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精选6篇)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篇一
标题: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植物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们的生长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将探讨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首先,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阳光中的光能可以通过叶绿素的作用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能量,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关键过程,它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因此,阳光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其次,植物需要适宜的温度。不同的植物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但大多数植物在15摄氏度至30摄氏度之间生长最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例如,高温会导致植物蒸腾过多,水分丧失过快,从而造成植物枯萎。而低温则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使植物无法正常生长。
另外,植物还需要适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水分是植物生长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通过根部吸收进入植物体内,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营养运输。如果缺乏水分,植物会出现蔫菜样的现象,无法正常生长。而营养物质则是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化学元素,包括氮、磷、钾等。这些元素通过土壤中的营养盐供给植物吸收,从而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最后,植物的生长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空气质量、土壤质量和湿度等。优质的空气和土壤可以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而湿度则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水分吸收,植物需要适当的湿度才能正常生长。
综上所述,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以及良好的空气质量、土壤质量和湿度等环境条件。只有在这些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植物才能健康地生长。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篇二
标题:什么是自然界的循环?
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系列循环过程,这些循环是地球上生物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将介绍自然界中常见的几种循环。
首先,空气中的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间的循环过程。太阳的热能使水体蒸发成水蒸气,形成云层;当云层凝结时,水蒸气会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面,如雨、雪、雾等。这种循环过程保持了地球上水分的平衡,为植物和动物提供了水资源。
其次,植物和动物体内的物质循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动物则通过呼吸作用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样,植物和动物之间形成了物质的循环。同时,动物的排泄物也会成为植物的营养来源,形成一个循环的生态系统。
另外,地球上的矿物质也存在着循环。例如,碳循环是指碳在大气、水体和陆地之间的循环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在植物体内;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取植物的碳;当动植物死亡时,它们的尸体会被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这样,碳在地球上形成了一个循环。
最后,氮循环也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循环之一。氮是植物和动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氮元素,将其转化为蛋白质;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取植物的氮;当动植物死亡时,它们的尸体被分解成氨,再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硝酸盐。硝酸盐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从而形成氮的循环。
综上所述,自然界中存在着空气中的水循环、植物和动物体内的物质循环、地球上的矿物质循环和氮循环等。这些循环过程是地球上生命得以延续的基础,它们共同构成了复杂而精密的自然生态系统。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篇三
今天,我去钓龙虾,我带着钓竿和钓饵(猪肉)去一条混浊的沟里钓。没一会儿,我就钓到了10只龙虾,正当我兴高采烈的回到家准备红烧时,发现小龙虾的壳上沾满了污泥,一开始我以为沟里的小龙虾脏一些,少一些,于是我又到一个清澈的塘里去钓龙虾。结果一只也没钓到,于是我作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小龙虾喜欢在混浊的水里生活。
