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工商管理【精简5篇】
毕业论文工商管理 篇一:企业员工激励的研究与实践
企业员工激励一直是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激励是一种能够激发员工积极性、激发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的管理手段。本文通过对员工激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分析,探讨了员工激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有效的激励策略。
首先,员工激励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和业绩。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有效的员工激励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激励策略不能一刀切,需要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和个性特点来制定。常见的激励手段包括薪酬激励、晋升激励、培训发展激励、团队合作激励等。在实施激励策略时,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激励手段,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最后,本文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展示了一些成功的员工激励实践。例如,某企业通过激励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提高员工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另一家企业通过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和解决问题,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这些实践案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对于其他企业制定和实施员工激励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员工激励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灵活的激励策略,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
毕业论文工商管理 篇二:创新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分析
创新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如今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本文通过对创新的概念和作用的分析,以及一些成功企业的创新实践案例的研究,探讨了创新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
首先,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提供新服务等,从而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赢得市场份额和用户认可。创新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科技和信息时代,市场环境变化迅速,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业务模式和经营策略,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创新,企业可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抓住机遇,快速进入新的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本文通过研究一些成功企业的创新实践案例,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创新策略。例如,某企业通过与顶尖科研机构合作,不断推出创新产品,赢得市场份额;另一家企业通过建立开放创新平台,吸引外部创新资源,实现了自身的创新和发展。这些实践案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对于其他企业制定和实施创新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创新对于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至关重要。创新可以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重视创新,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环境的建设,不断寻找创新机遇和突破口。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毕业论文工商管理 篇三
营销渠道的建立首先是选择渠道成员,然后是争取渠道成员,而争取渠道成员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渠道成员由短期利润、预期利润和风险计算期望利润,并根据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与不充分的原理影响他们的决策。而对营销渠道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目标是争取渠道成员的合作与支持、掌握渠道主动权,其基本手段是:沟通、利润控制、库存控制和营销方案控制、掌握尽可能多的下一级中间商等。另外要通过对营销渠道的设计和改进以加强对营销渠道的控制,即对原来的渠道成员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调整。
关键词:营销渠道中间商期望利润有限理性主动权
营销渠道是一个制造商的产品流向消费者的渠道,制造商对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和控制力度的大小,对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制造商必须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特别是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企业的贸易权和分销权的取得,营销渠道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一、在营销渠道的设计既定的情况下,对营销渠道的建立与控制
(一)建立营销渠道
(1)渠道成员的选择
