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论文【精彩3篇】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论文 篇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能力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计算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将从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首先,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传统的计算教学方法主要以机械化的记忆和重复计算为主,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培养。因此,我们应该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能力。例如,可以利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通过游戏中的计算问题让学生在娱乐中提高计算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的方式解决计算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其次,教材选择也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优质的教材能够为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在选择教材时,我们应该注重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科学性是指教材的内容应该符合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系统性是指教材应该按照教学进程和知识结构进行编排,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数学计算。实用性是指教材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计算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最后,评价方式也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全面评价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可以采用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小组合作评价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评价过程的引导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选择优质的教材,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养的小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论文 篇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计算技巧、数学思维和练习方法等方面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首先,计算技巧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技巧,如加减乘除的口诀和运算规则等。这些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和实践操作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技巧。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来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和运算规则,通过游戏中的计算问题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其次,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思维是指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和实践,形成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解决的思维方式。在计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的方式解决计算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计算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练习方法对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同样非常重要。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提高计算能力。在练习中,我们应该注重练习的质量和方法。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和提高计算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技巧、数学思维和练习方法,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养的小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论文 篇三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论文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是学生形成技能、技巧,巩固所学知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就是要在传统教学只重计算结果和课改中只重计算方法这两个极端中寻求平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抓落实,才能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一、创设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学生在学习计算时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我们在计算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的兴趣。如:教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例3时,可利用教材中创设的养鸡主题图,重在引导学生体验现实生活情境,找出数学素材(有41个鸡笼,每个笼里有85只鸡)后,直接列出算式85×41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这个问题。教师着重组织学生探讨计算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现实生活情境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与最优化教学
我们在进行计算教学时,要注意培养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只要学生找出了自己的方法就允许他使用,教师不必急于硬性给学生灌输最优化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在解决计算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对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找到最优化(或自己喜欢的)的计算方法。如:一盒铅笔24支,18盒铅笔有多少支?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算出结果。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算法:
①24×10+24×8=432
②24×20-24×2=432
③20×18+4×18=432
④24×2×9=432
⑤24×3×6=432
⑥18×4×6=432
⑦18×3×8=432
⑧竖式计算出结果
学生独立演算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与灵活性,并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这样,不同的学生会得到不同的发展,扩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重视口算教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实践,在进行口算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口算速度与正确率的关系。口算速度与正确率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的统一。其相互关系处理得好则互相促进,有利于口算能力(最终有利于整个计算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处理不当则会互相制约,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而要处理好这两者关系,则要注意打好基础,抓算理、算法的教学;同时还要注意思想教育,抓教改导向。算理搞清楚,算法合理了,口算的速度与正确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争取双提高就有了可能;反之,则顾此失彼,甚至二者皆空。因此,在低年级开始教学口算时,就要着重在讲算理、算法,并辅以其他手段。到中高年级后更不能忽视口算训练,可利用《口算、心算、速算》等教辅小册子,坚持每天一练,定时定量竞赛,通过训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尖子与后进的关系。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口算能力方面出现差距是必然的,而差距过大就必然导致两极分化,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在进行口算训练时可开展评口算标兵活动,对口算能力强,正确率高或口算
能力有明显进步的同学进行表彰。还可建立互助组(一个尖子生一个后进生,但不能说穿),共同提高。而在具体对象上要具体对待,如每次训练的题量要使口算能力强的同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后进生当堂做不完的则批改后课余补做,同时对后进生个别辅导。四、加强估算教学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但在实际运用时多数学生不估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体现估算的价值,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技能,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将估算运用于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在解决问题中将笔算、估算有机结合,必会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如:一本书12元,全班48人,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可以是10×50=500,认为500元左右;也可以是12×50=600,不到600元;还可以是10×48= 480,肯定比480元多。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估算方法,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把多种算法进行优化,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掌握较理想的一种算法,而不至于他们一节课下来,什么方法也没有学会。又如:笔算37×53,当学生计算出结果1961后,估算把37看成40,把53看成50,40×50=2000,所以37×53≈2000。通过估算比较说明笔算结果正确。
五、抓好练习训练
巩固练习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教学的理性回归需要巩固练习,而且需要考虑学生个体的不同形式的练习。练习的设计既要顾及知识的积累,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习题让学生尝试算法的运用。通过练习、比较,发现错误,教师及时指导,矫正补缺,从而提高小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计算教学的练习包括巩固练习和综合练习。这些练习的安排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学生独立算、同桌对口令、开小火车、抢答、学生自己编题、每天一练等不同的形式,通过练习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只要我们落实了以上环节的教学,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发展与提高,就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