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论文【优秀3篇】
浅谈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论文 篇一
标题: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财务报告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利润表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将从利润表的基本结构变化、会计政策变更和企业决策行为等方面,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这些变化对企业财务分析和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利润表、变化、会计政策、决策行为
引言
新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对企业财务报告产生了重要影响。利润表作为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将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这些变化对企业财务分析和决策的影响。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基本结构变化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基本结构相较于旧准则发生了变化。在新准则下,利润表的项目设置更加细化,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等。这种变化使得利润表更加清晰明了,更有利于财务信息的分析和比较。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会计政策变更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不仅对利润表的基本结构产生了影响,还对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新准则,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并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充分披露。这意味着企业在编制利润表时需要更加注重会计政策的选择和披露,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对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对企业的决策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利润表的细化设置使得企业更加容易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经营决策。其次,新准则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企业在决策时需要更加关注会计政策的影响,避免因会计政策选择不当而对决策产生误导。此外,新准则还要求企业对会计政策进行充分披露,这有助于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决策行为进行准确评估。
结论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不仅使利润表的基本结构更加清晰明了,还对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和决策行为产生了影响。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对财务分析和决策的重要性,合理选择会计政策,并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充分披露,以提升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准确性,进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瑞.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与分析[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8(5):45-51.
2. 张明.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会计政策选择与决策行为[J].财务与会计,2019(3):68-74.
浅谈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论文 篇二
标题: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对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影响
摘要: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财务报告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利润表作为财务报告的核心部分之一,其变化对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从利润表的变化对经营绩效指标的影响、对绩效评价体系的改进以及对经营决策的影响等方面,探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变化对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影响。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利润表、变化、经营绩效评价、决策
引言
企业的经营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而财务报告是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依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财务报告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利润表的变化对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探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对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影响,并分析这些影响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启示。
一、利润表变化对经营绩效指标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对企业经营绩效指标产生了直接影响。首先,利润表的细化设置使得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等指标更加准确明确,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其次,新准则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企业在编制利润表时需要更加注重会计政策的选择对经营绩效的影响,避免因会计政策选择不当而对绩效评价产生误导。
二、利润表变化对绩效评价体系的改进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对绩效评价体系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润表的细化设置使得绩效评价指标更加准确明确,有利于绩效评价的精细化。其次,新准则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绩效评价体系对会计政策对绩效评价的影响进行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考量。
三、利润表变化对经营决策的影响
利润表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利润表的细化设置使得企业更加容易把握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有助于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和经营策略的制定。其次,新准则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企业在决策时需要更加关注会计政策的影响,避免因会计政策选择不当而对决策产生误导。
结论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对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产生了深远影响。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对经营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合理选择会计政策,并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充分考虑会计政策对绩效评价的影响,以提升经营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利润表的变化信息,指导企业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明.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变化对经营绩效评价的影响[J].会计研究,2017(4):56-62.
2. 张伟.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变化对经营决策的影响[J].管理评论,2018(2):78-84.
浅谈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论文 篇三
浅谈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从新准则下利润表的理念变化、计量变化、列报变化以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在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要在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三个方面加以关注。
关键词:新准则;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我国财政部20xx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计量原则,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凸显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改变了收入费用观下利润表在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因此,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的利润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
(一)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表观
多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是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即收益=收入-费用。xxxx年7月1 日开始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十四条明确“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也就是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据都是考虑到收入确认和费用配比之后的结果。在收入费用观下资产负债表是利润表的副产品。
20xx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即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简单的说,利润表中利润的度量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利润表可以被看作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净资产的变动表。
(二)计量的变化: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xxxx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第十九条明确“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也就是说历史成本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属性。
20xx年发布的新准则不再单纯强调历史成本为基本计量属性,而是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且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了损益,进入利润表。按照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向投资者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符合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三)报表列报的变化
新旧准则下的利润表的列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不再区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而是统一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中进行列报。这一方面是基于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内容呈多元化发展,不同经营业务收入相当,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界限已经很模糊;另一方面也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其次,由于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新准则下的利润表还单独列报 “资产减值损失”项目,明细列报“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项目等,并将“营业费用”改为“销售费用”、将“投资收益” 纳入营业利润的范围,使会计信息更加简洁透明。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的变化
由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凸现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及列报变化等因素,使得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准则下的利润表将“投资收益”项目列入营业利润的范围,改变了旧准则下的营业利润仅反映企业正常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经常性收益的状况,即企业利用资产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报酬也属于营业利润,符合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
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将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使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中包含了部分资本性收益,符合综合收益观点,同样符合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即企业在取得资产和负债时,应当首先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为(应纳税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然后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实质上就是资产负债表观的体现。同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的实施使得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与当期会计利润相配比。减少了由于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不一致产生的税后利润的波动。
二、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分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旧准则相比,理念更先进,体系更完整,内容更丰富。新准则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作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规定,强调了财务报表列报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笔者在实务中分析新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
旧准则下的利润表中营业利润不包括“投资收益”项目。因此在分析企业的利润情况时。一般认为营业利润即为企业的经常性收益,很多企业在进行考核时也会用到经常性收益的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通过经营者努力所获取的经营性收益。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将“投资收益”项目包括在营业利润中,并且还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因此在分析企业的利润表或对企业进行考核时,都要注意营业利润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经常性收益要重新分析计算,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经常性收益。
(二)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
对于收益的确定,旧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因而利润表上所反映的收益并不是企业的全部收益。即未包括持有资产价值增值(或减值)的收益,利润表中的收益只是已确认已实现的收益;新准则则遵循的是资产负债表观,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并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进入利润表,利润表中的收益不仅包括已确认已实现的收益,还包括已确认未实现的持有资产价值增值(或减值)的收益。因此,在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时,要注意区分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这是因为一方面已确认未实现收益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过度的利润分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另一方面。当持有资产的市场价值扭曲或波动剧烈时,过度的利润分配中可能隐含了资本的返还,从而损害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 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即将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使得利润表的收益中包含了部分资本性收益,符合综合收益观。但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并非完全的综合收益观。综合收益观认为“收益是除股利分配和资本交易外特定时期内所有的交易或企业重估所确认的权益的总变化”(《会计理论》汤云为、钱逢胜),但是我国新准则将“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六条规定“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报表
使用者要全面了解企业的收益情况。不仅要分析利润表,还要关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参考文献:
[1]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当年经营绩效的影响 连青霞 2008
[2]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史敏 2008
[3] 会计目标研究的文献综述 高蕾 2007
[4]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xx[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xx
[5] 熊哲玲,梁静.论我国会计规范改革方向[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4).
[6] 吴健. 企业会计规范问题探析[J]. 上海企业 , 20xx,(07)
[7] 本刊编辑部. 中国会计规范体系示意图[J]. 财会通讯(综合版) , 2005,(01)
[8] 王立彦,刘志远.《成本管理会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9] 龚曼君.《管理会计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10] 中国会计学会主编《人力资源会计专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