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高等教育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成效研究论文【最新3篇】
林业高等教育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成效研究论文 篇一
标题: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林业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成果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林业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成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地调查,发现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高等教育在促进当地林业产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率、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不平衡等。因此,为了进一步发展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高等教育,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努力。
关键词:林业高等教育;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成果;问题与挑战
引言:
云南是我国边疆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其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技术水平低下、经济收益不高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引进和发展林业高等教育,以提升当地林业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一、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林业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建立了一批林业高等教育机构,如云南林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这些高校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还通过与其他地区的高校合作办学、引进外地专家等方式,提高了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二、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林业高等教育的成果与效益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高等教育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与效益。首先,在促进当地林业产业发展方面,林业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了当地林业管理和经营水平,推动了林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其次,在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率方面,林业高等教育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改善了生活质量。此外,林业高等教育还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方式,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林业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高等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师资力量不足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原因,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吸引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较为困难,导致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其次,教育资源不平衡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大部分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地区,边疆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限制了学生的选择和发展。此外,教学质量的提升、实践教学的开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结论: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高等教育在促进当地林业产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率、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不平衡等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因此,为了进一步发展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高等教育,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林业高等教育的作用,推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
林业高等教育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成效研究论文 篇二
标题: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林业高等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林业高等教育的挑战与对策。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地调查,发现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高等教育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不平衡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地区高校的合作交流,引进更多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以推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林业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林业高等教育;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挑战;对策
引言: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高等教育在促进当地林业产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一系列原因,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高等教育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本文将探讨这些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推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高等教育发展。
一、师资力量不足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高等教育师资力量相对不足,这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原因,边疆地区往往难以吸引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对策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加大对师资的培养力度。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引进优秀人才等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2. 加强与其他高校的合作交流。通过与其他地区高校的合作,可以引进更多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
二、教育资源不平衡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不平衡,这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大部分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地区,边疆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大对边疆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通过增加教育经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提高边疆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2. 加强与其他高校的合作办学。通过与其他地区高校的合作办学,可以共享教育资源,提高边疆地区的教育水平。
三、提升教学质量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高等教育在教学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教学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加强对教师教学的监督和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2. 开展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高等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不平衡、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地区高校的合作交流,引进更多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以推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林业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林业高等教育的作用,推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林业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
林业高等教育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成效研究论文 篇三
林业高等教育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成效研究论文
关键词:高等林业教育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毕业生 西南林学院
摘要:以西南林学院在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采取访谈法、选择个案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得出高等林业教育对云南边境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实际成效。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以及毕业生的自我评价中,找准高等林业教育在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高等林业教育当前需要改进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力度;二是要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是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实践能力。
