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味道中国》观后感【精简3篇】

纪录片《味道中国》观后感 篇一

《味道中国》是一部令人回味无穷的纪录片,通过深入探讨中国美食的历史、文化和独特之处,让我对中国的饮食传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这部纪录片以其精美的画面和精心策划的剧情吸引了我的注意。摄影师们用他们的镜头捕捉到了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每一帧都充满了诱人的色彩和质感。同时,导演们巧妙地安排了情节,将观众带入了一个个关于中国美食的故事中。无论是街头小吃还是宫廷菜肴,每一种食物都有自己的历史和背后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美食的丰富多样和深厚文化底蕴。

其次,这部纪录片还展示了中国人对于食物的独特态度和智慧。中国人注重食物的口感、色香味形,追求的是一种平衡和谐的美食体验。纪录片中介绍了许多传统的烹饪技巧和独特的食材处理方法,让我对中国厨师的创意和智慧感到钦佩。同时,纪录片还强调了中国人对于食材的尊重和珍惜,让我深刻意识到自己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应该珍惜食物的来源。

最后,我觉得这部纪录片还成功地传递了中国美食的社交和情感意义。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媒介,通过与朋友、家人一起分享美食,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纪录片中的每一段食物分享场景都让我感受到了这种温暖和幸福。同时,纪录片还介绍了一些中国特色的餐桌礼仪和食用习惯,让我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的来说,纪录片《味道中国》通过其精美的画面、深入的探讨和真实的故事,成功地展示了中国美食的魅力和独特之处。这部纪录片让我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人对待食物的态度和智慧感到钦佩。我相信,这部纪录片会让更多的人对中国的美食产生兴趣,并且愿意去探索和品尝。

纪录片《味道中国》观后感 篇二

《味道中国》这部纪录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通过展示中国美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让我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首先,这部纪录片深入探讨了中国美食的历史和文化。从古代宫廷菜肴到现代街头小吃,每一种食物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介绍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纪录片展示了中国地域之间的差异和共同之处。同时,纪录片还介绍了一些传统的烹饪技巧和食材处理方法,让我对中国的烹饪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这部纪录片还突出了中国美食的独特之处。中国人注重食物的口感、色香味形,追求的是一种平衡和谐的美食体验。纪录片中介绍了许多独特的食材和烹饪方法,让我对中国的厨师创意和智慧感到钦佩。同时,纪录片还强调了中国人对于食材的尊重和珍惜,让我深刻意识到自己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应该珍惜食物的来源。

最后,我觉得这部纪录片还成功地传递了中国美食的社交和情感意义。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媒介,通过与朋友、家人一起分享美食,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纪录片中的每一段食物分享场景都让我感受到了这种温暖和幸福。同时,纪录片还介绍了一些中国特色的餐桌礼仪和食用习惯,让我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的来说,纪录片《味道中国》通过其深入的探讨、精美的画面和真实的故事,成功地展示了中国美食的魅力和独特之处。这部纪录片让我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人对待食物的态度和智慧感到钦佩。我相信,这部纪录片会让更多的人对中国的美食产生兴趣,并且愿意去探索和品尝。

纪录片《味道中国》观后感 篇三

纪录片《味道中国》观后感

  《味道中国》着力于回归食物本源,讲述食物和制作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国首部美食电影,着力于回归食物本源,讲述食物和制作者之间的关系。下面语文迷为大家精心整理提供味道中国的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味道中国》上映之前,神评论已经零星出现。其中一条豆瓣一星短评这样写:“拍美食纪录片真好,既能让屁民忘了苏丹红和三聚氰胺,还能让屁民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关键完事还能弄成电影骗屁民的钱,既省了演员出场费还打了广告。洗脑作用真是堪比手撕鬼子。”

  不知这位网友和天朝什么仇什么怨,要拿“屁民”和纪录片撒气。后来公映,料想拒绝洗脑的人士未必会进影院。我等“屁民”没忍住,去喽了一眼。这一喽,出事了。兴许是受到《舌尖上的中国》大红的蛊惑,好好的食材不讲、烹饪难提,《味道中国》的起手式,就奔着催泪去了。

