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职业安全论文范文(最新6篇)
采煤职业安全论文范文 篇一
标题:采煤职业安全管理措施及其效果分析
摘要:采煤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职业,职业安全管理措施的合理实施对于保障采煤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采煤职业安全管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采煤行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1. 引言
采煤作为一项危险性较高的职业,职业安全管理措施的合理实施对于保障采煤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采煤职业安全管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分析,为采煤行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2. 采煤职业安全管理措施的现状
2.1 安全培训和教育
2.2 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
2.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4 安全监控和应急预案
3. 采煤职业安全管理措施的效果分析
3.1 事故发生率的变化
3.2 工伤事故的减少
3.3 安全生产环境的改善
4. 采煤职业安全管理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培训和教育不到位
4.2 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不完善
4.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4.4 安全监控和应急预案不规范
5. 采煤职业安全管理措施的改进建议
5.1 加强培训和教育
5.2 完善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
5.3 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4 规范安全监控和应急预案
6. 结论
通过对采煤职业安全管理措施及其效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采煤职业安全管理措施的合理实施对于保障采煤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采煤职业安全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培训和教育、完善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规范安全监控和应急预案,是提升采煤职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
采煤职业安全论文范文 篇二
标题:采煤职业健康管理措施及其效果评估
摘要:采煤工人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采煤职业健康管理措施的实施对于保护采煤工人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采煤职业健康管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旨在为采煤行业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1. 引言
采煤是一项体力和精神压力较大的职业,采煤工人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其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采煤职业健康管理措施的实施对于保护采煤工人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采煤职业健康管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为采煤行业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2. 采煤职业健康管理措施的现状
2.1 健康检查和评估
2.2 职业病防护和治疗
2.3 心理健康管理
2.4 职工健康教育
3. 采煤职业健康管理措施的效果评估
3.1 健康状况的改善
3.2 职业病发病率的降低
3.3 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
4. 采煤职业健康管理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健康检查和评估不全面
4.2 职业病防护和治疗不到位
4.3 心理健康管理不完善
4.4 职工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
5. 采煤职业健康管理措施的改进建议
5.1 完善健康检查和评估制度
5.2 加强职业病防护和治疗
5.3 完善心理健康管理机制
5.4 提升职工健康教育水平
6. 结论
通过对采煤职业健康管理措施及其效果的评估,可以得出结论:采煤职业健康管理措施的实施对于保护采煤工人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采煤职业健康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完善健康检查和评估制度、加强职业病防护和治疗、完善心理健康管理机制以及提升职工健康教育水平,是提升采煤职业健康管理水平的关键。
采煤职业安全论文范文 篇三
摘要:为解决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有体系但不精细,有架构但有缺位,有制度但有缺失,有职责但不清晰”等问题,提出煤矿技术管理体系建立原则与构成要素,研究建立以总工程师为核心,以集团、子(分)公司、煤矿3个层级为重点,以各层级总工程师、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及总工程师直管技术部门、业务联系部门、行政配合部门为支撑的“135”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架构,明确了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职责划分,并从组织领导、人力资源建设、资金保障、业务培训、标准制度建设方面提出保障措施。构建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可为促进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架构;总工程师
