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质6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篇一

在我家的后院,有一片绿绿的爬山虎。每天早上,当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我就能看到这片美丽的绿色。爬山虎是一种常见的攀援植物,它的嫩叶呈现出鲜艳的绿色,像是一片片小巧的翡翠,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爬山虎的叶子形状呈卵形,整齐地排列在枝干上。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日子,还是阴雨连绵的时候,它总能保持着绿意盎然的外观。这片爬山虎不仅仅是装点了我家后院的绿色背景,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处。

首先,爬山虎为我们的家增添了一份自然的气息。它的绿叶与花草树木相映成趣,营造出一个宜人的环境。每当我在后院散步时,感受到爬山虎带来的清新气息,我就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

其次,爬山虎还具有吸附尘埃和净化空气的功能。作为一种攀援植物,它的叶子表面有很多细小的绒毛,这些绒毛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微尘和有害物质,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尤其是在城市中,空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爬山虎的存在对于改善空气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最后,爬山虎还可以起到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它的根系十分发达,能够牢牢地抓住土壤,防止土壤受到侵蚀。尤其是在山坡等容易发生滑坡的地方,种植爬山虎可以有效地固定土壤,保护环境。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代表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它给我家的后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给我带来了宁静和愉悦。每当我看到这片绿叶,我就感到一种安心和满足。爬山虎的存在告诉我们,保护环境、尊重自然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一起珍惜这片绿绿的爬山虎,让它继续为我们带来美丽和好处。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篇二

在我家的后院,有一片绿绿的爬山虎。它密密麻麻地爬满了院墙,仿佛一层绿色的地毯,给人一种鲜活而生机勃勃的感觉。每当我走进后院,这片爬山虎就像是在向我打招呼,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爬山虎是一种常见的攀援植物,它的叶子呈现出鲜艳的绿色,十分美丽。不仅如此,它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点。首先,爬山虎有很好的遮阳遮风功能。在夏天,阳光强烈的时候,它的绿叶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片凉爽的遮蔽,让后院的温度降低,给我们带来清凉的感觉。同时,它还能减少风的吹拂,为我们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其次,爬山虎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它的绿叶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让人心情愉悦。悠闲地坐在后院的藤椅上,看着这片爬山虎,仿佛进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这样一片绿绿的爬山虎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份宁静和放松,让我们远离喧嚣和压力。

最后,爬山虎还能够提供给我们一些实用的功能。它的纤维可以用来制作绳索和纺织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此外,它还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疾病,如感冒、咳嗽等。爬山虎叶子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具有镇咳、化痰的功效,对于缓解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给我家的后院增添了一份自然的美丽。它的存在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无论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还是在阴雨连绵的时候,它总能保持着绿意盎然的外观。每当我走进后院,看到这片爬山虎,我就感到一种宁静和安心。爬山虎的存在告诉我们,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应该尊重它、保护它。让我们一起珍惜这片绿绿的爬山虎,让它继续为我们带来美丽和好处。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篇三

设计意图: 指出: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的宗旨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导向.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展现教学预设和动态生成的和谐课堂.

作 者:魏跃建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北洋镇长潭联办小学 刊 名:新课程(教师版) 英文刊名: XINKECHENG 年,卷(期): 20xx ""(7) 分类号: 关键词: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

  文章篇幅较长,再加上故事本身没有什么吸引力,因此经过反复思考,在这堂课上,我努力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寻新知,我设计了下面各个环节开展教学。

  一、抓住教学难点质疑

  课题以物喻人,是这篇文章教学的难点,我从课题入手,欣赏两幅爬山虎的图片和两段美文的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记忆中叶老与肖复兴初见时的代表性事物——爬山虎之美,为“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象征意义做好铺垫。然后利用过渡语言设疑:“留在作者内心深处的仅仅是那片爬山虎吗?”以此通过对两件事的研读,领悟叶老的人格魅力就像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样,永远激励着作者努力进取,永远坚实着作者文学创作的脚步。至此破题,使学生化难为易地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情。

  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样写的”这个句子,体会叶老的人品、作品,体会从叶老身上得到的启示和教育,品味并体验作者的感受。

  为了解决“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什么三十年来作者都忘不了这个问题,我利用过渡语言设疑导入:作者的感受这么深的原因是叶老先生仔细、认真地为“我”修改习作,感受叶老不仅仅是为“我”改了一篇习作,并且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

