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事迹

关于感人的事迹1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肯定对各类事迹都很熟悉吧,根据事迹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感人的事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感人的事迹1

  在这场抗病毒战役中,我最敬佩的是白发苍苍钟南山爷爷和李兰娟奶奶,跟我的阿太一样年纪大的老人,本该在家安享天伦之乐的他们,含着热泪却又坚定无比的眼神,在第一时间亲自奔赴抗疫情一线!

  我看到的是多少可敬的白衣天使们,在病情发生时,他们毫不顾及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扔下自己年幼的孩子,瞒着年迈的父母,转身奔向开往武汉的列车,冲在抗战的第一线,留下家人们无限的思念和担忧。

  我看到的是英勇的人民警察叔叔,放弃了温暖的小家,在刺骨的寒风中,在每一个路口,在每一个社区,24小时不间断的执勤,逐个排查风险,守卫着市民的健康安全。

  我看到的是一个个鲜艳的红色马甲,志愿者们顾不上吃一口热乎的年夜饭,却每天在楼道喷洒消毒液,在小区分发口罩,在医院维护秩序,在家里包上好吃的水饺和汤圆,送给一线的战士们。

  我突然发现,原来“逆行”是最美丽的背影,正是这一道道美丽的背影,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定幸福,让这个春天来得更快一些!致敬,逆行者!加油,中国!

关于感人的事迹2

  叶欣,抗击非典英雄模范,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叶欣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病魔袭来迎着上

  叶欣是知道这次抗击“非典”危险的。她病倒前两周,我们连周末去老人那的聚餐都取消了。

  叶欣的爱人总是神闲气定,波澜不惊。他相信,危险和死亡从来不会真正地走进他双眸明亮的妻子;他相信,妻子不会离开他和还在上大学的儿子。然而,叶欣倒在了与非典型肺炎昼夜拼搏的战场上。以前连家中水电费多少都不知的他,如今要父子相依为命,从烧菜、洗衣开始照料自己和儿子。他强忍悲痛从叶欣工作的科室取来了她心爱的工作服和燕尾帽,让她与人们作最后的诀别。因为,“她喜欢工作服,哪怕再旧再破她也喜欢”。眼含热泪,他对前去采访的记者说:“其实,叶欣是知道这次抗击‘非典’危险的。她病倒前两周,我们连周末去老人那的聚餐都取消了。当病魔袭来时,叶欣是迎着上去的。她没有当逃兵,我们为她骄傲。”

  身先士卒连续加班

  忙的时候,叶欣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来电询问。只是对接听电话的姑娘说,“告诉他,我在班上。没事。”

  今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开始发现“非典”和疑似“非典”的患者,最高时一天5例。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护士长周密筹划,并安排了加强班。为了防止病魔感染自己的同事,每天上班,她第一件事就是亲自打来开水拿来预防药,亲眼看着大家吃下去。她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做好各项隔离措施,从医生到护工一个不拉,其检查的严谨和认真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科室的工作强度不断增加,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来电询问。只是对接听电话的姑娘说,“告诉他,我在班上。没事。”

  “我已经给这个病人探过体温、听过肺、吸了痰,你们就别进去了,尽量减少感染机会。”在迎战“非典”的日子里,叶欣这番话令很多年轻护士落泪。

  原有冠心病,曾经作过心脏搭桥术的患者梁先生因发热咳嗽前来急诊,短期内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烦躁不安,面色紫绀,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叶欣护士长迅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使患者处于半坐卧位,面罩吸氧,接上床边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仪,静脉注射强心药、血管活性药、呼吸兴奋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2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护士长顾不上休息,拖着疲惫的身躯又投入到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了。因为还有上了呼吸机的危重病人7床冼伯,9床高伯的护理工作等着她去检查……就这样,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一直伴随着叶欣。

  “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和二沙急诊科主任张忠德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叶欣尽量包揽了对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检查、抢救、治疗、护理工作,有时甚至把同事关在门外,声色俱厉,毫无协商的可能。然而不幸很快发生了。

  2月24日,对于叶欣来说是一个紧张而又寻常的日子。前天晚上值夜班时只觉得周身酸痛,疲倦得很。自从急诊科出现“非典”患者以来,她已经没有节日或周末的概念了。近一段时期以来,她明显地感到精力不济,尤其是颈椎病、腰椎病和膝关节病似乎凑热闹般一齐袭来,可急诊科有太多的事需要她,她放不下。

  上午,一位怀疑肠梗阻的急腹症患者前来急诊,同时患者的某些症状引起了医务人员的高度注意。怀疑终于被证实:又是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病情急转直下,一切严重的症状都呈现了,这是一例“毒”性极大的重症患者!叶护士长与专家组的成员迅速展开了抢救工作,患者终于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可“非典”就在这个时候闯进了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了好多天的叶欣身体。

  “不要靠近我,会传染”

  面对前来治疗的医生,她忽然急切地示意护士递给她纸和笔,颤颤巍巍地写道:“不要靠近我,会传染。”护士含泪把纸递给了这些同事。

  3月4日清晨,叶欣仍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科室,劳累了一上午,水没喝一口,饭没吃一口,只觉得周身痛,不得不费力地爬到床上休息。中午刚过,极度疲倦的叶护士长开始出现发热症状,不得不到病房隔离留观。体温在升,补液在滴,但叶护士长记挂的还是科室里的几个危重病人。通过呼叫仪,急诊科的同事们又听到她那微弱但亲切的声音:“7床每2小时尿量有多少?危重病人可要按时翻身并做好皮肤、口腔护理哦!”

