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研发费用论文范文【经典6篇】

会计研发费用论文范文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会计研发费用的定义和核算方法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会计研发费用的定义和核算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会计研发费用的定义并不统一,不同的国家和组织对于研发费用的界定存在差异。同时,会计研发费用的核算方法也存在多样化,包括直接法、间接法、摊销法等。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会计研发费用的本质和特点,为企业的研发活动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会计研发费用、定义、核算方法、差异性、比较与分析

1. 引言

会计研发费用是指企业为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与试验发生的费用支出。研发活动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由于会计研发费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定义和核算方法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

2. 会计研发费用的定义差异

不同的国家和组织对于会计研发费用的定义存在差异。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例,其将研发费用定义为“为获取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产品、服务或流程上而发生的费用”。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将研发费用定义为“为取得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而发生的支出”。可以看出,虽然这两个定义都强调了研发费用的目的和性质,但在具体表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3. 会计研发费用的核算方法比较

会计研发费用的核算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直接法、间接法和摊销法。直接法是指将研发费用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核算,如研发人员的工资、实验材料的采购费用等。间接法是指将研发费用按照一定比例分摊到不同产品或服务上,以反映其对企业整体经营的贡献。摊销法是指将研发费用在较长时间内分摊到多个会计期间,以平滑费用的影响。

4. 会计研发费用的比较与分析

通过对不同核算方法的比较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直接法适用于研发费用能够明确归属到具体项目的情况下,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核算结果;间接法适用于研发费用无法明确归属到具体项目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整体经营的视角;摊销法适用于研发费用的效益具有长期持续性的情况下,能够平滑费用的影响。

5. 结论

会计研发费用的定义和核算方法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企业的特点和研发活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以准确反映和评价研发费用的投入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2010).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2012). 《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研发费用论文范文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会计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和价值评估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会计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和价值评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会计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在不同国家和组织存在差异,且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质量对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会计研发费用的价值评估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可以通过财务指标和市场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可以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关会计研发费用的信息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会计研发费用、信息披露、价值评估、透明度、质量、指标

1. 引言

会计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和价值评估是投资者和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研发活动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由于会计研发费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信息披露和价值评估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

2. 会计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差异

不同国家和组织对于会计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存在差异。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例,其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研发费用的金额和性质。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研发费用的详细情况。可以看出,虽然这两种披露方式都能够提供相关信息,但在具体披露内容和披露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3. 会计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

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对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质量可以通过披露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来评估;透明度可以通过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清晰度和可理解性来评估。研究发现,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密切相关。

4. 会计研发费用的价值评估方法

会计研发费用的价值评估可以通过财务指标和市场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财务指标包括研发费用的投入产出比、研发费用的盈利能力和研发费用的经济增加值等;市场指标包括研发费用的市值回报率、研发费用的股价溢价和研发费用的市值增加值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全面评估研发费用的价值和效益。

5. 结论

会计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和价值评估是投资者和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关注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提高投资者对研发费用的理解和评估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综合运用财务指标和市场指标,全面评估研发费用的价值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2010).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2012). 《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研发费用论文范文 篇三