林业在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有重要的作用与地位,高等林业教育与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高等林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云南边境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维护边境地区稳定,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持。研究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对高等林业教育毕业生质量、人才素质的要求,可以形成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为高等林业院校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完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西南林学院是西部地区惟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林业高等院校,主旨是立足云南、面向西南,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科技及管理人才。本文以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西南林学院在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采取访谈法、选择个案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得出高等林业教育对云南边境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影响。
1西南林学院毕业生质量调查与分析
2007年7一8月、2008年1一3月、2008年7-9月笔者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文山州、红河州、保山市、大理州、迪庆州、怒江州、丽江市等10个边疆少数民族市县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西南林学院毕业生对云南边境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影响。历时65天,共召开座谈会84场,进行个人问卷调查7%份,并先后对430家单位进行了毕业生质量调查。最后共收回用人单位填写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表269份,毕业生个人填写的调查问卷673份,根据调查结果和相关的统计数据对毕业生培养情况作了简单的总结和分析。
1.1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情况
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中突出地反映了西南林学院毕业生能吃苦耐劳,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身体素质、顽强的创新能力、融洽的人事关系、扎实的基础理论、深厚的专业知识,从这些方面也反映出西南林学院农村生源多,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师治学严谨,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其他诸如政策法规的掌握情况、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处于正常偏上,接近正态分布。而外语水平一般、计算机运用能力简单的弱项也比较突出,这和近年来知识爆炸、外语运用程度提高、计算机运用技术突飞猛进相关,一方面表现出毕业生身处基层与艰苦行业,在获取最新科技和信息方面的条件与能力不足,另一方面表现了西南林学院外语、计算机教学,存在前瞻性不足的问题。
1.2毕业生的评价
西南林学院毕业生普遍对前景持乐观态度,并对现在的工作基本表示满意。近四分之
三被调查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并表示准备继续在现单位踏实工作,有一半以上的.毕业生从毕业至今已经在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他们普遍对工作满意,主要是因为:专业对口、和同事关系融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有近70%的毕业生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或是较有信心。5成以上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工作勤奋踏实、身体健康、有很强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1.2.1被调查毕业生在校所受教育及表现在所有被调查毕业生中,有27.04%人曾经担任过学生干部,15.19%是“优秀学生”的获得者,13.33%是优秀毕业生。曾经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答卷率高于普通毕业生,显示这部分毕业生的亲和力强,对母校也比较关注。毕业生认为在大学期间所受最重要的教育是专业知识(占38.15%)和基础知识学习(占27.41%),他们觉得在大学期间所受最重要的锻炼是社会调查和实践(占21.48%),而社会工作则占10.37%,4项比例接近4:3:2:1。
1.2.2毕业生对现在的看法及以后打算
从毕业至今,他们在工作中,有47.41%的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单位)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有28.0%的人得到了晋升或表彰;仅有7.3%的人认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了一定的挫折。
对现在的工作普遍认为满意,主要是因为:专业对口(53.9%)、和同事关系融洽(53.4%),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47%)、受领导重视(34.1%)和有较好的发展前景(27.2%)。有74.1%的人表示准备今后继续在现单位工作,仅有少部分(16.4%)准备考研或考博,而准备今后出国留学、另谋高就或是有其他打算的人合计不足10%。
毕业生们对现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74.3%的表示能够胜任,有两成以上的人认为自己基本胜任(19.0%)或勉强可以(1.7%),仅有不足1%的人在工作的过程中力不从心。对于未来的前景普遍看好,认为前景好,有信心者占40.9%,前景较好,较有信心者占28.0%,前景一般者占22.8%,仅有1.7%的人认为自己前景黯淡,准备另谋高就。
1.2.3毕业生自我评价
在所有的毕业生中,普遍认为责任感强(40.1%),有创造力(33.2%),有实践精神(29.3)和创新意识(28.4%),是人才培养的最重要因素。
自我评价过程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认为自己思想素质过硬(62.1%),工作勤奋踏实(56.0%),身体健康(50.9%),有很强的集体观念(54.7%n)和协作精神(51.7%)。在工作过程中,他们普遍认为自己较为突出的不足是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公关交往能力。有60.74%认为自己的外语水平较差或是一般;有53.9%认为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或是一般;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的公关交流能力(39.1%)、口头表达能力(35.3%)和组织领导能力(29.7%)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2.4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
(1)西南林学院实验、实习教学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有60.8%的毕业生认为实验、实习环节是教学管理中影响毕业生素质的主要因素,师资力量(47.8%)也是影响毕业生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基础理论教学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也对西南林学院毕业生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2)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社会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还不够。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有77.6%的认为学校应该加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56.5%的人觉得应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56.0%的认为应加强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
(3)英语、计算机以及人文社科类等基础性教育环节相对薄弱。在毕业生的自我评价中,大多数毕业生都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偏低,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也有一部分毕业生认为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
2结论与讨论
一是教学教务部门要按照“宽基础、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原则,进一步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力度,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符合西南林学院特色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为西南林学院毕业生的好就业、就好业提供有力保障;招生部门要与就业部门互通信息,保持联系,根据就业部门提供的社会需求信息作为参考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对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适度增加招生计划,对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专业,要果断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止招生。
二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素质。结合毕业生就业工作调研反馈信息,积极探索形成“按类培养、模块组合;文理结合、理实并重;注重基础、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从教和学两方面入手,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规章制度,采取多种途径,开展教学考核,加强教学督导,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开展学术讲座和实践教学,使教学过程稳定有序,有条不紊,从根本上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是加强基地建设,培养实践能力。加强基地建设,注重实习基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重点建设具有现代特征的校内实习基地,努力拓展校企联合型基地。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满足全校相关专业、课程实验实习的需要,大大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积极探索学生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与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的有机结合,使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同时也成为毕业生择业、企业考核录用人才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