  病魔终于没有放过她。经确诊,叶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她不得不住进了她工作了27年的省中医院总部。最初几天,每当医护人员前来检查和治疗,她总是再三叮嘱他们多穿一套隔离衣,多戴几层口罩。她甚至提出自己护理自己:“我是老护士长了,什么不行?”院领导前来探望,她首先讲的不是自己的疾患,而是检讨自己的不足,责怪自己不慎染病,给医院和领导添了麻烦。发病第四天,她出现了呼吸困难,和急诊科主任一起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icu.据叶欣的同事回忆,大家都戴上了氧气罩,只能靠发短信息和写纸条互相勉励。一天,面对前来治疗的医生,她忽然急切地示意护士递给她纸和笔,艰难地写道:“不要靠近我,会传染。”护士含泪把纸递给了这些同事。院长和其他同事来探望时,她写着:“我很辛苦,但我顶得住。谢谢关心,但以后不要来看我,我不想传染给大家。”

  3月11日,同患“非典”的急诊科张主任收到叶护长写的最后一张字条:“我实在顶不住,要上呼吸机了。”她在插管上呼吸机后,就被注射了镇静药物进入“冬眠”状态,避免因为躁动使呼吸机脱落。

  专家全力抢救未果

  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

  为了救治叶欣,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治疗小组,同时向全国寻求支援。一次专家会诊时,吕玉波院长听说天津有位专家对治疗多脏器衰竭有独到心得,当晚即打电话给这位远在天津的专家,专家被吕院长的急切和真情所感动,第二天上午即乘第一班机赶来广州。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叶欣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不知有多少人在为叶欣祈祷,不知有多少人一上班就关切地询问“叶护士长怎么样了?好转了吗?”叶欣的病情几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为抢救叶欣提供了技术、物质、器械的支持。

  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能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就在她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1个星期,3月25日凌晨1时30分,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

  3月29日下午,广州殡仪馆青松厅,省中医院全体员工在这里为她做最后的送别。花圈如海,泪水如雨。遗像中,留给人们的是她永恒的微笑。

关于感人的事迹3

  20xx年3月25日凌晨,叶欣永远离开了她依依不舍的战斗岗位。按照叶欣的心愿,她的丈夫张慎请医院为叶欣穿上一套护士服,送她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就在那一年,88岁的着名漫画家廖冰兄感动于叶欣的英勇无畏,发动全社会成立 “叶欣护士长基金”,奖励在抗击“非典”中作出贡献的护士们。廖冰兄不顾年事已高,亲自为叶欣塑像手书“大医精诚”。“大医精诚”正是叶欣一生的写照,“精”于专业,“诚”于品德。

  每两年评选一次的南丁格尔奖章,是国际医学界对护士的最高荣誉和褒奖。虽然申请时已经超过了规定的最后期限,但是叶欣的突出贡献和她对抗击“非典”战役的鼓舞作用,让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破例接受。20xx年5月12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授予叶欣南丁格尔奖。叶欣,用她的生命践行了南丁格尔的名言: “在可怕的疾病与死亡中,我看到人性神圣英勇的升华。”

关于感人的事迹4

  春节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本应是举国欢庆、全国上下一片幸福祥和的气氛。但是今年的春节却很特别。2019年12月8日,第一例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在湖北武汉确诊,但谁又能想到一个月后竟成了“燎原之势”。疫情突发,你们退掉返乡的车票,主动请缨“我愿意,我报名,我请战,我带头。”短短几个字,却凝聚着对家人最不舍的离别,对责任义务无返顾的承担。你说,你没成家没有负担;你说等你回来再结婚;你告别年迈的父母,吻别在睡梦中的儿女……毅然决然地奔赴战场。面对未知未知而又凶险的病毒,你们换上战甲,逆行而上,将病毒牢牢地锁死在前线的战场。疫情急迫,你们没有丝毫的犹豫和畏惧,与死神殊死搏斗。你们为了缩短戴防护帽的时间,剪掉了齐腰长发;你们为节省一套防护服,在病房中一待就是一整天;你们在一线充当着各种角色,你们除了是医生,还是心理辅导师……当你们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我泪目了,心里五味杂陈,由于长时间穿戴防护服,你们的衣裳被汗水浸湿;双手被汗水泡得发白,脸上留下了一条条勒痕。你们在救治患者时不幸感染病毒,却将微笑展现给大家,隔着厚厚的玻璃窗,你们大声喊出:“加油,我们一定可以!”“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钟南山院士向公众发出紧急呼吁,而84岁的他却“逆行”冲往防疫最前线。面对死神你们无比勇敢,面对疫情你们无比坚强。让人欣慰的是,在你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好消息传来:广西首例确诊病例已经临床治愈、武汉一位87岁老人治愈出院、北京两名患者治愈出院……多么振奋人心,这一切都归功于你们,是你们的无私奉献,义无反顾,舍小家为大家才有了这一切。此时此刻,我想说你们是最可爱的人,是最美的“逆行”者,向你们致敬。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无法冲到最前线,但我们可以做到:不出门,带好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不信谣,不传谣。所有奋战在一线