既然猜测了,我就要想尽办法来证明这一点。我立马行动起来,我找来两只桶,一只桶装浑浊的水,一只装纯净水,并在桶里各放了5只龙虾,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到了第三天,浑浊的水里的龙虾仍然生龙活虎,而在清水里的小龙虾已奄奄一息,这证明了我的猜测是正确的。
我又做了一个实验,我仍然把一只桶里装浑浊的水,一只桶里装清水,各放进5只龙虾,但这次实验我并不求小龙虾喜欢浑浊的水还是清水了,我是在求小龙虾吃什么,我不去管浑浊的水里的小龙虾,我天天喂食给清水里的小龙虾,但喂的是一些被我切得小得不能再小的鱼肉、腐肉、水草、水藻等,过了5天后,浑水里的小龙虾和清水里的小龙虾一样生龙活虎,这个实验证明了小龙虾吃小得不得了的微生物。
现在我终于知道小龙虾为什么喜欢浑水了,因为水里有极小的鱼肉、腐肉、水草、水藻等,而这又是小龙虾的最爱,所以小龙虾就喜欢浑水了。
经过这次实验,我心里十分高兴,因为我又知道了一个科学知识,希望大家也常做这类科学实验,只有这样,才能多了解科学知识,增长见识。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篇四
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在少儿频道的节目中看到一个有趣的实验。主持人竟然让一个熟鸡蛋钻进了酒瓶里。小朋友,你相信吗?是不是主持人用的是奇特的材料或者有什么神奇的魔力?不然鸡蛋怎么会穿过比它的身体更细小的瓶口呢?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秘,我召集了几个小伙伴,打算按照主持人的做法试试看。
我们按照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材料准备了一个熟鸡蛋、一个啤酒瓶和一盒火柴。我们先把鸡蛋剥去外壳,放在酒瓶的瓶口上。有一个伙伴还试着用手去按鸡蛋,可是不管怎样鸡蛋就是稳稳地立在酒瓶口上。我说:“看我的吧!”我学着主持人的方法,点燃一根火柴,迅速的丢进了瓶子里,再把鸡蛋及时地放到瓶口上。只见火柴渐渐地熄灭了,这时鸡蛋开始一点一点地往里钻了。突然,整个鸡蛋都掉进了酒瓶里。同学们高兴地拍起手来,我们成功了。
当我们都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一个调皮的小伙伴提出了新的挑战。能不能让鸡蛋再钻出来呢?我的伙伴们都摇了摇头。有了刚才的成功,我自信地说能。我猛得吸了一口气,鼓起腮帮“呼”得吹进瓶子里,接着,立刻把瓶子倒过来,只见鸡蛋一点一点从瓶口钻了出来。最后,鸡蛋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推了出来。真是太神奇了!同学们都欢呼起来。我得意极了。这时,一个好问的伙伴说:“这其中又有什么道理呢?”被他一问,我才从得意中醒过来,因为我也说不出其中的科学道理。后来,我们几个伙伴商量,一定要查找资料,解开这个谜团。
时间一晃过去了,假期结束了,我们又回到了校园。在科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单元。从课堂上丰富的实验和老师的讲解中,我知道了空气要占据空间和空气成分的知识,终于明白了鸡蛋钻进酒瓶里的奥秘。现在我可以向我的小伙伴们说明鸡蛋钻进酒瓶里的科学道理了。科学学习可真有趣!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篇五
今天,我和妈妈去外婆家,外婆拿出今年刚收的花生,要炒给我们吃。妈妈说:“炒花生多麻烦,还得用沙炒。”我说:“干嘛非要用沙子,直接炒不是更快吗?”妈妈说:“那我们就来试一试吧,看谁说得对?”
我的方法是直接炒。等外婆把灶烧热后,我把一大碗花生倒入锅内,先用锅铲慢慢翻炒,二十几分钟后,锅里冒烟了,我慌忙加速翻动铲子,可花生还是越来越黑。我说:“花生应该熟了吧!”外婆说:“还早着呢!”我只得耐着性子又炒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外婆才说可以了。我盛起来一看,花生个个都已经变成“焦黑碳”了。我拿了几个尝了尝,不是焦的就是生的。
唉,看妈妈的吧!只见妈妈把一大碗沙子倒入锅内翻炒,一分钟后,倒入一碗花生。只见妈妈不紧不慢地翻炒着。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她把花生盛了起来,滤掉沙子。我不相信妈妈能这么快就把花生炒熟,用惊奇的眼光望着妈妈炒好的花生:皮略有点泛黄,拨开一看,仁也熟了。我尝了尝,既香又好吃。
咦,真是怪了!为什么直接炒反而慢呢?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仔细看看花生的形状!”我盯着那堆花生发愣,心里想:这花生两头凸出来,中间凹进去……
“哦,对了!如果直接炒,花生受热的面积小,而且受热不均匀,难怪我炒的花生有的焦,有的生呢!而用沙子炒,沙子受热速度快,传热性能高,它能很快的把自身受到的热均匀地传递给花生,使花生全身也均匀地受热,所以花生反而熟得快。”我大声对妈妈说。妈妈听了我的想法,赞许地点点头说:“我的女儿真聪明!”
哦,真想不到炒花生还藏着这么大的学问,这真是身边处处有科学啊!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篇六
科学无处不在,连普通的作文课中,也能探究出一个个新奇有趣的奥秘。它就像顽皮的小娃娃隐藏在你我身边。
这一天,我和往常一样,去上作文课,可老师却有所改变。瞧,他正眯着眼看着桌上的一个空瓶子,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不用手就让瓶子凹下去呢?”大家议论纷纷,迫不及待地用了各种方法,有的说把瓶子里的气吸完,有的运用了残忍的手段——用脚踩,有的将挺沉重的书包压在了瓶子身上……可最后大家都败下阵来,瓶子还是圆鼓鼓的,哈哈,可能是因为“脂肪”太多了吧?
后来老师“拯救”了我们,他神秘兮兮地将滚烫的热水倒入瓶中,瓶里顿时升起一缕白烟,“有什么变化吗?”“没有!”我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大家看仔细了!”老师一边笑一边把水全部倒出,一滴不剩,随后迅速盖上瓶盖,“接下来我们把舞台交给时间!”我们屏息凝视,半晌,一位同学叫起来:“看,瓶子“瘦”啦!”只见瓶子中间,渐渐凹下去,仿佛是深吸了一口气,形成了怪异的“壮观”现象,真是有趣!我们又是一片翻江倒海的议论,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仿佛个个脸上写满了“我不相信”四个大字。
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外界强大的力量都无法让它动弹,而一点热水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让瓶子变形?原来是因为热水吸收了瓶子内的一部分空气,压力变小,相比瓶外的空气与压力就大一些。这样,就会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压扁瓶子。
科学真是有趣,其中的奥秘数不胜数,我一定要快点长大,去接触更多的科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