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实用6篇】

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 篇一

标题: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摘要: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对于学业成绩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了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个体特征、教学环境和教师行为等因素对学生学习动机产生显著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积极的学习反馈、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以及提供合理的学习支持等。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生个体特征,教学环境,教师行为,应对策略

引言: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认识和有效应对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学生个体特征、教学环境和教师行为三个方面,探讨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正文:学生个体特征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的性格特质、自我效能感、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等个体特征,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例如,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学习挑战,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动机。教育者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供积极的学习反馈以及帮助学生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环境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之一。学校的教学环境、班级的氛围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重要影响。例如,积极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班级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育者可以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通过合理设计的学习任务和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行为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的教学态度、行为方式和教学方法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教师的鼓励和支持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合理的学习支持、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学习反馈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结论: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学生个体特征、教学环境和教师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教育者应正确认识和有效应对这些影响因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积极的学习反馈、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以及提供合理的学习支持等策略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 李晓宇.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J]. 教育科学, 2019, 35(2): 56-61.

[2] 张丽华, 王小云. 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 38(6): 28-32.

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 篇二

标题:儿童自尊发展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摘要: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和感受,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了儿童自尊发展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儿童自尊与学业成就呈正相关关系,而且自尊对学业成就有积极的预测作用。为了促进儿童的自尊发展和提高学业成就,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培养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以及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等。

关键词:儿童,自尊,学业成就,关系,策略

引言: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和感受,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儿童的自尊发展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儿童自尊发展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策略。

正文:研究表明,儿童的自尊与学业成就呈正相关关系。即自尊水平较高的儿童通常表现出较好的学业成绩。这是因为自尊水平较高的儿童更加自信、积极主动,对学习更有动力和兴趣。此外,自尊对学业成就还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即儿童的自尊水平能够预测其未来的学业成就水平。因此,教育者应重视儿童自尊的培养和发展,以促进其学业成就的提高。

为了促进儿童的自尊发展和提高学业成就,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积极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其自尊水平。其次,培养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自尊发展和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教育者应鼓励家长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注和支持。此外,教育者还应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提供适当的情感支持和情感教育,以帮助儿童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观。最后,教育者还应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帮助儿童解决学习困难,提高其学业成就。

结论:儿童的自尊发展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尊水平较高的儿童通常表现出较好的学业成绩,并且自尊对学业成就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为了促进儿童的自尊发展和提高学业成就,教育者应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培养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以及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等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小伟, 王小云. 儿童自尊发展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5): 832-838.

[2] 张丽华, 李晓宇. 儿童自尊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 心理学探新, 2018, 38(8): 72-78.

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 篇三

  积极心理学与技工教育

  摘要:

技校学生是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缺乏自信、厌学、行为规范差,如何引导他们调整心理状态,是技工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新兴的积极心理学倡导以积极的心态解读现实世界,提倡主观幸福观。笔者主张将积极心理学原理融入技工教育,使学生在积极、快乐的理想状态下学习、成长、成才。

  关键词:积极心理 技校学生 赏识鼓励 快乐学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企业的进步,以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技能人才培养变得更为重要,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加上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技工荒”,具备中、高级职业技能的技工院校毕业生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和关注。因此,将在义务教育阶段饱受自卑与沮丧情绪困扰的技校学生培养成社会急需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是技工教育者的崇高职责和使命。笔者认为,应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采用赏识和鼓励式教育方式,校正技校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进而促进技校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一、积极心理学的引入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倡导人们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人的众多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激发每个人自身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提倡主观幸福观,致力于研究如何建立一个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从而使人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

  所以,积极心理学实际上有三个层面上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强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提倡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

  二、技校学生的现状与心理特征

  作为技工教育的对象,技校学生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往往不自信,对学习无兴趣,心理问题突出。主要表现有:

  1.自卑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失败者,他们通常是在老师的批评声和家长的责骂声中成长起来的,总觉得自己基础差,不讨人喜欢。对学习、对成绩没有什么高的要求,甚至自暴自弃、得过且过,对批评反倒习以为常。

  2.厌学

  技校学生厌学现象十分普遍。厌学的课堂表现就是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做或抄作业。对自己定位较低,到技校上学不是为了求学,只是来找些玩伴,混张文凭。

