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备考之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文言备考之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点阐释◆◆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所谓“理解”,就是准确把握字句在文段中的正确的意义;而“翻译”则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它是高考文言文考查中的一种综合性考查方式,旨在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文章的内容。考试分值也逐年提高,2006年高考试卷中,有6套试卷的分值增加到了10分;2007年高考中,有10套试卷的分值增加到了10分。可见,增加分值的
高考试卷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文言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而在2008年高考中,这一考点还将会是考查重点。根据多年高考试卷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发现许多考生答题不得要领,失分现象比较严重,这主要是考生没有很好地弄明白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掌握必要的翻译方法。知识梳理◆◆
一、要明白“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原则
所谓“直译”,就是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原文中的字字句句(只要它有实在意义)要在译文中得到具体的对应与落实,并尽力保持原文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翻译时,直接对照原文的词义和语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如:
例1.吾但使国家无逋赋,吾职尽矣,不能复念尔民也。 (2007年高考江西卷)
分析:本句就可以直译,每一个字都有实在的意义,可译为:我只要使国家没有人拖欠赋税,我的职责就尽到了,不能再考虑你们百姓了。
所谓“意译”,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不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情况下,从着眼于表达原句意思出发,在忠于原文意思的前提下,灵活地翻译原文字句和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在文言文语句是言简意丰的句子或使用了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的情况下,往往需要意译。类似的如“刎颈之交”,若直译为“割脖子的朋友”,那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因此必须译为“誓同生死的朋友”等才能表达清楚。如:
例2.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2007年高考重庆卷)
分析:文言翻译应以直译为主,但有些句子中的某些词语不能直译,只能用意译,如该句中的“章疏”(指公文)、“九重之上”(指皇宫禁地),就不能译为“文章奏章”和“高高的天上”。该句可译为:我假如不是经过那些地方,那么,尽管久居官署,每天处理公文,尚且不能了解详情,何况陛下深居皇宫禁地呢?
二、要树立语境意识
要准确翻译一个句子的意思,就必须要有语境意识,不能孤立地去翻译这个句子本身。文言文中,对个别句子的翻译,必须强化语境意识,因为有些句子中的实词或虚词,在这个独立的句子中作出的解释是行得通的,但这个句子来源于整个文段,如果把这个句子翻译放回到原文中去,可能就不符合原文语境了。这说明在文言文翻译的过程中,不能独立地对所考查的语句进行翻译,必须要结合语境给文言文句定位。如:
例3.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
例4.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2007年高考安徽卷)
分析:两句中都要翻译“谨”字,例3中的“谨”是一个易错点,看上去好翻译,很多考生译为“小心”,句子读起来也很通顺,实则不然,我们只要结合上文的“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和下文“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我们就可判断,它的意思为“恭敬”更合适,这一用法与高中语文读本《荆轲刺秦王》一文中的“谨斩樊於期头”用法一致。而例4中的“谨”就可译为“小心谨慎”,这可以根据上文“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和下文“勿令损毁”的语境来判断。可见,我们在翻译时,不能只着眼于单个句子。
三、要抓住翻译的关键所在
人常说:“牵牛要牵牛鼻子。”这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抓住关键。文言文翻译也是如此,考生必须要抓住关键,因为每一道翻译题都有几个关键的.地方是得分点,关键点没有译好,就要失分。而文言文翻译的关键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关键词,关键词在翻译过程中,既是得分点,也是难点,它主要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和常见虚词(主要是多种意义用法的虚词)。翻译时要找出关键词并准确翻译,就能得分,反之就会失分。二是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及固定句式,都是翻译时的难点所在,如不能很好地翻译出这些句式的特点,就会造成失分。如:
例5.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2007年高考安徽卷)
例6.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2007年高考浙江卷)
分析:例5翻译的关键在于句式,前一分句中的“非……也”表判断,表明该句是一个判断句,那就要用“是”字句来翻译;后一分句的“特……而已(耳)”告诉我们这是古文中的一个固定句式,相当于现代汉语“只不过……罢了”这一句式,整个句子译为: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平庸世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例6翻译的关键在于“意”、“相”、“闻”几个关键词,“意”,猜测;“相”,人称代词,偏指一方,代“他”;“闻”,使动用法。译为“告诉”。整个句子译为: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告诉他。
翻译方法◆◆
弄明白了翻译的原则和关键所在,其实就是明确了答题的方向,要想做到准确翻译,还必须掌握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文言文常见的翻译方法有以下六种:
一、对译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一个最大的差别:文言文单音节词占多数。对译就是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多)音节词,这方法在翻译中运用得最多。如:
例7.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
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时须直译,并落实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应注意句中“利”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有利”;“幸”,译为“庆幸”;“两敝”,译为“两方同时受损”。整个句子译为: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二、替换
古代汉语中的许多词语已经不使用,或者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翻译时有的地方必须把古代词换成构词成分完全不同的现代词。如:
例8.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2007年高考江苏卷)
分析:例句中”设备“一词古今异义,它与现代汉语的结构和意义就完全不同,现代汉语是一个词,而古汉语却是一个词组,翻译时应用“设置防备”来替换。整个句子译为: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三、保留
即对文言文中的古今通用词和一些专有名词(人物名、地名、国名、朝代、年号、官职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等)可保留不译。如:
例9.上都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 (2007年高考四川卷)
分析:该句中的“上都留守”、“宰相”就是两个表官职的专有名词,“仁杰”是人名,可保留不译。该句可译为:上都留守(职位)空缺,宰相拟定的朝臣要用十来计算,都不被(皇帝)采纳,皇帝看着贺仁杰说:“没有什么人可以替代你了。”
四、删略
即对文言文中的某些语气词、连词和谦敬副词等,现代汉语中没有对等的词可以代替,删去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时,就可以删略。如:例10.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
分析:句子中的“盖”的作用是一个用在句首的发语词,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翻译时可去掉不译。该句译为: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如果害怕皇帝的威严而不坚持正义,我即使死,也不改变我的志愿。
五、补充
即补译文言文中没有而现代汉语中又不能省略的成分,这样译出来的句子才能符合“信、雅、达”的要求,做到完整、通顺,有文采。如:
例11.刘公(刘牢之)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2007年高考江苏卷)
分析:例句中的“不去”前省略了主语“我”及连词“如果”,后面省略了宾语“他”,翻译时必须补充。译为: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如果我)不离开(他),一定会遭遇祸患。
六、调整
古文中的许多特殊的句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与现代汉语有着不同的词序,翻译时一般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过来。如:
例12.从衣文之媵七十人。(2007年高考湖南卷)
分析:该句属于定语后置的倒装句,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翻译时就要调整为“七十人衣文之媵从”。译为:使七十个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