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等着我》观后感【经典6篇】

央视《等着我》观后感 篇一

央视《等着我》是一档以还原真实故事为主题的励志节目,通过讲述普通人的感人故事,传递出温暖和希望。每一期节目都能够打动观众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真情的温暖。

在这档节目中,每一个主人公都是普通人,他们或许是因为意外的伤病,或者是因为生活的困顿,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和困扰。而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刻,亲人、朋友或者是陌生人的帮助,成为了他们渡过难关的力量。这些故事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每一个主人公都代表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让我们感受到了情感的共鸣。

在节目中,有一期讲述了一位年轻女孩的故事。她是一个身患重病的孤儿,没有人能够照顾她。然而,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成为了她的救命恩人。这个陌生人承担起了照顾她的责任,给她带来了温暖和关爱。这个故事让我深深感动,它让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善良和温暖存在。

节目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在这个冷漠的社会中,我们常常会对他人的困境和需要视而不见,甚至是漠不关心。而《等着我》通过讲述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帮助他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生命中的支持和希望。

通过观看《等着我》,我不仅仅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也被这些故事中主人公的勇气和坚持所感动。他们不因困境而放弃,不因困难而颓废,而是积极面对挑战,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的坚持和努力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明白只要有梦想和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的来说,央视《等着我》这档节目是一部温暖人心、感人至深的励志节目。通过讲述真实故事,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力量,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帮助他人。这档节目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教育,它给予了我们力量和希望,让我们相信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爱和温暖仍然存在。

央视《等着我》观后感 篇二

央视《等着我》是一档以还原真实故事为主题的励志节目,通过每一期节目的讲述,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温暖和奇迹。这档节目不仅仅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思考人性的美好和互助的力量。

在节目中,每一位主人公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或许是因为疾病或者意外而陷入困境,或者是因为贫困和困苦而感到无助。然而,正是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刻,亲人、朋友或者是陌生人的帮助,让他们重新找到了希望和力量。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平凡的人,却有着非凡的勇气和坚持。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也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帮助他人。

在节目中,我记得有一期讲述了一位老人的故事。他生活在偏远的山区,孤独而贫困。然而,在他最困难的时刻,一位陌生人走进了他的生活,给予了他帮助和关爱。这个陌生人不仅为老人提供了物质上的帮助,还给予了他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善良和关爱的力量是如此的重要,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让一个人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通过观看《等着我》,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和互助的力量。在这个快节奏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了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节目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改变他人的命运,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生命中的支持和希望。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关心身边的人,只要我们愿意伸出援手,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多的温暖和奇迹。

总的来说,央视《等着我》这档节目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励志节目。通过讲述真实故事,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互助的力量。这档节目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教育,它给予了我们力量和希望,让我们相信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爱和温暖仍然存在。每一个主人公的故事都引发了我对生活的思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和意义。

央视《等着我》观后感 篇三

  央视《等着我》寻亲栏目是我爱看的电视节目之一,七月曾直播了一期抗战老兵专场,我在肃然起敬的同时觉得可喜可贺。喜的是党、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贺的是今年是我国抗战70周年,天安门前有大阅兵仪式。

  望着精神抖擞、佩戴军功章而又白发苍苍的老兵,记忆中那颗散发着耀眼光芒的红色五角星渐渐向我靠近,越来越红,越来越亮。

  慢慢地,慈祥的老姨由远而近,来到了我的面前。

  老姨姊妹三人,是外婆的唯一姐姐,住在邻村。我记事时她已是一位满头银发、白净而清瘦的小老太太了。

  小时候每逢春节,妈妈便择日让我和大弟去给老姨拜年。记得一进窑门,门右边的土炕上会有一位穿着深蓝对襟布衫、盘腿、正抽着旱烟而坐的老太太,那便是我们的老姨。只见她头顶一方白底浅蓝边竖道手帕,两只三寸金莲分别交叉,压在两大腿下方,白底朝里,黑邦朝外。她的腰杆直直的、端端地,八寸长的铜色烟杆泛着明亮亮的光泽,一匝长的黑色皮烟袋吊在烟杆下有节奏地来回晃动着,烟嘴里的火星随着“吧嗒、吧嗒”的吮吸声音一明一暗,很有特点,我们知道那是她春节固有的姿势。见我们进来,老姨笑眯眯地吩咐表叔接物倒水、生火做饭,不一会连着炕的灶台上便升起了滚滚白气,窑洞里更暖和了。

