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论文(优选3篇)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论文 篇一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重要环节,也是促使学生思考和深化理解的有效方式。提问艺术在地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本文将探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提问技巧。
首先,提问应该具有启发性。教师应该通过巧妙的提问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授地理气候相关知识时,可以提问:“为什么南极洲的气温非常低?”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和倾斜对气候的影响,从而深化对气候形成原因的理解。
其次,提问应该具有引导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理解程度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他们逐步发展自己的思维和分析能力。例如,在教授地理人口分布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有些地区人口稠密,而有些地区人口稀少?”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人口分布的原因。
此外,提问应该具有深化性。教师应该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在教授地理资源利用时,教师可以提问:“如何合理利用地球的水资源?”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
最后,提问应该具有开放性。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和表达,避免仅仅追求答案的正确与否。例如,在教授地理地貌形成时,教师可以提问:“你认为地貌形成只有一种原因吗?”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不同地貌形成原因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多元化思维。
总之,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是一门重要的教育技巧。教师应该通过启发性、引导性、深化性和开放性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只有通过巧妙的提问,才能在地理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论文 篇二
提问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更是促进学生思考和深化理解的有效工具。然而,很多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常常忽视了提问的艺术,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够深入。本文将讨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问题的多样性。在提问时,教师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选择题或简单的知识点询问,而是要采用多种形式的问题。例如,可以通过情境问题、开放性问题或观点对立问题等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这样的提问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问题的针对性。在提问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理解程度提出合适的问题。例如,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鼓励他们深入思考和探究。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他们逐步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此外,教师应该注重问题的引导性。在提问时,教师应该通过巧妙的引导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思维和分析能力。例如,在教授地理城市化时,教师可以提问:“城市化对环境有何影响?”通过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化对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帮助他们形成全面的观点。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问题的启发性。在提问时,教师应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例如,在教授地理气候变化时,教师可以提问:“你认为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有何影响?”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总之,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是一门重要的教育技巧。教师应该注重问题的多样性、针对性、引导性和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只有通过巧妙的提问,才能在地理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论文 篇三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论文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问要讲究艺术。教师要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所提的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启迪思维,能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各个具体目标。如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问,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
提问是为教学要求服务的,所以课堂提问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明确提问的目标:为引出新课、为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为引起学生兴趣、为促进学生思维、为总结归纳等等。要尽可能剔除可有可无、目标模糊的提问,保留目标明确、有实际意义的提问。提问不能随意、没有针对性,不能过于简单。如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等,学生齐答了事,根本没有动脑筋,这样的提问是没有意义的。
二、提问要科学准确
课堂提问的语言要科学、准确、具体,切忌含混不清、模棱两可。不管学生能否做出正确的回答,都应该让学生清楚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例如湘教版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中有一幅“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此图常被地理教师设计成若干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借以得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如果问题设计不科学,学生会无从下手。让我们比较以下这些提问:
1、阅读此图,你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问题太大,不知所云。
2、阅读此图,有没有发现降水的什么规律?——问题虽进一步缩小,但涉及范围仍然较大。
3、阅读此图,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降水有什么不同?中纬度沿海和内陆降水有什么不同?南北回归线的大陆东西岸降水有什么不同?寻找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这样的提问,简明具体,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捕捉正确答案的思维活动中去,最终做出正确的回答。
三、提问要有创新性
一是提问角度要创新。教师选择一个较好的切入点来提问,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复习中国地理《辽阔的疆域》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能用课本中出现的数字来归纳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吗?问题一抛出,学生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地讨论起来:我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领土,居世界第3位;我国有14个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我国东部的4大沿海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通过列举这些数字,本章的知识点就一目了然了。
二是提问内容要创新。一个好的提问最好能包容几个相关的知识点,既体现出一定的综合性,也要有一定的梯度和难度,这样才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积极思维,推动师生互动。例如学完《四大区域的划分》后,我国四大区域划
分的依据、内容和各分区的`特征部分比较简单,可以让那些成绩一般的同学来回答;而对于《四大分区》的界限和主导因素则可以让那些成绩较好的同学来回答。四、提问的难度要适宜
面向全体学生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要实现这一基本要求,就要做到因人而异,所提问题要难易适中,以中等水平学生的接收能力为主,适当兼顾优差生,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通过回答问题有所收获。如讲授《日本》一节时可这样设计问题: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这个问题简单,适合向中等生提问——日本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多火山和地震。问题到此似乎已经解决,但一些学生也可能想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原因:为什么这里的地壳活动频繁呢?这个问题本身难度大些,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我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并给予了提示:仔细看课本,注意两大板块的运动方向。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对板块运动学说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五、提问要留有余地
在课堂上,如果对某个你还算感兴趣的课题,当教师设置了2个问题时,你会饶有兴趣地去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然而当教师在屏幕上唰地闪出5个问题时,相信你会顿时失去探究下去的欲望,这就是一种认知超载的表现。因此,我们提问一定要善于掌握好火候和分寸,做到恰到好处。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课堂提问现象:教师刚把问题公布出来,就立即指名某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学生就某一问题讨论刚进入状态,教师便宣布讨论完毕,急着让学生汇报成果;一个学生刚回答完,有不同见解的其他学生还跃跃欲试,教师已匆忙将自己早已备好的标准答案公布出来……这种节奏的提问把学生鲜活的思想、灵动的个性、生动的体验全然压缩掉了。所以,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要学生回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六、提问后要激励评价
在提问时,教师要自始至终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慎重处理学生的回答,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回答,及时矫正其认识缺陷。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坚持表扬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即使回答完全错误,也应听他说完,再给予评价,或许他的这种思路在全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公正、热情、恰如其分。在评价学生回答时,教师也要有民主作风,让学生有插话、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当然,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现,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学中,只要认真钻研教材,研读学生,抓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巧妙科学地设计课堂提问,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