文章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相关概念和理论,对湘电集团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湘电集团通过利用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实施了盈余管理。湘电集团一边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一边很大概率利用高资本化率等方式对企业进行盈余管理,通过使用应计利润分离法,发现湘电集团盈余管理程度较高的年份资本化率会比较异常,证明了公司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将研发支出高资本化实施了盈余管理。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是全球的趋势,中国也在努力顺应国际趋势,鼓励公司重视研发投入,公司研发支出增加越多其资本化的总额也会变得更多,当前的会计标准可以满足我们时代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它为企业提供了盈余管理的新机会。其次,湘电集团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主要动因是提高融资能力动机、平滑收益动机和资本市场动机。湘电集团2009年的长期借款相比2008年出现了一次猛增,又在2015、2016年连续两年增发新股,其研发支出资本化率相应的在2009年和2016年都出现巨大提高,与此同时,企业资产负债率又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且有所优化的数值上,故怀疑湘电集团通过提高研发支出资本化率来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率,以期达到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目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处理会给增加公司无形资产和减少公司管理费用,对利润产生重大的影响,假如用保守资本化率计算湘电集团2017年的净利润会得出负数,故湘电集团也许会为了维持利润采取收益平滑的手段,也证明湘电集团有着资本市场的动机。对湘电集团的研究发现上市企业也许会因为想要树立积极的市场形象而实施盈余管理。第三,湘电集团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的会计政策,对湘电集团的研发支出投入、融资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净利润产生了一定影响。湘电集团在2012年将研发支出会计政策变更为有条件资本化后,其研发支出相对于2011年同比上升了。同时其研发投入占公司净利润,相较于机械制造--风电设备行业大部分企业40%到70%的比例,显然这个数字在行业中是明显较高的,而研发投入占净利润的比例反映公司对研发活动的投入能力和力度,故湘电集团不免有过度研发的嫌疑

Abstract

第1章绪论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国内外文献综述

研发支出不同会计处理方式的文献综述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文献综述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影响的文献综述

文献述评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与思路

研究内容

研究思路

第2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相关概念

研发支出

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选择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模式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理论基础

委托代理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3章湘电集团研发支出会计政策变更及动因分析

湘电集团概述

公司简介

公司经营状况

公司财务状况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变更情况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变更前情况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变更后情况

湘电集团研发支出高度资本化动因分析

提高融资能力动机

平滑收益动机

资本市场动机

小结

第4章湘电集团研发支出会计政策变更过度资本化的经济后果分析

造成过度研发

提升融资能力

吸引资金投入

影响净利润

第5章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分析研发价值,控制研发投入

规范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力

加强外部审计,严控恶意盈余管理

明确规范提供相关财务报表信息的标准

参考文献

会计研发费用论文范文 篇四

摘要财政部 2006 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6 号——无形资产》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

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这一变动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新准则原准则研发费用资本化费用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正在逐渐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技术和资产结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企业研发活动的支出数额和频繁程度也日趋增加。

因此 对研发费用进行合理的会计确认和计量也就显得越来越来重要。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6 号——无形资产》 下称新准则 其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以下笔者拟通过比较新旧准则中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差异探析新准则会计处理的内在要求及其对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新旧准则关于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差异分析

按照我国 2001 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 以下统称原准则的规定企业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只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 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 而对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及借款费用等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处理主要是考虑研发活动与企业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强调了谨慎性原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将数额巨大的主体性研发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使无形资产的成本与其实际价值不符不仅违背客观性原则而且因不能全面系统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的产品市场潜力和企业发展后劲不利于投资者判断企业未来前景并据以做出科学明智的决策因此同样也违背相关性原则。

新准则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 38 号——无形资产》 将企业内部研发活动划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对应两个阶段的支出分别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并对会计处理做出如下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五项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其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其二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其三

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其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 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 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其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笔者认为研发活动是一种投资活动因而也具有投资活动的一般特性——风险性。研究阶段能否获得预期成果其成果能否为企业进一步开发并给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将这一阶段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而对用于商业性生产或使用的开发项目企业通常是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先进行可行性测试然后依据可行性测试的结果作出是否开发的决策。由于盈利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目的预期不产生利润的开发项目管理者一般不会选择开发。可见开发阶段比研究阶段更进一步其为企业带来未来收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若开发阶段支出满足相关标准就表明这些支出在未来很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它们理应被确认为资产。新准则考虑了研究和开发阶段的不同情况根据其为企业带来未来收益可能性的大小依据谨慎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将研究阶段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有条件地予以资本化。这一修改不仅符合我国日益频繁的自主创新活动时代背景也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

二、新准则对研发费用处理的内在要求探析

新准则关于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相关变动是顺应国际潮流、注重国际准则协调的理性选择尤其是在我国政府推进自主创新、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可以认为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调整是会计政策与时俱进的一种务实之举。