煤矿技术管理是集系统工程、并行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一体的复合型工程,动态可变因素多,生产环节差异性大,安全矛盾突出[1-3]。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专业分工越来越精细,现有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简称“技术管理体系”)存在“有体系但不精细,有架构但有缺位,有制度但有缺失,有职责但不清晰”等问题,尚处于从部分专业开展技术管理体系研究阶段,如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机电技术管理、通风安全监控技术管理、防尘系统技术管理等,但在全局层面建立系统、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架构研究仍是空白[4-7]。为此,建立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煤矿技术管理体系,明确岗位职责,理顺集团、子分公司、煤矿三级技术管理体系关联关系,有利于煤矿企业简化机构、明确责任、高效运行,可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高效率、高效益经营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可靠技术保障。
1构建原则和构成要素
技术管理体系在建立过程应考虑以下构建原则:①坚持安全生产: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持续改进、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目标;②坚持分级管控:遵循集团宏观决策管控、子(分)公司协调负责、煤矿具体实施;③坚持总工程师负责制:各级总工程师对本级技术管理全面负责;④坚持系统、精简、高效及扁平化管理,做优集团层级、做强子分公司层级、做实煤矿层级。建立安全、高效并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技术管理体系,是推动煤炭企业发展、提高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水平重要手段。技术管理体系构成要素包括组织体系、业务体系(生产业务体系、保障业务体系)、标准体系及三者构成的过程体系和相对独立的考核体系,通过业务体系横向梳理,实现对技术管理业务内容全面覆盖;通过业务体系的竖向梳理,实现从基层到上层的业务统一,体现底层逻辑,真正做到可控、可用。煤矿技术管理体系构成要素如图1。1)组织体系。指与技术管理相关的部门、专业组织和岗位,主要包括机构设置、机构职能,岗位设置、岗位要求,并明确职责、权限及其协调的关系等。2)业务体系。主要包括生产业务体系和保障业务体系。①生产业务体系:是指具体的技术投入与产出,主要包括基建技术管理、生产技术管理;②保障业务体系:是配合生产业务体系管理的各方面内容,凭借技术相关的各类资源,按照工作流程履行自身、部门职责职能,主要包括科技管理、技术人员管理、体系管理、资源管理等。3)标准体系。是具体业务技术管理的工作要求及具体行动指南,包括国家、煤炭行业及企业3个层次现行规程、规范、标准等。4)过程体系。技术投入与产出过程涉及的相关活动的全过程管理,是组织体系、标准体系、业务体系的有机联系,体现技术管理部门及人员权利与义务的全过程,涵盖企业内部规章与岗位责任制。5)考核体系。是一组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并能体现技术管理完成情况的考核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考核指标能反映业绩目标完成情况、工作态度、能力等级数据,体现对安全生产、效益等方面全方位考核。
2体系和主要内容架构
体系架构
大型煤炭企业应构建以总工程师为1个技术管理核心,集团公司、所属子(分)公司和煤矿3个层级为重点,各层级由总工程师、专业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直管技术部门、业务联系部门、行政配合部门5个部分为支撑的“135”技术管理体系总体架构。技术管理体系总体架构如图2。3个技术管理层级之间属于业务领导,非行政领导;各层级均以总工程师为首负责本层级技术管理工作,各层级副总工程师(或首席专家)协助总工程师负责本层级技术管理工作;各层级总工程师直接领导管理技术部门,负责支持、配合落实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技术管理的指令,各层级业务联系、配合部门负责配合、协助落实各项技术管理职责。
主要内容
按集团公司(一级)层级、子分公司(二级)层级、煤矿(三级)层级共3个层级划分,本着“集团做优、子分公司做强、煤矿做实”原则进行技术管理体系主要内容研究。1)集团公司(一级)层级方面。集团公司应做优技术管理体系。在全体系中承担宏观管控与重大技术方案决策职责。职责范围涵盖发展规划、技术标准、煤矿设计、科技创新、生产准备、灾害防治6大方面,以及对二级、三级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煤炭采掘技术工作量尤为繁重,国家对冲击地压矿井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应设置采掘副总工程师;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提高,国家对智能化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机电装备和智能化技术需要,应设置机电副总工程师;煤矿“一通三防”包括矿井通风系统技术管理、瓦斯抽采技术管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管理、通风安全监控技术管理、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技术管理、防灭火系统等技术管理,应设置通风(或通防)副总工程师。同时,根据集团需要组织审批地质报告、新建矿井地质报告、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及重大防治水措施等职责,应设置地测防治水副总工程师。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的重点任务是协助总工程师,专业性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等相关工作。2)子分公司(二级)层面。子分公司应做强技术管理体系。子分公司处于承上启下关键位置,应设置与集团公司对应的技术管理体系,同时考虑到担当生产主责和新时期信息化发展及洗选加工的重要性,一般分别设置6个岗位副总工程师,即:采掘副总工程师、机电副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地测副总工程师、信息化副总工程师、洗选加工副总工程师[8-10],或者尝试建立专家委员会(或技术委员会),其工作职责主要是指导煤矿开展技术难题攻关等研发工作。3)煤矿(三级)层面。煤矿层面应做实技术管理体系。除与子分公司对应设置相应专业领域副总工程师外,对于冲击地压矿井,需要增设专业防治冲击地压副总工程师,强化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有冲击地压的矿井应增设冲击地压科,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增设瓦斯防突科。强冲击地压矿井、煤与瓦斯突出严重的矿井应分别设置防冲副总、防突副总。对瓦斯突出矿井,需要对通风副总工程师增加瓦斯防突专业工作职能,或者增设专门的瓦斯防突副总工程师。煤矿应设置技术委员会,其成员由生产、技术、安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促进跨专业、跨部门的技术协调,提高技术决策质量与效率。