的白衣天使们,你们不是孤军奋战,在你们的身后还有亿万同胞,还有我们强大的祖国。加油!全体医护人员。我们等着你们凯旋归来!

关于感人的事迹5

  汶川特大地震突袭而至,漩口中学高二(3)班教室墙上的时钟永远定格在这一刻。

  一瞬间,山崩地裂,烟尘冲天。教学楼在声声巨响中开始坍塌。多数学生被废墟掩埋,哭声、喊声、叫声,一声高过一声……幸运的是,在墙角处的杨松尚安然无事。

  当滚滚烟尘过后,杨松尚慢慢睁开惊恐的双眼,看见教室的墙大部分已经倒塌,地面呈四十五度角倾斜,到处是书本、桌椅、砖块、泥渣,上面还悬着一根梁柱。灾难面前,17岁的杨松尚没有选择独自逃生而去,他害怕,但他很冷静;他惊恐,但他更理智。

  “得救人!”杨松尚告诉自己。他小心翼翼地爬起来,四周的求救声越来越清晰,他不顾一切冲向埋人最多的地方,开始动手救同学。没有可以利用的工具,他就用自己的双手在废墟里刨。

  当他看见马川、王渊博等人被埋在砖柱下面,不停地求救时,杨松尚发狂似地用手刨开碎砖,搬开压在他们身上的砖柱和桌椅。一下,两下……用力,再用力……终于,第一个同学被救出来了。被救出的同学又加入到救援的队伍,开始奋力抢救被深埋的同学。

  杨松尚的手磨破了,他似乎不知道疼,依旧用力地刨着,边刨边喊:“先救女生和伤重的同学!三班不会有事的,三班要雄起!”他的话语感动和激励着其他同学,高二(3)班在他的感召下凝聚成一股空前的力量。救人!要尽快救人。为了同学的生命,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终于,那堆被压着的同学都得救了。

  正当杨松尚准备离开时,墙角处又传来一声微弱的呻吟。他马上冲了过去,却只见一堆砖块,不见人。人在哪里?他仔细地顺着呻吟声找去,在确定被埋同学的位置后,他开始拼命地在废墟里挖。

  手已经完全磨破了,血肉模糊,杨松尚全然不顾。他呼喊着同学的名字,激励她,给她生的希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掏挖之后,他看见了这名女同学的头。看见同学还活着,他更来劲了。此时此刻,杨松尚唯一的想法就是一定要救出同学。

  被埋女同学压在两根砖柱下面,脚被桌椅卡住,不住地流血。杨松尚简单看过周围的情况后,决定从旁边挖过去,掏空下面救出同学,因为实在无法挪动那两根砖柱了。

  杨松尚开始一点点地掏,救援过程异常艰难,手钻心地痛,但他坚持着,不放弃。终于,从下面挖出了一个小洞……继续努力,终于从废墟中救出了这名女同学。当他搀扶着女同学到达安全地带,这时的杨松尚哭了,哭得那么伤心。

关于感人的事迹6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就在过年的时候,全国爆发了冠状病毒肺炎,这是一种非常厉害的传染病。因为这次疫情的影响,我们不但必须待在家里,不能出门,还不能正常开学,大家都没能过上一个美好的春节。

  病毒对大人的影响就更大了。但是很多白衣天使,解放军和千千万万个志愿者依然工作着。我的爸爸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他常常在深夜值班,我想寒冬的夜晚爸爸肯定很冷,但是他不怕辛苦,仍然坚守岗位。

  这次疫情让我明白,要爱护野生动物,我们小朋友也要做到讲卫生、勤洗手,出门戴口罩。我们一定要做好全面防护,不能给病毒可趁之机,不给像爸爸那样的工作人员添麻烦。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献出爱心做好自己,这么多的爱心就会汇聚成希望,一定会把黑暗照亮!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关于感人的事迹7

  在这个大年三十的傍晚,我们一家喜气洋洋地坐在老家的餐桌前吃着年夜饭,可今年的桌前却少了一个身影,那就是还在杭州坚守岗位的您。下午给你打电话,您挂了,我知道您一定是在忙着……