1、 从国际视野看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一种客观趋势。

我国加入 WTO 以后的这几年间由于种种原因遭受的反倾销危害一直很严重近年来反倾销风更是日益加剧。2005 年我国对外出口的鞋帽、纺织品、复合地板等商品遭受的反倾销调查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反倾销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我国的对外贸易是否存在倾销问题呢在国际贸易中判断一种产品是否为倾销相当一部分与会计核算有关而会计核算通常又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依据。由于各国的会计准则不同导致资产的计价、费用的摊销及成本计算的结果不同使得同一种产品的成本在不同国家之间会出现差异有时这种差异会很大。按我国现行无形资产准则的会计处理规定企业的产品成本中通常不包括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从而使企业的产品成本通常偏低这在反倾销诉讼案中给我国对外出口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新准则将企业内部研发活动划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并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一方面实现会计标准的国际趋同以减少国际贸易中的矛盾和冲突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同时也有利于国际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我国企业所披露的财务信息更加信任我国的资本市场从而进一步刺激国际资本投资。

2、从企业发展看市场竞争的加剧刺激了企业自主研发活动。近年来我国市场发生了很大转变最明显的就是竞争加剧。一方面在信息高速流通、追求个性化的时代面对众多竞争对手要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就需要比别人做得更好突出自己的特色。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就是途径之一。为此许多企业选择了自行研发。另一方面企业通过自行研发活动拥有自己的专利权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根据今年 4 月份美国 MPEG 专业技术管理公司与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及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签署的 “MPEG—2 专利联合许可”谅解备忘录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成员公司 2005 年 7 月 1 日之后生产的 DVD 每台要向美国 MPEG 专业技术管理公司交纳 美元的知识产权费。

从 2002 年以来国产 DVD 出口不断的面临着国外专利“收费集团”的“盘剥” 。现在国内 DVD 企业缴纳的专利费已经从起初的每台 5 美元上涨到了 20 多美元。

许多国内传统的 DVD 企业为了能免缴部分

专利费、降低成本不得不转向贴牌生产并出口半成品。若拥有自己的 DVD 专利国产 DVD也就不会陷入如此困境但时间不会倒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赢得主动地位占据一席之地企业不得不做出自行研发的选择。随着研发活动日渐频繁研发费用不断增长的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研发费用逐年增长是一种全球化趋势在我国更是如此。据伦敦调研机构 Cientifica统计结果显示2004 年全球投入研发费用最多的 100 家机构的总研发费用超过了 2500 亿美元亚太地区的研发费用涨幅远远高于欧美而我国的研发费用涨幅较美国高出 15 倍。面对如此庞大的研发费用支出合理的会计处理显得格外重要简单的将其全部费用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3、从企业投资者角度看会计信息重在体现企业未来发展潜力。将企业的研发费用恰当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并将满足资产定义的开发阶段支出予以资本化 符合客观性原则。更重要的是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在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较真实地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反映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判断企业未来前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从而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

三、新准则会计处理的规定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新准则对企业内部研发活动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改变对企业将产生以下影响

1、直接增加了资产价值和当期收益。按照原会计准则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不仅减少当期利润同时也使当期资产减少。而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开发阶段支出可以有条件的资本化。很显然新准则的会计处理方法将增加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增加企业当期利润。以用友为例2005 年用友软件收入为 10 亿元实现净利润 9883 万元。根据披露的有关信息用友当年用于研发活动的费用为 亿元。

若按照新准则的规定 不将研发费用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费用化 而是计入无形资产价值 则用于 2005 年资产价值和当期收益都将有一定程度增加。

由此也可以看出 研发费用的如此处理可能会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新准则对一项开发费用是否能够予以资本化规定了五项条件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明智之举。

2、 使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我国目前对研发费用逐年递增的企业实行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但若按照原会计准则的规定将内部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则在企业营业收入相对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因研发费用增长过快利润常常会出现负值企业难以享受税收的优惠。新准则将企业研发费用支出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予以资本化使当期的期间费用相应减少利润相应增加。这样企业能在盈利的情况下得到节税的好处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才真正发挥激励作用。