  立春时分,北地冰雪初融,南方的饮食生意已如火如荼。第-四-代肉燕传人陈师傅才露了一手擀燕皮的`功夫,形同尾巴遭踩七寸被捏的配音女声就亮嗓了。原来,上了年岁的陈师傅后继无人,女儿却醉心击鼓。可经过日复一日的濡染与感化,女儿终于“放下鼓槌,拿起燕槌”,成为肉燕第五代传人。这一段的结尾,画外音是一句话:有一种爱,来自于爱上同一种味道。

  这是《味道中国》的标准格式,节气开头,故事铺陈,鸡汤收尾,如是往复。清明是江鲜欲上的时节,淮扬菜大厨老仰要为行将出国的外孙女露一手。去骨的江刀捏成鱼丸,本已拍出《饮食男女》开场的节奏,孰料老人家一开口,“鱼丸,弯就是家。”再配上影片“食物永远是表达爱的最好方式”的定调,瞬间又泄了气。

  或许是制片方太想强化“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急于剖白乡土巨变、后继乏人对中国饮食传统带来的冲击,所有故事的编排,都有着极尽鲜明的预设。仿佛观众定要对着食指大动的珍馐,看着看着就馋了,吃着吃着就哭了,才对得起主创的用心良苦。

  于是,讲述义乌的豆皮师傅,到大城市“淘金”,因为水质问题,豆皮都做不成了。回到故园,又发现年轻人都做起了小商品生意。分明是扎扎实实的社会现象,硬是拧出了人心不古的慨叹和默然坚守的情怀。“安静的味道需要一颗安静的心慢慢体会。”话是如此,一五一十说出来,少了留白,反倒成了变相的“只要998”。

  全片最打动我的是古法制酱的段落。酱缸成列,航拍的镜头扫过,几位酱工穿梭其间。晒要殷勤,雨要防备,可酱工师傅面对镜头却说:“古法制酱,一年才有一次。我做了30年,其实才做了30多次。”以事实带余韵,远好过旁白“做酱如同做人,有舍才能有得”的故作煽情。

  最惊人是临近尾声,朝鲜族妈妈做辣酱迎除夕,打拼在外的儿女归来,最终却落得一句“有时候我们走得很远,只为有一天能尝到妈妈的味道。”为了触动心扉,连基本的逻辑都不要了,《味道中国》也是真的拼。

  愿意为了美食走进影院的观众,对生活的热爱无需赘言。他们自然知道,味道背后有情意,有乡土,事关家和远方。但更多时候,食物只是食物本身,美食纪录片的本职,是如实呈现知识与趣味。知道深井烧鹅多取清远乌鬃,明白北京烤鸭的皮肉分离得益于进炉前嘴对嘴的吹气,感佩人蜷菱桶采摘莼菜的艰难,便足以动人。

  更多的意义乃至抒情,大可以听凭观众自行生发。优秀的纪录片绝不止于填鸭,更不会以催泪为己任。所有反馈,理当基于最全面的呈现和最直白的事实。不然,催不出泪,倒反了胃,就难免分寸尽失。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吃不好这一生。以此与全天下吃货,以及《味道中国》主创共勉。

相关文章

《勇士》观后感700字影评(经典4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勇士》观后感700字影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勇士》观后感...
观后感2017-06-01
《勇士》观后感700字影评(经典4篇)

狼图腾观后感(通用6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狼图腾观后感(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狼图...
观后感2013-05-02
狼图腾观后感(通用6篇)

《我和我的家乡》电影观后感【最新6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和我的家乡》电影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和我的家乡》...
观后感2018-08-05
《我和我的家乡》电影观后感【最新6篇】

抗战影片百团大战观后感【精彩6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战影片百团大战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抗战影...
观后感2017-02-04
抗战影片百团大战观后感【精彩6篇】

《弱点》观后感【精选6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弱点》观后感(精选2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弱点》...
观后感2019-01-07
《弱点》观后感【精选6篇】

71建党节100周年观后感(优质6篇)

100年潮起潮落,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青春常在,有什么赋予它如此神奇的力量?放眼未来,沧海横流,征途漫漫,下面是小编整理的71建党节100周年观后感(精选18篇),一起来看看吧!...
观后感2017-03-03
71建党节100周年观后感(优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