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社区某网友对许巍的评价
天涯社区某网友对许巍的评价
先不做乐评家,做一个听歌的人,分析别人的时候也来一点自我分析———对我来说,许巍属于不用任何音乐/理论/思想分析,一听我就会喜欢的歌手,对他的亲近就像亲近自己本性中的某个软弱部分。他经常不是高于而是低于,不是精神而属于口味,顶多不超过性情、感性部分,像是某种癖好。因为把音乐当成上升、探险、发现的事儿,我永远不会想听许巍,但一旦听了一定又会很着迷。他的不思进取和创作中许多跟不思进取一样的烂
毛病多得简直每听一句都会感到,却不会影响我强烈的痴迷。总之他属于那类老套、没刺激、没新景但令我狂迷的歌手:如果不因为约稿,我永远不会想写他;如果大家都说他的好,我一定要猛揭他的不足;而如果大家都开口大骂,我一定会说起他的迷人之处。许巍是一种瘾。 但许巍有几点还是让我没想到:他那么好听,居然没成万人迷;在我的印象里他受欢迎得简直俗滥,简直滥了街,居然还一直小众着,一直没得到体育馆的号召力;他这样一个好听得像蜜糖的人居然被人当成另类,还居然差点养活不了自己;他穷得撑不下去、崩溃得像是就要放弃的时候居然开始红了,他开始红的时候大家开始开骂了,老FANS开始倒戈了,像是他是因为投降、因为变节才开始红的。 若是许巍都不能红,还有谁能够红?若是许巍都不能成为大众的爱、都不能养活自己,那么谁还能够养活自己?这优质的流行干将差点没能混下去的事实,只能反衬出这超滥的中国音乐界,这超胡搞的流行大众,这超看不懂的全民娱乐的时代! 男邓丽君,摇滚版的靡靡之音 为了交这篇作业,上上个星期,从十年前的《两天》开始,我开始了重听。第一张红星版的合辑,第二张合辑;《在别处》、《那一年》、《时光·漫步》、《每一刻都是崭新的》,十年四张专辑,这一听居然再度被许巍深陷。 那几天的中午我躺在地板上,听着许巍在耳朵里轰鸣,什么也不想做,只是迷醉。 这种症状像极了当年听邓丽君。 许巍的音乐跟邓丽君风马牛不相及,但在音乐给人的感受上,二者逼似。 许巍有一种令人深陷的力量。他的歌不只是醉人,而是麻醉人;不只是沉醉,而是沉陷;不只让人着迷,而是让人萎靡;不只让你欲罢不能,还让你感到有被腐蚀、被化骨的那种效果。这几个句子,把主语换成邓丽君,结果是一样的。 而且,我只在这两个人身上,发现这同一种症状。它简直是我们的天敌,是人性的虚弱本身,是天赐的安慰!所以我称许巍是“男邓丽君”,是摇滚版的靡靡之音。 许巍和邓丽君还有一点是一样的,他们的唱都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所有歌都是一样的,一从他们嘴里跑出来全像是一个调子,像前面歌曲的三胞胎四胞胎。具有同化魔力的演唱者不少,但具有像他们俩这样的同化魔力,我也没见过第三个。因为这种同化魔力,许巍的歌曲,我只记住了《两天》(因为是他的第一首)、《执著》(因为田震先唱过)、《蓝莲花》(因为“蓝莲花”那一句),《小鱼的理想》(这首歌的歌名、歌词和旋律是许巍作品里最个性化的)、《悠远的天空》(完全不一样的许巍及其新乐境)、《曾经的你》(只有一个极简单的句子加一个绕梁三日的滴哩哩哩哩哩,所以记住了),其他的,看到歌名我想不起歌声,听到歌声我想不起歌名,虽然我听了不下十遍。 相同背后的不同,民谣身影后的先锋试奏 许巍的所有歌曲都混淆不清、界线不明,与他那种“永恒”、“遥远”、“今夜”、“简单”、“故乡”、“九月”、“方向”、“温暖”的歌曲取名方式有关,更与有这样歌名的歌曲里千篇一律的风景季节、晨昏早晚、理想希望、失望绝望等描写和词汇有关。它像是一个人心绪的不同片断,许巍从来没有走出来过;像意识浮想的一条河,流经昨天今天,流经去年前年,却始终是这同一条河。 从音乐层面看,许巍嗓音的魅力,许巍的创作手法,也强化着这种千篇一律。嗓音的音色特征、感人魔力不好说,它所拥有的象征却说得出来,甚至在听者接受的层面,听者所感受到的,实际上就是这象征本身。邓丽君的声音是相思,是二人世界的缱绻;许巍的声音是孤寂者的思绪,是时间流逝神思飘飞,是一个人独对自己的孤独忧伤冥想。我想也许正因为是这,它才令听者深陷和麻醉吧。 许巍的创作,基本上是一个套,吉他的套,在吉他中一个和弦一个和弦地走。但非常厉害的是,许巍作的套非常套人。他的每一个旋律都是入耳难忘的,那么顺那么巧又那么别致,有那么一个小小的挑钩,碰你一下,在脑子中萦回不去,盘绕不绝;另外,那旋律又似说话,与语言的韵律、节奏相一致;又带一点点口音,这口音也是一个挑钩,将熟悉和顺畅挑开一点小异样,刺着你,钩着你,绕着你。 这是非常有侵蚀力的民谣,余音绕梁。在歌唱中说西安话的许巍,在口音、嗓音、作曲魅力、人格象征等强大感召力之下,就把其他地方都给掩盖了。所以,以下事实明显,却往往不被人看清:首先,许巍音乐的核心是民谣,十年不易;但是其器乐上的变革千里万里,以专辑为单位考量,四张许巍风格迥异。 《在别处》(1997年专辑)是一张英式噪音吉他作品。这是当时最吵闹的中国猛乐,又厚又重又脏的噪音流把中国摇滚青年全震住了,而噪音包裹着的民谣,甜美得简直可以把人化掉。如果你能理解它,如果你恰好有与许巍相一致的心境,你一点不觉得它吵,而感到那声响恰如其分,感到那声响正应对了你那颗心,应对了血脉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