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民概述与其原因论文(优质3篇)
网络暴民概述与其原因论文 篇一
在当今社会中,网络暴民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网络暴民是指在网络上以言语或行动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辱骂、威胁、诋毁或散布谣言的人。他们的存在给网络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伤害了他人的感情和尊严,还可能导致人们对网络环境的恐惧和不信任。本文将对网络暴民进行概述,并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网络暴民的行为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恶意评论、人肉搜索、网络谣言等。他们往往以匿名的方式行事,因此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网络暴民的行为往往具有极大的攻击性和破坏性,他们以言辞激烈、恶意诋毁他人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攻击欲望。他们经常选择一些敏感的话题或者特定的个人作为攻击对象,通过网络言论来诋毁他人的声誉和形象,达到自己心理上的满足。
那么,网络暴民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网络暴民的形成与网络的匿名性有关。网络提供了一个相对隐蔽的交流平台,使得人们可以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匿名性使得一些人借机散布谣言、进行恶意攻击,而不用担心被追责。其次,社会压力的增加也是网络暴民形成的原因之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例如工作压力、学业压力等,这些压力会导致人们情绪的不稳定和心理的压抑。而网络暴民的行为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释放内心压力的方式,他们通过攻击他人来减轻自己的负面情绪。此外,网络暴民也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更容易获取信息,但也造成了信息的泛滥和失实。网络暴民往往通过传播谣言和不实信息来攻击他人,以此来获得关注和认可。
综上所述,网络暴民的存在给网络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匿名性、社会压力和社交媒体的影响是网络暴民形成的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网络暴民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同时提高人们的网络素养,培养良好的网络文明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网络暴民概述与其原因论文 篇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暴民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网络暴民是指在网络上以言语或行动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辱骂、威胁、诋毁或散布谣言的人。他们的存在给网络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伤害了他人的感情和尊严,还可能导致人们对网络环境的恐惧和不信任。本文将对网络暴民进行概述,并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网络暴民的行为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恶意评论、人肉搜索、网络谣言等。他们以言辞激烈、恶意诋毁他人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攻击欲望。他们往往选择一些敏感的话题或者特定的个人作为攻击对象,通过网络言论来诋毁他人的声誉和形象,达到自己心理上的满足。
那么,网络暴民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网络暴民的形成与网络的匿名性有关。网络提供了一个相对隐蔽的交流平台,使得人们可以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匿名性使得一些人借机散布谣言、进行恶意攻击,而不用担心被追责。其次,社会压力的增加也是网络暴民形成的原因之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例如工作压力、学业压力等,这些压力会导致人们情绪的不稳定和心理的压抑。而网络暴民的行为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释放内心压力的方式,他们通过攻击他人来减轻自己的负面情绪。此外,社交媒体的影响也对网络暴民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更容易获取信息,但也造成了信息的泛滥和失实。网络暴民往往通过传播谣言和不实信息来攻击他人,以此来获得关注和认可。
综上所述,网络暴民的存在给网络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匿名性、社会压力和社交媒体的影响是网络暴民形成的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网络暴民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同时提高人们的网络素养,培养良好的网络文明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网络暴民概述与其原因论文 篇三
网络暴民概述与其原因论文
本文所论的所谓网络暴民,是指在网络上思想激进、行为激烈、对事件结局的操纵欲望强烈、通过“人肉搜索”等非理性方式追查并公开当事人的真实身份、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无情责骂和羞辱当事人,从而扰乱当事人的正常生活的部分网民。