3、有力地促进企业进行自主研发活动。企业进行研发活动对掌握新技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关系到企业乃至国家的长远利益。但研发费用从支出到最终给企业带来收益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按原准则的会计处理规定加大研发活动投入的结果是企业当期利润的下降这无疑使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受到负面影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经营者往往会减少研发活动支出导致企业短期行为的产生。新准则将开发阶段支出有条件的予以资本化除了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价值和当期收益之外还能够激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避免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最终实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

参考文献

1、_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 6 号—无形资产2006.

2、冯巧根.从倾销标准认定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看会计准则的规范[J].商业会计2004(11).

3、宋献中冯敏红.研发费用逐利性研究[J].财会月刊2004(A1).

4、周艳.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之我见[J].财会月刊·综合2005(6).

会计研发费用论文范文 篇五

======================================================================

【摘要】

我国上市公司有关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较之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关于研发费用的有关规定,提出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下规范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的设想。

【关键词】

会计准则; 研发费用; 信息披露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列报的规定,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的“开发支出”项目中反映企业当年开发阶段资本化支出的期末余额。本项目应根据“研发支出”科目中所属的“资本化支出”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填列。另外,在财务报表附注“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的“无形资产”条目下反映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除此之外,准则并没有对研发费用的披露作更明确详细的规定,这也使我国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一、我国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的现状

(一)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

现行会计准则第 6 号——无形资产准则要求企业将研发工作划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并且仅允许开发支出资本化。但如何划分两个阶段却没有具体的标准,这就导致难以准确计量各部分支出的金额。

为了解上市公司是否披露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方法,笔者选取在沪深股市上市的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因为这两个行业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一般均比较大,且投入力度关系到其核心竞争力)的 60 家上市公司,选取其 2007 年年报的会计报表附注中公司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部分,对其年度报告中与研发费用有关的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的统计数据如表 1 所示。

在所抽查的 30 家医药制造企业和 30 家计算机应用服务企业当中,只有 3 家(占 5%)企业披露了研究与开发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医药行业有两家披露,占抽取数量的 ,医药制造行业中进行了披露的两家为双鹭药业和复星药业,概括起来即为:医药行业的研发项目在取得国家临床批文前是研究阶段,取得国家临床批文后是开发阶段。计算机应用服务行业中进行披露的只有 ,仅为金智科技一家企业,说明计算机行业对研发划分的披露较之医药行业更困难。金智科技披露的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划分条件是:已完成项目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技术预研,进入开发阶段。但其实这个核算方法的披露还是较为笼统的。其余57 家企业中有的一点都未进行披露,有的即使披露也只是照抄准则中关于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定义划分。但准则的定义只是笼统的划分,具体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其具体确定标准应该是不同的,每个企业的分法应该更加明确。

(二)开发阶段“资本化”五个条件的确认

现行会计准则第 6 号—无形资产准则允许开发支出资本化的五项条件虽然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关于开发支出资本化条件的确认,但具体实施起来很难操作,均主要依靠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客观上为企业利用此规定操纵利润提

供了便利。尤其是无形资产占企业资产比例较大的企业,如医药制造行业、计算机软件业等。

如表 1 所示,在所抽查的 30 家医药制造企业和 30 家计算机应用服务企业当中,只有 6 家(占 10%)企业披露了开发阶段资本化的条件。医药行业相对好一些,有 ,计算机行业只有 ,再次说明计算机行业对资本化条件的确认较之医药行业更为困难。其他 54 家企业有的一点都未进行披露,有的披露了也只是照抄现行准则中开发阶段资本化的“五个条件”。计算机应用服务行业中披露的两家企业为金智科技和亿阳信通。金智科技披露的较为详细,有具体表述,可以看出金智科技对资本化的五个条件作了很好的说明,但仍未确定出一套很好的标准。亿阳通信为了更好确认多了一个条件,但还是很笼统。