。我采用自学法让学生通过读读划划来完成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结、归纳出修改习作的一些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评评议议,教师采用读讲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扫除障碍。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篇四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得回忆文章。文章紧紧围绕本单元“修改自己的作文”的单元主题,记叙了叶老为“我”“修改作文”、“邀我作客”两件事情。课文篇幅较长,文字平和,可平和之中却带给读者心灵的震撼。

  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所谓“人文性”,就是指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谓“工具性”,就是指语言文字是表达方式,语文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即语文学习既要“得意”又要“得言”,“得意”者,就是体会感情,是“人文性”;“得言”者,就是学习表达方法,是“工具性”。

  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将教学目标预设如下:

  1、学习叶圣陶先生伟大的人品与文品,懂得学习作文首先应学会作人的道理;

  2、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这三个目标中,“学习叶圣陶先生伟大的人品与文品,懂得学习作文首先应学会作人的道理”、“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这节课的学习预计用时两课时,下面重点谈一谈第二课时的教学预想。

  怎样教学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呢?我确定的第一个思路是“自主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正如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教学时说的“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

  我确定的第二个思路是“以读为本”。语文课堂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的原则,也就是说,学生的朗读必须经历一个“读进去”再到“读出来”的过程,“读进去”就是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就是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通过恰当的语气、语调转化为有声的朗读。学生只有真正体会到作者的强烈感情,他的感情才能与作品发生和谐共振,这样的感情朗读才能有效。感情朗读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它更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为了在教学中执行“自主学习”与“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准备采用“长文短教,抓重点词句”的教学策略,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听写、诵读文中的词语,在理解、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人物品质。

  谈到“以读为本”,我们往往理解为是对课文中重点句子和段落的朗读。其实,词语作为语言的组成单位,它也有鲜活的生命力,有感情地朗读词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如,本课中“融洽、规范、春风拂面”等词语,在教学时,不仅要求学生读得准确,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词语表达的意境,如读“春风拂面”这个词语,我准备让学生这样体会:“孩子们,春风的速度是快还是慢?春风吹在脸上,感觉是怎样的?”用这样的方法,既“得言”又“得意”。

  第二个环节:走近叶圣陶先生的工作,也就是学习叶圣陶先生为“我”修改作文这一部分内容。

  课文写道:“我”见到那篇被叶圣陶先生修改过的作文时,一下子“愣住”了,为什么呢?课文中的原句这样写:“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这个句子在本文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找到并画出这个句子;其次,要体会句子所表达的含义,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要学会用两只眼睛读课文,一只眼睛读文字表面的意思,另一只眼睛要看见文字背面的意义”,读懂这句话,就能读懂叶圣陶先生对学生作文认真、负责的态度。怎么读呢?我准备在课堂上创设出一个多元化的情境。第一、多媒体出示叶圣陶先生修改的原件,然后指名学生带着自己看了原件后的体会读;第二、语言创设情境,我会问学生:“看到这样的修改,你对叶圣陶先生产生了怎样的感情?”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佩”之情已然被激发,我会接着说:“那再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敬佩之情来。”读到这里就止了吗?不!接下来,我要将语文学习的另一重要内容——也就是“写”的教学引入进来。第三、创设想象情境,读写结合训练。我会这样启发引导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几页纸上到处是密密麻麻的钩、直线、曲线,叶圣陶先生认真、负责的精神令人敬佩,孩子们,你们想过吗?70多岁的叶圣陶先生是怎样完成这样一篇作文的修改的呢?把你想到的情景写下来。”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写作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再回过头读前面的句子,相信学生的理解一定会准确、到位,并且影响深刻。

  第三个环节:走近叶圣陶先生的生活,也就是学习叶圣陶先生邀请“我”到他家作客这一部分内容。

  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组成:1、找出并读好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体会叶圣陶先生生活环境的简朴;2、体验作者心情的不平静,感受叶圣陶先生对下一代的关怀和他的平易近人;3、适当补充叶圣陶先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一步:补充叶圣陶先生资料,体验作者心情。我先说:“孩子们,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他此时担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职位,同时还是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现在他居然邀请我——一个初中生去他家作客,如果你是作者,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通过主动地选择外界信息,并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而非教育者通过教育手段向学生传授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关的一切生活经验,帮助他们建构新的知识。我在这一环节提出的这个问题,正是针对学生已有的经验而提的——两人地位、身份相差如此悬殊,叶圣陶居然邀请“我”去作客,折射出的正是先生人品的伟大。

