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的探究论文【通用3篇】

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的探究论文 篇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需要探索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模式。本文将从养老机构、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首先,养老机构是老年人养老的重要渠道之一。我国的养老机构种类繁多,包括养老院、护理院等。养老机构能够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包括医疗护理、康复辅助等。同时,养老机构还能提供社交活动,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然而,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投入,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其次,家庭养老是我国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传统的文化观念中,子女有责任照顾父母,因此家庭养老一直是我国老年人的首选。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养老面临着诸多挑战。许多子女由于工作繁忙无法照顾父母,导致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我国需要加强对家庭养老的支持,提供相关政策和服务,减轻子女的养老压力,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最后,社区养老是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社区养老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养老服务,包括医疗、健康管理、社交活动等。社区养老的优势在于可以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生活,保持社交联系,提高生活质量。然而,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覆盖率较低,服务质量不高。因此,我国需要加大对社区养老的投入,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于社区养老。

综上所述,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的探究需要从养老机构、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只有综合运用这些养老模式,才能够更好地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保障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和生活质量。

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的探究论文 篇二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探究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模式,我国需要加强政策支持、改善养老服务,营造良好的养老环境。

首先,政策支持是推动我国养老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加强养老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养老机构、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政策支持不仅包括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还包括提供养老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推动养老服务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改善养老服务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养老服务应包括医疗护理、康复辅助、社交活动等多方面内容,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同时,养老服务的质量也需要得到提升,包括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改善服务设施和环境,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此外,还需要加强养老服务的监管和评估,确保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营造良好的养老环境是保障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基础。养老环境应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养老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如养老院、护理院的建设和改造。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氛围和社会关爱机制的建设,如加强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养老事业。通过营造良好的养老环境,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和有尊严的养老生活。

综上所述,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的探究需要加强政策支持、改善养老服务,营造良好的养老环境。只有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够建立起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模式,保障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和生活质量。

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的探究论文 篇三

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的探究论文

  老龄化是当今全球性的人口趋势。我国由于特殊社会政策和人口特征,老龄化问题十分严峻。老龄化问题突出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其中养老问题最为严重,养老模式直接关系到我国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对社会的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我国老龄化社会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指在总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比例不断下降,最终进入老龄社会的趋势和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10% 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7%,就可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在1999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2000年11月底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达1.3亿,占总人口10.2%,65岁及以上的老人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6.96%。而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我国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13.26%和8.87%。

  我国老龄化社会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大。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至2010年11月,我国总人口约为13.7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者有约1.19亿人,老年人口数量大。二是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第六次普查结果和第五次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且在老年人口中的高龄人口呈现增长趋势: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长,到21世纪中叶将超过1亿。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不断加快。三是“未富先老”现象明显。2013年,我国人均GDP为6629美元,位列世界第86名,不足美国的13%,当前我国养老压力可见一斑。根据远期规划,我国大约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现代化,而这段时间,正是我国老年人口快速增加时期,老龄化伴随现代化的发展。“未富先老”的情况使得我们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应对老龄化给社会所带来的挑战。

  二、我国当前养老模式现状

  在我国,当前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大致有三种:家庭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其中,家庭养老是最传统也是最基础的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是一种社会化的养老模式,而社区居家养老则是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这里说的“养老”,指的是我国城乡之中普通大众的养老问题,也就是大部分工人、农民的养老,社会精英人员或者是养老生活有国家和政府强有力保障的人员,由于他们不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社会地位都大大好于普通百姓,所以不包括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

  家庭养老,顾名思义,就是老人在家中接受儿女子孙的赡养和服侍。中国自古就有以“孝”为核心的大家庭概念,儿孙绕膝,享天伦之乐是我国大多数老年人所希望的晚年生活。但一方面,计划生育的长期执行,“421”的家庭结构使得家庭中照料老人的人力物力资源紧张,成年人既要照料老人,也要抚养孩子,是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甚至唯一来源,家庭对老人的供养能力减弱;另一方面,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的进步,老年人的寿命延长,也对传统的家庭造成压力。由此可见,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社会功能正在减弱。尽管如此,我们现在仍要强调家庭养老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是为向社会养老的方向过渡,另一方面,只有在家庭当中,在和儿女子孙的相处之中,老年人才能得到精神慰藉,对老年人来说才是理想的晚年生活。

  机构养老,指的是由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承担具体养老事务执行的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模式。随着

家庭养老社会功能的减弱,不论是家庭还是老年人自身对机构养老这种社会化养老模式的客观需求越来越大,加之老年人自身行动不便及易生疾病的情况,养老机构中专业的人员和设备可以更好地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正因如此,机构养老模式往往被寄予厚望,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现有的部分服务设施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资金投入不足,不仅体现在硬件方面比如床位紧张等,还体现在机构中的服务人员不足或者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对老年人的日常起居照顾都可能难以周全。除此之外,机构养老的费用需由老人自己或者家庭承担的部分往往较高,负担较重。在中国讲究传统的“孝”文化的大环境中,“养儿防老”的观念深入人心,部分家庭对机构养老还是存在排斥情绪,这也是机构养老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之一。

  社区居家养老,指的是老人在自己家中,由所在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点为老年人提供可以上门的餐饮、医疗、娱乐等服务的新兴养老模式。居家养老集合了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对于老年人自身而言,既让老年人不离开自己习惯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居住环境,为所在家庭减轻照料老人的负担,又能切实地为老人提供有个性且专业的服务,灵活度高;对于社会而言,社区养老服务点对场所要求相对较低,能节省下建设专门养老机构的资金,投入成本较少。但居家养老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在社会中还没有达到普遍的认可,很多老年人和家庭没能投入其中,社区居家养老难形成规模效应;第二,此种养老模式由于出现较晚,发展不完善,标准化程度不足,所能提供的服务项目有限,除了对老年人日常起居的基本照顾之外,难以涉及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第三,现阶段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人员不足,专业化程度不够高,给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造成一定难度。