(三) 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

为了解上市公司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的现状,经查阅沪深股市 60 家上市公司的年报,以“规范、全面披露”、“粗略披露”、“无任何披露”三个档次加以分级,得出的统计数据如表 2 所示。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医药制造行业和计算机应用服务行业的披露所占比例均为 。虽然两个行业披露比率均已达 ,但是进行规范、全面披露的企业还不多。医药制造行业中,有 7 家,占 的企业进行了规范、全面披露。而计算机应用服务行业中,仅有 2 家,占 的企业进行了规范、全面披露。所以可以看出,尽管两个行业的披露比例是一样的,但医药制造行业的披露质量更高一些,详细披露的企业较之计算机行业更多。计算机行业虽然披露比例也较高,但大多数也只是粗略披露,并不能使报表使用者了解全面的情况和信息,不利于他们做出决策和预测。

二、我国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披露研发基础数据的公司不多

为了解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披露的具体情况,经查阅 60 家上市公司董事会报告和财务报表附注中有关研发费用的披露,得出统计数据如表 3 所示。

从表 3 中可以看出,医药制造行业披露比例为 ,而计算机应用服务行业仅为 20%。按一般惯例,这两个行业的投资人会根据研发投入数量及其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等信息预测和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并做出正确的决策。但从两个行业整体来看,只有 16 家,占 的公司披露了研发的数据。虽然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研发信息的面在扩大,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被抽样的 60 家公司里只有 5 家进行了完全的披露(医药 3 家,计算机 2 家),只占到。另外,的公司披露了研发费用的金额,但只披露了开发支出的期末期初数,或者是研发投入的一个总额。至于计入损益金额、计入无形资产金额都没有披露,这对于信息使用者进行判断、分析还是很不充分的。

(二)披露未来研发投入计划过于简单

从表 3 中可以看出,披露研发未来投入计划的公司有 39 家(占 ),但是进行具体研发计划披露的公司只有 20 家(占 ),其中医药行业 11 家(占),计算机行业 9 家(占 )。虽然这一比例较之以前已有很大进步,但是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远远不足,因为这对判断一个企业未来研发走势甚至企业前景都是很重要的。计划披露得越具体,投资人也就越能明白他是否应信任该

企业,是否应为该企业投资。而在有所披露的企业中,将近一半的企业只提到了未来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这种几乎雷同又无实质性内容的陈述,难以发挥信息披露应有的作用。

(三)披露的格式和内容缺乏具体规定

现行准则只要求研发费用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不能资本化的研发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可予资本化的研发费用已完成的计入无形资产,未完成的在开发支出中反映。其实强制反映出来的只有资产负债表上的开发支出的期末余额,至于这个余额是怎么来的,准则对其在附注中的披露并没有要求。在所抽查的 60家企业中,披露的也只有开发支出的期末和期初金额,至于研究阶段有没有费用、有没有开发阶段已经完成的计入无形资产并没有披露出来。只提供开发支出的一个期末余额,披露内容不具体,不详细。

(四)披露有关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缺乏个性化

从表 1 可以看出,在 60 家被抽样的公司中,只有 3 家企业详细披露了研究与开发的划分,6 家披露了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的条件。其余企业披露的有关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基本都是照搬会计准则,缺乏个性化。企业应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制定有关规范,这样才便于内部管理、产品控制及外部监管。

扩展阅读文章

会计研发费用论文范文 篇六

国际上对研究与开发费用的核算,在处理时有三种不同的意见:国际会计准则认为研究费用应当计入损益,而开发费用则应资本化;英国会计准则认为, 研究与开发费用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资本化;而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会计准则规定全部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全部费用化)。

我国学者对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提出了如下的处理方法:1.全部费用化,即发生的所有研究与开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2.全部资本化,即发生的所有研究与开发费用计入无形资产,以后再予以摊销;3.有条件的资本化,即将无形资产达到技术可行性之后的支出资本化,此前的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4.追溯资本化,即在研究与开发的无形资产制造出商业上可行的产品之前,先将其支出全部费用化;待制造出可行的产品之后,再将先前费用化的支出资本化,同时将此后发生的支出全部资本化。

