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状况研究论文(精选3篇)
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状况研究论文 篇一: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状况调查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素质的认知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知整体较为一般,主要表现在对职业素质的理解有限、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不够明确、缺乏对职业市场的了解等方面。对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提高他们的职业认知水平,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素质 认知 状况 调查 分析
引言: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希望,他们的职业素质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认知状况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加以关注和改进。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素质的认知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状况进行调查。问卷包括对大学生对职业素质的理解程度、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程度、对职业市场的了解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结果与讨论: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知整体较为一般。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学生对职业素质的理解有限。有超过60%的大学生对职业素质的定义存在偏差,认为只有专业知识技能才是职业素质的核心。他们对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软技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其次,大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不够明确。有超过70%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规划,缺乏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清晰认知。他们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路径了解不足。
再次,大学生缺乏对职业市场的了解。有超过80%的大学生对职业市场存在认知盲区,对于不同行业的需求、就业形势、薪资水平等方面的了解不足。这使得他们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规划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综上所述,大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知整体较为一般,主要表现在对职业素质的理解有限、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不够明确、缺乏对职业市场的了解等方面。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提高他们的职业认知水平,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论: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知整体较为一般。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注重培养他们的软技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等。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明确职业目标,提高职业竞争力,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杨红梅. 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状况调查与分析[J]. 现代教育探索,2018(5):68-70.
[2] 张宇宁. 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 北京大学,2017.
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状况研究论文 篇二: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与就业压力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与就业压力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素质的认知水平与就业压力的关系,以及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水平与就业压力呈负相关,即认知水平越高,就业压力越低。同时,性别、专业背景和家庭背景等因素对职业素质认知和就业压力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素质 认知 就业压力 关系 影响因素
引言:大学生就业压力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职业素质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与就业压力的关系,对于了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与就业压力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和就业压力进行研究。问卷包括对大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知水平、对就业压力的感受程度、对职业发展的期望等方面的问题。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结果与讨论: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水平与就业压力呈负相关。即认知水平越高,就业压力越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职业素质的认知水平较高的大学生,他们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明确的规划和期望,对未来的就业压力感受较小。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有能力应对职业挑战和压力。
其次,性别、专业背景和家庭背景等因素对职业素质认知和就业压力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影响。例如,男性大学生相比女性大学生更容易对自身职业素质有较高的认知水平,从而减轻就业压力。同时,优质专业背景和较好的家庭背景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知水平,减轻就业压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水平与就业压力呈负相关。对于职业素质的认知水平较高的大学生,他们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明确的规划和期望,对未来的就业压力感受较小。同时,性别、专业背景和家庭背景等因素对职业素质认知和就业压力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影响。
结论: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与就业压力的关系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职业素质认知水平与就业压力呈负相关。为了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他们对自身职业素质的认知水平,注重培养他们的职业规划能力和适应能力。同时,也应该关注性别、专业背景和家庭背景等因素对职业素质认知和就业压力之间的影响,为不同群体的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云飞,李红. 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与就业压力关系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9(2):56-58.
[2] 刘丽华. 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与就业压力关系的实证研究[D].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8.