  第二步:读好描写爬山虎的句子,感受叶圣陶先生对下一代的关怀和他的平易近人。爬山虎是本文的文题,也是先生伟大人格的写照。作者在文章结尾写道:“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在教学时,只要这样轻轻一点拨,就能将学生的理解引向纵深——“孩子们,若干年后,每当作者回忆起多年以前的那个暑假,出现在他眼前的,除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还有什么?”学生自然会理解,除了爬山虎,还有叶圣陶先生认真、负责、平易近人的伟大人格,这时候再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的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我再说一说板书,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浓缩了的精华,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本课板书我是依照作者的思路,将文中作者的思路、重点词语和感情,三级交叉设计了词语式的板书,从而辅助教法的实施和方法的落实。 改 一丝不苟,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篇五

  【教材分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比较多。这样的文章对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难度。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就是教学难点。感受叶老的人品和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力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不同内容的对比,补充课外资料等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年段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课文大意。

  【单元学习目标】

  1、学生能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

  3、能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成长的的故事,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本课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仿佛、融洽、黄昏、余晖、客厅、模模糊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重点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都学过《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还记得爬山虎的样子吗?

  2、记得是谁写的吗?

  3、是的,就是这位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大作家,大编辑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大家都尊称他叶老。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叶老,走近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板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让学生速读课文,要求如下: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3)在文中划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2、课文讲了几件事?

  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教师明确:文章主要讲了2件事。一是1963年,叶圣陶先生帮作者修改作文,以及在这一年暑假请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修改作邀请做客)

  三、学习第一部分,体会作文修改之道,初步感受叶圣陶的人品

  1、课文哪几小节是叶圣陶先生帮作者修改作文的事?(学生默读课文,按事件将课文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5段,第二部分分6—10段。)

  2、学生默读前两段,概括前两段的两层意思:我的作文获奖了;老师告诉“我”是叶圣陶先生帮我改的。

  3、请同学们速读3、4、5小段,叶圣陶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呢?

  4、大家翻看看课文后面的资料袋,看看叶圣陶先生当年给作者改的作文,你们有什么感想。?学生各抒己见,体会叶圣陶修改作文的认真。

  5、大家从这篇修改的作文中发现了叶圣陶先生的认真,当作者刚看到这份修改稿时,他有什么反应呢?(愣住了)。

  6、讨论:作者为什么会一下子愣住了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因惊讶和激动,自以为是写的很好的作文,没想到叶圣陶竟改了那么多地方:更没想到叶圣陶先生会如此认真细致的修改一个中学生的作文。

  7、大家再看资料袋,举例来说说叶圣陶改了哪些地方?

  (学生照着“一张画像”的修改稿发言)。

  8、这篇修改过的作文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呢?谁为我们读读呢?学生自愿读:映入眼帘的是……钩或直线、曲线。

  9、讨论:作者从叶圣陶的修改中感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生答)

  10、是啊,我们虽然未见叶圣陶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叶圣陶不仅为“我”改了作文,还在“我”的作文后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谁来为我们读?指名学生读叶圣陶先生的评语。

  11、如果说叶圣陶先生认真细致的修改令“我”叹服,让“我”受益匪浅。那么,这则短短的评语,————学生接着读: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师:那时,作者才十五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此时他对自己的写作当然是信心大增。

  四、精读第二部分进一步感受叶圣陶的人品

  1、当我去叶圣陶先生的家做客时,他对“我”又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2、课文中哪些词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请大家找出来并谈谈理由,相关语句有:意外、像大人一样和“我”握手、交谈融洽、亲切、认真、质朴、期待等,引导学生从“我”和“叶圣陶”的身份差别去思考。

  3、叶圣陶先生和我的谈话让我模模糊糊懂得了———学生跟读:作家就是这样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4、作家是怎样做的呢?(指板书词语)学生:平易近人。

  5、作品是怎样写的呢?(指板书词语)学生:一丝不苟。

  6、“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谁能说说“堪称楷模”的基本意思。再结合课文来讨论,最后尝试用这个词语造句。(板书:人品作品)说明:抓住描写叶圣陶动作和语调的词语来感受他的平易近人。

