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有吗?
“阿房宫”,有吗?
谁人不知“阿房宫”?那个大呵!绵延“三百余里”,火烧三月不灭。
杜牧撒了个弥天大谎,传世名篇《阿房宫赋》,一“骗”国人千年。
———说阿房宫之广大,“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说阿房宫之瑰丽,“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说阿房宫之奢华,“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真的有阿房宫吗?真有这样的阿房宫吗?!
当我们终于等来有史第一次对“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掘,当我们首次发现“保存完整的秦宫铺瓦屋顶”,尤其是,当我们热火朝天于“项羽烧没烧阿房宫”论战不休时,其实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都被忽略———那如诗似幻般的阿房宫,真的有过吗?
究竟有没有阿房宫?
阿房宫传说两千年,凭什么断定它的存在?
铁证只能是当时代记述或实物。然而,阿房宫考古队领队李毓芳对记者坦言,迄今没发现任何这样的史物实证。北大历史系副教授刘华祝分析道,秦宫本应有档案,只是正处秦末八年战乱中心,荡然无存了,“秦始皇造的长城秦陵还看得见,但阿房宫的证明,也就后来《史记·秦始皇本纪》那句‘先作前殿阿房’了。”
问题是,一百年后司马迁的话,一定足信?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张传玺回答记者说:“的确可以有怀疑。但司马迁距离秦朝不过百年,就像我们讲民国初的事,应该不会出入太大。司马迁连商王世系年表都没写错,阿房宫的存在要肯定。”
不过有一点,所有的专家众口一词———即便阿房宫存在,也远不是杜牧说的那样大,至多只有1%。北大历史系副教授蒋非非电话那头斩钉截铁:“阿房宫压根没建成!”
阿房宫建没建成?
简直荒唐。千年盛传不衰的阿房宫,居然压根没建成?
几乎所有采访的专家都告诉记者,杜牧那是文学杜撰,凭空想象,“阿房就是一工地!”
阿房宫考古队领队李毓芳的理由是:如果宫殿建成,无论怎样焚毁,都应有秦咸阳宫遗址那样的,一米多厚的瓦砾堆积遗存,而阿房宫遗址没有。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的`理由是:如果宫殿建成,金银财宝会被洗劫,可怎么连一个破碗片都不见呢?
北大历史系副教授蒋非非的理由是:《史记》本就很清楚,秦二世即位时,阿房宫“室堂未就”,因始皇“崩”,于是停工,将70万劳力全赶去修秦陵,等到这年四月“复作阿房宫”,七月陈涉吴广就反了。前后就这么点时间,显然建不成阿房宫。
“都是杜牧乱写蛊惑了大众。”北大蒋非非副教授笑着解释,杜牧之所以捏造,是为了讽喻唐朝皇帝不要再大兴土木,“秦王朝如此,刚刚覆灭的隋炀帝不也因此吗,杜牧是妙笔生花,可骗苦了后代百姓!”
阿房宫到底有多大?
那么,阿房到底多大?杜牧那句“覆压三百余里”,是阿房宫之所以出名、几成历史地标的最主要理由。
“杜牧偷换概念,真要说300里,也只能是从咸阳到临潼‘关中计三百余’的全部秦宫,拿阿房来做个代表。更可能,300里是个夸张。”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张传玺与众多专家看法一致,阿房宫的真正大小,应该就是《史记》所描述的“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
这在今天是多大呢?专家算了算,汉代一步等于6尺,一尺等于今天的23厘米,1丈等
于今天的3米左右,《史记》描述的阿房宫,大约是11万平方米,相当于天安门广场的四分之一。问题又来了。这和最新探明的阿房宫夯土台基面积54万平方米,对不上。
张传玺副会长的解释是,阿房宫很可能像故宫太和殿那样,“54万”是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