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论文(精简3篇)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论文 篇一
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一门对过去进行回顾和研究的学科,历史教育不仅应该关注历史事件本身,还应该通过环境教育的渗透,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本文将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问题,旨在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意识。
首先,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可以通过举例展示历史事件对环境的影响。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比如工业革命导致的空气污染、战争带来的生态破坏等。通过这些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到历史事件对环境所造成的不可逆转的影响,从而加深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其次,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可以通过讨论历史人物的环境观念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上有许多重要人物对环境保护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意识,他们的观点和行动对当时的环境状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研究这些人物,学生可以学习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环境意识和环保行动的力量。
第三,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可以通过学习历史事件的教训来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历史上的一些灾难性事件,如水污染、土地退化等,都是人类对环境不负责任的结果。通过学习这些事件,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培养起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最后,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或参观活动来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环境问题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同时,实地考察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身边的环境问题,并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环保活动的热情。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应该通过举例、讨论历史人物、学习历史教训以及组织实地考察等方式来渗透。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可以从历史中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培养起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只有通过历史教育的渗透,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的年轻人,为地球的未来做出贡献。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论文 篇二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动。
首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可以通过拓展教材内容来实现。传统的历史教材往往只关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很少涉及环境问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增加与环境相关的内容,如环境变化对历史事件的影响等,来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其次,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可以通过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来实现。学生可以选择与环境有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这些事件或人物对环境的影响和观念。通过课题研究,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环境问题,还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
第三,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可以通过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活动来实现。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环境教育讲座等,让学生亲身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动力。
最后,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来实现。历史教育应该不仅限于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研究,还应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当前环境问题,引导他们思考环境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并鼓励他们提出创新的环保方案。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可以通过拓展教材内容、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活动以及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来渗透。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可以从历史中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并培养起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只有通过历史教育的渗透,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的年轻人,为地球的未来做出贡献。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论文 篇三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论文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指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加强中、小学各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环境资源的忧患意识,提高学生对未来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高度责任感,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紧迫性
以往的中学历史教学在环境教育上存在一些明显偏颇。如中学历史教材从社会角度诠释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但忽视了对人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与影响的分析,对环境保护的内容很少涉及。而我们的日常历史教学,往往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发展规律,却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历史发展的重要性,以至自然、生态环境常常被排斥在历史教学之外,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被割断。
然而,从古至今,人类粗暴地对待环境,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而构成了对人类自身生存繁衍和社会经济发展威胁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由于不合理的水利灌溉和过度烧荒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衰落了;印度哈拉帕文化,由于掠夺性开垦荒地,使土壤草皮化和沙漠化,也衰落了;由于几百年狂滥的农业开发、毁林开荒,玛雅人失去了沃土,也失去了曾孕育玛雅文明的基础,最终,玛雅人从地球上消失了。18世纪中叶,中国耕地达到了78亿亩,养活了1亿多人口,但随着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出现了“纵积十年丰收之利,不敌一年溃溢之害”的状况。到了近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工业废水、汽车尾气,以及人们谈之色变的“疯牛病”、口蹄疫、SARS、沙尘暴等问题。人类的过分开发带来的地球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尊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法则的惩罚。
面对当今人类生存环境的严峻形势,历史教师应充分挖掘历史发展中的环保内容,在吸取先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使学生提高对国家、民族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增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
1、挖掘历史教材,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历史是一门全面探讨和认识人类社会发生发展过程的科学。虽然严峻的环境问题,在历史教科书中没有完整、系统地体现出来,但作为历史学研究的内容之一,环境问题已包含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负面影响中,只要历史教师加以深入分析,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例如“北京人”(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一目中说:“那时的周口店一带,森林茂密,野草丛生,猛兽出没……”;而在“黄帝的发明创造”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一目中,开篇第一句,说“在古都西安和革命圣地延安之间,有个黄陵县……”。于是,笔者提请学生注意,中华民族的祖先之所以选择了黄河流域作为生存繁衍的地区,无疑是因为那里森林茂盛、水草丰美、土地肥沃。而现在的这些地区已成了土地贫瘠的黄土高原。这么大的历史反差是怎么造成的?答案只有一个:人类的过度开垦。“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烧光了山上的森林;过度放牧,牛羊啃光了地表的植被,使土壤蓄水能力下降,水土流失;一部分田地被暴雨毁坏了,人类只能向仅存的少量山林进军,而森林进一步遭受破坏,更加剧了水土流失。如此恶性循环,终于形成了今日贫瘠的黄土高原,这样讲解能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森林、保护水土的重要性。
再如在“张骞通西域”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一目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西汉初年,西域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在“玄奘天竺取经”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一目中讲玄奘用两年时间经过20几个国家,终于到达印度。为了进行环境教育,笔者作了补充,告诉学生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曾描述当时的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的繁华景象:“朝贡不绝,商旅相继”“沃野千里,仓稼殷积,人民炽盛,牛马千里”,更有“七里十万家”。然而,历史发展到今日,昔日鼎盛繁华的西域三十六国,早已烟消云散,如今只剩下“四望黄沙,城垣倾颓”,森林毁灭,“黄龙”肆虐,古代文明就这样一个个被黄沙所埋没。
中国文化史的许多内容均是进行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极好素材,如教材介绍贾思勰及其农学着作《齐民要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时写道:“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他着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我们可以从剖析历史上的重农抑商、经济开发等措施入手,对学生进行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历史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教科书为环境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史实和依据,历史教师应通过有机的渗透教育,发挥历史教育
特殊的环境教育作用。2、联系社会现实,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既有历史意义,更有现实意义,历史教师应把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保护环境的迫切性。
例如,在讲授“我国国都由西安向北京转移的原因”时,笔者先提出“为什么元朝以后我国都城长期设在北京”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让学生从生态环境方面查找原因:两宋以来,黄河中下游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黄河入海口长期在天津至淮河一带摇摆,黄河的长期泛滥破坏了黄河中下游的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故元朝以后的都城迁至了远离黄河的北京,经济重心也完全转到长江流域,由此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变迁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然后,联系现实,如2000年4月,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出现十几次较大范围风沙和沙尘暴天气,其强度和密度为历史所罕见,京津地区学生亲身感受,深受其苦。经引导学生分析成因,大家明确了人类对资源过度开发使生态遭到破坏,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威胁。现在的都城北京正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就是其中典型事例,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惕,从而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环境大国,她的环境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且具有全球性的意义。现在我国环境污染十分严峻,其中大气污染有扩大趋势,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水污染继续扩大,主要江河湖库水域污染呈加重趋势,78%的城市河段已不宜作饮用水源,50%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由于植被破坏,耕地质量下降,土质恶化扩展,每年流失的土壤有50多亿吨,全国沙漠和沙漠化面积已达153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耕地面积总和,且土地沙化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受污染的农田面积在增加,每年损失粮食120亿公斤……中国环境问题已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
总之,通过联系社会现实,能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的相互协调关系认识基础上,切实提高环境意识。
3、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历史课外活动是环境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环境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开展多种历史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环境破坏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具体来讲,活动可以采用义务劳动、课外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研究等形式。例如,为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笔者组织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每周一天,利用业余时间捡拾校园垃圾,帮助食堂打扫卫生,擦洗楼道扶手等。组织学生深入所在社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污染状况及其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以及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让学生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或相关部门调查了解大港几十年来的环境变化。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会到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总之,中学环境教育既是国策教育,又是国情教育,更是人的素质教育。面对21世纪的中学历史教学,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同其他学科共同肩负起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及责任心,为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