一“选择性接触理论”与网络暴民
选择性接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扎斯菲尔德通过调查后发现:选民的投票立场与他们的既有政治倾向有着密切的关系。既有政治倾向不但决定着人民的政治选择,而且也制约着人们对大众传媒内容的接触。由此,他认为,受众接触大众传播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他们把这个结论称为“选择性接触假说”。①
1.“选择性接触”下的从众心理
在传播学中,从众心理是选择性接触的具体体现。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很多网民就表现为对事情“人云亦云”、“随大流”的心理,以寻求一种集体认同的安全感。由于互联网信息发布的随意性,其消息来源和真实性往往很难得到验证,特别是许多事件的传播源头均来自于BBS或博客,对其内容的审查更难以进行。然而广大网民在看到这些“爆炸性”的信息时,往往直接展开讨论,并在部分网民的号召下采取“道德审判”、“惩罚”等行动,既不去调查、怀疑消息来源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也不考虑审判与惩罚行为的合法性,表现出了网民盲目附和的从众心理。在网络暴力事件中,经常是一部分“意见领袖”用义愤填膺的口号来煽动普通网民。例如在“铜须门”事件的口号就是“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受害的丈夫做祭品”。网民在这样的煽动下,很少有人考察事件的真实性就不假思索地投入到抵制铜须的活动中。结果发布者见事情闹得不可收拾,自己承认发布的消息有捏造的成分。大众因为没有对事件做深入调查,一味盲从煽动者,严重干扰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
2.“选择性接触”引发群体极化
根据选择性接触理论,网民容易对某一事情有了一致的态度和立场后,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也就越来越走向非理性的“群体极化”。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通过网络,人们更容易获得自己喜欢的信息,而拒绝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信息。在网络下聚集的群体很容易成为群内同质化、群际异质化倾向,这样就极易导致群体认同的出现,网络的超链接给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系统性过滤的信息环境,而广大网民选择性接触并不断强化一致或接近性信息,于是看似多样化的信息最终导致只能听到自己的回音,使网络的互动成了一种“回音壁”式的互动。在论坛聊天室里比较活跃的网络主体一般都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对事物多带有褒贬感情倾向,这些人的言论成为后来的跟帖者对事物理解的来源。在意见领袖的影响和从众心理的暗示下,极易形成跟帖者跟风和言论过激的倾向。当网络上的斗士们高举道德的大旗,进行道德审判和言论攻击的时候,这种情绪便以最快的速度感染网络群体里的网民们,群体里的情绪迅速“极化”,最终使网民们丧失了现实中的冷静和客观,于是“网络暴民”们便形成了。
二“把关人理论”与网络暴民
“把关人”这一概念是由传播学的先驱卢因1947年提出的,他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流通渠道存在着许多“关口”,信息从采集、写作到编辑每一个流程都存在着把关人。“把关人”就是在采集、制作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乃至决策发生影响的人,他们决定什么可以传播以及怎样传播,他们的地位重要,控制着信息的权力,他们的知识、意见和态度对受传者有相当的影响力。②在这个过程中,媒介组织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通过这个“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然而,网络新闻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新闻样式,这种依附于高科技的新闻产品具有迅速性、便捷性、广泛性等特点,但是互联网的开放性和目前网络规范的不健全也给网络新闻的“把关”带来了困难,“在网络中,每个人都有可能不受政治、意识形态、技术、文字和逻辑能力、经济能力的严格限制,真正实现个人的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然而,就是在人们享受着自由的时候也带来了暴力。
1.“把关人”角色的弱化
传统媒体中“把关人”的角色是将“把关”后的信息发布给受众,是一种异步传播,是由工作人员先审定信息、编辑信息,然后再发布信息。而网络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互动媒介”,在网络传播中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传播者模式,在这个去中心化的空间里,传统媒体的绝对“把关人”不复存在。网络编辑在发布新闻的瞬间扮演了“把关人”,但在下一秒的传播行为中,他可能已成了受众,正在接受网络另一端挑选出来的信息。网络传播使昔日的“把关人”失去了信息传播中的特权,“把关人”的角色在不断地弱化。
2.泛传者无把关意识
新闻采集者本人由传统媒体的组织把关转向新闻采集者个人的把关,造成的结果是把关环节的极大弱化。在“人人皆为媒体”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是一个把关人。每个网民可以任意在网络上发布信息,成为传播主体,他所传播的信息也快速地在世界范围扩散。网络新闻发布者个人的精力与视野有限,并且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情绪化和随意性,加上并非专职从事新闻工作,缺少查证的自觉意识与新闻职业道德的约束,很容易造成失实新闻的流传。由于传播迅速,这些信息很快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引发网络暴力事件。
