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与语言修辞论文(精选3篇)
地理教学与语言修辞论文 篇一:地理教学中的语言修辞运用
引言:
地理教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解释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然而,仅仅传递信息和知识是不够的,应该通过语言修辞的运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本文将探讨地理教学中语言修辞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语言修辞手法。
一、地理教学中的语言修辞的重要性
1.1 激发学生的兴趣:语言修辞可以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和感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加投入地理学习。
1.2 提高学习效果:语言修辞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1.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修辞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地理教学中的语言修辞手法
2.1 比喻:通过将地理概念与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变得具体、形象,更易理解,如将地壳运动比喻为大地的呼吸。
2.2 比拟:通过将地理现象与类似的情境进行类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如将水循环比拟为自然界的循环系统。
2.3 排比:通过对地理事物进行排比,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如列举不同类型的气候带的特征和分布。
2.4 夸张:通过夸大地理现象的程度、影响和重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如强调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威胁。
三、地理教学中语言修辞的运用策略
3.1 选取适当的修辞手法:根据地理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地理教学的目标。
3.2 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语言修辞虽然可以增加趣味性,但也要注意保持准确性,避免误导学生。
3.3 结合实例和案例:通过实际的例子和案例,将地理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3.4 鼓励学生运用语言修辞:在地理教学中,鼓励学生使用语言修辞,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结论:
地理教学中的语言修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在地理教学中积极运用语言修辞手法,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和运用策略,以提升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与语言修辞论文 篇二:语言修辞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引言:
语言修辞是一种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策略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和感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探讨语言修辞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比喻的运用
在教授地壳运动时,可以使用比喻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如将地壳运动比喻为大地的呼吸。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壳运动的原因和影响。
二、比拟的运用
在教授水循环时,可以使用比拟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作用,如将水循环比拟为自然界的循环系统。通过这样的比拟,学生可以形象地理解水循环的循环过程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三、排比的运用
在教授气候带时,可以使用排比来列举不同类型的气候带的特征和分布,如列举寒带、温带和热带的特点。通过排比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理解气候带的差异和联系。
四、夸张的运用
在教授全球气候变化时,可以使用夸张来强调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威胁,如强调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加等。通过夸张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增强他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和意识。
结论: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语言修辞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语言修辞手法,结合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运用语言修辞,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地理教学与语言修辞论文 篇三
地理教学与语言修辞论文
语言是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最重要工具。教师课前精心备课的内容,设计的各种教学方法,最后都要通过语言来实现。教师讲授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的条件下,往往取决于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因此,研究运 用教学语言,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和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地理教师教学时,先要做到语言准确 ,恰当地选用地理词语,正确地叙述地理事物,科学地作出地理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地理推理,说话简洁, 精明练达,顺理成章,这是基本的要求。若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能有机地恰当地运用语言学的多种修辞手法 ,使教学的语言更富于趣味性、生动性、启发性、艺术性,那么地理教学将会收到更理想的效果。下面将对此 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述。
一、比喻法
比喻法就是指在地理教学中,为了把地理事物描绘得更形象更生动,而借助另外的事物来“打比方”,从 而把事理说得更明确、更深透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如地理教师指着地图会常常这样讲课:我们祖国的轮廓像 一只“雄鸡”,我们祖国似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陕西省像一个“花瓶”,我们应该把鲜花插在这花瓶上, 因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及近代革命史的摇蓝。湖南像个“人头”,真是地灵人杰美好之地。横断山区 ,山河相间其地貌犹如人的手指和指缝一般。澳大利亚的动物多为有袋类,它们的腹部都有个“皮口袋”,这 只皮口袋是哺育下代的场所,犹如一所微型的“幼儿园”。从形状和领土构成来看,意大利好像一只“皮靴” ,正踢着两只泄了气的皮球。非洲加纳黄金产量仅次于南非,居世界第二位,但由于长期受到单一经济的影响 ,依然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形成“捧着金碗要饭吃”的经济状况。东非大裂谷南起赞比西河口以南,北 抵亚洲的约旦地沟,全长6000多千米,深达1400多米,好像地球上的一块长长的大“伤疤”。死海是世界上海 拔最低的地方,低于海平面392米,好像地球的“肚脐”一样。从地球内部构造来看,地球就像一只没有煮熟的 “鸡蛋”,蛋壳相当于地壳,质地较为紧硬;蛋白相当于地幔,质地富有弹性;蛋黄相当于地核,呈粘重状态 。北斗七星,其形状像“勺子”;织女星的形状像织布的“梭子”;银河系从侧面看去,像一只运动场上的“ 铁饼”等等。以上各例,均从形状的角度将地理对象比喻为另一物体,从而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地理事物的外 形特征。
比喻法在地理教学中,最为常见。运用这一方法教学,能使地理语言更加丰富,更加生动形象,还能把概 念从抽象中“解放”出来,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印象强烈深刻,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达到容易记忆 的效果。
