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大跨径双连拱隧道的开挖与支护论文【推荐3篇】

浅埋大跨径双连拱隧道的开挖与支护论文 篇一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修建地下隧道,以缓解交通压力。而浅埋大跨径双连拱隧道作为一种常见的隧道类型,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交通系统中。本文旨在探讨浅埋大跨径双连拱隧道的开挖与支护技术,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隧道开挖的方法。对于浅埋大跨径双连拱隧道来说,常用的开挖方法有顶管法、盾构法和开挖法。顶管法是指在地表开设工作井,通过顶管机进行隧道开挖和管片安装;盾构法则是使用盾构机进行隧道开挖,同时在盾构机后部安装钢管拱架进行支撑;开挖法则是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进行隧道开挖。针对具体工程情况,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施工条件、地质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

随后,我们需要对隧道进行支护。浅埋大跨径双连拱隧道的支护形式主要有钢拱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等。钢拱架作为一种常用的支护形式,具有结构轻巧、施工快捷等优点,但其支撑能力相对较弱;钢筋混凝土则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但施工难度较大;预应力混凝土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施工效率。在选择支护形式时,需要考虑隧道的设计要求、地质情况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浅埋大跨径双连拱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地质灾害、水源涌入、支护结构失效等问题,这些都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综上所述,浅埋大跨径双连拱隧道的开挖与支护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合理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形式,并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隧道的质量和安全。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相关技术,以满足城市交通建设的需求。

浅埋大跨径双连拱隧道的开挖与支护论文 篇二

浅埋大跨径双连拱隧道作为一种常见的隧道类型,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隧道的开挖与支护工程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浅埋大跨径双连拱隧道的开挖与支护技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隧道的开挖方法。针对浅埋大跨径双连拱隧道来说,常用的开挖方法有盾构法、顶管法和开挖法等。盾构法是指使用盾构机进行隧道开挖,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高等优点,但施工难度较大;顶管法则是通过顶管机进行开挖和管片安装,适用于较小跨度的隧道;开挖法则是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进行开挖,适用于较大跨度的隧道。在选择开挖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

随后,我们需要对隧道进行支护。浅埋大跨径双连拱隧道的支护形式主要有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和钢拱架等。钢筋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支护形式,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但施工难度较大;预应力混凝土则结合了钢筋混凝土和钢拱架的优点,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施工效率;钢拱架作为一种轻型支护形式,具有施工快捷等优点,但支撑能力相对较弱。在选择支护形式时,需要综合考虑隧道的设计要求、地质条件等因素。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浅埋大跨径双连拱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地质灾害、水源涌入等问题,这些都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综上所述,浅埋大跨径双连拱隧道的开挖与支护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合理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形式,并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隧道的质量和安全。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相关技术,以满足城市交通建设的需求。

浅埋大跨径双连拱隧道的开挖与支护论文 篇三

浅埋大跨径双连拱隧道的开挖与支护论文

  摘 要:通过对双连拱隧道设计方案、开挖方案、支护方案的比选论证,总结了连拱隧道的受力特点和开挖经验,供同类项目参考借鉴。

  关键词:连拱隧道;三导洞法;优化设计;开挖及支护方案

  一、概述

  宛坪高速公路是上海至西安国家重点干线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总长150.8km,批准概算约72亿元。宛坪高速公路全线设计有16座大跨径、浅埋置的双连拱隧道,总长度3249米,均为短隧道。设计指标建筑限界宽度14.0 m,内轮廓采用三心圆,建筑限界高度5.0m,设计车速为100km/h。其中7座隧道围岩岩性以风化细砂岩为主,而另外9座隧道围岩为变质岩,岩性以风化的二云石英岩为主。隧道大多为浅埋置(埋置厚度最浅的1m,最深的46m)、围岩以Ⅱ类和Ⅲ类(Ⅴ级和Ⅳ级)为主,强度低,地质条件复杂。16座大跨径、浅埋置、地质条件差的连拱隧道同时出现在同一条高速公路上,在国内、国际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同时也成为宛坪高速重点控制工程。