  3.行为规范差

  技校学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纪律观念差,行为习惯不好,自由散慢,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控能力。迟到、早退、违纪时有发生。对老师的批评,要么听之任之、不以为然,要么心理逆反,与老师对着干。对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善于处理,往往喜欢在小事情上争强好胜。

  三、传统教育方法的缺陷

  对待这样一些厌学且行为规范差的技校学生,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是采取更为严格的高压手段:严肃的课堂、严格的考核、严酷的面孔,动不动就批评、惩罚、处分,甚至除名了事,以维护师道尊严,结果适得其反。过多的批评使那些学生更加自卑,对落后状态习以为常;过于呆板的课堂教学,导致大批学生不及格,更增加了他们的厌学情绪;心理上的消极,使得他们的行为习惯更为散慢。如此下去,只能是恶性循环,与我们期望达到的培养目标更为遥远。

  四、把积极心理学引入技校教育

  将积极心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它所强调的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进行拓展和有意识地培养这些积极品质。积极教育就是要创建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品质等得以充分发挥,而不是过多地约束、控制。

  因此,针对技校学生的现状与心理状态,将积极心理学引入技工学校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和改变技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化消极为积极。

  1.用主观幸福观让学生快乐起来

  要让学生从过去的失败、沮丧中走出来,首先就要引导他们客观地对待过去,学会忘记过去的失败经历和不愉快,或者用一种积极的方式进行解读。如对于父母的训斥、老师的批评,要引导学生把这些视为爱的表现,是一种希望自己长大、期望自己成才的爱,这种亲情与表扬和鼓励一样值得珍惜。通过诸如此类对过去的满意的回忆,让学生逐渐地学会宽容、学会感恩,从而获得快乐。其次要让他们幸福地感受现在,教会学生用积极、善端和美德来感知现实世界,多注重老师的苦口婆心,多发现同学身上的优点,多感受学习上小小进步的美好和工作中点滴成功的喜悦,让我们的学生永远与快乐相伴。

  2.用赏识和鼓励让学生自信起来

  技校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地鼓励其点滴进步。多表扬、多鼓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潜能,从而提升其自信心,获得努力学习的动力。

  3.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为未来奋斗

  引导学生从“我没有一个好的未来”这样的悲观情绪中走出来,代之以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坚信未来是美好的,技能型人才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当他们对未来有了乐观的憧憬、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对专业技能的兴趣和热爱时,自然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因为兴趣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通过上述三种途径,有助于学生逐渐培养起积极的心理品质。有效地消除自卑、沮丧、厌学和消极,从而走向幸福的彼岸。笔者所在学校曾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性情古怪、内心自闭,总认为老师、同学看不起他,经常与同学闹矛盾,出言不逊,甚至殴打本班的女同学,学习、纪律都很差,大家普遍不喜欢他。但是,班主任没有放弃他,而是努力发现他的优点并及时予以鼓励。班主任发现他虽不喜欢上课却很爱看书,尤其是一些励志的书和名人传记,班主任就称赞他,并特意在课后与他交流读书心得。此外,班主任还发现他对母亲很孝顺,想早点工作为妈妈减轻负担,班主任就经常表扬他;他经常上课迟到,但有一次按时到校早自习,班主任就对他说:“今天来得挺早嘛,不错不错,有进步。”受到班主任的表扬与鼓励,他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进步了,上课准时了,和同学的关系融洽了,任课老师也不再批评他“捣蛋”了,他本人也变得开朗快乐了。

  实践证明,赏识和鼓励的确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催人奋起、助人成功。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印证了这一点。鉴于技工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我们应当有效地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并把其溶入到学校教学、德育教育、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各环节,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快乐、健康的育人环境,我们的教师和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挖掘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多表扬、多鼓励,使学生变得阳光、自信起来,让他们在激励中奋发努力,在快乐中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第23卷总第87期.