3职责划分
1)法规方面。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规章,组织或参加起草国家、行业、企业有关标准;建立和持续改进集团技术管理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指导、推动集团所属子(分)公司和所属煤矿技术管理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持续改进。2)规划方面。组织编制集团科技发展规划、自然灾害防治规划、环境保护与节能规划等方案,组织审批(备案)分管的各子(分)公司编制上报的专业规划,组织编制集团公司科技攻关计划,审查所属子(分)公司科技攻关计划、生态环境保护年度计划,并检查、考核和督促实施。3)技术方面。会同集团分管副总经理,组织审批所属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改扩建、技术改造、资源整合及其重大修改设计等有关技术方案,组织检查所属子(分)公司煤矿上报的地质报告、水文地质报告、“三下”开采技术报告,以及煤与瓦斯突出煤矿防突专项设计和带压开采防治水专项设计方案等,并检查、考核和督促实施。4)资源方面。会同集团生产副总经理,组织编制集团煤炭生产计划,审查(备案)所属子(分)公司上报的煤矿(矿区)采掘(剥)接续规划及年度计划,督促落实所属企业各煤矿开拓、准备、回采、安全“四个煤量”和露天煤矿剥离、回采、安全“三个煤量”平衡达标。组织审定所属煤矿(矿区)有关资源枯竭与新区接续方案,并检查、考核和督促实施。5)安全环保方面。审批(备案)所属子(分)公司煤矿“一通三防”、防治水、防冲击地压等年度灾害防治计划,督促、检查分管业务内的安全、生产、科技、环保等技术与管理工作;牵头组织开展对分管业务内的安全、质量隐患实施排查和综合治理,消除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等专项技术与管理中存在的隐患;组织对集团公司重大安全、环境保护问题及隐患进行专家技术会诊和效益评估,指导制定综合治理技术与管理方案,并检查、考核和督促实施。6)应急方面。会同集团分管副总经理组织制定集团安全、质量事故的应急预案,组织编制集团公司有关煤矿生产建设施工、煤机装备、坑口发电等生产安全、质量事故的应急技术与管理预案,并参与事故调查、处理。7)其他方面。组织集团公司相关业务部门对所属煤矿进行生产能力核定;负责集团公司组织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活动,并提出简化、优化生产系统的技术与管理方案,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4人员资格和保障措施
人员资格
煤矿企业应按照“精简、统一、效能、扁平化”思路,建立、健全技术管理体系组织机构,清晰划分职责与权限,明确人员资格。技术管理体系人员应对总工程师以及采掘、机电、通风、地测防治水、冲击地压防治、洗选加工、信息化专业岗位技术管理人员的从业资格,针对所需从业人员数量、专业、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方面进行了划分,煤矿技术管理人员从业资格见表1。
保障措施
1)煤矿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技兴国”、“人才强企”战略的具体举措,应将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列入集团党委和董事会议事日程,明确领导责任,对标国内外先进企业并结合企业实际,持续推进技术管理体系智能化建设,动态检查实施效果,及时解决存在问题。2)加强生产安全技术管理与人力资源建设。高标准配齐各级总工程师,以及煤矿关键岗位技术管理人员,建立合理的人才梯次,满足煤炭企业发展战略要求。积极开展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招聘、引进、培训和深化管理工作。在职称评定、晋升提拔等方面,重视实际绩效,充分发挥技术特长和专业管理能力。3)保证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所需资金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技术机构、人员队伍所需设施与装备等投入,改善办公条件,保证培训学习时间及费用,加大科技奖励力度,鼓励科技人员提升专业技术素质和综合能力。4)加强业务培训。建立集团技术管理体系分层次培训制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专题培训,同时结合以老带新、以高带低的传帮带优良传统,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培训实际效果。5)加强技术标准建设。通过标准建设,提升煤矿整体技术管控水平。同时,结合所属企业各煤矿的不同特点,重点解决煤矿灾害防治与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等突出矛盾,做好典型示范,带动煤炭企业各层级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
5结语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按照三级建设,集团公司(一级)宏观决策、子分公司(二级)统筹协调、生产煤矿(三级)具体实施;全面实行总工程师负责制,各级总工程师对本级技术管理全面负责,副总工程师在专业领域协助配合总工程师完成技术管理工作;组织体系、业务体系(生产业务体系、保障业务体系)、标准体系及三者构成的过程体系和独立的考核体系,利于煤炭企业技术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在煤炭企业各层级之间构建起“架构清晰、层次分明、人员匹配、权责清晰、管控有效”地全方位、多层次技术管理体系,可满足不同区域、不同资源条件、不同灾害类型煤矿技术管理及发展需要,使煤炭企业从上到下技术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标准,为加快推动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采煤职业安全论文范文 篇四
一、创新办学模式,共建培训平台