  二、设计方案论证

  宛坪高速16座隧道隧址大都位于位于地形陡峻、脊谷相间的“鸡爪”地带,分离式路基很难满足《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对左右洞距的要求,不得不采用小净距或连拱隧道方案。由于小间距隧道对中隔墙两侧岩体光面爆破技术要求极高,施工难度较大,且主洞的开挖及支护过程使中间岩柱受到多次扰动,岩体力学指标大大降低,其自身稳定性受到很大影响,需要进行加固处理,特别是对于软岩隧道,将会大幅增加投资。国内对小间距隧道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成熟的设计、施工技术规范,对于隧道在不同跨径下中间岩柱最小尺寸、形状、支护参数、施工工艺、开挖方法及控制爆破等关键技术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小间距隧道的适用范围还不够明确。因而,综合考虑以上因素,16座隧道全部选用连拱隧道方案。

  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分布、衬砌受力变形状况不明确,左右洞施工对中隔墙的影响难以把握,增加了隧道施工变形和稳定控制的难度,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塌方。在设计过程中,针对连拱隧道断面及地质情况的特殊性,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动态模拟连拱隧道施工全过程中围岩和支护结构,了解连拱隧道的变形规律和工程特点,获得不同施工时序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应力、位移变化特征,从而论证设计及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三、施工方案

  根据前期

勘探及地质调查资料表明,16座隧道全部处于Ⅴ级和Ⅳ级软岩当中,为确保不对围岩进行大的扰动和施工过程中不产生坍塌,设计提出台阶法及三导洞先墙后拱法两种方案对比论证。

  采用台阶法开挖,即先行中导坑及中隔墙,其次主洞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依次开挖。这种开挖方法施工工序简单,操作方便,但主洞开挖支护后,中隔墙即开始承重,其顶部、底部围岩出现高应力承压区,特别是顶部角隅处围岩产生应力集中,施工时掌子面稳定性较差,周边变形量较大,存在一定的隐患。

  采用三导洞先墙后拱法施工,施工要点:

  ①对Ⅱ、Ⅲ类围岩段合理控制三个导洞开挖作业之间的距离,中导洞先行,系隧道开挖的关键;再开挖地质条件较差或受力不利一侧的导洞a,a导洞滞后中导洞8~10米;然后再开挖另一侧导洞b,b导洞滞后a导洞8~10米,导洞均采用正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5~8米,开挖进尺按两榀钢架间距进行。

  ②对Ⅱ、Ⅲ类围岩段合理控制左、右主洞开挖作业面之间的距离,主洞开挖先进行导洞a侧主洞,导洞b侧主洞滞后a侧主洞8~10米,主洞开挖亦采用台阶法,Ⅱ类围岩上台阶分部开挖留核心土,进尺控制同导洞开挖,然后进行初期支护施工,防排水施工。

  ③控制正洞开挖作业面与二次衬砌作业面之间的距离,正洞隧道开挖作业面与衬砌作业面之间距离最小按15米考虑。

  ④二次衬砌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输送泵和衬砌模板台车的机械化配套施工方案,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内实外光。

  ⑤Ⅱ、Ⅲ类围岩在施工中要坚持“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的原则。

  ⑥施工过程加强监控量测,及时处理分析数据,调整支护参数。

  导洞超前掘进,可起到超前地质预报作用,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效地降低地表沉陷,而且施工无须大型机械设备,操作性强,进度稳定,工期保障性强。宛坪高速公路16座隧道的施工实践证明了三导洞法开挖的有效性、安全性。