  五、分析爬山虎,讨论题意

  1、文中几处写了爬山虎?指名学生回答。文中有三处写到爬山虎,前两次是具体的,最后一次是抽象的。让学生朗读相关语句,体会这一点。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处描写爬山虎的语句:刚进里院……。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3、这段描写你们觉得美吗,美在哪里?引导学生将阳光和爬山虎与叶圣陶和“我”进行对比思考:把“阳光”照在绿叶上“闪烁着迷离的光点”比作“小精灵”,表面上写有了阳光,爬山虎才生机勃勃,熠熠生辉,实际上表现出“我”受到叶圣陶先生的鼓励,充满了从事文学事业的信心。

  4、谁来为我们读读课文中第二处描写爬山虎的语句?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思考此时的爬山虎与第一处有什么不同。

  5、这时作者眼中的爬山虎与他第一次见到的在感觉上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学生做递进思考,“那片爬山虎”初见时“绿葱葱”再望则变得“沉郁、“虎虎有气”,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懂得了叶圣陶先生“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

  6、课文中哪句话点明了题目?学生找出:“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7、这句话说明什么?这句话点明了题目。说明了叶圣陶先生帮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去他家做客的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说明:对文中描写爬山虎的词句进行具体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课题的含义。

  六、修改作文,拓展延伸

  1、大家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在写作方面的知识有没有增长呢?请大家试着修改一下《一张画像》的前三小节。学生认真修改,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将自己修改的与叶圣陶修改的作比较,体会差别。说明:尝试修改作文,将课文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培养写作能力。

  七、课后作业

  1、每个学生拿一篇自己以前写过的作文,与同桌交换换着修改,然后互相评议。

  2、老师固定一篇作文,一起修改,评议。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篇六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专家呼吁:语文教学要着眼于言语形式,有效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得意又得言,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前,我便问自己:我要教些什么,要留给学生什么,怎样才能得意不忘言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反复读了这篇课文,在理解中渐渐明白了自己要教给学生什么,下面我来说说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得回忆文章。文章紧紧围绕记叙了叶老为“我”“修改作文”、“邀我作客”两件事情。课文篇幅较长,文字平和,可平和之中却带给读者心灵的震撼。

  二、说学情

  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经验,初步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学习重点也由识字逐渐向阅读过渡。一些阅读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但体会关键词句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则是四年级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

  基于以上的理解和认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本课拟定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将重点实现目标:

  1、读准生字,理解“春风拂面”“密密麻麻”等词,会写删;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知道写好作文字要准确、句要规范、文要具体;从叶老对《一幅画像》的原文修改中,学习修改的方法,初步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3、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感受叶老先生真诚、质朴,对待文学事业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我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以下五大板块来展开教学:板块一:揭示课题,读题导入;板块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板块三:感受人物形象,学习修改方法;板块四、谈感受,回归整体;板块五:拓展练习,修改文章。

  下面我具体讲讲我的预设,具体的教法和学法也体现在教学流程中。

  板块一:揭示课题,读题导入。

  第一种:开门见山,让孩子直接读课题,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语文实践。

  板块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

  这一板块,我首先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的时间,通过作业单的形式解决难读字、难写字,扫除阅读障碍。

  接着让学生说说课文的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促进学生的整体感知,如果孩子们一下子说不上来就先让他们说说主要写了谁,然后说说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二学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中下学生更是有困难,因此,为他们提供说话的“阶梯”很有必要,先读文思考,再思考主要写了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逐层导入,使全体学生都能说课文大意。面向全体,尊重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板块三:感受人物形象,学习修改方法

  在这一板块中,我力求体现“实”和“活”,让学生在充分自主中学习,更好的落实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具体采用个环节来展开教学。

  第一环节:出示叶老的修改稿,让孩子先说说看了修改稿自己的感受,然后再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的。

  第二环节: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各成员间交流读书心得

  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将这种感受写具体的呢?学生再次默读课文1——5段,划出叶老认真批改我作文的句子,同桌交流,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什么?

