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论文(精彩3篇)
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论文 篇一
摘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了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和方法,包括优化师资结构、加强师资培训和激励机制等。同时,还提出了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
一、引言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而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双师型教师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师类型,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双重能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提升教育质量。
二、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和特点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备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他们既是专业领域的专家,又是教育教学的专家。与传统的单一师资模式相比,双师型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能够更好地融合理论与实践,提升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
三、优化师资结构
高职院校应该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首先,要加大对具有双师型教师能力的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其次,要引进更多具有双师型教师能力的专业教师,增加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后,要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和保障,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师资培训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训。首先,要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包括学科知识培训、教学方法培训等方面。其次,要建立健全师资培训机制,包括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形成全员参与的培训氛围。最后,要注重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
五、激励机制建设
高职院校应该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将教师的绩效与薪酬挂钩,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其次,要加强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升机制,提供晋升的机会和空间。最后,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支持,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机会。
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如师资培养成本高、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激励力度、加强与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引进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等方式来解决。
七、结论
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师资结构、师资培训和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改进。只有建立起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够更好地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论文 篇二
摘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和特点,探讨了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和方法,包括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和优化教师激励机制等。同时,还提出了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
一、引言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和特点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备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他们既是专业领域的专家,又是教育教学的专家。与传统的单一师资模式相比,双师型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能够更好地融合理论与实践,提升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
三、改革教师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应该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具备双师型教师能力的教师。首先,要加强师范类教育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要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四、加强教师专业发展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教师培养体系,包括教师培训、教师交流和教师评估等方面。其次,要加强教师的学科知识更新和专业能力提升,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研究机会。最后,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规划和指导,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五、优化教师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应该优化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将教师的绩效与薪酬挂钩,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其次,要加强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升机制,提供晋升的机会和空间。最后,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支持,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机会。
六、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困难、教师专业发展的难度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加强与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等方式来解决。
七、结论
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需要从教师培养模式、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只有建立起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论文 篇三
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就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张扬高职高专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搞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要强化教师培训、建立创业机制、制定有力措施、通过课程体系及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指一专多能,专、兼结合的教师[1]。在目前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决定高职高专院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及其队伍建设必要性
“双师型”教师是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那么,究竟该如何定义“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所谓双师型,既有教师任职资格,又有技术资格证书。[2]简单的说,“双师型”教师就是指在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这两者身份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有机融合的高职高专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从能力与素质的角度主要体现自如下几方面:一是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双师型教师首先是教师,因此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即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与时俱进的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即热爱职教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诲人不倦;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即教育教学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实施能力、评价能力和研究能力;良好的身心素质,即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创新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厚的文化素养等。二是双师型教师必须凸显一定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这种能力和素养的要求是,具有行业职业道德,即双师型教师要投身并引领学生进入行业、职业领域,首先必须按照行业职业道德办事,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行业、职业素养;具有经济运作素养,即双师型教师应具备较为丰厚的经济常识,自觉按照竞争规律、价值规律等经济规律办事,并善于将经济常识、规律等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具有社会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即双师型教师要能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实习;具有管理能力,即双师型教师在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教学管理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具备企业、行业的管理能力,懂得企业行业管理规律,并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的管理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即双师型教师要善于接受新信息、新观念,分析新现象、解决新问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需求,并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组织学生开展创新性活动。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要性
立足于市场,结合地方的支柱产业或经济特色,面向生产一线,以强调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叉进行、理论教学服从于实践教学的模式,将知识教育、能力训练、素质修养等方面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和岗位的需要。这正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教师提出了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有熟练地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双师型”的客观要求。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着一方面大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状况。就师资队伍而言,许多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仍大量短缺。教师忙于应付繁重的理论教学任务,难以顾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之许多教师自身学历偏低、动手能力不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难以达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还有相当比例的教师没有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未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专业实践,因此很难培养出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符合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其目的是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建立教师终身学习观念,通过参加技能鉴定,获取一定等级的专业资格证书,以提升实践技能。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高职院校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执教师资动手能力还不够强,许多高新企业的高级自动化操作员工的培养还缺乏良好的师资。[3]因此,建立一支具有特色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更是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的关键,那么,如何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师德高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呢?
