方得中,三次应博学宏辞科考试皆没有入选。韩愈来到长安,然而抱负却无法实现,可见心中苦闷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韩愈悲惨的遭遇对其性格影响较大。他曾说过“少小尚奇伟’,可见,韩愈的性格中包含了奇异的因素。他的性格奇诡,并且充满矛盾的心里,他的一生是矛盾的结合体。
韩愈在思想及性格上的奇特集中表现在他对文学的创作之中,他在创作中要求“唯陈言之务去”,“词必己出”。片面强调“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对古人文章“师其意,不师其词”的主张,用新颖、创造性语言表达感情。韩愈在语言词汇上追求新、奇,甚至自己创造一些词语。他的词汇丰富,如“细大不捐”、“诘屈聱牙”、“动辄得咎”、“摇尾乞怜”、“不平则鸣”等,丰富了词汇的发展。清刘熙载说“韩文起八代之衰,实集八代之成”,对其进行了很高的评价。韩愈不仅是一位文学大师,同样也是一位思想家。因此,在文章的立意和构思中也体现出求新、求异的特点。比如《毛颖传》,居然想到为一支毛笔作传,匪夷所思。这篇传记像描写其他传记一样,先叙述毛颖的家世,之后写他的事迹,又写到了秦始皇、蒙恬造笔,并且写道毛颖所起的重大作用。此外,毛颖的性格“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毛颖性格正直,具有高尚的品质,可是“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君中书,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毛颖由中书到不中书,本来是一个自然的现象,但在韩愈的描述中却谈人事,而结尾中“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这句话点到了文章的主旨,韩愈通过诙谐的比喻抒发出替朝中老臣鸣不平的感情。柳宗元评价为:“信韩子之怪于文也。”可见,韩愈文的怪与其内心深处的不平则鸣思想有关。此外,还有《送穷文》、《进学解》都是“尚新求怪”的代表,被人饥为“驳杂无实”,“以文为戏”,其实不然,在这些尚新求怪的背后隐藏着作者对官场腐败的黑暗现象、人才得不到重用以及个人仕途不得意的不平之气,不能直接发泄出来,只能借这种曲折隐晦、旁敲侧击、嬉笑怒骂的.方式表达出来,柳宗元对此发出“若捕龙蛇,搏虎豹,急与之角而力不敢暇”“,尽天下之奇味以足于口”的快感。
二、倡导古文运动需要求新求奇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并把古文运动推向高峰。
在韩愈之前的萧颖士、李华、独孤及等人就开始反对华靡的骈文,提倡古文,有意于改变文风和文体。但他们片面的“明道”、“宗经”要求效法先秦的儒家经典,而对屈原、宋玉及汉代的作品都采用轻视的态度。逐渐把古文引入艰涩难懂的地步。此外,萧颖士、李华重“道”,讲得十分空洞,并没有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因为其主张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肯定,韩愈在吸收前人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运用创新的思想并从现实和文身出发,把“经诰之指归,迁雄之气格”结合起来,并取得古文运动的空前胜利。韩愈的古文中也强调“文以载道”。他所讲的“道”都是“尧舜之道”和“六经之旨”,与解决现实疑惑问题相结合的政治观念具有现实性、形象性,将抽象的道理阐述得很深刻。韩愈主张文学的继承与创新,借鉴先秦及两汉经典,并有所创新。“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只有创新文章笔法才能达到与时文竞争的目的。
另外,作意好奇特,在“赠序文”中表现尤为突出,姚鼐说:“唐初赠人始以序名,作者亦众。至于昌黎乃得古人之意,其文冠绝前后作者。”《送董邵南序》全文字数仅100多余字,却写得跌宕起伏,起笔陡峻,气势磅礴,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开头,点出文章基调且用两次“董生勉乎哉!”用意在于鼓励董生作为一个忠义之士,不要为敌人所用。董生所要去的地方始河北三镇,自天宝以后,长期抗拒朝廷,藩镇割据严重,韩愈主张中央集权,对董邵南的燕赵之行颇不赞同,却又不便明言,只能劝诫“董生勉乎哉”,文章感情奔放,措辞婉转,意在言外。
三、散文自身发展的创新性
韩愈散文的求新、求奇特点除了与他尚奇的性格和思想有关外,与散文自身发展的规律、特点也有关系。
(一)散文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使古文走向复古道路
骈文发端于先秦,在魏晋南北朝大盛,重视对偶、声律、辞采,骈文的发展突破了散文起初枯燥、单调的形式,逐渐向华美的方向发展。发展到唐代,骈文的弊端愈加显示出来,骈文片面讲究对偶、辞采华丽、内容的空虚,已经违背了散文发展的本质。散文的本质在于自由,生动、无拘无束,而讲究声律、对偶的骈文是很难实现的,散文的发展逐渐回归本体,即重内容、重抒情的道路上来,这种变化是自然发生的。在唐初,骈文虽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从“初唐四杰”、陈子昂的一些诗歌中,出现了一些活泼的生气和刚健的风骨,文风的变化已悄然开启了。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这首诗中表现出强烈的立功建业的志向和激昂慷慨的情怀可以看出刚健的“风骨”韵味。“‘燕许大手笔’张说、苏颋在骈文写作中崇雅黜浮、运散入骈,展现出雍容雄浑的气势。”萧颖士、李华、独孤及的宗经,使文学自然走向逐渐走向复古的道路。
(二)散文抒情方式的多样性使创作题材新颖奇特
韩愈的抒情散文大大丰富了古代散文的形式和内容,古文运动的成功进一步使散文摆脱了声律的束缚,形成了贴近生活、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体———古文的创作出现了。骈文刻板拘整,不利于抒情的需要。散文的最主要特点之一就
中国大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