选择渠道成员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如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经营理念、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合作精神、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其下游客户的数量以及发展潜力等。
(2)争取渠道成员的基本原理:
1)计算期望利润
良好的中间商是各大制造商争取的目标,他们一般正经营着某些竞争性品牌的产品。中间商是否经营一种产品主要考虑期望利润的大小,而期望利润又由以下因素决定:短期利润、预期利润、风险。
短期利润:主要指经营该产品的毛利,毛利=单位商品的差价×销量。一般来说,制造商刚开始经营目标市场渠道时,必须要给中间商以高的差价,因为这时的销量是不确定的。日后,随着销量的上升,可以逐渐降低单位商品的差价。
预期利润:当期的利润并不是中间商决定是否加入渠道的唯一因素。中间商还要考虑制造商未来的发展状况,即自己若成为该制造商的渠道成员后的预期利润的大小。如果中间商认为未来会有大的销量或高的利润,即使短期利润不高,他也可能会考虑加入。
风险:这也是中间商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利润高,但风险高,中间商不一定加入。利润低,但风险低,中间商也有可能加入。
因此,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公式:期望利润=f(短期利润,预期利润,风险),短期利润、预期利润与期望利润正相关,风险与其负相关。
2)影响期望利润的各因素分析
短期利润:中间商计算短期利润时主要考虑差价的大小。差价的大小主要由制造商来制定,但应由如下几个因素所决定:A、竞争对手的价差:一般不能低于竞争对手的价差。B、可能的销量:而可能的销量又要受竞争品的销量,与竞争产品相比之下的优缺点,包括产品、价格、促销、分销,以及中间商所了解的该产品在其他地方的销量、中间商对销售该产品的信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的销量大,其价差可以小。制造商要确定一个合理的差价。
预期利润:预期利润是建立在制造商的经营管理水平、其他产品或该产品在其他市场的盈利能力、对中间商的扶持和优惠政策、信誉以及其业务代表的风貌、业务发展前景等基础之上。当然,预期利润的大小还与中间商的自身条件有关。
风险:风险要去降低。风险有两方面的风险:一方面是市场风险,一方面是制造商政策风险和信誉风险。市场风险是指这种产品的盈利如何,是否存在产品向下游客户或消费者传递时的阻塞。制造商的政策风险是指制造商促分销政策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减少市场风险,如饮料制造商怎样处理即期品,如何处理品种不适销对路问题。若承诺可以调换货,则无疑降低了客户的风险。制造商的信誉风险是指制造商对中间商的政策承诺能否兑现。市场风险不是由单个制造商所能决定的,而制造商的信誉风险和政策风险却是由其自身决定的。
(3)争取渠道成员的方法
由以上可知,中间商要根据制造商和市场其他方面的信息进行决策,而这些信息又有很多是制造商及其业务代表提供的。根据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的原理,制造商及其业务代表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宣传以上各种有利于中间商加入销售渠道的各种信息,影响中间商的决策,促使其加入营销渠道。
(二)对营销渠道的控制方法和策略:
渠道控制的目标应是:渠道成员的合作与支持,在渠道控制中拥有主动权。其基本手段是:沟通、利润控制、库存控制和营销方案控制、掌握尽可能多的下一级中间商等。
沟通:是指制造商的业务代表或其他成员要经常对中间商特别是对直接供货的中间商拜访。很多大制造商的成功的一个经验就是定期拜访中间商,其作用之一是加深了私人感情、中间商与制造商的感情,作用之二是使中间商对制造商的政策更为理解,减少对一些问题的分歧,并通过中间商了解市场信息,作用之三是对中间商进行业务指导,作用之四就是增大中间商进入其他制造商销售渠道的壁垒。
中国是一个受儒教影响很深的国家,普通人对人情看得较重,制造商与中间商保持良好的关系、业务代表与中间商的良好的私人关系,有助于在业务方面的合作与支持。但是业务代表又不可能与中间商保持太密切的关系,否则要损害制造商的计划执行与利益,这也是应该注意的。而我国的中间商大都由个体户发展而来,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管理水平比较落后。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他们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和管理水平,大制造商有这一方面的优势,可让业务代表不断对其进行辅导,运用专家力量增强对其影响力和控制力。
利润控制:利润取决于销量和差价,并且与这两项正相关。若该中间商加入该销售渠道时,当时既没有社会平均利润率又没有高的预期利润,那么它就会有怨言,长期下去有可能会选择退出渠道。因此最重要的应是想办法扩大其销量。而销量小的原因有可能是中间商重视程度不够即营销资源投向别的产品,还有可能是经营不得法,还有可能就是没有信心。对此一般有两类办法,一类是制造商帮助其分销产品,如制造商可以帮助其发展下游客户,另一类就是动员中间商的销售积极性和提高其销售能力,如制造商可以帮助其制定分销方案等等。
库存控制和促销方案控制:一个中间商一般经营很多品牌的产品,其把资金投入某制造商产品的水平,反映了其对该制造商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程度。而反映资金投入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库存的大小,增大其库存,就会促使其把更多的资源投入本制造商的产品,而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促使其扩大销售量,另一方面增大其退出该营销渠道或加入竞争厂商的营销渠道的壁垒。而库存的多少又与促销方案、销售季节、中间商的库存成本等因素有关。促销方案力度大、市场销售旺季、中间商的库存成本低都会促使其扩大库存,而其中促销方案力度的大小是主要的。促销方案力度大,中间商销售积极性高,就会使商品周转较快,在新的促销方案的作用下,又会使其更加增大其库存,这样周而复始,就会使该中间商的库存越来越大。当然,如果处于市场淡季,应尽量减少中间商的库存,因为这时商品周转慢,库存成本很高,不利于发展制造商与中间商的关系。但是如果制造商为中间商较大的库存进行一定的补偿,这时增大其库存又是可行的。如雀巢制造商在入冬之前,就把大量的库存转向经销商,但是这个时候的进货价格特别低,另外还给予其他方面的优惠。总之,对库存的适当控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中间商,但是要以尽量不损害中间商利益为前提。
掌握尽量多的下游中间商甚至于零售商:目前中国的法律不健全,通过合同契约根本无法约束中间商,因此制造商若想争取主动,必须掌握愈来愈多的下游中间商,以及未来的可替代该中间商的其他多个中间商,这样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对其更换,而不会受其制约。因为渠道越长,可控性越差,如大的中间商对制造商的一些促销资源发放不到位,政策执行时有折扣等,且向制造商索要的代价越高,同时有可能改旗易帜,加入竞争对手的渠道。如果掌握下游中间商,若该中间商对制造商的合作与支持达不到要求,由于下游中间商都是该中间商的客户,是该中间商的利润之源,同时制造商又掌握了其他的可替代的中间商,那么从中选择一个可替代的中间商就很容易。因此,一方面掌握下游中间商,另一方面掌握可替代的其他中间商,就会在渠道管理和控制上占有主动地位。而掌握下游中间商的方法主要靠该中间商的市场开发,当然制造商也可以去自主开发,而对可替代的中间商当然要靠制造商的开发。