  四、施工工况力学分析

  经过对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的受力变形及各部位稳定性的分析,隧道围岩应力集中部位主要出现在各开挖面附近。在隧道边墙和底板相交的转角位置及中隔墙底部,最大主应力集中比较明显,且量值较大;在侧导坑拱顶位置和全断面底板部位有拉应力集中现象。但采取连拱隧道施工方法,在侧导坑顶部的拉应力并没有涉及到隧道全断面,所以侧导坑的开挖不会对全断面隧道顶部产生显着的'影响。在边墙与底拱的转角部位和中隔墙底部也有一定范围的应力集中,而核心土的开挖对围岩应力分布影响不大。左右边墙处最大的水平收敛发生在主洞拱部开挖的时候,随后收敛值逐步减小。

  初期支护对地应力的瞬间释放率比较敏感,开挖瞬间地应力释放越多,初期支护承受的荷载就越小。中隔墙在施工过程中对地应力的瞬间释放率敏感程度较小,其最终应力随应力释放率的增加而略有降低。由于集中应力的存在,围岩的压应力变化不明显,拉应力反而呈上升趋势,但其最终应力则呈下降趋势,底部围岩的隆起和拱顶围岩的沉降都随应力释放率的增加而增大。考虑二次衬砌作用时,围岩的底板隆起和拱顶沉降量减小,边墙水平收敛增大,围岩稳定性增强,应力值降低。

  五、支护措施

  隧道开挖形成新的空洞后,破坏了岩体原有的相对平衡状态,使隧道周围部分岩体应力重新分布,引起围岩的变形、破坏和坍塌。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防止坍塌,必须采用工程措施进行支护。根据新奥法的设计原理,隧道采用喷、锚、网及钢拱架对围岩进行支护,即尽可能保持围岩的原始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把隧道围岩和各种支护结构作为一个共同作用的承载体系,控制围岩变形的发展,避免岩体塌方、防止过大的松弛压力出现。锚杆在初期支护中具有悬吊、组合梁、加固作用。喷混凝土具有充填裂隙加固围岩、封闭围岩表面防止风化、与围岩组成共同承载结。

相关文章

我国鉴定人制度与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完善的论文【经典3篇】

在我国传统的诉讼模式中,法官因专门学识和经验的缺乏,对专业性技术问题的界定,往往完全依赖鉴定。由于鉴定人绝大多数都是司法机关所属的鉴定部门的人员,其作出的鉴定结论也带有较强的官方色彩,因此,法官通常在...
论文2017-04-04
我国鉴定人制度与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完善的论文【经典3篇】

传统百货商店的转型发展路径论文(优选3篇)

目前,百货商店直接面临的是电商的冲击,网上销售的蒸蒸日上靠的是直击百货商店的软肋以及不足,从而构成了竞争优势。那末,传统百货商店又该如何应答呢? 网上销售的优势: 一、开放式、全天候 因为电脑、网络的...
论文2017-01-09
传统百货商店的转型发展路径论文(优选3篇)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与去甲基化【经典3篇】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是组蛋白尾段发生的一种重要共价修饰,在基因的表观遗传转录调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组蛋白H3的K4、K9、K27、K36、K79和H4的K20是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的常发位点,不同位...
论文2015-07-03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与去甲基化【经典3篇】

网络新技术论文【精彩3篇】

导语:网络是由节点和连线构成,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联系。以下是小编为你介绍的网络新技术论文,欢迎参考。 网络新技术论文 摘要:无线局域网利用利用了无线多址信道的一种有效方法来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为...
论文2014-08-02
网络新技术论文【精彩3篇】

学术期刊论文格式要求(优秀3篇)

社科类学术期刊的论文(以下简称学术论文)属于论说文,其文体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说明文、科技报告等,有其特定的标准格式和规范要求。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学术期刊论文的格式要求,欢迎借鉴! 学术论文的文面结...
论文2018-08-04
学术期刊论文格式要求(优秀3篇)

谈谈对课堂“互动”教学的一些认识【推荐3篇】

我校正进行“双动”教学实验,“双动”中的“互动”教学是遵循以“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这一原则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学模式。下面谈谈个人在教学中对”互动”教学的几点认识与体会。 ...
论文2018-05-06
谈谈对课堂“互动”教学的一些认识【推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