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生活化研究学科论文(精选3篇)
幼儿教育生活化研究学科论文 篇一
标题: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与实践
引言:
幼儿教育生活化是指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让幼儿在参与实际活动中进行学习。这种教育方法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与实践方法,以期为幼儿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
生活化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幼儿可以亲身体验和感知到知识的应用和实际价值,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此外,生活化教育还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起自信心和自主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方法
1. 创设真实生活场景
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核心是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幼儿在参与实际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搭建角色扮演的环境、模拟市场购物、实地考察等方式来创设真实生活场景。在这样的场景中,幼儿可以通过亲身参与和实际操作来探索和学习知识。
2. 引导问题解决与合作交流
在生活化教育中,教师应该成为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和组织合作等方式,帮助幼儿主动参与问题解决和合作交流的过程。这样的实践能够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3. 教育与游戏相结合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天然方式,也是幼儿生活化教育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和学习知识。例如,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数字、形状、颜色等基础知识,或者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幼儿学习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等。
结论:
幼儿教育生活化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它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在实践中,教师应该通过创设真实生活场景、引导问题解决与合作交流以及教育与游戏相结合等方式,来实施幼儿教育生活化。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实践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引导,同时也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
幼儿教育生活化研究学科论文 篇二
标题: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挑战与对策
引言:
幼儿教育生活化是一种有益于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幼儿教育生活化实践中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幼儿教育生活化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挑战
1. 教育资源不足
幼儿教育生活化需要提供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相关资源,但在实践中,教育资源往往有限。许多学校和幼儿园的教育条件有限,无法满足生活化教育的需求。
2.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幼儿教育生活化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需要他们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论知识。然而,目前一些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无法有效地实施幼儿教育生活化。
3. 家长期望与教育目标不一致
幼儿教育生活化强调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性,但有些家长更加注重幼儿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这种家长的期望与幼儿教育生活化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冲突。
二、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对策
1. 加强教育资源建设
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对幼儿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多的真实生活场景和相关资源。同时,可以通过与社区、博物馆等合作,开展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丰富教育资源的来源。
2. 加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论知识。同时,可以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互相学习。
3. 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增进理解与共识。教育机构可以组织家长学校会、家庭访问等活动,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和方法,从而与教师共同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结论:
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实践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和家长期望与教育目标不一致等挑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需要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加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以及加强家校合作等措施。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为幼儿教育生活化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幼儿教育生活化研究学科论文 篇三
幼儿教育生活化研究学科论文
幼儿教育是孩子最早接受的教育。由于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我们的教育应是保育和教育的有机结合,寓教于生活之中。通过对《纲要》的学习,我们知道:“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地选择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我们的教育应注重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教育,把幼儿的生活和教育联系起来,融为一体,使幼儿在有趣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活动中,启迪智慧的火花。我们每时每刻都置身于生活中,在生活的过程中成长,从中积累经验,增长见闻,孩子更是通过生活认识和感知世界。孩子在生活中的状态是随意、愉悦的,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这种状态,让孩子在无意间学习我们想要孩子获得的经验和技能,而不必给孩子造成过多的心理压力呢?为此,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在小班初期,我们进行了一个主题教学叫《金色的秋天》,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是在生活活动中完成的。活动安排是这样的:
活动一—《香喷喷的果子》:让幼儿和父母去采购水果,了解秋天水果的种类,带几种水果到幼儿园和小朋友共享;幼儿和同伴一起比较水果的外形、触摸果皮、闻闻果香,品尝果子的味道,说说吃各种水果的不同感觉,满足孩子“贪吃”的天性。孩子在吃和玩的过程中,既认识了枯、广柑、抽、苹果、梨、柿子等水果,又真正感受到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的含义,丰收是什么呢?孩子们说:“噢!就是那么多好吃的果子长好了,可以吃了!”。
活动二—《美丽的叶子》:和孩子一起去捡落叶;选一个有风的下午,看秋叶飞舞,模仿树叶扒落的样子,让孩子们随音乐歌唱舞蹈:“飘啊,飘呀,秋叶儿,随着秋风飘,秋叶红呀秋叶黄,秋叶真美丽,我要问你职呀飘啊飘到哪儿去?……”让孩子给树叶找妈妈,了解树叶的不同;用各种形状的树叶拓印各种颜色的树叶画,用来装饰环境;既满足孩子“贪玩”的天性,又能把语言、艺术、科学融合在一起,使各学科的目标在生活活动中得到有机地整合。
活动三—“看月亮,吃月饼”,让孩子了解中秋节的风俗,感受亲惰,爱自己的家,依恋自己的父母;有的孩子过了中秋节后,告诉老师说:“月亮是圆的,月饼也是圆的,妈妈买的月饼真甜。”情感的培养足需要体验的,只有让孩子有亲身的经历,从生活中丰富自己的感受,才能培养起美好的情感。活动四—《秋天里的小动物》:观察秋天里昆虫、鸟类的变化。通过观察,了解动物与人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爱动物、与动物和平共处的环保意识。活动五—《秋天里的花》:带孩子去公园赏菊,观察菊花的颜色、形态,感受菊花的美,还知道:“把这么美的花摘下来多可惜呀!”通过赏菊—爱菊—画菊,让幼儿欣赏生活中的美,用艺术表现美。
总之,这个主题都是和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没有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材料提供。孩子对秋天里人的活动,秋天里节日的风俗,秋天里动、植物的变化,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和了解,对秋季的特征有了较为完整的印象;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获得了相关的科学知识,从生活中感受美,并学习用艺术来表现生活中的美,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巩固,各领域教育在活动中有机的联系、整合,这实在是一举多得。富教于生活之中,充分利用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能使孩子和教师都从中受益。这个活动之所以让孩子感兴趣,是因为多变的事物,无拘无束的生活化的氛围,因而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各种知识、技能得到了潜移默化。教师无需费尽心思去准备各种材料,无需纹尽脑汁地去思考教育策略,更无需使用各种方法去灌输知识,做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生活对于教师的价值在于它使教师从过去的教育模式里解放出来,用一种全新的观念、多角度地去审视教育活动,从而探索更有利于儿童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生活化的教育活动何以让幼儿乐于参与?是因为生活化的教育活动贴近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认知方式。因为在生活活动中,孩子们没有压力,兴趣、需要表露无遗,而又不乏探究的好奇。生活化的教育活动,注重孩子的感受,注重孩子的亲身经历,注重孩子经验的积累,满足了《纲要》对幼儿教育的要求。生活对于孩子、对于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借生活提供的教育环境、机会,使生活活动为教育所用,真正成为教育的强大支持系统。因此如何挖掘生活的教育价值,这是我们需要探索的课题,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人手:
一、充分利用生活活动中孩子感兴趣的事件、事物、将各领域的教育目标融于其中,拓展孩子的经验与视野。孩子最喜欢过节,有吃、有玩、还有父母送的礼物,这是他们最高兴的时候了,也是我们实施教育的良好机会,于是我们设计了许多有关节日的主题,如“快乐的六一”、“三八”节时的“我爱妈妈”、“吃月饼、看月亮”、“团团圆圆过大年”等,通过孩子亲身感受,讲述过节的趣事,发展语言;了解节日来历及过节的风俗,增强社会性;装饰环境或制作札物,表演歌舞,从生活中感受美、表现美,不露痕迹地在生活活动中让孩子们得到锻炼。这些只是幼儿感兴趣的众多事件和事物的点滴而已,如果我们能将贴进幼儿生活而又为他们感兴趣的事件和事物充分利用,该是生活赋与教育的多大一笔财富啊!
二、结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尽可能选择在孩子生活中现实存在的事物,给他们感知和了解的空间,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和学习。俗话说;“熟能生巧”,对于孩子来说,只有在他们的生活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和经历后,才能一点一滴形成、积累起对事物完整的印象,拓展视野,这是孩子的身心特点决定的。如果我们只是告诉孩子阳光、空气、水对植物的重要,缺一不可,孩子是不会位的,因为这个道理太过抽象,但我们通过种植、观察、对比、记录,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对孩子的一日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及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渗透于每一个生活环节,使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在一日活动中得到实践和强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跌到了爬起来”,对大孩子来说轻而易举,对小班孩子则不易,教孩子自己站起来,擦干眼泪,学习做个坚强勇敢的人,对教师来说,不近人情却实属用心良苦;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挑食、浪费的现象严重,在午餐和吃点心时,让孩子知道食物来得辛苦,来得艰难,“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挑食,才能长得高,长得漂亮”;给孩子活动的空间,让他们能自由、自主的`活动、交往,既有助于语言发展,也有助于社会性的培养。
总之,幼儿的生活活动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积累了知识和技能,体验了情感,培养了品质,从中获得无数的经验,成长了,进步了!要使生活活动真正为教育所用,我们还必须注重其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认真观察孩子的反映,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只要我们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多留心,多观察,我们便可以从中获得很多的教育机会,使生活成为幼儿教育用之不尽的资源。我想幼儿教育应该是这样的教育:孩子在接受教育时是快乐的、自主的、平等的、安全的;各尽所能按自己的兴趣、特点发展;教师应该是慈爱的、包容的,给每个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感受成功的喜悦。摒弃过去那种小学化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我们面对的毕竟只是年幼的孩子,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过于高深的知识,会
给孩子造成不安,影响身心发展。而生活化的教育,就能为我们提供必要的教育空间和教育氛围,有助于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寓教于生活中,还可以使各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在生活中整合。语言领域的目标不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吗?在生活中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在交流;科学领域的知识也是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健康领域更是通过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来实现其目标的;在生活中,孩子们一起活动,感受生活的乐趣和生活中的美,从中增长审美能力,学习社会规则;生活,实在是教育最为丰富的资源!当然,幼儿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层出不穷的,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旨应该是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适应孩子的发展,幼儿教育生活化可能是最符合孩子天性的一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