当然,对渠道成员进行控制的方法还有很多,其中有一种就是对中间商的负激励,如果中间商达不到对制造商的合作与支持要求,制造商可提出如中止合作、延迟发货、减少折扣等,但本人认为这些手段一般不能使用,因为其负作用极大,甚至于使日后的合作破裂,根本达不到制造商的要求。
二、为达到对营销渠道管理和控制的目的,还要根据市场条件和制造商市场地位的变化,对营销渠道不断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改进,争取渠道主动权和控制权。
随着时间的变化,制造商的市场地位以及市场条件都会发生变化,适应这些变化,就必须对营销渠道进行合理的改进和设计,达到对中间商管理和控制的目的。作为一个制造商,它理想的情况应是争取在与渠道成员的谈判中,自身地位上升,而中间商的地位下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平等的,平等只不过是一种暂时或表面的现象。一般制造商刚进入一个目标市场进行销售时,主要依靠当地经销商的力量去销售,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该经销商感觉自身地位的不断提高,就有可能达不到与制造商合作与支持的要求。而这时如果该制造商通过该经销商掌握了众多的下游中间商或由于商品的品牌力的提升吸引更多的各级中间商加入销售渠道,就可以缩短营销渠道或建立多级营销渠道。如顶新集团顶津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从1998年开始,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对营销渠道进行数次改进和设计,最后牢牢的掌握了渠道控制权,并奠定了在饮料业中的竞争地位。即先是搞经销制,即建立制造商→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三级渠道,后又搞二级渠道即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以后又搞多渠道,即二级渠道与三级渠道、零级渠道并存。
毕业论文工商管理 篇四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理念与社会需求脱离
目前,专业办学理念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工商管理专业的创立目的是什么?其到底是为谁服务的?这两个根本问题很多院校还没有考虑清楚。所以,造成各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千篇一律,你模仿我,我模仿你,缺乏特色。同时,有些家长和学生误以为工商管理专业是培养管理者的摇篮,而办学单位对此也不进行说明,甚至是迎合家长和学生的错误观念,造成办学理念上的偏差。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毕业生只想坐办公室而不愿到基层的好高骛远的现象。
(二)教学方向与学生需求不符
从管理学科上来说,工商管理是一级学科,下设会计、人力和营销等三个二级学科,也就形成了相应的三个专业。而在实际办学中,工商管理专业又独立存在,这就出现了工商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的重叠问题。这样一来,大多办学单位为了区别其他三个专业,在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只能追求“面”,无法实现技能的专业化,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在就业中无法与其他三个专业的毕业生进行竞争。有些毕业生感慨:学了四年的工商管理专业技能,回想一下似乎又什么都没学到。
(三)毕业生与市场需求矛盾
工商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太注重知识结构的理论体系构建而忽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有些办学单位在课程设计中,为了追求“面”,而忽略了“线”和“点”,很少研究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设计缺乏灵活性和专业性。同时,实践教学内容过少,有的高校在四年教学中,没有任何的实习和实践,学生没有任何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造成毕业生眼高手低,缺乏专业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广泛,但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需要进入公司就能胜任的人才。目前,就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来看,供需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四)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意识
在对项目研究工程中,项目小组成员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很差,就连最基本的办公室自动化操作技能有人都不具备,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同时,用人单位反映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有人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听话”,没有主见,更缺少见解。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创新就缺乏竞争力,就没有竞争优势,人才也是如此。
二、完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确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为谁服务的。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关键是我们要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标准是什么?这需要广泛地调查和研究。通过项目组的走访调查,确定黑龙江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社会和企业输出中层管理者。
(一)改变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最顶层设计,办学理念不先进、不科学,就会出现人才培养定位不准,这必然会引发学校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如此,首先要明确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是如何培养的问题。这里就要做好社会调查,不能闭门造车。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立足于行业发展,培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需求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只有面向社会需求,努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才能树立起优秀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方向,也只有这样,培养的毕业生才有竞争力,工商管理专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调整教学方向