  我国养老模式的现状是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居家养老这三者并存,且根据不同老年人口情况和需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陷入困境,但又不可能彻底放弃,中国老年人既对超越家庭之外的社会力量有日益强烈的需求,在现阶段又不能完全接受机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又存在发展不成熟完善的客观问题。我国现存的养老模式各有其不足,总结起来有三点:其一,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相对家庭养老存在传统观念的冲突,不能满足对老年人口的精神慰藉;其二,经济来源不足,集中体现在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的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其三,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流动性大。各种模式的优点是它们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缺点和不足是接下来发展的动力。在实际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之中解决这些不足,发现新的问题并积极应对,是我国养老模式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任务。

  三、 加强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的保障

  针对我国三种主要养老模式并存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现状和基本趋势,我国养老模式发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保障。

  (一)提供家庭养老保障

  家庭养老模式将是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解决老龄人口养老问题的基本途径和办法。在解决老年人口的.经济来源方面,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如对赡养老人有经济困难的子女,尤其是下岗的中年子女和老年子女,适当在物质方面给予补贴,完善养老

  保险政策、老年津贴制度等等,在对赡养老人的中青年在购房和调房时给予价格优惠,方便子女对老人的照料。对老人的子女而言,在繁忙的工作之中,要尽可能多抽出时间照顾和陪伴老人,切实了解老人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需要,只有在子女家人的温暖陪伴下,老人才可能拥有幸福快乐的晚年。

  (二)提供社会养老保障

  除了要加强政府立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继续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之外,更要强调政府和社会对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和经济扶持。第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通过报刊、网络或者所在社区、居委会(村)等宣传方式,加强人们对社会化养老的认识,消除人们对非家庭养老模式的顾虑;第二,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老年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建立不同层次的老年人服务和养老机构。比如根据资金来源,可由政府出资兴建、企业投资兴建、政企投资兴建、企业家独资兴建、个人或者集体投资兴建等等;根据管辖范围不同,建设市区级、街道(乡)、居委会(村)老年人服务和养老机构,根据不同层次发挥不同功能,多方面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第三,加大对相关服务型人员的招募和培训工作,并在招募过程中提升社会对此类服务人群的社会认可程度,提高其专业化水平,不仅是对老人日常生活的护理方面,还要加强服务人员对老年人的精神服务意识,通过督促老年人和其子女的交流联系、为老年人读书读报等方式增强老年人的情感归属,给予其精神慰藉。

  (三)加强老年人自我养老保障

  中国的老年人是勤劳、节俭的群体,辛苦一生,是应该有用来养老的积蓄的,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老年人把本该用来养老的钱过多地用在了晚辈身上,而将自己的养老问题寄托于晚辈的“养老孝心”,而当老人真正失去了经济来源甚至自理能力时,子女能否很好地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就不得而知了,这其中包括子女的孝心因素,[:请记住我站域名/]更包括实际的经济因素,这使得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从老年人自身来讲,首先要引导他们走出“养老完全靠子女”的误区,确立在各种不同养老模式中以自我为主体的角色认知,培养自我保障意识,对自己的养老问题要未雨绸缪,进行长期的健康和资金储蓄。老年人虽然有其自身体力或者其他方面的限制,但在养老模式中也不是完完全全地“被养老”,绝大部分六十岁甚至六十五岁以上老年人并不是社会或者家庭的负担,没有完全丧失生活以及继续创造价值、创造财富的能力,不论是社会大众还是老人子女,都要积极鼓励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自立和自主,老年人有权利在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出选择。老年人本身也要改变传统的等、靠、要的养老观念,更不要放弃自己自我养老、自我服务甚至服务他人的能力,而是要积极通过社会参与发挥自身潜能,以自己的智慧和经验继续为家庭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不仅能获得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尊重,实现自己作为一名老年人的价值,更是为自我养老创造更好条件。

相关文章

论文读书笔记怎么写(精彩3篇)

读书笔记的要求: 1、Topic 主题是什么(重要吗?) 2、Theory 理论背景是什么(充分吗?) 3、Issue 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有趣吗?/有意义吗?) 4、Hypothesis 研究假设是...
论文2014-09-04
论文读书笔记怎么写(精彩3篇)

如何使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论文【实用6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如何使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论文2017-05-05
如何使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论文【实用6篇】

国Ⅲ标准实施方案讨论会在渝举行(精简3篇)

2008年底,一些单位和个人向环保部提出推迟国Ⅲ标准实施时间的建议.鉴于此事影响面较大,为广泛了解各方面对实施国Ⅲ标准的意见和要求,2月27日,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在重庆组织召开了摩托车国Ⅲ排放标准实施方...
论文2015-04-02
国Ⅲ标准实施方案讨论会在渝举行(精简3篇)

论功能翻译理论【精选3篇】

杨英明*(湖南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 湖南 益阳 413049) &n...
论文2013-08-02
论功能翻译理论【精选3篇】

智能制造技术论文范文【推荐6篇】

智能制造技术论文范文 第一篇“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_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
论文2011-03-02
智能制造技术论文范文【推荐6篇】

运用合适资源创设有效情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分析(精简3篇)

1 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课堂也变得越来越充满活力,异彩纷呈.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创设情境,课堂极具观赏性.但是,认真审视一下当前的课堂教学,我们感到,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缺乏深入的理解,重...
论文2018-04-07
运用合适资源创设有效情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分析(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