  [2]阳志平.积极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冯林.积极心理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 篇四

  将教育心理学用在平时

  摘要:

在当今教育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的时代背景之下,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大,这就要求教育心理学的服务范围和应用范围有所扩大,能够更多地应用于儿童课堂之外和学校之外的日常生活,发展“亲民”的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教育心理 儿童 课堂与学校教学 平时

  将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能够助于理解和总结教与学双方的心理活动及互动规律,推动教育者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和受教育者更好地进行学习活动。儿童期是指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时期,是人接受教育塑造自身的关键时期。随着时代潮流不断变化发展,教育心理学不仅应该关注在儿童的课堂教学、学校教学的应用,也应关注其在儿童“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1教育心理学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学情境下的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其研究重点在于将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及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之中,包括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

  教育心理学中应用较广的几大主要理论包括:信息加工理论(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析了信息从外部输入大脑,经过加工阶段,到产生外显反应时所经历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人是通过认知表征的过程来获得知识、实现学习的。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建构主义理论(知识的理解只能有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学习也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社会学习理论(学习有两种途径:一种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的过程即间接经验的学习,强调观察学习)、人本主义理论(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未来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2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状况

  教育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这就在理论上使得它的大部分应用与课堂和学校有关,而事实上也是如此。目前在我国教育心理学更多地只是服务于学校和课堂,并且应用者多为教育工作者,这种单一的服务范围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应用的广泛性。

  教育是全社会的和终身化的,是全人类的,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随着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等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的服务对象应扩大至全社会以及各个年龄阶段。与儿童相关的教育心理学更是应该渗透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全面地发掘儿童发展潜力,促进儿童心理、品德、智力和思维能力、身体素质等全方面的发展。

  导致教育心理学与实际生活难以很好地结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我国教育心理学产生较晚,较多参考西方架构,相关研究比较注重理论,在实践方面的注意力小,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总体不高,对于教育心理学的日常应用意识不高,普通民众对于教育心理学了解程度低,对儿童的教育更依赖于学校与经验,这也导致儿童自身对于应用学习策略的意识不高。

  3教育心理学应用于平时的意义

  3.1对教育工作者而言

  儿童的智力发展较快,求知欲旺盛,性格可塑性大。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课堂以外的地方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课下生活有更多的关注,这有利于:促进教师更好地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将课堂与课下良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得教学效果具有延续性和系统性;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关注学生的心理和个性发展,及时发现问题和舒缓压力。

  3.2对学生而言

  儿童的记忆力从无意记忆转向有意记忆,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儿童时期的学习多以培养思维能力、语言语感和掌握基本常识为主,懂得一些简单的教育心理学相关内容如学习策略能够将学习过程清晰化、更易于评价,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也利于其更好地把握课余活动与学校活动之间的关系。

  3.3对于其他相关人员和社会而言

  儿童的情绪直接而外露,性格可塑性很大,抚养者和社会掌握部分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减少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迷茫与失误,正确发挥社会和家庭的教育作用,同时能够配合好学校教育,减少矛盾与冲突。

  4如何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平时

  (1)提高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意识,普及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要建立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范式,使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有自己的独特和稳定的内容,并且研究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和学校学习活动,同时提出具体可行的实践方法。

  抚养者和其他社会人员文化素质等水平不一,要选择合适易懂具体的教育心理学相关内容,对非教育工作者进行宣传,使之掌握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应用。

  (2)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相关理论和实际技能的培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理念,不固守传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儿童时期人的感知觉敏锐性显著提高,但是注意力不够稳定,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提高其心理暗示的手段,重视眼神、表情、肢体语言等对儿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桑标.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王滔.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透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8(1).

  [4] 杨延昌.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 篇五

  一、我国教育现状的表现

  1.教学思想的局限性

  思想是领导教学方向的核心表现,虽然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和创新,使得教学安排和计划更加人性化、灵活化,但是有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太深,虽然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但是古板老旧的教学思想却在脑海里根深蒂固,以至于在新的制度下用旧的教学思想去思考,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2.教师身份的狭义性

  现在的教育制度已经呼吁广大教师“以学生为教学基本”,转变教学方式,由于过去教育将教师的身份定位过高,从而导致教师与学生不能达到一种亦师亦友,默契合作的关系,这也是由于教师对自身的身份定位过于狭义,即教师就是教学过程的主导人,学生必须要听从教师的命令。

  3.教学手段的单一性

  现代很多学校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基本是照本宣科,书本概念,死记硬背,而学生无论如何必须要记住这些概念,而是否会用,有怎么用,完全看学生自己体悟能力。部分教师觉得教学应该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一个过程。而对自身的教学手段没有进行反思和修正,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大,学生也没有学习的欲望。