  老姨一生共养育了四个儿子,其中有两个儿子参加了游击队,当了解放军,属彭德怀部下,后来都战死杀场,留有彭老总手谕签名,只是连尸首也未见,年纪轻轻的,还没来得及成家。老姨从未说过这些,是母亲悄悄告诉我的,说听人讲好像在我们村北山背后的一个叫做百子桥一带。

  老姨不识字,却很有见识,不然怎会送两个儿子去前线打仗?因此,从那时候起,我心底开始对她有了几分敬意。

  大概怕老姨伤心,谁也不敢问她关于那两个不在人世的儿子的一些事情。

  老姨没有女儿,因此我那时暑假里常去她家玩。

  老姨家的院子呈不规则的倒三角形,总是打扫得白白的、光光的。我见她经常坐在院子角落的玉米仓处长久的沉默时,我会跑过去问她好奇的一些问题:为啥只有她家的窑墙上方才贴着“烈军烈属”“光荣家庭”的牌匾?为啥她的孙子都听她的话?老姨便像换了个人似的话多了起来,眉宇间即刻透出几分英气,挺神气地道出答案来。至此,我才明白,老姨家墙上的那一尺长的两块黄底红字牌匾为啥常年挂着,而且分外鲜亮醒目。

  八十年代的我国农村还比较贫穷,老姨家的生活境况也不好,单是每年打的粮食就不够吃。全家八口人只有两个土窑洞,两门两窗从没上过色漆。一个窑洞既做堂屋,又做吃饭、睡觉的地方,屋里的几件旧家具连同锅灶案板均摆设的整齐自然,叔婶和表哥们住;一个窑洞老姨老姨夫住,后掌放着粮食及农具杂物,也是满满的,但这并没有影响老姨一家对未来生活的乐观。小表叔勤快,做得一手好饭;婶婶开通明理,当着村委会妇女主任;最耀眼的还数老姨,她面容白暂,笑盈盈的,银发梳理得光光整整,并在脑后挽一发髻,用黑色网状发罩套着,很东方美。

  我最爱看老姨走路的姿态,她虽然常是深蓝衫,黑布裤,冬季穿着宽大的黑棉裤,但总是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尤其那对裹着的小脚,连着用一寸很长的黑布条缠着的裤脚,一同随着身体扭动而前后摆动的两只胳膊特引人注目,摇摇曳曳、咯吱咯吱,双耳的银色耳圈跟着荡歌,一起一落很有风景,最终定格在我的记忆里了。我曾想,年轻的老姨一定漂亮,爱美,风姿卓越。

  老姨家的堂屋是我常呆的地方,那时左边的墙上挂着大大小小好几个镜框,相框里的照片排的满满的,仅大表哥的就占到了三分之一,婆婆对孙子的疼爱往往体现在一点一滴上,老姨也不例外。

  镜框里的相片我是最感兴趣的了,只要我双腿跪在四条腿的高长条木凳,胳膊撑在长方形木桌上时,老姨就会欣然凑到我跟前指着照片介绍情况。最让老姨得意的是她长孙的四寸半身彩照,浓眉大眼,戴着一顶军帽,帽上的红五角星格外鲜眼,老姨眉飞色舞地说那是大表哥刚到部队照的,英姿飒爽,他很喜欢。这时,她会一遍又一遍地用抹布来回摩擦,久久不愿离开。那幅照片不知不觉便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那颗鲜亮的红色五角星也烙在了我的心底。