  在我的脑海中,您一直是忙碌的,早上7点出门,晚上常常10点才能回家。您总是忙着开会,给护士们培训,业余时间参加浙大的研究生课程。您就像一只永不停止的陀螺,总是在转着。

  2003年,一场病毒蔓延开来,这是与死神的斗争,那时做为护士的您,一定是坚持斗争的吧!而17年后,2020年又迎来了新的病毒的侵犯。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您也越来越忙,周末也闲不下来,总是在加班,难得早一天回家,也总是工作电话不断。眼看就要回老家过年了,我们一家兴致勃勃地早早收拾好了东西,可就在出发的前夕,您告诉我们,您回不去了,必须留在杭州,在第一线工作。我支持您的工作,奉献自己,服务他人,为那些与新型冠状病毒斗争的病人们服务。

  上个周末,您高中两位要好的同学从上海、北京过来,约您聚聚,就差您这个东道主了,您匆匆赶到了,大家聊了一会儿就离开了,您是最后一个来的,却是第一个走的。您说现疫情愈发严重,您利用中午午餐时间赶过来,只有一个小时假,马上得回去工作。两位阿姨恋恋不舍,但是,您还是走了……那天晚上,我十点才睡,不知睡了多久,隐约听到了开门声,听到您换鞋的声音,那时已不知是几点了,早上我醒了,家里是冷清的,您已经出门上班了。认真工作,要敬业,是您告诉我的。

  终于在晚上九点多,春晚的精彩演出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您打来视频电话,视频中的您笑着祝大家新年快乐,但我看到连续忙碌了几天的您,眉眼间的疲倦用笑容也掩饰不住。您嘱咐大家,现在的形式非常严峻,春节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外出要戴好口罩,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不去人群密集处……可是,妈妈,您却每天呆在病人之间,与病人的接触最频繁。妈妈您知道吗,其实,最需要注意的是您自己,可是我知道,当您工作起来的时候,您一定还是不遗余力,冲在最前面。

  亲爱的妈妈,今年是大年三十,阖家团圆的日子,您坚守岗位,以工作为重,我衷心希望,这场人类与病毒的斗争能早日结束,我相信在您和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战胜病毒的!

关于感人的.事迹8

  过年,一个温暖的日子。但是疫情犹如猛虎一般打破了这个祥和的氛围,越来越多的人被迫分离。

  疫情,还在继续。

  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一些英雄无畏地站出来。比如说张文宏,他是上海最刚的医生——敢说,敢做。

  “无论红包有多厚,我都不会毁掉医生的形象。”这就是张文宏医生所说的。正所谓仰不愧天,俯不怍人,这种淡泊名利的行为让人敬佩。在众多医生决定谁是最先去隔离病房,张文宏一句“我是支部书记,我先上。”敲定了大局。这就是他,无论情况多么严峻,始终以救治病人为第一位。这是多么无私。

  他说的话字字都带着他作为医生的操守,他从来不会为了面子,谎报疫情,更不会因为困难,就不去前线医治病人。

  在战疫期间,张文宏第一个冲在前头,救治病人也是争分夺秒。经过十多天的奋斗,他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几岁,眼睛下的黑眼圈重得让人心疼。

  他在这十多天里都做了什么呢?为了让老百姓明白疫情,了解疫情,他晚上12点在飞机上开会,凌晨三点多还在写一篇3000字的疫情科普。好不容易睡下了,但只过了寥寥3小时,他又要去医区工作了,这一工作就是到第二天早上。

  这十多天,日日如此,但是他始终觉得还不够,他还要再挤出点时间,因为病人还在受苦,他要和死神抢人。这种压力,就算是铁人也受不住的,而他撑下来了。他本可以不这样,在大后方安逸地过好这个年,但他还是来了,不顾一切地来了。

  他是一个钢铁般的男人,但也有细腻温和的一面。在科室里面,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为“张爸”。无论大事小事,他都为所有医生准备得面面俱到,就连上下车的顺序都会细致安排。

  面对病人,他会考虑到对方的年纪、身体状况,亲自写了一张小纸条,标明注意事项。一笔一划,方方正正。他甚至会在医治好病人后,不收钱,反而给钱,并不是他没有医好,而是他知晓病人的家境困难,自己掏钱去帮助他们。这是在把病人当亲人看待呀。

  战疫期间,他在救治病人的同时,还在尽力保护奋战在前线的医生们。他不断呼吁不要把医生当成没有血肉的机器,他们负担的太多了。可是他还是漏了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他忘了自己也背负了很多。

  在网络的盛赞之下,他也没有骄傲自满,只是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小事,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他确实没有意识到自己为了大家做了多少。

  这样一个说真话,干实事的张文宏医生,我们怎能不爱!这种爱,不仅在战疫时,更要延续到战疫结束后。等到那一天,我们要对那些像张文宏医生一样奋战拼搏的勇士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关于感人的事迹9

  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感人的事迹,这些事会让你我的心里感到很温暖,同时面对现在的生活产生美好的向往!