  4.教学目标的主观性

  人在看待与自身有关的事物,通常会把事物引发的不利问题归咎于事物本身,而不会想到是自身对事物的影响造成的。而有些教师教学也是如此,根据成绩以及学生表现主观判断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被定为“九等”的学生将会对自己感到自卑,对学习丧失兴趣和热情,甚至还会引发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这是教师对教学目标过于主观化看待导致的。

  二、以教育心理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1.了解学生心理,为教学打好基础

  学生心理是学生行为和思考动向的一个参考,而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异常行为或心理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动向分析,对症下药。为了解学生的心理,教师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观察:思想方面,学生的思想是学生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关注自身发展、对个人目标的选择趋于理性和务实的体现。而对学生思想的观察主要包含学生是否对近期国家大事有充足的了解、是否懂得礼貌和传统美德,价值取向和生活追求是什么,是否染上恶习等;情绪,学生的情绪是学生心理特点的直接表现,例如有些学生胆子较小,上课害怕回答问题,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有的学生进行学习计划,但是行为懒惰,结果只是纸上谈兵,这是缺乏自律的表现;有的学生受不起挫折,遇到困难就犹豫、逃避甚至放弃,这是缺乏自励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反应学生进取心和能力的重要因素,有的学生满脑袋记着概念、理论,但是考试时用不出来,不会用,这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体现,而有的学生学不进去,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意志薄弱,不能围绕一个目标作长期不懈的努力,浅尝则止半途而废。即使勉强学习学不会、学不好,这是没有学习兴趣的体现。教师通过以上三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将为后期教育提供正确的参考方向。

  2.教授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探索学习

  教师要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教学并非知识理论的死记,公式定律的灌输,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学习怎样探索创新;学习怎样为人处事,学习怎样自我提升等。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这也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源泉,而学生也能由此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面对挫折不惧怕,面对困难不退缩,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内心的人,这也是心理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3.保证平等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平等教学是教师对职业的尊重,对学生的负责态度,相比传统教学的等级分化,平等教学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即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褒奖和肯定,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帮助和鼓励。平等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看作客观的个体,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心理教学为手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过程,与此同时,由于教学的平等性、和谐性,让学生的心理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亲切,从“良师”转向“益友”。

  三、结语

  将教育心理学运用到现代教育体系中将是我国教育行业由“以教为主”向“以育为主”的一个重大转变,而合理利用教育心理学进行教学将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心理发展和人格塑造都带来巨大影响,我国教育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将教育心理学成功转化成一种教学过程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每个教师继续探索研究下去。

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 篇六

  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规律,探讨外语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相互关系,以提高外语教育中的教与学。

  关键词:

  外语;教学;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210-1

  掌握外语教学心理有助于制定外语教学的原则、基本方法以及教材的编制。外语教学心理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内容。前者主要是学习理论以及相关的的教学原理和原则;后者则包括外语教学中学生对语音、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

  1 外语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1.1 由于外语学习的心理学观点不同,对外语学习过程的看法也颇有分歧 在缺乏外语真实交流情景的背景下,很多学者认为从自觉学习到自觉掌握是学习外语的合理途径,其过程是:感知语言材料(包括模仿),观察能力的逐步提高; 理解语料(包括识别),培养外语思维能力;巩固语料,记忆能力的培养;语料的应用;灵活使用语料,创造能力的培养。从教学视角看,前两个过程是讲解,后3个过程是练习,5个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讲练结合,以练为主。从语言和语言应用的关系角度看,整个过程是通过言语交流行为到掌握语言知识,最后通过言语交流活动掌握言语能力。

  1.2 外语学习的动机是由外部诱因(来自社会的需求)和内部动因(主观愿望、需要)结合构成的 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学习外语的动机是把外语看作工具来掌握,以达到生活中真实交流目的。所以以交际能力培养为目的,外语教学必须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外语教学过程交际化。因为多数院校缺乏真实或虚拟的交际环境, 为此, 就必须使教学过程情景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外语学习的环境越真实,收效越大。

  1.3 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形成外语思维的过程 外语思维的心理特点是在内部言语中使用外语语言结构。基本途径是多让学生实践外语的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用外语进行的听说读写活动具有共同性,即不经分析和翻译使外语与思维建立直接联系。

