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程标准 强化语文实践活动
学习新课程标准 强化语文实践活动
学习新课程标准 强化语文实践活动河南省偃师市市直中学 赵素萍 邮编 471900
语文是实践
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言实践活动,只有语言实践达到一定的“量”,才能熟练运用,形成技能,养成习惯。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树立大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观”、“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等观点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具体说来,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来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被压缩在课堂、课本、教师这么一方狭窄的天地里,学生很少接触其它文字材料,更别说走向社会,久而久之,孤陋寡闻,语言运用能力严重萎缩。
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观,强化语文实践活动,充分重视语文学习的体验性和亲历性,开发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组织策划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按计划每月组织一次语文实践活动,突出一个训练重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有些活动是常规性的,须坚持不懈,才能收效。如日记、练字等必须天天进行。此外,为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我长期坚持组织课前五分钟演讲,雷打不动,内容可以向同学们介绍一本好书,一篇(组)好文章;或自己读书(观看影视剧、文体表演等)的感想;或抨击(赞扬)一种现象;或提出对老师同学的建议、意见等等,不一而足。几个学期的实践,使学生口头表达的'勇气和能力明显提高。
有些活动须做长时间的准备,比如演讲、朗诵比赛、故事会、书法比赛、辩论会、课本剧表演、古诗文背诵、文学知识竞赛等等,其实准备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2002年12月,我安排的训练重点是朗诵。任务明确后,同学们认真选择适合自己朗诵的作品,反复诵读、揣摩,甚至找名师指导。经过一个月的筹备,同学们把事先录制好的磁带交上来以后,我们利用周四作文课时间,播放每位同学的朗诵录音,并制出打分表,表中涉及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音色圆润、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语速、语调处理等10个给分项,每项10分,印发给每个同学,人人参与评判,使同学们兴趣盎然,受益匪浅。其中,李彬同学朗诵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荣获最高分。课后她告诉我,为准备这场比赛,她几乎试遍了《朗诵诗选》的每一首诗,特意找到电视台播音员进行辅导,朗诵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而且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辩论会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的极好形式。我在组织好课前五分钟演讲的基础上,还定期召开小型的辩论会,选取社会或校园内的“热点”问题,如看课外书有害还是有益,中学生要不要追求外表美,严师是否肯定能出高徒,钱是否万恶之源等,拟定辩题,分别布置给正反两方,让他们围绕话题,在课外各自广泛查找资料,寻求论证。辩论活动使学生通过具体、生动、有趣的内容,学到了抽象、概括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除了有组织的语文实践活动,我还十分重视生活中的语言实践活动,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把语文教学的视野从课堂扩大到课外,乃至整个社会。
事实证明,社会生活中的语言实践活动,不论是阅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