  在教师队伍里,也有这样温暖着我们心的老师,她让我们明白作为教师的一个职责,不仅仅是在教学上而是那份作为老师教育他人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心。在学校的每一天,我们都像一匹快马,不停地奔跑,有时我们会感到很疲惫、有时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这时学生出现各种情况,会让我们处理起来很没有耐心,甚至很气愤!在我的隔壁班有个男孩子就足够考验一个老师耐心的极限,而有信接受这个任务的老师,是同我们一起进来的许婧老师。在办公室,几乎每天都会碰到这种突发状况,某某上课时跑出去了,老师找不到,不知道他跑哪去了。许老师,一听这事心头充满担心,马上去开始满校园的找,一楼、二楼、三楼、四楼、厕所、操场甚至功能教室的角落等等,每一处细细找来,后来徐老师都找出经验,都会先去可能性最大的地方一个一个找。这个孩子因为人群交往恐惧症,所以跟小朋友相处不来,别人拿下他的东西,他就有可能生气,一生气不管任何时间就把自己跑掉了,让上课的老师非常担心他的安全,也让我很害怕他在我的课堂上也跑了,所以总是小心翼翼的观察他的情况!每次把他找回来时,他坚决不回到教室,你讲什么他也不听你的,这时徐老师就会坐在那跟她慢慢谈心、讲道理,往往要花掉半个小时甚至一小时。有时课多,作业也没时间改加上班级纪律行规的管理,常常忙得上气不接下气,徐老师很有耐心的去开导他外,还对他特别的宽容。时间一天天过去,几乎每天徐老师都要放下手中的工作帮他开导,陪着他给他讲道理、帮助他处理同学关系。后来他发生了变化,虽然他还是会常常赌气跑出去,但是,徐老师找到他时,跟他谈时,他会听徐老师的话就会教室了,在他心里应该相信徐老师了,所以愿意听他的话了吧!

  现在进入四年级了,开学初,他还是会在外面,但是你到身边提醒他时,他会马上回到教室而不是跑开。正是徐老师耐心的劝导、细心的处理、更有一份理解他人的心,坚持三年对他这样耐心的教导,使他能有现在这样的进步,要知道有这种交往障碍的孩子是多么需要身边人的耐心和理解。作为一名老师能这样一如既往的理解和开导他也感动了身边的我,让我以她为榜样,继续努力学习做一个爱学生、理解学生的好老师!

关于感人的事迹10

  叶欣1956年7月9日出生于广东徐闻一个医学世家。1974年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1976年毕业时,因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被留院工作。1983年,被提升为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

  急诊科是省中医院最大的护理单位,下设120、补液室、抽血室、注射室、留观室、治疗室六个部门。“快速、及时、有效”的工作性质、复杂多变的病情、触目惊心的状况,需要护士长不仅需要超一流的护理专长,更要有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领导能力和冷静快捷的思维能力。生死一瞬间,在以痛苦、哀号、无助为氛围的工作环境里,每位医护人员都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女性而言,这何尝不是对身心的超级挑战。而叶欣在急诊科一干就是几十年。每当急诊科有传染性疾病患者前来急诊时,叶欣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尽量不让年轻的小护士们沾边。每次她总是说:你们还小,这病危险!对待这类病人,她护理得格外耐心、细致,没有一丝的嫌弃。对于家境贫寒的病人,她甚至主动出钱为病人买东西。她常常对护士们说:“病人得了传染病已经够不幸了,但社会的歧视给他们心理造成的伤害也许比病痛更难受!作为护士,我们一方面要解决他们身体的痛苦,更要给他们爱的力量,生活的力量。”一次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护士为病人服务时引发了病人的不满,叶欣主动到患者家登门道歉,并作自我批评。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刚建立时,叶欣主动请缨,提出到二沙急诊科担任护士长,负责繁重的护理组建工作。

  2001年,一位来自福建某山区的重症患者到急诊科治疗,病情刚稳定就急着要求回家。叶欣苦心规劝,但病人就是不听,于是科室决定用救护车送病人回家。叶欣又主动申请沿途护理。22小时的颠簸和护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却累得直不起腰来。为了尽快赶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叶欣自己出钱乘飞机回到了广州。

  2003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

  3月4日中午,极度疲倦的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后确诊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为了救治叶欣,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治疗小组。叶欣的病情几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为抢救叶欣提供了技术、物质、器械的支持。

  2003年3月25日凌晨1:30,就在叶欣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享年47岁。

  叶欣在担任护士长期间,始终把培养护理人才作为本科室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她常利用午休给护士们上业务课,让刚进急诊科的姑娘们在她身上练习扎针。

  叶欣在担任护士长期间,始终没有放弃对新知识的钻研,她总是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技术。1995年,论文《甲黄膜液对褥疮治疗护理的应用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了该院护理课题在科技创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共有发表论文13篇。

