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


  解释: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比喻掩盖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对方迷惑或后退,有时也有贬义。
  
  用法:作宾语;指欺骗对手。
  
  造句:诸葛亮利用司马懿的疑心重给他唱了一出空城计
  
  英文:presenting a bold front to conceal a weak defence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歇后语: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空城计退敌——反败为胜;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空城计,这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用空城计的出色战例。
  
  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宰相)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后,非常想占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种方法去讨好,文夫人却无动于衷。于是他想建立功业,显显自己的能耐,以此讨得文夫人的欢心。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洁浩荡荡,攻打郑国。楚国大军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无法抵挡楚军的进犯。
  
  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纳款请和,有的主张拼一死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这几种主张都难解国之危。上卿叔詹说:“请和与决战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而今有难,齐国会出兵相助。只是空谈固守,恐怕也难守住。公子元伐郑,实际上是想邀功图名讨好文夫人。他—定急于求成,又特别害怕失败。我有一计,可退楚军。”
  
  郑国按叔詹的计策,在城内作了安徘。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
  
  楚军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心里起了怀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诱我中计?不敢妄动,等待公子元。公子元赶到城下,也觉得好生奇怪。他率众将到城外高地眺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旋旗甲士。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不可贸然进攻,先进城探听虚实,于是按兵不动。
  
  这时,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定不能胜。好在也打了几个胜仗,还是赶快撤退为妙。他害怕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于是下令全军连夜撤走,人衔枚,马裹蹄,不出一点声响。所有营寨都不拆走,族旗照旧飘扬。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说道:“楚军已经撤走。”众人见敌营族旗招展,不信已经撤军。叔詹说:“如果营中有人,怎会有那样多的飞鸟盘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计欺骗了我,急忙撤兵了。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战例。
  
  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抵挡匈奴南进。
  
  一天,皇帝派到上郡的宦官带人外出打猎,遇到三个匈奴兵的袭击,宦官受伤逃回。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一直追了几十见地,终于追上,杀了两名,活捉一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也向这里开来。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贸然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
  
  李广的骑兵非常恐慌。李广沉着地稳住队伍:“我们只有百余骑,离我们的大营有几十里远。如果我们逃跑,匈奴肯会追杀我们。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肯定会疑心我们有大部队行动,他们决不敢轻易进攻的。现在,我们继续前进。”到了离敌阵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李广下令:“全体下马休息。”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着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李广立即命令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然后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谎,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匈如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突袭,慌慌张张引兵逃跑了。
  
  李广的百余骑安全返回大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单刀赴会

相关文章

后悔的反义词

“后悔”是指对以前没有做的事情或做错了的事情感到难以释怀,心中总是惦记着,想着怎么自己当初没有去做,而不断地埋怨和懊恼。 一、【反义词】 满意、不悔 二、【词语注音】 hòu huǐ 三、【基本词意】...
反义词2011-02-08
后悔的反义词

假手旁人的反义词

假手旁人的反义词有:亲历亲为,假手旁人[jiǎ shǒu páng rén]的意思:假:借,利用。借助别人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办理,从不假手旁...
反义词2015-09-03
假手旁人的反义词

不惑之年的反义词

不惑之年的反义词有:豆蔻年华,黄金时代,不惑之年[bù huò zhī nián]的意思:惑:迷惑;年:年龄。不迷惑的年龄;人到四十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反义词2013-01-08
不惑之年的反义词

拨乱返正的反义词

拨乱返正的反义词有:离经叛道,拨乱返正[bō luàn fǎn zhèng]的意思:拨:治理;乱:乱世;返:回复;正:正常。整顿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出自:宋·李纲《上皇帝封事》:“拨乱返正,以图中兴...
反义词2015-03-03
拨乱返正的反义词

貌合神离的反义词

貌合神离的反义词有:协力齐心,协心同力,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心心相印,心有灵犀一点通,志同道合,患难与共,情投契合,情投意合,抵足而眠,莫逆于心,貌离神合,齐心协力,齐心合力,齐心戮力,貌合神离[mà...
反义词2019-07-02
貌合神离的反义词

汹涌彭湃的反义词

汹涌彭湃的反义词有:风平浪静,汹涌彭湃[xiōng yǒng péng pai]的意思:波浪翻腾,互相撞击。亦比喻声势浩大,不可阻挡。出自: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彭湃。”汹涌彭湃的反...
反义词2017-03-02
汹涌彭湃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