(一)狠抓教师培训
强化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培训,使之尽快的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让教师到实践中锻炼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双师型教师的需要,必须安排在编专业课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进行专业实践训练。特别是缺乏专业实践经验的新教师,应到企业见习一年以上,其他教师则应要求每五年去企业轮训半年以上,或利用假期开展行业、专业社会调查。避免因脱离实践时间较长,使双师素质下降。
2、加强对教师的资格培养
鼓励专业教师取得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或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合格证等;加强国家高职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由国家统筹与规划,教育部在全国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一系列高职培训基地,对现有高职教师进行一系列的、集中的培养。基地院校要重视培训内容和方式,及时推出有吸引力的培训项目,开通有效渠道,形成一定的联系机制,促使基地院校教师到学校去,主动了解学校要求,找准师资培训的突破口,将教师培养和学校要求结合起来,避免基地院校提供的培训与学校教学实际相脱离的现象。
3、加强对教师的在职培养
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实习、毕业设计时要和企业需要接轨,尽可能做到结合企业的生产标准,同时采集企业生产一线的数据融入实践教学;通过学校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改造,锻炼教师的研发能力;鼓励教师对外开展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开发和服务。
(二)建立创业机制
就是要引导青年教师在重视理论与实践进修的同时,创造必要的条件使理论与实践进修的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发挥双师型教师潜质和潜力,鼓励他们在业务对口的条件下兼职和创业。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实训基地和社会影响,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创业机制,帮助具有双师素质、能在“产学研”中创造较好效益的教师先富起来。
(三)制定有力措施
必要的措施是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只有措施得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
1、管理与制度并举
实践表明,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广、专业要求复杂,管理难度明显大于其他教师。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对双师型教师实践及应用能力管理上的盲点,不能有效的进行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职业发展,不能准确衡量他们对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应用的贡献,当然就无法对双师型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激励。双师型教师处于行为目标不明确、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业绩大小一个样、能力强弱无区别的状态中,缺乏素质进一步提升的动力。因此,对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可进行分层分类和创建素质模型来完成。有了完善的聘任制度后,还要摒弃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形成充分体现并积极鼓励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和创造突出业绩的薪酬体系。
2、独立考核
对于高职教师职称评定,要制定独立的考核办法。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沿用普通
大学本科的标准,重点是考核教师的科研能力。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能力不仅仅体现在科研。更表现在专业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在现行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指挥棒下,实际上造成了双师型教师的精力分散。因此,高职教师职称评定应该制定独立的考核办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具有“双师素质”资格的教师申报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务。3、侧重发展
应侧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职业发展。调查表明,“职业道德的拓展性”已成为人们选择工作单位时仅次于“薪水”的第二位考虑因素。双师型教师的知识、能力均处于较高层次,他们对职业发展的需求更甚于一般员工,经过多年的专业实践,一些教师积累了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并形成了一定的科研开发能力。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学校,面向企业,面向生产,主动开展科研服务,承担科研项目。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开发产品等转化科研成果,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四)通过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只有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才能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因为教师本身即是一种活的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建设更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部对高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有具体要求,即要求优秀学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合格学校要达到50%以上。“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历来职业教育的特色,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4]为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变多年形成的传统学科性教育理念为高职教育理念。要通过开展“教育理念大讨论”等活动,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和职业教育中来。同时,有计划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高职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的培训。其次,要组织教师对课程的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进行有效的改革,并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纳入学校的科研管理体系。必须明确,高职专业的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高职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教师是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主力军。当前,专业的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重要的科研。最后,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双师型教师的需要,必须安排在编专业课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进行专业实践训练。特别是缺乏专业实践经验的新教师,应到企业见习一年以上,其他教师则应要求每五年去企业轮训半年以上,或利用假期开展行业、专业社会调查。使教师队伍在总体上逐步满足“双师型”要求。
参考文献
1、杜吉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教育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版
2、朱方来 实施“一专多能”工程,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高等教育 2006年第一期
3、崔宏利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的探讨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二期
4、余克全 高职“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探析 当代教育论坛 2003年第九期
5、唐林伟 “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的结构与重构 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十期
6、刘春华 职业结构的趋高级化与我国职高教育改革 成人教育 2006,10
7、陈晓燕 对办好高职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第16 卷第1 期 2001.3
8、王明伦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及其优化 职业技术教育 2001,04
9、唐国庆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来源 当代教育论坛 2006-1-23
[1] 朱方来 实施“一专多能”工程,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高等教育 2006年第一期
[2] 杜吉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教育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版 第261页
[3]杜吉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教育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版 第260页
[4]唐国庆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来源 当代教育论坛 200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