  1.4 语音、语法、词汇属于语言知识,掌握语言知识是培养言语能力的基础语音、语法、词汇作为一个整体紧密结合在句子中,因此必须在表达一定情景的句子中讲解和训练语音、语法和词汇。学生学习外语时大都学习了本民族语言、外语与本族语在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方面有相同、相似、相异之处。相同之处对学习外语有正迁移作用;相似、相异之处起负迁移作用。因此外语教学要注意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形成分化。

  1.5 学习外语离不开记忆 学习语言知识实质是对语音、语法、词汇的记忆;对于听说读写技能的掌握要求记忆语言材料的水平自觉话化,是记忆的高级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须重视记忆方法,根据记忆的规律合理安排教学。教学的安排要注意学生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目前多数人认为开始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为10岁左右,这个年龄的学生可塑性强,模仿发音快,受本族语的干扰少;从8-20岁,随注意、意义识记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增长,外语学习能力呈上升趋势,20岁左右被认为是记忆能力最强的年龄,以后逐渐下降。

  2 心理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2.1 语感在使用语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人除了有属性的感觉之外还有特殊的关系感觉和情感,它们可以而且应该被称为理智感。语感在心理学上属于理智感的情感范畴。有了这些理智感,学习者能够直觉地认识复杂的联系和关系。正如音乐家不能没有乐感一样,语言的使用决不能没有语感。语感应理解为对语言的感性反映。问学生如何确定出正确答案的时侯,其回答很有可能是“觉着就是是这样,却不能证明” 等。可见语感在使用语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个人天生具有的素质和相应的理论知识的自觉学习到自觉掌握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语感的形成,没有实践就不可能培养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语感。

  2.2 词汇的记忆 这是一个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反映出的较普遍的问题。学习任何语言都必须掌握大量词汇。然而,在外语教和学的实践中,许多单纯背诵词表的学习者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要么孤立记忆,单词不易记住;要么记住了,也很难在言语中使用。但如果完全撇开词的学习,也同样是错误的。所以毋庸置疑的是词的熟记对掌握语言的重要性。应了解有效记忆词汇的原理和方法,才能使外语的教和学事半功倍。

  2.3 语段的记忆 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但学生反映出的畏难情绪;背得断断续续;当时记住了,一段时间后就会遗忘大部分等。由于理解和记忆是紧密联系的,要记忆一个语段所需的许多工作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语段的特点、任务要求、用于记忆的活动,以及对话题的了解,都对如何重现一段话语产生有力的影响。读一篇材料,直到认为已经了解,然后放开,试着用自己的话回忆内容。不要急于记忆准确的词。而是要集中记忆意义。

  2.4 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学习者之间学习效果不同的重要原因是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个别差异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个别差异,才能采取必要的措施,发挥积极方面,克服消极方面。要善于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培养学习外语的兴趣。要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变化,培养学习外语热情。重视对学习者意志品质的培养,激发学习动机。

  2.5 外语教学对外语教师提出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具备过硬的传授和培养外语知识技能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讲授、善于示范、善于提问启发、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善于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另外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具备好的掌握课堂的能力。包括必要的组织能力和对课堂上一些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等。其次,外语教师应当注重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清.心理因素与外语学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3.2.

相关文章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推荐3篇)

“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着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
论文2012-09-02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推荐3篇)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优选3篇)

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论文2012-02-06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优选3篇)

贯彻两个《条例》 正确处理三大关系

学习贯彻两个《条例》意义重大。本人结合实际工作,就加强监督谈几点体会。 正确处理上级与下级,干部和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经常讲: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这...
论文2017-02-05
贯彻两个《条例》 正确处理三大关系

建筑表现技法论文范文【实用6篇】

建筑表现技法论文范文 第一篇1.1绿色建筑概述绿色建筑即是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建筑物,它是指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以及保护环境,并为人们提供一个能够高效使用、健康适用以及自...
论文2016-08-03
建筑表现技法论文范文【实用6篇】

企业数字转型论文范文(优选6篇)

企业数字转型论文范文 第一篇1引言2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2.1封闭型建设模式由于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受不同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的接触是受限制的,可谓自我封闭内向型。形成“小...
论文2018-03-06
企业数字转型论文范文(优选6篇)

阅读训练【精选6篇】

阅读训练(三)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银河系中心的秘密白维家 18世纪的天文学家认为,太阳和太空中所有的恒星构成了银河系,而太阳就处在银河系的中心.这一设想在19世纪被科学家沙普里推翻了...
论文2016-08-03
阅读训练【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