  大表哥身高一米八,国字脸,春节探亲一身绿军装,披一件军大衣,头戴一顶五角星军帽,英俊威武,风度翩翩。

  我们管大表哥叫解放军,他来我家拜年,我们都很荣耀,也很高兴,加上他善于言谈,爱好文艺,我们爱围着他叫他讲故事,他会面带微笑不厌其烦地满足我们,趁他绘声绘色地讲到激动处手舞足蹈时,我们便偷偷去摸他军帽上的红五星,棱棱的、硬硬的、结结实实,他一仰头,我们立即哈哈大笑,他也跟着大笑起来,那一天过得太快了。

  老姨们一辈任劳任怨,随遇而安,辛辛苦苦可想而知。也许是经历了太多,晚年的老姨生活得很平静,家里家外从从容容,而且子孙们又孝敬,可以说是比较幸福的了。

  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小表叔同样也养育了四个儿子,其中长子参军老姨看到了,也分享了长孙几年美好的快乐生活,而后几年,我的三表哥也如愿似偿参了军。大表哥参加了当时的对越反击战,还立了三等功;三表哥在北京的部队里常受到领导褒奖,也干得不错,只是这些老姨再也看不到了。

  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我没能送她老人家人生最后一站,成为我至今的一大憾事。

  再后来三叔的外孙,也就是老姨的重孙子参军了,在部队亦干了十几年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像老姨这样为革命解放事业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后方普通妇女千千万万,她们不会在人前表功,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想不到索求,但她们个人以及她们的家庭理应受到尊敬和爱戴。

  今年是我国抗战70周年,我怀念老姨的心情与日俱增,每当夜晚星光璀璨,我仰望着湛蓝浩瀚的天际,在繁星闪烁中努力寻找一颗最亮最亮的明星,而后肯定那就是我美丽的老姨,她正在天堂上注视着我,平静地与我拉着家常,并叮嘱我好好成长。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伤亡数约为三百多万,朝鲜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约五十万人,如此众多的人在很长的时间内一直没有被人们关注。近些年来,在众多组织和个人的不断努力下,老兵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正视和关注。这些曾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老人理应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央视《等着我》栏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老兵,为社会各界关爱老兵树立了榜样。

  老姨,愿您在天堂里幸福如夏花般灿烂!红星,在我心中永放光芒!

央视《等着我》观后感 篇四

  “为缘寻找,为爱坚守。请开门——”《等着我》的大门一次次开启,一幕幕或悲或喜更或者悲喜交加的场面呈现在观众面前,而在这大门开启之前,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寻找的艰辛和苦痛。

  等着我,我来找你,我一直都在找你。需要寻找的,自是珍惜和缺少的。曾有缘与你相遇,伴我生命重要一程,又无缘失去,萦绕在心,让我心痛,痛到抽搐。千寻万找,却找不到,只好人前微笑,人后哭泣。

  寻找的征途上,最苦的不是脚,而是心。很多寻找者都背负着精神枷锁,愧疚,自责,无人理解,长夜泪不断,泣血无声吞,只有将苦苦寻找的人拥入怀中,才能卸下枷锁,让眼泪决堤。终点的放声痛哭才是一种幸福。

  哪怕踏破铁鞋,大海捞针,只要有一种信念支撑,走上苦寻之路,就不再回头。脚在路上,胜过心的彷徨,最怕曾经视为珍宝,今已遗忘。

  静夜里,你我不妨检点一下自己的行囊,什么是最珍贵的,曾经弄丢了什么。不怕无处寻觅,就怕无可寻觅。无情的遗忘、死水般的颓废和断壁般的绝望是你的心癌,无人可救。

  所有基于真情的寻找都值得期许,不管是翻露着血淋淋的伤口,还是为了自己的生命更加完美。所有的寻找者头上都笼罩着一道光环,无论是耄耋老者还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都是勇敢的、真实的。

  一个身高只有一米四的母亲,独自带着四个孩子艰苦度日,自从大女儿被人拐走后,她就仿佛掉进了万丈深渊,但她从不在别人和其他孩子面前哭泣。没有文化的她在工地上挖土,背铁,拆墙,砍砖,专干男人干的活。她半夜里睡不着觉,就起来干活。下大雨时被砸在旧房子里,自己爬出来接着干活。养大三个孩子,找到大女儿,是她的信仰和支柱。她矮小的身躯和卑微的地位里住着母亲的坚强和伟大。