  叶欣是一个性格恬淡的人,她不求闻达,只讲奉献。作为领导,她的宽容、平和、正直,她的忍让、内秀和公正,无不深深折服着她的同事和朋友。科室里的小护士曾诗意地说:叶护士长简直就是阳光和微笑的化身,那么透明,又是那么明媚。加班、顶班,对她可谓司空见惯,尤其是节假日,她会主动给自己排上班。叶欣去世后,她爱人动容地说:“我和叶欣结婚22年了,但只有结婚那年我们一起在家过了春节,其余她全是在医院度过的。”

  2003年4月16日《健康报》发表了《永远的白衣战士——追记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的通讯,讲述了叶欣护士长不顾个人安危顽强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

关于感人的事迹11

  俗话说:新的一年,新的气象。可今年却是不尽人意。

  鼠年开端,疫情横空出世,肆虐着华夏大地。这次的疫情十分厉害,传播极快,危害极大,使人们闻风丧胆,不敢出门。可即使病毒如此强大,但社会各界的人士却不惧病毒,纷纷为疫情的发源地——武汉捐赠物资,为抗疫前线献出了自己的绵延之力。其中就有身处温岭的应友春和王国荣。

  应友春是浙江兴益风机电器的总经理,他听说在湖北,因为没有多余的隔离地区,人们把很多医院的地下室给病人住。但在地下室,空气不流通,这对救治工作十分不利,对于病人来说也会是一种危害。

  一听说此事,应友春立马想到自己的库存中还有2160台风机。于是,他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为湖北捐风机。说干就干,他联系了湖北的许多家医院。一下子,医院的人听说有人来捐风机,就像看见沙漠中的绿洲,兴奋不已,瞬间就有9家医院要风机。

  可事情定了下来,但谁来运送这些风机呢?要知道,湖北和浙江相距有近1000公里。这次的运送任务,长途跋涉避免不了,而病毒的强大又让人望而却步,如此危险的任务没有一个卡车司机敢接。可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王国荣站了出来。

  王国荣是一位物流公司的卡车司机。当时许多司机听说要去武汉,都纷纷拒绝了,只有王国荣接了下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国荣曾说:“我没什么可做的,我只会开车。如果能用到我的地方,定义不容辞。”王国荣的家人在听说他要去武汉时,也表示十分支持。在曾经的汶川地震中,王国荣还去送过物资,这次的疫情,王国荣也是尽了自己的全力。

  在多方的帮助下,王国荣带着应友春捐赠的风机只身前往武汉,他不害怕疫情,他的心中有着为国为民的决心。在早晨第一抹阳光刺破黑暗,王国荣伴随着卡车的轰鸣声,开向了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一直饱受着灾难,但生活在华夏大地的人们总会拧成一股绳,团结起来,解决困难。雪中送炭的应友春,乐于奉献的王国荣,还有一直默默在抗疫前线工作的人们。他们像黑夜中的路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像冷风中的火把,燃烧自己以给人最大的温暖。他们的努力和奉献定能使我们度过这次危机。

关于感人的事迹12

  一个78岁的老人,20年来绝大多数日子里拉着七八百斤的煤饼叫卖,每卖100斤只赚两三元。但听说地震消息后,他捐出1.1万元。在邻居们的记忆中,他省吃俭用,连菜也舍不得买,但为雪灾捐款、为抗洪捐款、为修桥修路捐款,他从不吝啬——

  20年来,除了过年那几天,陆松芳都用板车拉着煤饼,走街串巷寻找买主。他长得瘦小干瘪得如同秋收后遗落在田野里的秕谷。他已经78岁了,却每天拉着七八百斤重的煤饼沿街叫卖。每卖掉100斤只赚两三元的差价。但在听到四川发生地震的消息后,他拿出1.1万元,捐给灾区。这些钱,他要卖掉大约50万斤煤饼才能挣到。

  他很少花钱。清晨醒来,用前一天剩在脸盆里的小半盆水洗脸,然后掀开床边矮桌上的一个纱饭罩,取出一碗剩饭,用热水泡一下当早饭。常常没有任何下饭的菜,就连一点咸菜也没有。偶尔,他才给自己买上一个三块钱的盒饭。

  他住在一间五六平方米的小木屋里,月租30元。在浙江德清新市镇上,这几乎是最便宜的地方。窗玻璃裂着各种破口,屋里只有床和一张看不清颜色的小矮桌。一盏10瓦的电灯,是唯一的电器。墙壁上贴着掉了色的旧挂历,很多墙皮已经开裂,黑色的大蟑螂展开翅膀,不时在墙上飞来飞去,甚至会撞到陆松芳的身上。一根塑料绳从墙壁连到床架上,上面挂着十几件破烂的、看不出颜色的旧衣服。地上堆着十几双不同尺码和风格的旧鞋,大多是他捡回来的。