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教学方向,以就业为导向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改变以往只注重“面”的课程设置体系,采取“面、线、点”相结合。这里的“面”指的是知识结构的范围,在范围上以“够用”为主导,把握好“面”的度,避免由于“面”过大而失去了实用性和特色;“线”指的是专业化程度,由于专业特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容易出现弱化专业技能的现象。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加大专业技能培养课程的比重,如增加有关专业技能培养的选修课程,或打破各专业之间的壁垒,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爱好,进行跨专业选修,实现技能的多样化培养“;点”指的是重点,也就是专业特色。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突出特色,首先是要知道应具备什么特色?其特点在哪里?特色应强调实用性和适应性,突出为地方经济或行业发展服务。这样就可以避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同性,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变革教学方法
根据办学理念和教学方向,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要进行变革,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突出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中经常进行角色互换,课堂就应该像新闻发布会,教师是新闻发言人,而同学们就是记者,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方法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即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和训练,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知识和技能大赛。注重教学方法改革,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具体如下。
1.基于问题的教学。采用提问、设问法,目的在于启迪思维。
2.案例教学。即在每讲一个问题之前,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引出所要讲的内容;也可以先准确地讲述概念或理论,然后举例说明或举例分析。
3.双边互动教学。即除了教师主动授课,主动提问,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外,还可由学生们就已学过的知识提出问题,请其他同学或教师回答,也可将某一较易理解的知识,先由学生自己阅读和理解,最后由几名同学讲解或提出问题。
4.情景模拟教学。主要是通过角色扮演或管理游戏等模拟现实管理相关实践活动。
5.研讨式教学。包括讨论式提问、讨论课和学生讲课等方式。
6.网络模拟实践。通过商业企业经营实战演练沙盘教具,ERP软件,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拟实验平台,加大对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实践教学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把实践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大力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改变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建立实习基地。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建立实习基地,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实习基地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实习方向,并由专门的实习基地教师进行指导,时间应在半年以上,提高专业技能,缩短学生适应社会的时间。
2.建立模拟实验室。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实验力度,提高实验水平。实验室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便捷的场所,在教学中应提高实验教学的力度,增加实验教学的内容,把课堂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模拟操作而进一步消化和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验大赛,组成项目小组,在大赛中磨炼自己,同时又提高了实践技能。
3.“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强调教师“走出去”、学生“走出去”。教师要经常进行社会调查,走进企业学习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是:教师首先要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否则就是纸上谈兵、误人子弟。“请进来”强调经常聘请校外企业家来学校讲座,甚至可以聘请校外相关成功人士为校内指导员,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
4.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对原有教学计划进行诊断的基础上,增开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相关课程。增加ERP沙盘模拟实践课,2学分36学时;增加企业模拟大赛课程,2学分36学时,该课程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每组成员6到8人,理论和操作部分讲完后(大概需要18学时),以小组为单位按国家相关大赛的内容和规则进行企业经营模拟淘汰赛,获得冠军的小组将代表学校参加全省,乃至全国模拟大赛。如获得名次,将报与黑龙江大学创业学院,申请创业学分。
毕业论文工商管理 篇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