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育叙事法的运用论文(优选3篇)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育叙事法的运用论文 篇一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育叙事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教育叙事法是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认识社会、人生等重要问题,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启迪。本文将探讨教育叙事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它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首先,教育叙事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可以打动学生的情感,引起他们的共鸣。在高校思政课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历相近的故事,或者是一些有启发性和警示作用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思考故事所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

其次,教育叙事法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认识社会、人生等重要问题。通过讲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社会问题,如公平、正义、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人生问题,如人生的意义、人生的选择等。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社会和人生,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最后,教育叙事法对学生思想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讲述一些有启发性和警示作用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同时,教育叙事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绪,激发他们对思政课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对思政课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育叙事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思考和认识社会、人生等重要问题,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教育叙事法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运用,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育叙事法的运用论文 篇二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育叙事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教育叙事法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启迪,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社会、人生等重要问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育叙事法的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探讨教育叙事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教育叙事法的运用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讲故事能力。讲故事需要教师具备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故事讲述技巧。然而,目前许多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这方面的训练和培养还不够,导致他们在教育叙事法的运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讲故事能力和教学水平。

其次,教育叙事法的运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故事。教师在选择故事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想需求,选择与学生生活经历相近的故事,或者是一些有启发性和警示作用的故事。然而,教师在选择故事时往往存在一定的困惑和选择困难,导致选择的故事与学生的需求不匹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需求,从而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故事。

最后,教育叙事法的运用需要适当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教师在运用教育叙事法时,应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和思考。然而,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制度和教学方式的约束,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难以创造出适宜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因此,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和改革思政课教学方式,为教师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综上所述,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育叙事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然而,教育叙事法的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运用教育叙事法,高校应该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讲故事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故事,并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只有这样,教育叙事法才能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人生成长。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育叙事法的运用论文 篇三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育叙事法的运用论文

  摘要:个人的品行、修养已成为当今社会中个人的名片, 社会的和谐发展也需要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德行的重要任务。结合高校学生实际, 阐述了将教育叙事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 从教师主体叙事、学生主体叙事及第三方叙事等方面, 积极探索教育叙事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新思路, 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育叙事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主体叙事; 学生主体叙事; 第三方叙事;

  0 引言

  叙事法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起源较早。法国叙事学专家热奈特非常明确地指出:“正如叙事的存在源远流长一样, 对叙事的研究也可以上溯到古远的年代”[1]。教育叙事作为由教育叙事主体讲述教育生活中事件的活动[2], 不是简单罗列细枝末节, 也不是单纯讲故事, 而是在秉承真实性、情境性的基础上, 使人反思, 使人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这就使得我们可以将叙事法用于德育工作, 以德行引领德行, 用道德的方式来培养道德。

  1 教育叙事的内涵及特征

  1.1 教育叙事的内涵

  叙事即讲故事, 经常用于文学创作中。教育叙事即讲与教育有关的故事, 需要把生活中的细枝末节重新整理、重新审视, 重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使被试者与叙事主体感同身受, 共同发现教育故事中显现的不平凡的教育意义。教育叙事不是为了叙事而叙事, 它带有一定的研究目的, 为了揭示某些教育规律。教育叙事的内在结构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叙事主体, 也就是在叙述过程中实施陈述行为的主体;另一方面是教育叙事客体, 即通常所说的叙事题材, 包括原声事件、意识事件及视听和文本事件。

  1.2 教育叙事的特征

  1.2.1 微型性

  教育叙事与一般叙事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教育叙事是微型的, 事件涉及的人物不宜过多, 最多5人即可;事件要简明, 过程情节要集中, 不能冗繁拖沓, 要直截了当地说明想要表达的道理;叙述字数最多千余字。教育叙事虽属微型, 但也要交代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 涵盖主要元素, 做出完整的表述。

  1.2.2 建构性

  叙事主体所表述的事件应真实可信, 通过主体的情感流露、生动表达, 让被试者产生共鸣, 从而达到双方都获得感悟的效果。在建构方式上, 教育叙事多采用实构型, 为了使叙述更加生动、逼真, 也可加入少量虚构手法来表达自我美化性或自我辩解性的叙事部分, 但叙事整体要以真实情形居多。在建构方法上, 可采用缩略法或扩展法, 但无论是想使情节更简单, 还是想使叙述更丰富, 都要注意突出主要过程、主要人物和主要环节, 切不可冗繁复杂。在建构过程上, 教师需要将生活中杂乱无章、细枝末节的琐事, 从无序到有序, 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总结, 继而合理穿插到教学知识点中, 呈现在学生面前。

  1.2.3 反思性

  反思行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只有通过反思, 人们才能有所感悟、有所进步。教育叙事的每一事件都可能包含多重价值, 需要学生从多重角度去分析、体会, 从而勇敢地提出多种看法。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 就会导致情感的升华、知识的交织、德行的领悟等等, 而这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境界都是一种提高。但学生不能总是被动地当听众, 反思之后一定要有所行动。听到具体叙事事件时, 要反思自己以往的行为, 找出自己的欠缺之处, 并思考今后应该如何改变或提高, 要付诸行动, 有的放矢, 使反思的效果落到实处。

