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器鉴定
青花瓷器鉴定
青花瓷器鉴定. 器物釉面自然空气氧化的宝光(学术界称润光);
2. 器物底部及口部露胎处的自然空气氧化的包浆(陈旧感)(图1);
3. 器型;
4. 绘画风格;
5. 用笔的方法;
6. 绘画的流畅度;
7. 接胎的方法;
8. 拉坯的方法;
9. 修足的方法;
10. 青花的用料与呈色;
11. 款识的字体(指官窑有款识的);
另外加上4个辅助特征:
1. 器物重量;
2. 露胎处的火石红;
3. 手抚摸器物釉面的润滑程度;
4. 敲击瓷器的音质(指胎体密度)等。
然后在这15个特征的基础上,找与时代特征不吻合的地方。在同一件器物上面,不能出现“张飞战秦琼”的现象,如果出现有一个特征与时代不吻合,心里就要打上一个问号。如果在同一件器物上,出现三个以上与时代不吻合的特征,这件器物就可能是仿制品。每一件再高级的仿制品,都不可能与真品的时代特征完全一模一样。
比如:器物釉面自然空气氧化的宝光,及器物底部露胎处自然空气氧化的'
包浆,人为是很难做到的。再如:青花的用料与呈色,元代至明永乐及宣德时期,多数用进口苏麻离青青花料,呈色近似宝石蓝色;明成化时多数用国产的平等青料,呈色淡雅;明嘉靖多数用回青料,呈色蓝中含紫;万历早期用石子青,晚期多数用浙料,呈色蓝中带灰,但颇清亮;崇祯时用上等浙料,呈色幽青浓翠;清康熙时多数用提炼极为纯净的浙料,呈色艳丽青翠,浓淡层次分明,多者可达九个层次,有水墨画的效果。以上都是天然矿物料,而现代都是化学青花料,没有天然矿物料特征。
再比如接胎方法:元代(大立件)青花琢器都是多段的接胎方法。明代多数是腹部一道接胎痕迹,清代多数是一次拉坯成型,没有接胎痕迹,而现代多数是注浆成型。比如用笔方法:元代至明早期是中峰用笔;明成化以后至明末,用笔方法受成化斗彩影响,先画轮廓后填色;康熙用笔方法是渲染……比如修足方法:元代至明早期青花琢器(立件),多数底足外墙斜削一刀;康熙多数是两层台底足;乾隆多数是泥鳅背底足。
再比如手摸器物釉面的润滑度:古代青花瓷器釉面,用手抚摸,一般像婴儿的肌肤一样润滑。而现代仿古作旧的青花瓷器,用手抚摸,像老人的肌肤一样干涩。比如绘画的流畅度:古代的青花瓷器绘画非常流畅、自然,动物及人物的绘画神形兼备,而现代仿品多数绘画比较生硬、呆板、不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