培训中心建立之初,广元地区有大小煤矿生产企业182家,由于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较大、经济效益不好、人员流动频繁、技术力量薄弱,加之作业人员缺乏培训,导致长期以来煤矿安全工作一直处于被动局面。为彻底改善煤矿整体安全生产形势,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和广元市煤炭工业管理局携手,利用学校教学优势和政府的信息资源优势,组建了川北煤矿安全培训中心。特种作业的工作性质在《煤矿安全规程》第六条中明确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大量的事故统计表明,事故的发生也多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有关。因此,加强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在煤矿安全培训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国家制定的安全培训教学大纲和四川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的教学实施计划的要求,要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培训效果,对培训中心的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煤矿行业的专用实习实验设备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到培训的质量。为解决以上问题,培训中心探索以创新思维来办学,把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作为突破口。通过多方调研和协商,最终确立了“一个中心,一校两矿协作”的办学模式:即培训中心统筹,学校和两家煤矿协作。教学基地设在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实习基地设在区内邻近的两家煤矿企业。利州中专是一所经四川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以工科为主的大型综合性中专,其前身是广元市重工业技工学校,先后有地下采掘、矿山机电等中等专业学历教育的历史,拥有较强的煤矿专业师资队伍,教学场地和基础实验实习设备等都能得到保证。协作的煤矿广元市杨家岩煤业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广元煤矿)是原统配煤矿总公司的重点煤矿,广元市大昌沟煤业有限公司是市直属重点煤矿,这两家煤矿均以管理规范、技术先进、安全设施齐全著称。这种办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参与各方的优势,在减少了中心建设初期投入的同时,也保证了煤矿特殊工种培训的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和生活娱乐等环节所需的软、硬件条件,与生产实际结合的也更为紧密,为良好的培训质量打下了基础。
二、强化责任意识,齐抓培训质量
要在中心、学校、企业三者参与的合作模式下,确保安全培训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良好的培训质量,首要任务是明确参与各方的责权利,其中履行好各自的责任至关重要。为此,中心首先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各参与单位也明确了主管人员对此项工作负全责。中心主抓政策宣传、生源组织、档案管理、学员颁证及后勤保障等工作;学校负责学员在学习期间的政治思想、教学过程、考试考核及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工作;企业主要负责接受学员的参观实习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三个环节彼此衔接,共同奠定了培训工作的基础。中心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组织人员专人负责深入煤矿企业,调研急需培训的特殊工种种类和人员的数量,及时开办相应的培训班以满足企业需求;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教学管理团队,从学员报道到生活保障每一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定点实习企业则按教学要求建立了完善的实践训练场所,并对带教教师进行了规范培训,确保能有效指导学员的实践训练。由于教学组织有序、教学过程严谨、后勤保障有力,尤其是学员经过理实一体化的培训后确实感到在短时间内自己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都得到了提升,并能够很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企业负责人在看到学后归来的人员在工作中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中心的培训质量不仅很快得到本地煤矿企业的认可,进而影响到周边地区一些非煤矿山、铁路施工单位,他们都纷纷送学员前来参培。中心成立至今已先后开办了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140余期,培训13个工种人员上万人次。按“教考分离”的培训原则,学员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结业机考,平均最终合格率达到95%以上,位居全省前列。
三、拓展办学层次,保障煤矿安全
煤矿从业人员数量众多,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三违”事件时有发生,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最大的隐患;随着国家安全政策新规定的不断出台,先进技术的不断应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也亟待提高;在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更新,对新技术掌握的愿望迫切等等,使培训中心在承担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同时,必须思考如何更好的为煤矿企业提供更全面的培训服务。在充分评估学校设施设备和师资的基础上,培训中心与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签订了联合培养安全工程、矿山采掘、矿山机电三个专业的大专、本科函授班的协议,教学点设在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开办的4届学历教育班共培训学员近300人。在这期间,先后有10余位川师大教授来校授课和进行专题讲座,并和学校的教师交流教学心得,他们带来的知识、技术以及授课技巧,在有效保证学员学习效果的同时,使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师在知识上也得到充实,授课艺术得到提升;学校先后有7位教师参加了多次国家和省上的各类培训和研讨,对教师开拓视野,转变观念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定点实习企业受此带动,在管理与技术方面也得到推进。随着培训中心的实力不断增强和国家对安全培训要求的日益严格,培训中心在开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同时,相继开展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全员培训等多项培训,受培人数超过3万人次,对本地和周边等地的煤矿企业基本做到全覆盖。培训的效果体现在本地区的安全生产出现持续向好趋势。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度广元市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2013年度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首次降到2以内,10年下降幅度达,这个成绩的取得与川北煤矿安全培训中心的持续培训努力是分不开的。中心在省局组织的全省三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的复查评估中也获得“优秀”培训中心的殊荣,居川北片区三家中心名次之首。《xxx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要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