  2 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教育叙事法的必要性

  2.1 教学内容要回归生活

  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 部分概念抽象、晦涩难懂。教师采用填鸭式的讲授方法,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久而久之, 很多学生一听到德育、政治理论等话题就会感觉枯燥甚至反感, 将政治教学视为说教, 认为学不学政治理论无关紧要, 继而放松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而且要教育人、塑造人。人的品行、修养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个人名片, 有品德之人才能成就大业, 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 高校必须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理解。

  陶行知先生说过,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3]。通过叙事手段进行教学, 可以将政治理论教学内容从知识性转向本源生活, 以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将学生的意见整理归类后, 进行评价反馈, 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达到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目的。教育叙事不仅是叙事主体讲述具体事件的活动, 也是提升主体和客体德行的活

动[3]。

  2.2 教学本质要回归素质教育

  当前高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自立意识较差, 受压能力弱, 责任心不强。高校学生因求职、人际交往、健康、家庭、恋情等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自杀、他杀事件屡见不鲜。数据显示, 中国大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是3%~5%, 也就是说, 每1万名高校学生中, 就有300~500名患抑郁症, 其中一部分容易发生自杀或他杀行为[4]。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社会交往技能、性格调适状态等诸多因素, 都是素质教育关注的焦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学到具体的知识, 还要让他们获取教师授课内容以外的东西, 如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思想品质、缜密的思维方法、良好的生活习惯等[5], 让思政课教学真正回归素质教育。

  3 教育叙事主体的叙事方法探索

  3.1 教育叙事客体

  教育叙事法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选择教育故事, 描述关键事件, 反思与意义诠释。一个好的教育故事具有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价值, 故教师如何选择教育故事尤为重要。教育故事应该符合以下两点要求: (1) 应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用事实说话才能引起共鸣, 切忌虚构和杜撰。 (2) 应具有典型性, 从平凡大众的生活事件中提取典型的矛盾冲突。这样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令人深思、给人启迪。教师应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 从生活实例中选择合适的教育故事, 提炼事件的关键节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其中的人物及情节、矛盾, 并积极讨论, 展开思想批判, 提出应对策略, 继而顿悟、反思自己的行为, 提升思想高度。

  3.2 教育叙事主体的叙事方法

  3.2.1 教师主体叙事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 通常需要以教师为叙事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 对教学效果起重要作用。教师如何更好地以德引德, 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不乏独到且有启示的见解。如我国学者李辽[6]设计的“移情训练系列法”, 主要从情绪追忆、情感换位、作品深化、作品评析四个方面来把握。他要求叙事主体通过回忆亲身经历的情感体验, 选取有代表性的情节与学生分享, 被试者要假定涉入情境之中, 去体验当事人的感受。教师作为叙事主体, 要积极引导被试者, 将被试者带入既定情境中, 使其切身体会其中的情感。另外, 教师可要求被试者说出或写出自己的感受, 并从中选取较为贴切的进行讲评、分析, 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 教师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相关内容时, 可设置以下问题: (1) 在生活中你是怎样看待残疾人的?当他们因腿脚不便而遭到嘲笑时, 你会漠视或是绕道离开吗? (2) 你经历过哪些挫折?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你的态度是什么?针对上述问题, 引入教师主体叙事, 继而进行学生讨论, 最后进行教师评析。讲授与理想、信念相关的内容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你的理想是什么, 为什么”并作主题发言。学生的反应可能会较杂乱, 如有的学生支支吾吾不敢说, 有的直接说没有理想或有理想也实现不了, 有的学生没有清晰的目标或盲目从众。这时教师可不必着急要答案, 而是先和他们分享一则故事:

  我想当演说家

  有次课堂上, 我让学生谈理想, 有个学生小声说道:“我想当演说家。”“为什么呢?”我很有兴趣地问。他支支吾吾地说道:“不为什么!”我意识到这个学生说话时方言很重, 吐字不太清晰。班里学生都笑道:“哈哈!英语老师昨天还让他读20遍单词呢!”“他是大舌头!”