  “一个卖煤饼的怎么能捐这么多钱?”当他把钱塞进捐款箱时,围观的人群发出这样的议论。

  当镇上其他几个同行已经开上拖拉机或小货车卖煤饼时,陆松芳依然拉着平板车叫卖。他满头白发,身高只有1.50米。58岁那年,他从老家来到新市镇拉煤,长年的重体力劳动,使得他的身体有些佝偻。

  通常,他早上六七点钟就赶到镇上最后一家煤饼厂,工友们会帮着将二三十箱煤饼装上他的平板车,每箱30斤。他冲着大伙儿点头笑笑,算是谢过。然后把车绳往右肩上一套,便开始了一天的买卖营生。

  从煤饼厂走上公路,是最艰难的一段,先是大约有50米长的一段陡坡,一上公路又是一段上桥的路,约有一二百米。陆松芳不得不使尽全身力气拉着沉重的板车往上挪。每当这个时候,他的身子弯得很低,头几乎要碰到路面。有时候,工友们会帮他一把,把车推上大桥。

  20年来,他的客户日渐稀少,如今只有那些路边的小吃店才会光顾他的生意。因为他卖出的煤饼最多,也因为他拉板车确实辛苦,煤饼厂卖给他的煤饼,每箱要比别人便宜一毛钱。

关于感人的事迹13

  詹天佑于1861年3月17日出生在广东省南海县,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谁也没有想过日后他会有怎样的出息。

  少年时代的詹天佑对机器的操控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和村里的伙伴玩闹时,会用泥巴做出机器的模型来玩。甚至还将家中的自鸣钟偷出来私自的拆解,来研究钟表机械的内部结构。詹天佑聪颖早慧,少年时便已经靠聪明才智名扬乡里,邻居们都说小詹天佑将来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他生长在中国晚清,那是个政局动荡的年代,当时的大清帝国已经是日薄西山,帝国主义纷纷入侵。清政府处在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不仅要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还要维护大清朝的统治。国内争端不休,农民起义肆起,清政府还要抽出一部分的势力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暴涨。于是,清政府采用道光年间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说法,展开了洋务运动。在造枪造炮抵御外敌的同时,清政府大力发展留学教育,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

  在此背景下,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一个人来到香港,他考人了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詹天佑带着一颗爱国之心,远渡重洋去美国读书。

  当时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次工业改革,完成了资本主义革命’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之后,欧美的经济国力暴涨,特别是工业基础,发展速度让人瞠目结舌。而当时的中国,却仍处在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社会之下。詹天佑在见识到了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巨大差异后,心里感慨颇深。同行的留学生对内忧外患中的中国表现出悲观的心情。只有詹天佑暗下决心,他要努力地学习科技知识,将来报效国家,为国家修建铁路、建造轮船、巨舰,以此来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

  在美国期间,詹天佑先后就读于威哈吩小学、弩哈吩中学。1877年,詹天佑以优异的成绩在纽海文中学毕业,同年的五月份,詹天佑进入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攻读铁路工程。在大学中,詹天佑带着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刻苦学习。1881年,詹天佑以各科第一名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完成名为《码头起重机的研究》的论文。当时中国留美的120人中,仅两人获得了学位,詹天佑是其中一人。

  詹天佑回到了中国,他准备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中国的铁路修建行业。但是,拥有铁路工程学位的詹天佑却受到清廷的冷淡。当时的清朝官员在修建铁路时一味地相信洋匠师,对咱们中国自己的工程师反而很不相信。于是,朝廷没有重用詹天佑,而是将他送去了福建的水师学堂。詹天佑成为了旗舰“扬威”号的炮手,这让詹天佑心情大为失落。

  1883年,中法战争全面爆发。为了争夺大清属国越南的控制权,法国以科学考察的名义,派兵进驻越南。清政府为了维护对越南的主权,也出兵驻守,并下令黑旗军刘永福带领部队抗击法军。法军以此为名,增兵越南,由于清政府一味的避让妥协,加上越南清兵指挥不一、装备陈旧和清政府消极防御的思想,清兵一败再败,直到退人云南境内。朝廷内部主和派发言,他们决定在上海同法国侵略者进行和谈。

  在议和期间,法国军舰驶人中国领海——福建马尾港。一心避战求和的清政府对此竟是没有任何的、或者抵抗的行动。按照当时的国际法律,一国军舰若没有获得对方国家允许,私自在对方国家军港停靠超过两艘军舰,停泊时间超过两个星期,那么均为自行宣战,而清政府却对法国将军舰开到自己领海的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关于感人的事迹14