3.媒介把关的弱化
网络媒体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体,产生了一大批新的从业人员。他们大多数观念新、懂技术,但缺乏必要的新闻理论、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训练,对新闻真实性的特性和原则缺乏应有的认识,缺少“把关人”的理念,不知道或者说较难把握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尊重客观事实,去反映世界;不能完全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另外,网络缺少严格的`审稿制度。传统的媒体,如报纸、电台、电视台都有一套十分严格的审稿制度,经过层层把关,阻拦虚假新闻出现。而目前大多数网络媒体缺乏这种严格的审稿制度,常常是为了抢时间、争速度,不经过审稿而直接发布新闻信息,对记者采写的稿子或对刊载在其它媒体的报道,既不经过严格核对,也不对事实进行查证,就一路放行。
4.网站的把关弱化
网站把关,与传统媒体相比,均是严格意义上的组织把关,但是它们的把关并不能与传统媒体等同视之。首先,网站的把关主要出于吸引点击率的考虑。网站挑出最富煽情色彩的新闻,在显著位置给予推荐,或者放在排行榜的顶端位置;与此同时,网站可以把一些与自身利益相抵触或与客户利益相抵触的新闻悄悄删除。网站的做法,归结于一点,乃是为了经济效益,为了生存与利
益。这种基于经济效益考量的把关,根本就已经失去了“把关人”的现实意义。三、“沉默的螺旋”理论与网络暴民
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概念
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③互联网具有很大程度的匿名性,且社会规范、群体压力、从众心理等“沉默的螺旋”理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但是“沉默的螺旋”假说在网络环境之中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存在的合理性,“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依然存在。
1.虚拟空间的繁复信息造成潜移默化的态度改变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所以网络上形形色色的人很多,信息更是繁杂,而随着电子技术的普及,现在社会上已经有很多人开始依赖于在网络上查找信息,浏览新闻、博客、帖子、视频等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于是,面对着海量信息和观点,很多人已经不自觉地开始改变自己最初的看法,不自觉已经被网络上其他人的思想所影响和改变,这种看法是潜移默化的、是无形的,但却对人的思想的形成和改变起很大的作用。当“沉默的螺旋”理论发生作用的时候,论坛的舆论必然会丧失一部分思想性,思想因为缺乏交锋而显得平庸且不尽准确,非理性的思想也就畅通无阻了。
2.舆论领袖的强势存在与“潜水”派的螺旋
网络论坛的匿名性给坛子上的表达者提供了相当大的自由度。但实际上,网络论坛舆论领袖的强势存在使网友们失去了表达的勇气。刚上论坛的时候,网民们还可能是出于新鲜事物的尝试,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压力。可是,只要过一段时间,对论坛成员的身份、学历和才识有了些了解,从而造成了一种心理压力,当他们的帖子因为点击率少而缺乏反馈的时候,沉默的螺旋理论就开始显现它巨大的威力。这部分网友,以后或者干脆“潜水”不再发言,或者跟在论坛上的那些舆论领袖背后人云亦云,从而在心理上获得一种对强势存在的依赖感和支持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沉默的螺旋”理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在网络空间中继续存在,在网络环境里,各种各样的群体同样存在,而这些“虚拟”的群体,对于个体受众接收信息、解读信息等过程同样有着巨大的影响。人们在现实中的那些群体心理——诸如从众、害怕被孤立等,在网络群体里同样存在,网络暴民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
四、反向解读理论与网络暴民
受众对媒介信息有三种解读形态: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来理解信息;二是妥协式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己的社会背景来理解信息;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信息意义做出完全相反的理解。受众对传媒内容的“对抗解读”,也就是说受众不按社会惯例和准则去解读媒介的内容,信息因此被误读、曲解的可能性时常发生。网络则加剧了这种可能。网络上的信息会迅速地变异、曲解。一旦网民非理性跟风后,网络舆论愈加偏离常轨。④如“周森锋”事件,2009年6月21日提前上网的《楚天都市报》在一篇文章称中“周森锋可能是目前全国最年轻的县市长”,随后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多个门户网站纷纷相继转载,转载过程中将“可能”两字从标题中去掉,“中国最年轻的市长”立刻引起了网民的极大关注。各大媒体如新华社、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迅速跟进,对该事件进行了及时、连续地追踪报道。
正常来说,这本来是一个正面新闻,然而我们今天的网民已经不再是媒介的简单受众,他们有自己的判断和认识,在我们对最年轻市长钦佩敬慕时,有的受众却持怀疑的态度,他们不按照社会惯例和准则去解读媒介的内容,却去反向解读新闻背面的内容。于是,针对周森锋的一场大规模的人肉搜索迅速发起,关于周森锋的身世、家庭、学历、工作等背景信息在网络上一一呈现。关于周森锋的“背景门”、“妻子门”、“香烟门”、“打伞门”、“抄袭门”也在网络上风生水起。进而,网友们火爆跟风,舆论也就迅速偏离常轨,再加上意见领袖的火上浇油,“网络暴民”随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