  听了学生的话, 我为之一震。在学生的内心, 是多么在意老师的评价和惩罚。我当众表扬了这位学生的大胆和自信, 并希望他能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发扬这种方言优势。课后, 我们通过沟通和交流, 帮他找回信心, 并找到实现理想的方向。学生也很努力, 从那以后积极学习普通话, 并通过了学校广播社的选拔, 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小播音员。播音社还专门开辟了用山东方言讲笑话的小专栏, 而每天的这1分钟成为最受学生们欢迎的时间。

  通过教师的抛砖引玉, 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学生说得好坏不重要, 重要的是教师对待他们的态度。教师需要理解和体会学生的感受, 才能听到他们的心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教师主体叙事能够通过情感体验, 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 使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 拥有完善的人格, 成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所需的.合格公民。

  3.2.2 学生主体叙事

  叙事主体是学生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情感换位的方法, 通过叙事来发现自我, 从而更好地审视自己的人格、身份和价值观念。学生主体通过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尤其是印象最为深刻、持久的内容, 能够引发大部分深有感触的学生共鸣, 从而更好地优化他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学生作为叙事主体时, 教师必须适当引导, 以免偏离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 在讲授科学对待人生环境部分的相关内容时, 教师可从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促进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等方面, 引导学生叙述生活中实际遇到的案例。如下面这则案例: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 她站起来后一直沉默, 满脸通红, 并向教师流露出请求坐下的眼神。教师细细观察后发现, 她就是班里同学经常说的小胖妞, 便更加积极地鼓励她说说生活中的亲身经历, 与和谐相关即可。教师的真诚打动了这名学生, 她终于开口了, 她的回答令人难以忘怀:

  请给我自信

  我生下来就很胖, 吃的也多, 干什么都很慢, 身边的好朋友也很少, 而且也从来不敢在学校洗澡。我试着少吃饭、锻炼, 但都没有成功减肥。班里的同学叫我大粗腿、大胖妞, 我也都微笑着接受。老师想让我自信起来, 就让我当化学课代表, 我也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有一次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 里面有一篇文章, 说的是一个腿部有残疾的女孩很害怕上一节英语课, 因为在这节课上要学一个新单词“lame” (瘸的, 跛的, 残废的) , 她害怕被同学嘲笑。但最后老师没有教这个单词, 同学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读出来, 她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很多年后她才知道, 原来是老师上课前借故让她去办公室拿备课本, 趁着这个空当先带其他学生学习了这个单词, 并让大家不要在她的面前读。我也希望能够这样。

  教师这时顺势启发学生们:我们总是喜欢从缺点出发去给他人起外号, 为什么不尝试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呢?

  3.2.3 第三方主体叙事

  第三方叙事主体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高校采用专家、名人、顾问等讲座形式, 就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术问题、文化问题或某专题展开探讨, 大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受年龄限制, 涉世经验较浅, 通过聆听专家、名人或榜样的观点和见解, 感受他们的经历, 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提升勇气和信心, 学习好的研究方法, 甚至对自身的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第三方叙事鼓励叙事主体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直接叙述, 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在叙事过程中, 人们通过讲故事和听故事的共建性行为与他人建立联系[7]。在叙事过程中, 叙事者的生命感悟、精神体验被熔铸进去, 故事因而也就印上了故事人物的痕迹, 正如陶瓶身上模印着陶工的手纹[8], 每个叙事受体触碰了“手纹”后, 就会形成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故事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便得以传播。

  4 结语

  教育叙事法有着手段简便、形式多样、自由度大等特点, 通过叙事型道德体验, 可达到育己育人的目的。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方法, 适宜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如果运用得当, 就能够更好地完善学生的人格, 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营造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氛围和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1-2.

  [2]林德全.教育叙事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3-6.

  [3]林德全.教育叙事价值研究[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9:33-39.

  [4]唐登华.约5%中国大学生患上抑郁症[N].重庆晨报, 2006-11-28 (10) .

  [5]郑小军.素质教育应回归基本和简单[J].出国与就业, 2009 (11) :114-115.

  [6]李辽.青少年的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心理学报, 1990, (1) :72-79.

  [7]佴康, 付昌义.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叙事问题研究[J].江苏高教, 2015 (6) :136-137.

  [8][德]汉娜·阿伦特.启迪:本雅明文选[M].张旭东, 王斑, 译.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 2008:100-103.

相关文章

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实用3篇)

摘 要: 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是实现成本的过程控制。项目成本管理是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加强管理,及时发现与预定成本之间的差异,采取纠正措施,保证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使成本不断的下降...
论文2013-04-08
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实用3篇)

论文开题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论文开题报告 篇1题目:论...
论文2012-09-09
论文开题报告

国内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论文【优选3篇】

[论文摘要] 文章通过对国内与国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总结了国内外音乐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最后得出结论,即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不能照搬,而且要有所创新,从而探索一条与国情相一致的发展之...
论文2019-09-03
国内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论文【优选3篇】

网络课程学习支撑环境的设计(精选3篇)

[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以爆炸的方式增长,向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也为远程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具有个性化、协同性、资源丰富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论文2018-06-01
网络课程学习支撑环境的设计(精选3篇)

小学教师教学减负论文【最新3篇】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教学减负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摘要: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
论文2018-09-06
小学教师教学减负论文【最新3篇】

略论行政许可的设定(最新3篇)

所谓行政许可的设定,就是国家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创设行政许可的一种立法行为。 一、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 1.设定行政许可应当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凡是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
论文2019-05-05
略论行政许可的设定(最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