二、借代法
借代法就是指在教学中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地理事物本体,而是借用该地理事物的某一属性来代替,以强 调属性、加深理解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如与大陆有关的借代:热带大陆指非洲;白色大陆指南极洲;干旱大 陆指澳大利亚大陆。与国家有关的借代:樱花之国指日本;千岛之国指印度尼西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指澳大 利亚;金字塔之国指埃及;磷酸盐之国指摩洛哥;千湖之国指芬兰;欧洲的锯木场指瑞典;钟表王国指瑞士; 世界糖罐指古巴。与城市有关的借代:春城指我国的昆明,又指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我国的长春 、美国的底特律有汽车城之称;重庆有雾城,伦敦有雾都之称;塞上名城指银川;月光城指拉萨;草原钢城指 包头;镍都指金昌等。与地区有关的借代:地球上的“雨极”指乞拉朋齐;世界屋脊指青藏高原;天府之国指 四川盆地;世界油库指波斯湾等等。
借代法在地理教学中也是经常出现的。运用这一方法,可以突出地理事物的特征,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的 理解,另一方面,借代富有深刻的含蓄性,能使教师的语言比较生动,带幽默感,这样使学生感到要记住一些 地理名称就不觉得枯燥无味了。
三、摹形法
摹形法即是指借助摹形的修辞手段,对地理事物的形状进行生动地描摹,给学生以视觉的刺激,引起学生 的联想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如山西省的形状如同一块平行四边形;黄河干流形似“几”字;仙后座的组成像 英文字母"W";东北三省的主要铁路干线呈“丁”字形;西南三省的铁路网呈环状结构;大西洋的轮廓呈"S"形 ;北太平洋海域的洋流系统,呈"8"字形,甚至洋流流动方向跟书写这个数字的笔顺一致,十分有趣。
运用摹形法进行教学,可突出地理事物的外形,并能以较简单的几何图形或字母表示出较为复杂的地理事 物,不必在课中一笔一划地去勾描,因而节约了教学时间。
四、拟人法
拟人法即指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拟人的语言修辞手法,根据想象,把地理对象当作人来讲述,以 增加地理教学的亲切感和情趣性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如太阳是太阳系这个家族中的“家长”,它有九个“儿 子”(行星),五十多个“孙子”(卫星),真是“子孙”满堂啊!除了耀眼的金星外,火星是地球的另一个 “孪生姊妹”,它是一个穿着红衣裳的“姑娘”。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最高峰,它有“赤道上的白雪公主 ”的美誉。企鹅是冰雪大陆的`忠实“居民”,它们总是排着两溜长长的队伍,欢迎前来南极考察探险的勇士们 ,等等。
教师运用拟人法,
把静止的、抽象的地理事物比着活灵活现的人,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又活跃 了课堂气氛。五、引用法
地理教学中结合所讲内容,常常引用古人、名人和民间俗语等来说明地理事物,概括地理知识,从而使讲 解变得具体充分,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记忆,这就是常用的“引用法”。
如:讲长江三峡时,可引用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 山。”短短四句,情景交融,不仅娓娓动听,而且诗情画意油然而生。学生通过对诗中的急流滔滔、两岸猿声 催送轻舟、千里航程一日可达的具体内容的领会,从而加深对三峡的进一步理解。贵州民谣:“天无三日晴, 地无三尺平”。寥寥两句,既说出了贵州地区雨天多晴天少的天气特色,又反映出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的地 形状况。淮河流域沃野千里,气候宜人,农产丰富,正如该地流传的:“走千走万,比不上淮河两岸”。“一 年有四季,全年备寒装”,生动地反映出青藏高原高寒气候的特色。“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这句民谣生动地说明了新疆气候早晚温差之大的特征。等等。教学中若能适时运用这一类型的民谣,便要比干 巴巴地讲解生动得多。
这些民谣大多都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论断,在课堂上运用,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特六、对比法
根据教学需要,有目的地将两个相反或相对的地理事物放在一起,或者把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摆出来,加 以比较和区别,分清其异同,这就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在各科教学中都占有一定地位,但 对地理教学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在地理教学中,既不能把所要讲的地理事物都摆在眼前,也不可能都去观 察,也不可能都靠实验解决,因此对比的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已被广泛运用。
如讲山地时可对比丘陵,从它们的外表形态、高度、坡度、沟谷的深浅进行区分。如讲热带雨林和热带草 原时,可进行比较,两者不同的景观,有着不同的地区分布,可使学生认识植物与环境的不同关系,进而明了 前者是由于终年高温多雨形成茂密森林,后者由于干湿季节变化形成热带草原。讲洞庭湖时,可把它的过去、 现在和
未来作比较,可以使学生认识湖泊这一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规律,从而认识湖泊的本质。另外洲与洲 ,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均可进行比较。如从领土的组成、地形、气候、资源、经济等方面对比英国和日本 。从气候、水文、耕作制度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南北的不同。等等。
对比的方法,有助于学生获得新的地理概念;有助于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认识;也有助于地 理知识的系统化;还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七、层递法
层递法就是根据地理对象内在的或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如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少到多、由近及远、由 轻及重、由浅及深的依次递升的关系,或依次递降的关系,来处理教学内容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
如:地球外表的大气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按距太阳由近及远 的标准,九大行星的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从面积 和深度来看,地球上四大洋的顺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等等。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层递法,能使学生认识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每一地理事物的特点,便于学生 从整体上掌握所学的知识,还能促使学生形成条理化、联系化的思维定势。
八、歇后法
“歇后法”是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仿佛是个谜语,含而不露,后一部分像谜底,一语道破其中的秘密 。如:捕尽黄鼠狼——宝(保)鸡;金、银、铜、铁——无锡;东、西、北三面堵塞——南通;接近湖南—— 临湘;天天讲文明——常德;夸夸其谈——海口;赛跑到终点——冲绳。
将歇后法运用到地理教学上,浅显易懂,形象鲜明,寓意深刻,生动有趣。故布疑阵,激发想象,不仅增 加了教师语言的幽默感,同时又把学生的思维从一个高潮引到另一个高潮中去。
总之,我们若把修辞学的有关知识恰当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去,便能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首先,能把 地理教学中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使得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深奥的理论、枯燥无味的地名通俗化; 其次,增强地理教学过程的节奏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第三,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听课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第四,使学生的思维和教师的思维结合起来,使教学活动形成一个整体;第五,使教师避免 简单的照本宣读平铺直叙的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