  你,天使般的背影,牵动着多少颗心。伸出你那温暖的手,拖起无数的生命。一纸请战书,满满的红手印,生死线上方显你说深情。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像是蓄谋已久的战争,对我们发起了猝不及防的“闪电战”。当大家还沉浸在迎接春节的喜悦中时,它已经在大张声势地恐吓着一个人!一夜之间,各大新闻媒体满屏的都是疫情进展的情况,周围的人们不断地寻找着抵抗疫情的各种办法。药店人满为患;口罩、酒精成了一价难求的精贵物;商场、马路人可罗雀,人人戴着口罩,用戒备的眼神互相扫视着对方,冠状病毒给大家的生活蒙上厚厚的眼影。

  面对着严峻的疫情防控,医务人员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他们成了逆向而行的孤单英雄。在生死时速的生命通道上,毅然担起了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社会重任。寒风瑟瑟,路上人烟稀少,只剩下星星点点的“小黄人”“小蓝人”,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留给我们的只有一个个逆风气行的背影,他们默默无闻,只为给不能出门吗人们,送去一份温暖!

  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是他们冲到了一线,是他们,不畏艰难,他们就是来自各个省市的白衣天使,是抗病毒路上的逆行者。

  还有许多医生和护士,在大年三十,当我们吃着团圆饭,阖家欢乐的时候,他们却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人,踏上去武汉的战场,这些白衣天使在医院战地中,为人民安全而战。

  致敬白衣天使,敬畏自然、守护生命。是他们用执着坚守诠释着“爱的奉献” ,诠释着“大医精城” 。我们由衷的向他们致敬。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战胜这场硝烟的战争,期待着他们早日归来阖家团圆。

关于感人的事迹15

  我们班有一个文静的小女孩————史梦婷。就在4月2日的晚上九点多,史梦婷家失火了!老天无眼,大火无情,这突如其来的大火竟把史梦婷家烧的连一块完整的瓦片都没有了!虽然她被老师接走了,但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草屋。”这种事不管谁遇到,心里都不是个滋味。但在学校中,史梦婷同学不但没有因为这次灾难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反而在课堂上举手更积极了,作业效率更高了。我想:“史梦婷可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啊!她一定在无人时流泪吧!她一定是为了同学们不担心她而在大家面前表现得这么坚强吧!”

  我们六(2)中队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人有难,大家相帮。如今史梦婷家有了困难,我们每一位同学当然得伸出自己的友爱之手,去帮助史梦婷战胜困难、渡过难关。于是,“为史梦婷同学献爱心”的活动就这样拉开了序幕。活动由班长陈芊融来主持的,全班同学带着自己省吃俭用存下的20元、30元、50元、100元不等个个正襟危坐,只等班长一声令下,就要把自己对同学的一份爱心传递。捐款活动开始了,首先是由第一小大组的同学上讲台捐款,同学们一个个鱼贯而入,一张张百元大钞被献进了爱心箱,上去的同学表情十分严肃,坐在位置上的同学也是一样,个个挺起了背,挺起了脊梁。我坐在位置上急不可待,想到:“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们组啊?好慢啊!”一旁的张瀚文正拿着摄像机把同学们这感人的一幕记录下来。总算是轮到我们组了,前面的几个同学已经按次序上去了,可我心急心急还是心急,我恨不得立马插队呢!该我了!皱了“好久”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张崭新的一百元,生怕这张一百元会有一点损伤,这可不仅仅只是一百元啊,还寄托着我对同学的关心与鼓励!此时,我像完成了一件大事一样,觉得自己是多么的伟大,我多么希望张瀚文手中的相机能够多拍我一会儿,把我捐款的过程完完整整地录下来,让我美美地过足眼瘾!但是,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同学捐款,我只能匆匆地走了。

  捐款完毕后,我们每位同学都十分想知道到底捐了多少钱,终于,班长响亮地向大家汇报:“这次捐款共3421元。”听到这个数字,我的心里暖暖的,也许它不是很大,但却是我们全体同学的一份心意啊!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呀!希望这笔钱能为史梦婷家减轻一点负担!史梦婷,希望你能够尽快走出悲伤之中,以此为动力,今后努力学习,以优秀的成绩来证明一切!加油!

相关文章

《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认识分数》教学反思正文:《认识分数》教学反思何珊认识分数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分数,是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开始,对后面的学习非常重要。 教学中我从创设小明和小红...
党团范文2014-03-06
《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预备党员表态发言稿300字

发言稿的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预备党员表态发言稿300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
党团范文2016-04-06
预备党员表态发言稿300字

亲属关系证明范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证明吧,证明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应用文体。大家知道证明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亲属关系证明范文(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团范文2015-05-09
亲属关系证明范文

党章学习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党章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
党团范文2019-02-02
党章学习心得体会

疫情时期通行证的说说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喜欢在朋友圈上发布说说,用于分享快乐,宣泄伤感。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说说才是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疫情时期通行证的说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1、小...
党团范文2014-08-05
疫情时期通行证的说说

同志现实表现材料

现实表达是一个人对现实事物的理解、情感、态度和行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同志现实表现材料(精选9篇),欢迎品鉴!...
党团范文2014-01-06
同志现实表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