  第三环节:抓重点,点拨引导,学习修改方法

  为了避免面面俱到,反馈时,灵活运用方法重点引导体会人物形象,掌握修改方法。

  教学“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这句话时,重点抓密密麻麻一词感受叶老的认真,再通过再次看叶老的修改稿,给孩子以视觉的冲击,让孩子谈体会,孩子可能会说,没想到叶老会这么认真地修改我的文章,没想到叶老作为一个大忙人还那么细致地修改我的文章等,以此感悟到叶老的平和以及带给我的温暖。

  教学“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这句话时,通过理解张和幅的不同体会到叶老为我修改文章连一个字也不放过,体会到修改文章要注意用字准确。

  教学“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这句话时要让还写学会话删除和删改两个修改符号,知道这两个修改符号的作用。知道修改文章要注意句子要修改规范。

  教学“类似这样的长句很多,长句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这句话时,通过例子让孩子知道长句断成短句,句子读起来能更轻松。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喜好,随机教学句子。根据教材特点,这四个句子的教学不平均用力,而都有所侧重,教学也有详略。第一句重在通过密密麻麻一次感悟叶老的认真、温暖、平和;后三句重在让孩子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

  教学完以上几句,让孩子再去读课后的资料袋,让孩子们说说叶老还在哪些地方做了修改,在这个过程中结合孩子的发言相机教学增补和调动两个修改符号,进一步掌握修改的方法。

  第四环节:学习评语,知道写文章要写具体事实

  小结以上修改方法,叶老就是通过这些密密麻麻的修改符号告诉肖复兴,告诉我们,修改文章要注意字要修改准确,句要修改规范,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秘诀藏在叶老的评语里呢?自己去读读,你找到了吗?引导学生发现文章要写具体事实。

  而后再次引导孩子,这则评语写的都是肖复兴的优点,前面叶老改出了那么多不恰当的地方,为什么还都写的是优点呢?引导孩子体会叶老是为了树立我写作的信心,是为了鼓励我,体会叶老的温暖,从而带着自己的敬佩、感动读好“我虽然未见叶老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句话。

  板块四、谈感受,回归整体

  教学完课文,让孩子再来说说学了这篇课文,在写作文和修改作文方面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既是对课文的回归,又是对孩子修改作文能力习得的考查,可谓一举多得。

  板块五:拓展练习,修改文章

  我准备这样做:

  我出示自己班级孩子写的一段话,让孩子运用以上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在语言实践中提高孩子的习作修改能力。

  我为什么这样教呢?

  1、遵循语文能力形成的规律,让学生充分地语文实践:我们知道语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形成的,本文教学我注重让学生充分地语文实践。比如,让孩子默读,找出叶老认真修改我作文的句子;比如读后面的资料袋,看看叶老还在哪些地方进行了修改,这样修改有什么好处;再比如修改老师提供的片段,让孩子在语文实践中学会修改。

  2、体现了得意不忘言的教学理念。

  3、体现了“让学”的教学理念。比如在交流叶圣陶修改我文章的句子时,先让孩子划句子,同桌交流,然后让孩子反馈交流的时候根据孩子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相关文章

目标成本法的制造业成本管理应用措施论文【精彩3篇】

摘要:金融危机以后,制造业成为了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我国也面临着制造业的变革。但是因为成本管理不善的原因而导致的资源浪费,阻碍了制造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开始选择目标成本管...
论文2012-07-03
目标成本法的制造业成本管理应用措施论文【精彩3篇】

分销渠道误区(最新3篇)

渠道是产品顺利分销的关键,也是许多营销人员头疼的一道营销难题.由于缺乏理论上的梳理,在营销的实战中却往往会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成功实现渠道的转型和变革,是现今渠道建设的关键,也是企业...
论文2011-02-02
分销渠道误区(最新3篇)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优秀篇【推荐3篇】

毕业论文答辩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是审查文章的真伪、审查二、1.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或题目),研究、写作它有什么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必知)2.说明这个课题的历史和现状,即前人做...
论文2011-01-09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优秀篇【推荐3篇】

汽修入门六要素(优选3篇)

汽车维修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服务行、由于再就业前有些人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一旦从事这项工作后就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学起、如何操作.以本人数十年的经验和在业内的观察,认为初学者要做一名合格的汽修人,...
论文2017-03-05
汽修入门六要素(优选3篇)

高职“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精彩3篇)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推动德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效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虽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将针对我国高职 “双元制”职业教...
论文2015-07-07
高职“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精彩3篇)

大空间智能自动扫描灭火系统在剧场中的应用【精简3篇】

导语: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空间智能自动扫描灭火系统在剧场中...
论文2011-05-07
大空间智能自动扫描灭火系统在剧场中的应用【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