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赏识教育探讨论文【实用3篇】
小学德育赏识教育探讨论文 篇一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赏识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赏识教育是指通过肯定和赞赏学生的优点、成就和努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个方面,探讨小学德育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首先,赏识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但有时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长处。通过赏识教育,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加以肯定和鼓励。例如,当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出色时,教师可以及时表扬并赞赏他们的努力和成就。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自信和满足,进而更加努力地去发掘和发展自己的潜力。
其次,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学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赏识教育,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肯定,增强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勇气和信心。例如,当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聪明才智,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赞赏,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并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勇敢尝试。只有在自信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开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最后,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通过赏识教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当学生对某一科目或主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深入学习和探索。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乐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的持久性。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赏识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在德育教育中注重赏识教育的实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引导。
小学德育赏识教育探讨论文 篇二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赏识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赏识教育是通过肯定和赞赏学生的表现和努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小学德育赏识教育的价值和方法。
首先,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但有时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价值。通过赏识教育,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并加以肯定和赞赏。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时,教师可以表扬他们的努力和智慧,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自信和满足,有更强的动力去发展自己的潜力。
其次,赏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赏识教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帮助和支持。例如,在集体活动中,当学生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时,教师可以予以表扬和赞赏。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重视合作,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最后,赏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通过赏识教育,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社交表现,并给予肯定和赞赏。例如,当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善良友好的品质时,教师可以赞扬他们的行为,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社交习惯。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行为举止,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德育教育中注重赏识教育的实施,通过及时表扬和赞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引导。
小学德育赏识教育探讨论文 篇三
小学德育赏识教育探讨论文
摘要:教师通过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身上的正能量,使其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文章探讨了小学德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提出从营造赏识氛围、强化班级凝聚力、寻找赏识契机三个方面进行赏识教育。
关键词:小学德育;赏识教育;气氛;凝聚力;契机
赏识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理念,主张教育要以相信和解放学生为基础。而相信和解放学生的前提是赏识学生,通过赏识可以让学生热爱生活。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赏识教育。
一、营造赏识氛围
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外,人类更需要尊重,希望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他人的认可与欣赏。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给予学生信任与鼓励,认可与欣赏,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进而能够自信地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激发自身的潜能。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德育教育中应充分进行赏识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营造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树立赏识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被肯定和被认同,在被肯定和被认同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教师应树立学生“能做好”的观念,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是优秀”的感觉。人们常说:“好孩子都是夸奖出来的。”这其实就是在说利用赏识教育鼓励学生,为学生树立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用欣赏的态度和语言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即使想要放弃,也有可能因为教师的赏识而重新树立信心,超越自我。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在一天中教师夸奖某一位学生,会发现在这一天内该学生的情绪都很高,并且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班级活动上都很积极,其实这就是由于学生感受到了“我能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赏识的学习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能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突破自我,走向成功。
二、强化班级凝聚力
除了教师的赏识,同学的赏识对小学生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而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对学生间的赏识有促进作用。但小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尚浅,对集体、同伴都没有太深刻的感悟,所以小学班级中的凝聚力相对薄弱一些。班主任应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积极为集体着想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每周组织一次班会。在班会中,一方面,学生需指出班级活动中的不足,而每个学生也要进行自我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说明近期自己看到的其他人的优势,特别是他人表现突出的部分,更应该给予肯定。通过这样的班会,强化了班级的凝聚力,沟通了学生的情感,彼此间进行了赏识,学生在相互赏识中发展了友谊。
三、寻找赏识契机
(一)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挖掘学生的优点
赏,即欣赏和赞美;识,即肯定与认可。其实每个学生都应获得赏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天赋较多,因而获得家长和教师的赏识就偏多,但有的学生其他方面的天赋较好,只是教师没有发现,因而获得赏识则较少。例如,有的学生对美有着较强的感悟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颜色搭配;有的学生对音乐感悟较深,听过一次的旋律可以迅速记住并唱出来。因此,教师就要充分进行赏识教育,赞扬学生的这些优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争取让学生将自己某方面的优势转化到其他方面。如学生的音乐感悟较好,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课文或诗词改编成词曲来记忆。并且,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既然能快速记住曲调,那么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也会很快,不过是平时未尝试,如果尝试寻找方法,一定会取得较好效果。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就会尝试记忆学习内容。
(二)捕捉契机,适时引导
好的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不断赞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若能用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可激发起学生的勇气,唤醒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走向成功。因此,教师要捕捉赏
识的契机,适时引导学生的优点的发展。例如,教师发现某学生朗读课文富有情感,普通话流利,教师就应在其朗读后抓住该契机,及时表扬和鼓励,并让该学生带领全班同学诵读课文,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从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其学习自信心,使其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升语文水平;再如,有些学生每次看到教师和其他同学都会礼貌地打招呼,教师就可以在选拔班干部时,让该学生担任礼仪宣传员,使其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引导、号召其他学生共同学习礼仪知识。总之,赏识教育是教师在教育中逐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继续保有其闪光点,进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借助主体性教育行为,让学生将教育要求内化在自己的行为内,从而促进学生发展。赏识教育不但可以被看成是操作技巧,也能被看成是教育的智慧。通过赏识教育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继而提升对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海燕.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2014(23):14-15.
[2]陈菲.浅谈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和策略[J].新课程(教研),2015(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