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教育与文学应试之矛盾【最新3篇】
浅谈文学教育与文学应试之矛盾 篇一
文学教育与文学应试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矛盾关系。文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鼓励学生真正理解文学作品、感受文学的魅力。而文学应试则更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技巧,强调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这种矛盾关系导致了许多问题的产生,如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情下降,文学教育的效果不佳等。
首先,文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领略到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元素都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文学应试则强调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读书。他们可能只记住了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一些关键词汇,而对于作品的深层次含义和艺术价值却缺乏理解。这使得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情大大降低,对文学教育的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文学应试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技巧,强调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这使得学生在应试过程中更关注作品的表面现象,而忽略了作品的内在价值。他们只是为了得高分而去背诵文学知识点和应试技巧,缺乏真正理解和感受文学的能力。这种应试导向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学生陷入应试技巧的怪圈,他们只关注如何写出“正确”的答案,而忽略了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这种机械的记忆和应试技巧的训练,无疑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产生了抑制作用。
最后,文学应试导向的教育方式容易产生功利性的学习态度。学生在追求高分的过程中,往往只是为了应试而读书,而不是出于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真理的渴望。他们可能只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摘要或者导读,而没有真正去读懂整本书。这种功利性的学习态度使得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变得肤浅,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偏差。
总的来说,文学教育与文学应试之间的矛盾关系给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带来了困扰。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应该改变应试导向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感受文学的魅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文化人。
浅谈文学教育与文学应试之矛盾 篇二
文学教育与文学应试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并备受关注。文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和要求,文学教育往往被迫向应试导向妥协,学生只追求应试的高分,而忽略了真正理解和欣赏文学的能力。
首先,文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和文化的思想和情感。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读书,缺乏真正的阅读兴趣。他们可能只记住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而忽略了作品的深层次含义和艺术价值。这使得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受到了限制。
其次,文学应试教育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在应试过程中往往只关注作品的表面现象,而忽略了作品的内在含义。他们可能只是为了得高分而去背诵文学知识点和应试技巧,缺乏真正理解和感受文学的能力。这种应试教育方式使得学生陷入应试技巧的怪圈,只注重如何写出“正确”的答案,而忽略了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这种机械的应试训练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最后,文学应试教育容易导致学生的功利性学习态度。在追求高分的过程中,学生只注重应试的技巧和答题的准确性,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探索。他们可能只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摘要或导读,而没有真正去读懂整本书。这种功利性的学习态度使得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变得肤浅,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偏差。
综上所述,文学教育与文学应试之间的矛盾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矛盾关系,我们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感受文学的魅力。此外,应该减少应试教育的压力,让学生能够更自由地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文学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人。
浅谈文学教育与文学应试之矛盾 篇三
浅谈文学教育与文学应试之矛盾
一、 问题的提出
语文固然有语言文学的含义,全国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也占到了约四分之一,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南师附中高中正在使用该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更占有一半以上的篇幅,但就中学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实际情况看,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一直处于低幼水准,高中学生对文学的隔膜与浅近功利的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文学性缺乏症常常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实在不能让人乐观。
如果从整个当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体系中艺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匮乏这个大背景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正在做的与其本身应该负载的功能不相对称的原因,同时也就不难理解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在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中的的缺乏的必然性。一句话,学习是为了高考,高考不考文学,学它何用?每年的高考作文要求中不是必有“不得写成诗歌”这一条吗?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从能力上来说,一个能够写出一篇漂亮的叙事诗与能够写出一
篇记叙文孰优孰劣真的那么明显?再说,一个习惯于用哲理诗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人却不得不用枯燥无味的'语言写一篇议论文(当然不必枯燥无味,但这样更为保险,江苏语文阅卷点主任何永康教授每到一地讲座,不是必谈“保险文”吗),这不是赶鸭子上架是什么?然而,我们纵使撇开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修身育人功能不谈,仅从高考这一浅近的角度来看,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也到了一个我们必须重视的时刻了。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呼声不断高涨,高考模式已经顺时应势作了一定的调整,语文试卷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今年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