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观后感500字(优秀4篇)
篇一:觉醒年代观后感
《觉醒年代》是一部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的电视剧,通过讲述一群年轻人在动荡的时代中奋起抗争,追求理想和自由的故事,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观看完这部剧后,我深受触动,对于那段历史以及人们的奋斗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剧中的主人公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的是富家子弟,有的是普通工人,他们之间的交集和碰撞,展现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和冲突。在那个时代,社会的不公平和封建思想的束缚限制了人们的发展和自由。然而,主人公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背景而安于现状,他们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这种勇气和坚持让人深感敬佩。
剧中的情节紧凑,剧情跌宕起伏,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命运,他们的成长和奋斗过程让人为之动容。他们在逆境中抗争,面对困难和挫折从不退缩,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感到震撼。同时,剧中也展现了一些普通人的善良和真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出一种温暖和正能量,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剧中的场景和服装设计非常用心,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氛围。无论是宏伟的建筑,还是繁华的街道,都让人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年代。剧中的服装也非常考究,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时尚和风格。这些细节的处理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更加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压抑和艰辛。
通过观看《觉醒年代》,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那个时代的人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们的奋斗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和借鉴,他们的精神和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总之,观看《觉醒年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中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角色形象鲜明,场景布置精细。更重要的是,剧中展现的人们的奋斗精神和追求自由的决心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和勇气。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这种精神,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觉醒年代观后感500字 篇三
这个暑假,我追了一部剧——《觉醒年代》,对伟大的先驱李大钊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第一次了解李大钊,是学习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先生的女儿李星华回忆父亲从被捕到就义的悲壮历程。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崇高伟岸、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
这次看完《觉醒年代》,李大钊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不仅仅是仰望中的高大,而变得更加丰满、真实。
李大钊先生平易近人。他一出场,身穿长袍,戴着眼镜,坐在一群留学生中,和年轻人讨论着国家大事,呼吁学子奋起“倒袁”,拯救国家。
李大钊先生敢于表达和坚持自己的观点。当他听到陈独秀先生说“中国没救了”时,立即进行反驳,表明自己的观点,坚信国家有光明的未来。
李大钊先生胸怀宽广。虽然在对国家未来的辩论中有不同见解,在陈独秀先生被一群学生围着殴打时,他还是挺身而出,掩护陈独秀先生逃出,并且在知道对方真正意图后,和陈独秀先生成为朋友,还把自己的大衣送给了陈独秀先生。
李大钊先生关心民众疾苦,深爱自己的孩子。当一位母亲在大街上乞讨,希望得到一些医药费给孩子治病,李大钊先生站了出来,帮这个穷苦的家庭交上了医药费,当得知孩子需要住院时,他又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衣物、怀表等放到了当铺;当李大钊先生的一位学生因为缺钱而上门求助,希望能得到资助时,李大钊先生不顾自家的情况,毅然为学生凑齐学费,却差点和自己的孩子毁约,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去吃一顿涮羊肉。
李大钊先生,既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先驱,同时又是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普通人。
觉醒年代观后感500字 篇四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题记
在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封建复古的思想充斥着整个中国,毒害着人们的灵魂,束缚着人们精神上的解放。
就在这种腐朽思想大肆蔓延的时候,《新青年》像黑暗中的一束火光,冲破了旧思想的罗网,从而开始了一场历史意义深远的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的主办人独秀在第一卷第一期的发刊词《敬告青年》中说,“中国社会到处充满了黑暗,首先觉悟、勇于奋斗的青年,必须用快刀斩乱麻的精神,同陈旧腐败的思想决裂,推动社会的`前进。”这种思想犹如漫漫黑夜里迸发出的火花,所以《新青年》一出版,就受到进步青年的追捧。
在《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中,我还看到了友善细心的李大钊、朝气蓬勃的毛泽东、正直的陈乔年和陈延年等等许多人物。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不为名不为利而活,也不甘平凡一生,他们的一生,不是为了存在,而是为了燃烧,愈是黑暗,他们燃烧的愈加猛烈,于是变成了火炬,点亮了一个时代的夜空。
曾在《新京报》中看到过一段话,我想引用这段话作为我今天习作的结尾。
“我们深信,世界必然向好,今天所有的混乱与芜杂,努力与精进,都将在进步中变得更加清晰。时光漫长,道路宽广,我们仍旧拥有理想,拥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