四、结语
当前正处在职业院校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及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索的攻坚阶段,利州中专与煤管行业主管部门合作建立的川北煤矿安全培训中心,正是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一次有益的成功的尝试。它不仅充分发挥了职业学校的优势,促进了学校的健康发展,也有效调动了社会资源,共同服务于地方经济。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和加强内涵建设,职业教育的路子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采煤职业安全论文范文 篇五
一、教训反思为确保煤矿企业职工队伍安全发展
真正形成本质安全型企业,我们应持之以恒地总结每一次变化、反思每一次教训。
1、通过从内心深处认识变化的根源和不安全生产对单位、集体、个人带来危害
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遵守规程、规定及规章制度。对每个作业点的变化及事故责任者采取必要的措施,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想达到维护规程、规定及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对现场情况及事故责任者的处置结果,只是想告诫他人,规程、规定及规章制度是用血的教训写成的,任何人只有无条件地服从,触犯了必将受到严肃处理。这样使事故责任者和职工队伍受到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2、当前,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并没有完全被党政干部高度认同
3、在当前我们企业面临困境之时
加强对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扭转工作作风势在必行,这也是抓好安全工作绝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所在。所以,“企业的发展必须纳入制度化管理的轨道,方能避免各种外在的、人为的问题和危机,方能获得持续增长的基因,细水长流,长盛不衰!”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在安全生产的事故中发挥保证作用,而且要做好事后的教育工作,对受到批评、处罚或处分的职工,要主动地关心他们。
二、应采取的措施
任何制度的制定出发点都是好的、全面的,但遇到变化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为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监督。
1、深入学习党的要求、关心职工群众工作生活
(1)政工干部要让职工在思想上统一到xxx“学习讨论落实”活动的要求精神上来,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是关键,用具体、有效的行动“实干兴企”。
(2)深刻领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内涵,团结带领党员和职工队伍全面推进企业安全教育工作,积极主动研究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学习新知识、新经验。
2、注重提高理论水平、坚持深入实际推动工作
(1)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系统性,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会议精神,学习xxxxxx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相关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推动工作实践。
(2)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增强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强化集体领导观念,提高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加强干部和职工队伍的培训教育,分层次建立后备人才库,培养和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爱岗奉献、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为企业长远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3、把国家、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改进工作作风
(1)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之中,坚持国家、人民的利益第一,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对于政工干部来说,只有把精力放在政工事业上,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更好地“实干兴邦”。
(2)在工作作风上,善于从政治、全局的高度认识事物,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切实改进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努力提升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效果,同群众建立起水乳交融的关系,才能真正的从群众中间汲取智慧、提升能力、推进工作。
4、努力做好系统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1)要做到本质安全,除了治理大隐患、防治大事故,给广大职工提供一个安全的、良好的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以外,还要以抓落实为主体,强化制度执行和责任落实。落实,在各行各业、方方面面、林林总总面前,都是根本,都是基础,都是底线;落实到位,落实到底,工作方向就走对了,工作成效就会显示出真实面貌,这也是我们衡量一切制度、措施、办法是否有效的基础和前提。
采煤职业安全论文范文 篇六
