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探讨论文【经典3篇】
篇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探讨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运用,对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公允价值,简单来说,就是指在市场上能够买卖的价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被赋予了更多的重要性。首先,在资产的计量中,公允价值被认为是一种更为准确和客观的计量方式。传统的成本计量方式往往不能准确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而公允价值可以更好地反映资产在市场上的实际价值。其次,在负债的计量中,公允价值也被广泛运用。通过公允价值的运用,可以更好地评估和管理企业的风险。此外,公允价值的运用还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方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决策。
然而,公允价值的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人可能会对同一资产的公允价值有不同的判断。这就需要企业在确定公允价值时要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其次,公允价值的运用可能会增加企业的风险。由于公允价值反映的是市场上的实际价格,可能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生变化。因此,企业需要对公允价值的变动进行及时监控和管理,以降低风险。
在实际运用中,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更好地应对公允价值的运用。首先,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公允价值的监控和管理。其次,企业可以加强对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对公允价值的影响,做出相应的调整。此外,企业还可以加强对公允价值的沟通和解释,使利益相关方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公允价值的运用。
综上所述,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更为准确和客观的计量方式,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方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决策。然而,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并且可能会增加企业的风险。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公允价值的监控和管理,以更好地应对公允价值的运用。
篇二: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探讨论文
公允价值作为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允价值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评估和管理风险。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公允价值的确定和计量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依靠市场的供求关系。然而,市场的供求关系往往是不稳定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公允价值的确定往往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在确定公允价值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其次,公允价值的计量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人可能会对同一资产的公允价值有不同的判断。这就需要企业在确定公允价值时要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采取客观且可验证的方法。例如,可以参考市场上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或者通过专业机构进行公允价值的评估。
另外,公允价值的运用可能会增加企业的风险。由于公允价值反映的是市场上的实际价格,可能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生变化。因此,企业需要对公允价值的变动进行及时监控和管理,以降低风险。
在实际运用中,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更好地应对公允价值的运用。首先,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公允价值的监控和管理。其次,企业可以加强对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对公允价值的影响,做出相应的调整。此外,企业还可以加强对公允价值的沟通和解释,使利益相关方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公允价值的运用。
综上所述,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更为准确和客观的计量方式,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方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决策。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公允价值的确定和计量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公允价值的监控和管理,以更好地应对公允价值的运用。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探讨论文 篇三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探讨论文
摘要:会计的核心是计量。有人说会计本身就是一个计量过程。从远古的“结绳记事”、“绘图一记事”发展到近代趋近完美的借贷复式薄记,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计量始终是会计的核心。公允价值(Fair Value)作为一种面向现在和未来的计量属性,具备了历史本钱无可相比的相关性上风。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公允价值在计量属性上核心地位的确立将成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对公允价值进行研究,是会计发展的必然,对推动会计的不断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允价值 计量 新准则
一、基本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要求
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章删除了“历史本钱原则”。并在基本准则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进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第四十二条指出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本钱、重置本钱、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本钱,采用重置本钱、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同时,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还对在历史本钱、重置本钱、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下资产和负债的计量金额进行了规定。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在基本准则的指导下,公允价值广泛应用于资产和负债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中。
二、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的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是新会计准则中新增加的一项准则,用于规范土地、房产中专门用于投资(而不是自用)项目的处理。该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预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本钱进行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可以采用本钱模式(与固定资产差异不大)或者公允价值模式,但以本钱模式为主导,公允价值模式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才能使用。
该准则的第十条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一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公道的估计。”另外,第十一条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进当期损益。”第十二条还规定:“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本钱模式。”
三、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的应用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重新引进了公允价值的概念。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该准则第四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第一,交换具有贸易实质;第二,换进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换进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认换进资产本钱的基础,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进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
假如上述两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则仍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进本钱,不确定损益。在新的会计准则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贸易实质,且换进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可靠地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进资产的本钱,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进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进当期损益。
四、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准则中的应用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是在原有会计准则基础上做了重大修订,重新引进了公允价值,并且将债务人债务重组收益记进当期损益(以前作为资本公积)。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按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新准则中重新大面积地引进公允价值其具体运用为:第一,当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非现金资产由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债务人转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资产转让损益,计进当期损益;债权人应将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进账。第二,当债务重组方式为债权转为股本时,股权按公允价值作价,债务人应将股权公允价值与实在收资本(股本)之间的差额确以为资本公积;债权人应将享有的股权公允价值确以为长期投资。可见,债务重组思路是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或债务转为股本,对股本及非现金资产应按公允价值作价。其中
股本的面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差额计进债务人的资本公积,而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差额计进债务人当期损益。新债务重组准则将债务重组收益计进营业外收进,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假如抵债物资没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可以通过评估确定其公允价值,假如双方是非关联方,双方的协商作价也可视为公允价值。为了防止公允价值被滥用而产生严重的利润操纵现象,此次新发布的债务重组准则在引进公允价值时规定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计量”。参考文献:
[1]威廉姆R.司可脱,财务会计理论[M].陈汉文等译.北京:机械产业出版社,2001.
[2]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J].会计研究,1997(12):10-11.
[3]卢永华、杨晓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8(4):12-14.
[4]葛家澍,关于会计计量的新属性——公允价值[J].上海会计.20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