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目不识丁”的丈夫成封疆大吏论文(精彩3篇)
助“目不识丁”的丈夫成封疆大吏论文 篇一
标题:妻子的教育与支持:丈夫成为封疆大吏的关键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一个“目不识丁”的丈夫成为封疆大吏的案例,探讨了妻子的教育与支持对丈夫实现个人成功的重要性。通过妻子的鼓励、培养和帮助,丈夫克服了自身的不足,取得了事业上的突破。本文旨在强调妻子在家庭中的作用,以及妻子如何通过教育和支持帮助丈夫实现自己的梦想。
关键词:妻子的教育与支持、封疆大吏、个人成功、突破、梦想
引言:在传统观念中,妻子的角色往往被限制在家庭生活中。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妻子通过教育和支持,积极参与丈夫的事业发展。本文以一个“目不识丁”的丈夫成为封疆大吏的案例为例,探讨了妻子在丈夫个人成功中的重要作用。
正文:
一、妻子的鼓励与激励
妻子是丈夫最亲近的人,她们的鼓励和激励对丈夫的事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案例中,妻子始终相信丈夫的潜力,并对他表示出无条件的支持。她鼓励丈夫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帮助他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目标。妻子的鼓励让丈夫充满了信心,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妻子的培养与教育
妻子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丈夫进行了系统的培养和教育。她帮助丈夫学习基础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并指导他掌握必要的工作技巧。妻子还鼓励丈夫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拓展他的视野和知识面。通过妻子的培养与教育,丈夫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成为封疆大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妻子的帮助与支持
妻子在丈夫事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帮助和支持作用。她帮助丈夫处理工作中的繁琐事务,减轻了他的负担,使他能够更专注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妻子还与丈夫共同分担家务,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妻子的帮助与支持让丈夫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结论:通过分析这个案例,可以得出结论:妻子的教育与支持对丈夫的个人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妻子的鼓励和激励增强了丈夫的自信心,妻子的培养和教育提升了丈夫的能力,妻子的帮助和支持为丈夫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在妻子的教育与支持下,丈夫成功地成为了封疆大吏。
参考文献:
1. 张某某. 妻子的教育与支持对丈夫事业发展的影响[J]. 婚姻家庭与社会, 2018, 5(2): 56-60.
2. 李某某. 妻子的角色转变与丈夫事业发展关系的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 2019, 6(3): 78-82.
助“目不识丁”的丈夫成封疆大吏论文 篇二
标题:助“目不识丁”的丈夫成为封疆大吏的成功经验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一个“目不识丁”的丈夫成为封疆大吏的成功经验,总结了他在个人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突破。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克服自身不足,实现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为其他“目不识丁”的人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目不识丁、封疆大吏、成功经验、自身不足、借鉴和启示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水平被视为个人成功的重要标志。然而,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被贴上了“目不识丁”的标签。然而,通过努力和外界的帮助,这些“目不识丁”的人也能够实现个人成功。本文将通过一个成功案例,总结助“目不识丁”的丈夫成为封疆大吏的成功经验。
正文:
一、坚定的目标和决心
在这个案例中,丈夫从一开始就有坚定的目标和决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尽管他目不识丁,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个人发展的追求。他明确了自己想要成为封疆大吏的目标,并下定决心努力实现。坚定的目标和决心成为他战胜困难的动力,推动他不断学习和进步。
二、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充实自己
尽管缺乏正规教育,但丈夫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充实自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种知识和技能,通过阅读、参加培训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他还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指导,积极与他人交流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他的积极主动让他不断成长,为成为封疆大吏奠定了基础。
三、利用外部资源和支持
丈夫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和支持。他通过妻子的教育和支持,获得了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借助他人的经验和知识,加速自己的成长。他还与行业内的专家和成功人士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通过他们的指导和支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丈夫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和支持,为自己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结论:通过分析这个案例,可以得出结论:助“目不识丁”的丈夫成为封疆大吏的成功经验包括坚定的目标和决心、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充实自己以及利用外部资源和支持等方面。这些成功经验为其他“目不识丁”的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鼓励他们不要被自己的教育背景所限制,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王某某. 目不识丁者的成功经验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 2017, 4(2): 89-93.
2. 杨某某. 目不识丁者的自我发展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 2018, 7(3): 45-49.
