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优质3篇)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 篇一

孟子和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他们在人性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人性本恶。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比较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并探讨两种观点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天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孟子认为,人性中存在着仁、义、礼、智等美德,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环境的熏陶,人们就能够发展和展示这些美德。孟子强调人的道德行为和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应该追求仁德,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相比之下,荀子的性恶论则认为人性本恶,人天生具有自私、贪婪和喜欢享乐的本能。荀子认为,人性中存在着七情六欲,只有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才能使人们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追求道德和理性的行为。荀子主张君主应该通过法律和政治手段来管理人民,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其次,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的不同看法源于他们对人的本性的不同理解。孟子认为人性中存在着天赋的善良品质,这种善良的本性是天生的,不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他认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人也能够通过自我修养和努力实现自己的道德追求。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人天生具有贪婪和短视的本能,只有通过外在的教育和制度的规范才能够抑制人性中的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法律的约束,人们就能成为道德和理性的人。

最后,孟子和荀子的性善论和性恶论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个人的修养和道德追求,他认为个人应该通过自我修养和努力来实现自己的道德追求,以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荀子的性恶论则强调社会的管理和规范,他认为君主应该通过法律和政治手段来管理人民,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荀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观点在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中被广泛接受和实践。

综上所述,孟子和荀子在人性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他们对于人性的不同看法源于他们对人的本性的不同理解。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个人的修养和道德追求,而荀子的性恶论则强调社会的管理和规范。两种观点都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 篇三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

一、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不同

孟子继承了孔子性相近的理论,在人性问题上主张人性善。人性之所以善,是因为人性中有先验的纯粹的善端。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指善的萌芽、善的开端,不能把善的萌芽等同于现实的善,可能和现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有四类,即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先验的善端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培养就可以转变为现实的善,即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汉代的董仲舒继承发展了这个观点,增加了信,演变成了五常。仁指一种纯粹的道德观念和品质,是一种道德属性,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白己把不符合礼的规范的言行纳人礼的规范,作为一个符合仁的原则的人,在视、听、言、动等方面都要符合礼的规定。礼相对于仁来说,是一种比较具体的道德规范。在如何达到仁上,孔子指出要贯彻忠恕之道,忠是比较高标准的要求,而恕则是比较低标准的要求。义指正确的行为。智指增长知识,儒家所强调的知识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知识,而是指用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真理。

二、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实现善的途径不同

(一)孟子性善论实现善的途径求其放心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那现实中的恶是如何产生的呢?孟子的性善论必须回答人性恶的问题。孟子的善端说,为解释人性中的不善留下了余地。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其善性,不断发展和完善白己的道德,顺乎人的本性。孟子在解释不善时,更强调的是人的差异,而不是环境的差异,在行为上是否为善,主要取决于

主体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够顺乎人的本性,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指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主观的原因涉及主体选择,人是否能够顺应白己的本性去发展善性,关键在于道德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性善是人身上的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可能的善要转化为现实的善,需要道德主体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反省内求,顺应人的本性去扩充发展。

(二)荀子性恶论实现善的途径化性起伪

在人性问题上,荀子必须回答人性善的问题。既然人性是恶的,是先天的,善是怎样产生的呢?基于此,荀子提出了化性起伪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可化的,即可以改造的,通过化性使先天的恶变为后天的善。既然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人怎样能够在道德上达到善?荀子认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如果没有社会组织中的合作和相互支持,人不可能改善白己的生活。在社会中共同生活,需要共同的行为准则,需要用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人天生具有欲望,有欲望就有欲求,如果无止境的追求欲望而无节制,将会引起纷争,有纷争和竞争就会导致社会混乱,而礼就是为了杜绝社会和思想的混乱。

三、殊途同归追求道德上的善

虽然在理论出发点上,孟子和荀子是截然相反的,但在理论的归宿点上,两人却是一致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追求道德上的善。孟子属于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荀子属于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孟子和荀子探讨人性本质的目的都是为了求善,在人性问题上,孟子并不是主张人人天生就是圣人,善通过后天的实践而获得,荀子的性恶论也强调善是通过改造先天的恶而获得。两人在良善的产生问题上,都主张善来白后天的努力,跟孔子为仁由己的主张相同,在道德修养上,主体具有主动性,为善或为恶取决于道德主体的选择,良善来白于人在后天的道德实践中的积极努力,主动培育善的行为,养成好的品德。人们经常把外在的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和反思的对象,同样,我们也需要把人的道德行为作为反思的对象。对道德行为的反思和思考,有助于我们在道德上的提高和进步,通过反省内求、化性起伪的修养方法,检查白己的言行,不断完善人格,白省是儒家的一种精神修养方式,道德本身就应该是白律,而非外在的强制和约束,不是出于恐惧,而是敬畏。人人皆可为尧舜,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性,不能成为圣人,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道德观念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够得到锻炼和经验的理解,而不仅仅只是观念的、理性的理解。

查字典范文网【fanwen.unjs.com】

相关文章

酵母双杂交系统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精选3篇)

对酵母双杂交系统原理、组成以及酵母双杂交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酵母双杂交系统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作 者: 王改芳 作者单位: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生命...
论文2012-02-04
酵母双杂交系统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精选3篇)

农十师特别报道【优质3篇】

1月20日,农十师185团副政委李国林早早来到了团部机关门前,因为他要送别前来采访的中央电视台的记者....
论文2011-05-01
农十师特别报道【优质3篇】

浅谈开卷考试的应对策略【优选3篇】

随着开卷考试进一步深入开展,为了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克服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观念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教给学生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使学生少...
论文2013-09-07
浅谈开卷考试的应对策略【优选3篇】

论景颇语的分化名词

本文讨论了景颇语中的分化名词.所谓分化名词,是指从古景颇语的名动转类词中分化出来的名词.名词分化的具体做法是在名动转类词的前面添加一个实语素,构成一个单纯的复合名词.前加语素一般与名动转类词所表示的事...
论文2011-08-07
论景颇语的分化名词

毕业论文标准范文模板【优选6篇】

毕业论文标准范文模板 第一篇一、论文内容要求1.毕业论文字数根据专业及课题不同要求在8000字以上,论文内容应完整、准确,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分析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毕业设计说明书字数...
论文2018-05-08
毕业论文标准范文模板【优选6篇】

试论大型建设工程的范围管理论文(优选6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试论大型建设工程的范围管理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试论大型建设...
论文2019-01-07
试论大型建设工程的范围管理论文(优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