摘要: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科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引进,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命财产也得到了一定保障。但是一些煤矿由于建矿历史较短,矿山机电技术管理基础薄弱,机电管理在各职能部门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质量标准化工作开展不平衡、技术管理滞后、机电队伍素质低、机电技术培训走过场等问题而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要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要想提高地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必须要从基础工作做起,因矿制宜建立机电管理机构,切实抓好质量标准化工作,认真落实各部门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突出机电管理的重点,通过强化培训不断提高机电队伍素质,明确机电工作指导思想,在生产过程中实行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减少机电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产业安全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各管理环节中提出煤矿机电设备综合管理机制及管理方法,不断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来提高我国煤矿企业发展水平,确保煤矿企业安全发展。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 安全管理 措施
煤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安全管理。煤矿生产活动场所是不固定的,空间相对狭小、巷道断面有限、形成了矿井的不良气候条件,这样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所以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更高、更严格的管理。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机电设备管理到位等原因所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发生,严重阻碍了煤矿企业的安全发展。随着我国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增强, 并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关系着煤矿能否实现高效安全生产,能否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断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对煤矿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企业机电事故情况
二、煤矿机电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煤矿机电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它不仅造成人员及设备的伤害,还可能成为煤矿煤尘、瓦斯爆炸的一个诱因,使采区乃至整个矿井受到严重破坏。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设备管理体制不健全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不到位是造成设备管理体制不健全的主要原因。高效的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在煤矿起步较晚,作为设备使用、管理、维护并重的基层单位,仍处于粗放式的管理状态。一方面表现为机电管理部门身兼生产与管理双重职能,将时间和精力重点投入到完成生产任务上,往往忽视了常规的设备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矿井没有完全按照煤矿质量标准化规定,没有设置应有的机电主管部门和电气、电缆、防爆检查、配件、设备、油脂等专业化管理小组以及相关的制度。设备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机电设备管理的相关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表现为机电设备运行环境、设备摆放、管线吊挂、安全间距、安全设施等不符合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普遍。固定设备、流动设备管理不平衡,往往以固定设备为重点,忽视面广、量大、隐患多的流动设备。据统计,实际生产中犹豫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机电事故约占总事故的30%到40%。
(二)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工作落实不到位
根据20xx年国家最新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每个煤矿矿井都应至少建有17种基本机电管理制度。而目前的煤矿管理人员是不理会这一标准,根本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落实考核;或是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是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却没有能够贯彻执行下去,只是敷衍了事。 而一些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监察、监督人员自身的认知和素质上也有待提高,煤矿机电工作的专业性较强,所以不仅对相关监察、监督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的要求相当高,而且还要求对相关的行业知识有全面的掌握。
(三)安全投入不足、超能力生产与设备老化
近年来,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煤炭市场的疲软,煤炭生产所产生的利润较低。受利益驱动,煤炭企业常把生产任务摆在第一位,而在机电设备安全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另外由于产量逐年提高,致使大部分设备均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状态下。经济效益至上思想是生产管理者忽视安全生产主要动因。据统计,在我国煤矿的固定资产总额当中,有55%到65%是机电设备和设施,所花费的工资、能耗、油脂、配件、维修费用等的总和药占煤炭生产成本的40%以上。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督总局发布的数据,煤炭企业40%的井下事故是由于失爆电气的电火花引起的,而这些事故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其社会负面影响往往更为巨大。 (四)机电设备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