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状况研究论文 篇三
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状况研究论文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并未达到企业的标准。本文使用问卷调查法对197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和25家企业的进行研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t检验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校学生与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的认知有显著差异;2、随着年级的增长,与用人单位存在认知差异的职业素质的数量也会增加;3、实习经历能够减小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认知差异的职业素质的数量。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
一、引言
自上个世纪末我国高校进行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显。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对我校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状况的研究,是检验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之一。
二、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状况实证研究
1.调查对象的样本分布情况。
1.1样本分布情况。
本课题调查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与信息学院的学生对于职业素质的认知情况。一共发放问卷197份,回收问卷197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97份,问卷有效率为100%,其中男生占44.67%,女生占55.33%。
1.2用人单位样本分布情况。
本课题调查了我校学生曾实习过的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的认知情况。一共发放25份调查问卷,收回25份调查问卷,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5份,问卷有效率为100%。2.t检验分析。t检验过程,是对两样本均数(mean)差别的显著性进行检验。P值或Sig值称为观察到的显著水平。当使用SPSS对数据进行t检验时,P值或Sig值<0.05表明样本间存在显著差异,反之亦反之。
2.1用人单位与学生对同一职业素质的认知差异性分析。
将用人单位与在校学生对同一职业素质的评价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学生对执行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正直诚信、责任感、信息管理能力、压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
2.2不同年级的在校学生对同一职业素质的认知差异性分析。
2.2.1将低年级(大一、大二)和高年级(大三、大四)学生对同一职业素质的评价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对组织协调能力、理性决策能力、战略意识、时间管理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自我发展、创新能力、正直诚信、责任感、自信和外语能力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
2.2.2将不同年级的学生与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的认知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执行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团队协作是四个年级共有的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认知差异的职业素质;同时,随着年级的增长,与用人单位存在认知差异的职业素质的数量也会增加。
2.3不同性别的在校学生对同一职业素质的认知差异性分析。
2.3.1通过将不同性别的学生对同一职业素质的评价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对角色定位、时间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和灵活性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
2.3.2将不同性别的学生与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的认知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执行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正直诚信、信息管理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责任感是男生和女生共有的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认知差异的职业素质;同时,与男生相比,女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有认知差异的职业素质的数量较少。
2.4有无实习经历的
在校学生对同一职业素质的认知差异性分析。2.4.1通过将是否有实习经历的学生对同一职业素质的评价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有实习经历的学生和无实习经历的学生对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
2.4.2将不同实习经历的学生与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的认知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执行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不同实习经历的学生共有的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认知差异的职业素质;实习时间的长短对职业素质的认知有影响。
三、结论与分析
1.在校学生与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的认知有显著差异。实证研究的结果都表明,用人单位与在校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
1.1大学生的职业意识不强。当前大学生对自身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认识不足,对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能力现状与未来将要从事的行业职业要求的差距认识不全面,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与未来职业间的联系缺乏清晰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知情况。
1.2学校缺乏相应的职业素质教育。学校提供的职业素质教育,应当将专业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减小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对职业素质的认知差异,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增加毕业生求职成功率,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2.随着年级的增长,与用人单位存在认知差异的职业素质的数量也会增加。
通常来讲,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对本专业以及将要从事的工作会有更为清楚的认知,但是实证调查的结果表明,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与用人单位存在认知差异的职业素质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
2.1学校提供的职业素质教育低年级化。
以我校为例,学校提供的职业素质教育主要为全校性选修课、讲座、模拟面试大赛等。从其形式来看,更适合低年级的同学参加,学校并未对高年级的同学提供适合的职业素质教育方式。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应实现全程化,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和渗透于大学四年教育的全过程,最终实现毕业生正确择业观的确立和价值观的成熟。
3.实习经历能够减小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认知差异的职业素质的数量。从大学生这个角度来讲,通过进入企业实习,大学生能够通过企业观察社会,体会到企业真正需要的东西,从而不断修正自身的努力方向,提高职业素质。同时,随着实习时间的增加,大学生对企业的了解更为深入,与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的认知差异也会随之减小。学校与企业联合,通过实习就业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校中厂、厂中校的共建,为学生提供职场“实战演练”的机会,让学生在仿真模拟中掌握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质。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应届生、智联招聘等网站积极寻找实习机会,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四、未来的研究方向
学校的职业指导在减小职业素质认知差异的作用。每个学校都设有职业指导机构,但其作用如何我们并不知晓。通过对某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分析其在这几年中对职业素质的认知差异变化,同时进行访谈法的调研,从而得出学校的职业指导在减小职业素质认知差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跃进.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前瞻性思考.《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1):91-92.
[2]冯元.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方法及途径.《商场现代化》.2012(21):340.
[3]高兰.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实效性途径探究.《黑河学刊》.2012(6):85-86.
[4]耿乃国.基于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就业模式探索.《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178,184.
[5]何玲霞,曹正明.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问题的思考.《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6):29-32.
[6]郝志刚.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成才之路》.2008(12).
[7]黄中益.论职业素质教育的三大关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