  一个瘦小的男孩,干着极费体力的空调安装工作,捧着奖状来找自己的父母,他说:“安装空调可以走进千家万户,也许可以走进父母家中。只有足够的优秀,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也才能找到父母。”他为了让父母觉得自己是值得寻找的,把自己的精神和人格打造得高大伟岸。

  一个将要做新娘的二十岁女孩来寻找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父母到底是谁,自己到底是谁,一个被养父母疏离、没有得到过亲情的三十岁的男子带着妻儿来寻找自己的父母,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被抛弃的,如果是,他不打算原谅他们,也不准备见他们。为人儿女,迫切地寻根,寻找自己的血脉,或许心有怨恨,但终抵不过长夜难眠的彻骨思念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薄冰很快就会消融在汹涌的潮水中。

  一个三十七岁的男子来寻找二十七年前的“姐姐”,本是素不相识,但姐姐在他最无助的时候挽救了他,使他走上了人生正途。二十七年的人生跋涉使他明白,曾经得到过人间最珍贵的赠与。这种寻找不仅是一种感恩,也是一种对自己人生来路的反思和肯定。

  一位阿姨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地震使她高位截瘫,只能坐轮椅或是卧在床上,她来寻找当年日日夜夜精心护理她的护士;另一位也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当年他只有十岁,处于濒死的边缘,他来寻找不仅医治自己而且像父亲一样关心自己的医生;一位爱唱歌的老者来寻找自己十几岁时,给自己做唇腭裂手术的医生,他说医生给了他新的生命。金光闪闪的台上,医护人员的回答是:“那是我们的职业,是我们应该做的。”几十年前的医护条件要比现在差得多,医患关系却如此和谐,感情如此深厚,不禁让人感叹,再先进的医疗条件也敌不过医生的责任心和患者的感恩心。

  一位早早挑起家庭重担的青年来找他的二叔。父亲早亡,三叔视他如子,可三叔积劳成疾,也离他而去,临死前叮嘱他,要好好照顾爷爷奶奶和智障的二叔。他带从未走出过大山的爷爷奶奶和二叔来北京游玩,结果二叔走丢了。他陷入深深的自责中,从此三年没回过家乡,无颜再见爷爷奶奶。他赎罪一般,业余生活只有一件事:找二叔。责任和担当使他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有的人却一路走,一路丢。一对父母伤心地来寻找自己大学毕业就不再和家人联系的儿子,穿着三千元西装的儿子出现了,贫穷窘迫的父母不忍责备他,倪萍大姐开玩笑,让父亲打儿子一巴掌,父亲的手无法举起。人们注视着这个儿子,心里发出一串串疑问,难道你就真的不再需要父母了吗?你没有自责的时候吗?你的良心过得去吗?你如何教育你的下一代呢?父母丢了儿子,你没有丢什么吗?

  “为缘寻找,为爱坚守。”心中有爱,缘分自来。寻找一个人,坚守一份情,当自我的救赎之门打开时,你就永远得到了,不会失去。

央视《等着我》观后感 篇五

  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等着我》,差不多看一期哭一期。

  好喜欢帅气的大哥哥舒东,主持的时候态度亲切自然,和蔼。就像是邻家的大哥哥。一点架子都没有,我们全家都直接崇拜了。美女七月,我开始并不熟悉,后来又特意查了一下她的资料,原名李七月。还有强大的寻人团,数也数不清的好心人,都为了一个个家庭的团聚,贡献着自己应有的力量。感动着我们。

  上一次看到哭着我们全家用了一团面巾纸的是:一个叔叔,因为大孩子被人贩子偷走,尽全力全家到处寻找无果,他和妻子又连续生了2个女儿,孩子没有生存下来,大个子叔叔哭得像个孩子一样的绝望……我们全家跟着哭泣;叔叔没有放弃,终于在24年后,在《等着我》节目组所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帮助下,找到了丢失多年的大儿子。当大门打开的一刹那,叔叔已经不能站稳身子,和久别的儿子相拥着哭泣,我看到现场所有的人都落泪。