随着矿井高科技含量增加和机电设备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机电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娴熟的技术、过
硬的本领和牢固的安全意识。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在认识和素质上也要全面提高,煤矿机电专业性强,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 要求监察人员素质全面,而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又无详细的操作说明,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无十分准确而清楚的界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察过程中有时难以把握。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大多从基层而来,深知基层之甘苦,有时一下难以完全放下情面。在专业性很强的机电安全监察中又由于专业监察人员少,而机电设备系xxx线长、范围广,安全监察普遍采用抽查式,监察的随机性大,缺乏全面性,缺乏主动性。缺乏岗位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无疑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煤矿企业的生产环境一般都比较恶劣,井下粉尘大、湿度高、有腐蚀性气体,机电设备在运输、存放、运输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封存和保养,采取防尘、防锈、防潮等有效措施,往往会造成设备的腐蚀和损坏。但是,由于许多煤矿企业对此认识不足,导致因设备损坏而引发的事故时常发生。同时,很多煤矿的机电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与《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五)机电专业技术人才经验不足、人员缺乏
煤矿是高危行业,工作环境差、不安全因素较多,部分专业人员毕业后不愿意到煤矿工作,二到煤矿工作后经验又不丰富,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不能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加上大部分煤矿认为几点维护工属于辅助工种,不加重视,待遇不高,造成机电工纷纷跳槽,导致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专业队伍不稳定。
三、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一)完善机电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
依照有关设备管理的要求,设置应有的机电主管部门和电气、电缆、防爆检查、配件、设备、油脂等专业化管理小组,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制定有关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标准、设备巡回检修检查制度、各工种岗位制度。企业要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应的规章制度,设备管理部门应将制度编印成册,发至工作人员手中;或者制成宣传图板,挂到生产现场,督促贯彻执行,从而做到设备管理制度化、科学化。
(二)建议在煤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要抓紧对一些重要设备、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一些电气设备进行更新,提高其技术先进性以及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果断地报废一批安全功能差的旧设备、老设备。这就必须从中要注意保护,防止被水淋。设备到达现场后要正确安装,并再次测定绝缘和进行试运转,再次确认设备是否完好,电缆或接线盒吊挂等必须符合安规要求,接线工艺要符合安装质量标准,特别要做好系统接地和保护接地,接地装置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
(三)不断提高机电管理人员素质
努力提高机电管理人员素质和经验,加强对机电职工的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使从业人员自觉习惯地遵守安全规定,彻底避免现有的习惯性违章,教育职工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思想。
(四)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其它有关规定
煤矿各级领导要重视机电管理工作,并积极探索新的机电管理体制,使机电管理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管理的发展。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其它有关规定,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教育,对采掘设备、固定设备,加强现场管理。
(五)加大安全投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对不安全的机电设备 要提高安全投入费用。不断提高主系统设备的可靠性,严禁拼装、改造机电设备。要严格按照“科技保障、灵敏可靠”的要求,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来更新代替老式的设备。大力发展、推进煤矿机电装备的自动化、数字化、机械化进程。
结束语
加大对机电设备的管理, 加快用新技术、新的管理经验来减少机电事故的发生, 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煤矿企业要以提高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 以“管理、装备、培训”为原则, 以标准化统揽工作全局, 以经济杠杆为手段, 扎扎实实地搞好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消除机电事故隐患, 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确保煤矿企业健康、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