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点:写高考作文需善用“多愁善感”

名师指点:写高考作文需善用“多愁善感”

  中国有句人人皆知的成语,叫“多愁善感”。这个成语历来带有贬义,多年来它几乎成了感情脆弱、心态不佳的代名词。但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我们很有必要为它“正名”。

  所谓“多愁”,实际上就是指一个人喜欢多思多虑。多思多虑,才能把事情想得深,想得广,才能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问题,从而增加挖掘和捕捉新的写作题材的机会。古今中外的大作家,从杜甫到鲁迅,从莎士比亚到罗曼·罗兰,“多愁”者比比皆是,而整日无忧无虑者却不多见。对于一颗丰满而坚强的灵魂,“愁”,也是一种精神营养。“愁”,是比“喜”更为深广、更有价值的一种心理活动,也是比“喜”更能激发创作欲望的一种心理活动。可以说,“多愁”是写作的一支催生剂。

  说到“善感”,那更是写作者必备的一种素质。善感是抒情这种表达方式的心

理基础。是否善感,进而较好地表达这份“感”,是一篇文章有没有感染力的关键之一。一个中学生写一篇以《母亲》为题的作文,其中写到上小学时有一次母亲背着她去医院看病,她伏在母亲的背上,“感到母亲的背是那样坚实和温暖”,仅这一点小小的感受,就给这篇作文平添了一份真切的母女之情。若是一个不“善感”者,也许根本就体会不到这份感受。

  善感,是一个人精神世界丰富充实的表现;善感,又是丰富充实一个人精神世界的一种手段。听一首歌,读一本书,认识一个新的人,或者碰到点什么可喜可悲可爱可恨的事,有的人大大咧咧,漫不经心就过去了,有的人却喜欢左思右想,品味咀嚼一番,于是就会收获许多细腻深切的感受,或延伸出许多有价值的联想。这种向内的审视是一种拓展和深化内心世界的过程。养成这种“自觉”的习惯,久而久之,感受生活的能力就强了,心灵就丰富了,再提起笔来写作文,就有了较充足的“精神”准备。

  当然,善感还要善记。因为人的感受很难定向进行,又是稍纵即逝的,所以就更需要善于捕捉和勤于记录。比如一个学生考试不及格,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那一路上的心理活动,是及其丰富复杂的:有对家长的责备的担心,有对往日不用心学习的悔恨,有对成绩优异者的`羡慕,有对考试失利的原因的分析等等。如果当时不作些记录,事过情迁,等到想要把它写进作文里去时,大概只剩下“伤心”、“难过”之类干巴巴的词语,其中丰富的细节和强烈的情绪都没有了,而这些恰恰是使文章摆脱苍白面孔、富有感染力的关键。

  把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思索记录下来,这就成了思想笔记。思想笔记和观察笔记一样,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写作仓库里的半成品。有了储备充足的半成品,动笔前回顾一下,或者翻一翻,择宜而用之,你就会有轻松自若甚至得心应手的感觉。

  所以,如果你善于“多愁善感”,也能把所“愁”所“感”储蓄起来,我相信,当你提起笔来,你一定会觉得“心里有底”得多。

相关文章

高考成功祝贺词

高考成功祝贺词1、面对通过刻苦的学习,考取自己理想的学校,有些人顺利跨过,而更多人则望辰莫及。然而,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圆了自己学业之梦,特向你表示祝贺!2、祝大学生活开开心心、一生快快乐乐、一世平平安安...
考试指导2011-03-05
高考成功祝贺词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原文及简评21000字

2011年江苏高考六篇满分作文原文之二:拒绝平庸 福楼拜曾写过《庸见词典》一书,他在书中以戏谑的笔法列举了19世纪法国社会上盛行的...
考试指导2012-02-09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原文及简评21000字

高考语文答题方法指导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
考试指导2011-01-09
高考语文答题方法指导

山东高考平行志愿尚未确定的原因

我省素质教育新政的实施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今年我省将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质性地引入高考录取的环节。去年我省高考首次采用“3+X+1”的形式,在高考录取环节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初步测试。省教育...
考试指导2016-07-08
山东高考平行志愿尚未确定的原因

湖北明年实行高中新课改高考 考生复读须谨慎

昨日在高考部分考点记者了解到,一些家长希望,如果孩子今年考试成绩不理想,明年继续复读,但由于明年实行高中新课改后首次高考,部分家长觉得“有点悬”。 2009年秋季,湖北省高中新课改全面启动,明年则是...
考试指导2017-02-06
湖北明年实行高中新课改高考 考生复读须谨慎

高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

在高考语文中,想要获得高分,一些简单的答题技巧必不可少,掌握了它们,能让你的语文成绩进一步提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高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高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
考试指导2019-02-02
高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