新准则的规定实现了国际准则趋同,企业研发费用的处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处理基本一致。使用此方法的优点:避免全部费用化和全部资本化的缺陷,遵循了客观性和配比原则。而旧准则采用全部费用化主要是因为研发活动本身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

(一)全部费用化的缺点

1.不符合收入费用配比原则。

如果无形资产开发成功,经济受益就是以后的多个会计期间,但如果研发支出费用化,那么以后的这些受益期间的费用就很小(只包括注册费等相关费用),而研发期间的受益很小,却需要承担巨大的研发支出,并且这些支出全部列为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违背了收入和费用在时间上的配比。

2.不能体现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要求企业的核算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而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的结果导致在研发过程的当期虚减利润,研发成功后的会计期间又虚增利润,这样就不能反应企业的经营成果,不能体现真实性原则。

3.不符合一致性原则。

企业外购的专利、商标、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等支出全部计入无形资产,自己研究开发的只有在特定条件下资本化,同样的资产因其取得的渠道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不符合会计的一致性原则,使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可比性。

从会计行为来讲,费用化不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因为企业管理者的收入通常是同企业当期利润直接相关的,如果采用费用化,必然会使企业利润直接下降。

(二)全部资本化的缺点

1.不符合谨慎性原则。

全部资本化不符合谨慎性原则,因为无形资产的研发活动风险较大,能否成功具有不确定性,尽管研发活动与企业未来的收益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种收益只是潜在的收益,能否取得具有重大的不确定性,不能将其发生的费用完全资本化。尤其现在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研发费用的发生越来越频繁,逐渐成为企业的一项经营性支出,如果全部资本化,会延长企业的投资回收周期,增大企业的经营风险。而且,如果项目研发失败,会直接影响企业后期的经营成果。

2.会计操作难度较大。

在实务中企业若同时开发多个项目,有的项目成功,有的项目失败,对于成功项目在资本化时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确认其费用并予以资本化,资本化后又怎样摊销,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操作中不易把握。

(三)有条件的资本化的优点

即符合条件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其它则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这种符合一定标准加以资本化的方法比较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与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一种较为公允的做法,可以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但是部分资本化条件下,资产确认的标准带有太多的主观性,从而给公司操纵利润提供了可乘之机。

相关文章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措施论文(精彩3篇)

1前言 会计信息是让社会经济有效运转的条件之一,而往往信息的“真实性”就直接决定了其会计信息质量的好与坏[1],会计信息是否能与其所反映的事实相符合是一个企业日常运转的有效条件之一。“重要性”、“成本...
论文2014-06-02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措施论文(精彩3篇)

怎样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论文【精彩3篇】

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关系民族精神状态和社会精神风貌,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那么,文化自信从哪里来?我们应怎样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 从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
论文2019-04-05
怎样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论文【精彩3篇】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优质3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论文2018-04-06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优质3篇】

拼音教学的几点尝试论文(推荐3篇)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认识汉子,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声母、韵母是记录汉语因素的符号,因素的结合和音节的构成都有一定的规律,在拼音教学中不能单靠死记硬背,而是应教学生掌握声韵成音的规律,熟...
论文2014-03-08
拼音教学的几点尝试论文(推荐3篇)

透水性沥青混凝土面层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建筑工程论文(精简3篇)

1.概述 目前全国200万公里的通车总里程中,沥青路面占大多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又是已建沥青面的主要结构形式。半刚性基层由于基整体强度高、板体性好,使沥青路面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而且材料容易获得,为...
论文2011-02-04
透水性沥青混凝土面层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建筑工程论文(精简3篇)

MicroRNA的生物合成及作用机制

MicroR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它们能够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结合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而在动植物基因表达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主...
论文2011-01-03
MicroRNA的生物合成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