  我曾多次发誓,我不再看这样伤情的节目,每次看过之后,我的心情好就不能开朗,沉浸在悲伤和快乐复杂的交织之中,记得曾经看到一个男孩,在六岁的时候,因为妈妈的责打离家出走,终于在《等着我》这个节目找到了自己原来的家,可,可当男孩知道妈妈已经不在这个人世了,他的呆呆目光一直没有离开大屏上妈妈的照片,双腿一软,……舒东哥哥的安抚……写到这里的时候,泪水还是控制不住的流下来。

  好希望人贩子不再有存在的空间,抓一个杀一个;舒东,七月,所有的好心人都能一生平安!

央视《等着我》观后感 篇六

  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的电视节目《等着我》,每期看完,我们全家必是泪水涟涟。

  在舒东哥哥的主持下,在七月姐姐和善的安抚下,在所有的志愿者的帮助下,帮助了破碎家庭的实现了团圆梦。

  这一期的寻找人叫王志刚,一个带着眼镜一看就是有着渊博知识的人,他娓娓道来的家庭的不幸,妈妈有个北大的梦想,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北京大学,圆了妈妈的读书梦,后来,当老大王志刚考上大学的时候,妈妈和爸爸吵架,离家到外地打工,一走就是10多年,是妈妈的大学梦让兄妹几人一直努力的来实现,当哥哥考上北大研究生时候,有一次想起了妈妈,他们兄妹几人,几次到深圳等地,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王志纲说:“找不到妈妈,他一生的爱都是不完整的……”当哥哥和妹妹把大门打开,七月,一个人出现在大门,兄妹两人不禁失声痛哭。哥哥说:“妈妈您在哪里,我们好希望有生之年能见到你,或者希望知道你到底过得好不好……”我们一家人都跟着落泪了,我紧紧的拥抱着妈妈,很怕我的妈妈也从我身边消失。

  最后,七月姐姐接着说:“这兄妹两人来自重庆的落后的山村,他们读书工作以后,定期的回到山村,把先进的知识带回去,带领父老乡亲们脱贫致富,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是,拥有了知识一定会是生活越来越好。”

  是啊,《等着我》这个节目圆了多少家庭的团圆梦,希望这个社会的人们家家团圆,幸福一生!

相关文章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200字(优秀4篇)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200字以前的时候只要看到关于文学的节目我的不会看,看到就想要睡觉,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200字。因为觉得太无聊了。而今天,在课上老师让我们看,《中国诗词大会》,我以为会很无聊,可我没...
观后感2014-04-09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200字(优秀4篇)

青涩记忆观后感5篇(推荐3篇)

电影《青涩记忆》以几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为主线,浓缩成了当今青少年的四个缩影。下面是中国人才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青涩记忆观后感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青涩记忆观后感1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他们被放逐在颓废的角...
观后感2015-05-08
青涩记忆观后感5篇(推荐3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500字【最新3篇】

今年的《感动中国》依然向我们传递着感动的力量,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500字。十位“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不管是已经离世还是仍然健在,他们的事迹都无一例外地深深地感染了观众,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
观后感2016-06-07
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500字【最新3篇】

我们俩观后感【最新3篇】

我们俩观后感(一)影评课上看完的马俪文导演的《我们俩》,我没有想到这部只有400万的小投资电影,带给我的巨大震撼。该片制作班底十分朴实,总共历时一年半,片中的四季轮回完全是真实场景。该片讲述了一个简单...
观后感2015-06-05
我们俩观后感【最新3篇】

电视剧《茶颂》的观后感【经典3篇】

能让《新闻联播》推荐的电影电视剧那一定是有相当制作水准和特殊意义的作品,这也是出品方和所有演职人员的无限荣耀。昨晚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大型民族文化历史题材电视剧《茶颂》,荣登当晚的《新闻联播...
观后感2011-01-07
电视剧《茶颂》的观后感【经典3篇】

《情书》观后感【通用6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情书》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情书》观后感14月29日,《...
观后感2019-06-01
《情书》观后感【通用6篇】