助“目不识丁”的丈夫成封疆大吏论文 篇三
助“目不识丁”的丈夫成封疆大吏论文
蒯雪如是江苏吴江(今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蒯家弄底)人,相貌娟秀,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蒯秀培是河南固始县县长(知县),蒯雪如从小开始读书识字,经过十几年的勤学苦读,成为一名博学多才的才女,且受父亲熏陶,很懂得官场之道。
张曜是浙江上虞人,少小顽皮成性,游手好闲。等到长大成人,放荡不羁,日夜在赌场混生活,闲来无事练就一身好武艺。因为和狐朋狗党在乡里作恶,其父亲曾打他耳光训斥他。
不久,张曜父亲病亡,孤儿寡母苦熬光阴,家道衰落,他只好给人当雇工、为人舂米谋生。一次,他受雇代人舂米,挑了几百斤米路过一处地方,见旁边有一个少妇,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张曜的同情心被激发了,他上前一问,竟然是因为这个少妇的丈夫刚刚死去,婆婆为了霸占家产,便逼她改嫁,少妇心有不愿,因此在此痛哭流泪。张曜听完缘由,大怒,愤愤不平地说:“天底下难道有这样的道理吗?如此刻毒婆婆,实在是太可恶了!”他特意来到少妇家,将自己所担的几百米压在恶婆婆身上,竟然将她压死了。
虽然赢得众人拍手称快,张曜却无法在家乡存身了,只好流亡到河南光州(今潢川县),投奔在这里做官的姑父蒯贺荪。蒯贺荪任光州市长(光州直隶州知州),认为侄儿少年不学习,长大后又不务正业,不准家人以
1853年春,10余万捻军围攻固始,固始知县蒯秀培万分惶恐。出榜称:“谁能赶走敌人保护城池,我愿意把女儿嫁给他。”蒯县长原以为县城断无存在的道理,一旦城陷家破,女儿必然落入“贼”收,还不如出榜招贤,嫁个清白人家好。这是出于无奈。恰好张曜和他的一伙狐朋狗党来到这里,同伙都说:“这个艳福只有你才能消受的。”在狐朋狗党的怂恿下,张曜揭榜应诏。蒯县长半信半疑、忐忑不安地选出1000团勇,交给他带领。张曜想起敌众我寡,只有出奇才能制胜,于是招募300壮士组成敢死队,埋伏在城外,半夜起来袭击捻军军营,将捻军大营攻破。城上相迎,枪炮轰然。刚好忠亲王僧格林沁率部队来到故事城外,数里之外,远远看到火光中一个勇士率众与捻军搏杀,惊奇地问:“那个壮士是谁啊?”有人回答道:“这是县里的张曜。”僧格林沁感到大为惊奇赏识。接见了他,亲自为张曜主婚,成全了他和蒯雪如的姻缘。僧格林沁还和河南巡抚一起保奏张曜以副县长(县丞)职务留河南补用。
蒯雪如暗自叫苦,有许多才貌双全的书生和官二代求婚她都未答应,挑来挑去,却挑来一个目不识丁、粗野鲁莽的大汉,哪能称心。只好认命,暗自流泪。张曜见夫人终日愁眉不展,经常流泪,也自惭形秽。于是,便处处看妻子眼色行事。妻子嫌弃怒呵,他全不计较。蒯雪如嫁给张曜之后,经常代丈夫批阅公文,处理得极为老练恰当。张曜的部下对蒯氏夫人十分钦佩,赞叹她简直如同做了多年的官吏一样老成练达。
1861年12月,张曜因功被任命为河南副省长(布政使)。此后,他仍然在外带兵作战。1862年,中央监察部副部长(御史)刘毓楠到河南查办案件,索要贿赂,张曜不予理睬。刘怀恨在心,公报私仇,弹劾他目不识丁,不能处理一省民政财物,不适合担任副省级民政长官,应该让他改任军分区司令(总兵)。结果,清廷重文轻武,果真把张曜降职为河南南阳军分区司令(总兵)。
张曜受刘毓楠的弹劾降职后,认为是奇耻大辱,便决心跟夫人学文化。从此以后,张曜把夫人当做老师,恭恭敬敬地执弟子礼。夫人教学极为严厉,绝不比正经八百的老师差,不对之处,经常加以责骂,张曜均不以为意,总是恭恭敬敬地接受,并立刻加以改正。他还特地请人代刻了一方印章,上刻“目不识丁”四字,时时佩戴在身上,以激励自己。由于日积月累地学习,到最后,张曜竟然能通文史、工书法,亲自撰写疏、表之类的.文体,且清通而有文采。所有这些,全靠夫人手把手地悉心教诲。
自从被罢免了河南布政使的职务之后,张曜变得愤愤不平,经常违背朝廷的命令。1875年,左宗棠准备出兵新疆打阿古柏,上奏章要求张曜领兵,张曜不愿意。朝廷下令,严辞催促他出来领兵,手下也千方百计地规劝他,张曜却仍不答应。这时,夫人对丈夫说:“你自认为功劳高,十分自负,几次不接受朝廷的任命,难道你认为朝廷就不能杀你吗?”张曜一听此话,连连说:“夫人的话实在可畏,夫人的话实在可畏!”立刻动身到左宗棠那里报到了。左宗棠接见了他,发现他再也不是从前那个“目不识丁”的张曜了,后来特地上奏章,请朝廷仍然任命他为文职官员。
从1886年至1891年,张曜终于当了5年的山东巡抚。夫人长期的教导,使得张曜的文化修养大大提高,也使他对诸多政务能以阔大的胸襟坦然处之,这从他在山东巡抚任上治理黄河、整修河堤、兴办水利、修筑道路、开设机械局等政绩上可见一斑。
后来,当年奏他的刘毓楠被劾罢职,张曜不计前嫌,赠送他1000两银子(约今12万元),且年年如此,每次给刘毓楠的信都要盖上“目不识丁”一印,以感念刘毓楠的玉成之德。
夫人十分贤能,张曜一生实在离不开她的教诲和帮助。所以,张曜对夫人的敬畏,倒是变成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